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准正交原理的多信源少观测源的盲语音信号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号源个数多于观测信号个数情况下的盲源分离问题是盲信号分离中的一个难题,也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论文在A.Hyvrinen提出的一种基于准正交原理的盲分离算法基础上,指出当混合矩阵的基矢量不满足准正交性时,可以对观测信号预白化,使混合矩阵的基矢量的准正交性得以很大提高。然后将此方法用于多信源少观测源情况下的混合语音信号分离。实验分为两个过程:(1)估计混合矩阵;(2)用最大后验概率的估计方法分离源语音信号。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能够有效用于高维情况下多信源少观测源的盲语音信号分离。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单通道语音增强算法。首先由接收到的单声道语音信号的含噪部分构造一个假想噪声源,将这一噪声源和含噪的信号作为多通道自适应去相关(MAD)盲分离算法的输入,得到增强的语音信号。进一步将这一增强的语音作为输入,利用Daubechies小波对其进行分解,在小波域中选取合适的阈值函数进行滤波,然后合成时域语音信号。根据以上步骤得到的增强语音有较高的信噪比及可懂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盲源分离的单通道语音信号增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运用基于独立分量分析(ICA)的盲源分离法进行语音增强时,要求观测信号(含噪语音)的个数不少于源信号(纯净语音和噪声)的个数.由于含噪语音通常是单通道的,所以必须合理地生成另一路的虚拟观测信号,以实现纯净语音和噪声的分离是个关键.介绍了一种基于盲源分离和谱减法的单通道语音信号增强的方法.首先运用谱减法对语音进行部分去噪,产生了ICA其中的一路观测信号,并产生了对噪声的估计值.用语音和噪声估计值的帧平均能量构成了加权函数,将噪声的估计值与原始含噪语音进行加权组合,生成另一路的虚拟观测信号.由于虚拟观测信号很好地再现了实际的观测信号,所以运用ICA可以较好地实现了噪声和语音的分离.同时,盲源分离和谱减法相互结合,使语音增强的性能提高.实验证明了算法可以在信噪比很小的情况下实现对噪声的去除,其效果要优于传统的去噪算法.  相似文献   

4.
一些卷积混合信号的盲分离算法是迭代性的,不适于实时应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域的算法,用于卷积混合信号的自适应盲分离.对基于小波域的算法进行仿真,并与频域盲信号分离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提高盲信号分离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Fast ICA算法在语音信号盲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盲信号处理算法主要有批处理算法和自适应算法两类,导出了一种批处理和自适应相结合的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Fast ICA)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语音信号盲分离处理,通过综合实验,从分离前后的波形、频谱图和主要评价参数说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信号分离效果.与扩展联合对角化(joint approximative diagonalization of eigenmatrix,JADE)算法和自然梯度(natural gradient,NG)算法比较,Fast ICA算法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6.
盲源分离技术是近年来信号处理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是根据输入源信号的基本统计特征,由观测数据进行信号分离,最终恢复出源信号.本文分析盲源分离技术的FastICA算法,并提出了将其用于气象雷迭信号分选.计算机仿真表明,这种算法应用于气象雷达信号分选时可以获得很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的盲分离算法大多存在收敛速度慢、优化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的盲分离算法.该算法以分离信号的负熵为目标函数,根据分离信号的状态、粒子的惯性权值随退火温度及适应度的变化自适应地调节,既基本保持了粒子群算法简单容易实现的特点,又改善了其摆脱局部极值点的能力,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分离精度和稳定性能.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新算法性能明显优于自然梯度卷积混合盲分离算法和小渡变换快速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很好地实现了实时语音信号的分离且提高了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8.
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在盲源信号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独立成分分析(ICA)在国内尚属一门新型的方法,介绍了ICA的原理及其算法,然后介绍了该算法在盲源信号分离中的具体应用,并将此方法与主成分方法(PC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ICA在盲源信号分离中将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利用盲源分离理论解决语音识别之前的语音净化问题。基于MSICA算法良好的性能、低复杂度和实时性,设计了以TI公司的TMS320C6416数字信号处理器为内核的语音净化系统。该系统可以使语音识别系统获得纯净语音,从而有效提高语音识别系统的识别率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PID神经网络的后非线性盲源分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D神经网络是一种新型的前向神经元网络,它的隐层单元包含比例(P)、积分(1)、微分(D)元,各层神经元个数、连接方式、连接权初值均按PID控制规律的基本原则确定。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后非线性盲源分离算法,用最大熵值方法推导了PID神经网络算法的后非线性分离学习公式,该算法可用于线性或后非线性的混叠信号。对输入2个混叠信号时,用单个PI神经网络分离;对输入3个混叠信号时,用单个PID神经网络分离;对输入更多的混叠信号时,可采用多个独立的PID神经网络来分离。仿真结果验证了单个PID神经网络算法,能分离线性或后非线性混叠信号。  相似文献   

11.
针对语音信号所具有的非平稳性和时域相关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卷积混合语音信号盲分离的在线时域算法。该算法通过利用分块处理方法和带遗忘因子更新的非完备约束条件及其推广,对于许多已有在线算法中存在的由于目标源数目随时间不断变化而产生的不稳定性问题,以及语音信号时域相关性而导致的恢复信号失真问题进行了改进,最后通过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语音卷积信号的在线盲分离问题,同时在源数目变化时算法的鲁棒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欠定条件下的盲分离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盲信号分离中当源信号个数大于观测信号个数,且源信号不是足够稀疏时,如果利用聚类算法进行分离,分离效果将会变差。为此提出一种在此欠定条件下新的盲信号分离算法。利用源信号的“稀疏性”估计混合矩阵,然后简化混合矩阵构造新的混合模型。由于源信号间具有的独立性,使得可以在新的混合模型中从观察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中估计出源信号的频谱,从而达到分离出源信号的目的,且分离效果优于聚类算法。最后给出仿真试验实例,试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何继爱  刘向阳 《测控技术》2016,35(11):149-152
针对通信系统接收的时频混叠信号难以分离的特点,以压缩感知(CS)与盲源分离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利用通信信号固有的稀疏特征,对基于稀疏表示盲源分离几种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与总结,并就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ICA(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独立成分分析)已成为处理BSS(Blind Source Separation,盲源分离)问题的主要手段,同时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首先介绍ICA,然后引入FastICA算法的推导过程,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将跳频信号进行盲分离,并与梯度算法所得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算法验证,经FastICA处理得到的分离信号与源信号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不小于0.99,与梯度算法比较可以明显地得到FastICA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跳频信号盲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多个源信号混叠的盲分离几何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提出了一种多个均匀分布的源信号混叠的盲分离几何算法,该算法以矩阵的QR分解原理为分离的理论指导,并结合信号在各个阶段其scatter图所具有的特殊几何性质,首先将混叠信号进行白化,使其scatter图恢复为独立时的scatter图形状,然后将白化后的scatter图通过C:次旋转变换,使其与各坐标轴平行,从而得到n个信号的分离.该方法第一次从代数上给出了几何算法的理论指导,从而真正得到了几何算法向多个信号混叠的推广.该算法不仅计算简单,同时有很好的仿真分离效果.在三个信号混叠的情况下,相对于Hyvarinen(2000)在分离时间上缩短了近30%.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离超高斯与亚高斯信号,利用小波变换的高低频系数作为平滑因子,建立以分母作为预测误差的信噪比目标函数,优化目标函数以求解分离矩阵.仿真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分离出源信号.  相似文献   

17.
通过使用多波束形成器对盲分离系统进行预处理滤波,结合频域内独立分量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麦克阵列的快速实时盲语音分离系统,它能够有效地分离在真实环境中的卷积混叠语音信号。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二阶统计量的多跳频信号的盲分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选混叠的多个跳频信号的网台,提出一种基于二阶统计量的多跳频信号的盲分离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跳频信号的非平稳和非白化特性构造用于估计分离矩阵的代价函数,然后采用梯度下降法的更新规则进行优化,从而获得最优分离矩阵。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实现多跳频信号的离线和在线盲分离,且比其他方法具有更好的噪声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