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脱硫剂的选用是影响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实验采用了实验室规模的鼓泡反应装置模拟烟气湿法脱硫过程,分别以碳酸钙、氧化镁、碱式碳酸镁以及添加钢渣的碱式碳酸镁作为脱硫剂进行了烟气脱硫实验,研究反应温度、鼓泡深度以及搅拌速度对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的烟气湿法脱硫反应过程中,几种脱硫剂的脱硫效率随着鼓泡深度与搅拌速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反应温度对脱硫剂脱硫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结合实验现象进行推断,SO2在气液两相界面的传质扩散和其水解产物在液相的扩散直接影响镁基脱硫剂的脱硫过程。  相似文献   

2.
《节能》2019,(2):80-82
针对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系统,烟气经脱硫塔等焓冷却处理后,含湿量高,温度较低,直接排放至大气会出现的"湿烟羽"现象。通过温湿图分析湿烟羽形成机理和消散过程,利用重力热管式GGH(GasGas Heater)的高导热性,直接回收烟气余热对脱硫后的低温净烟气升温再热处理,从而降低烟气的相对湿度,达到了烟气消白目的,以消除湿烟羽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火电厂的烟气经过湿法脱硫系统处理后排放。排放烟气中携带大量饱和水蒸气,排放到大气后,在烟囱出口处形成了浓重的白色烟羽。上海、浙江、天津等多省市均要求火电行业对白色烟羽进行治理。分析白色烟羽形成的原因,从节能、环保的角度考虑,提出一种采用热泵装置对脱硫后烟气先进行冷凝除水,然后对烟气进行加热处理的技术路线,在尽量降低能耗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排烟温度来消除烟囱的白色烟羽,同时能够回收烟气中的大量水分,降低脱硫系统水耗。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愈发严格,燃煤锅炉湿法脱硫湿烟羽排放形成的"白色烟羽"治理需求增加。通过白色烟羽形成与消除机理的研究,介绍了烟气加热、冷凝及冷凝再热技术,讨论和对比了各类治理技术的特点和适应性。并结合工程案例,发掘了治理技术路线综合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较多燃煤电厂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进行烟气脱硫,脱硫后烟气为饱和湿烟气,直接排放后易形成"烟羽"。目前国内外已有针对"湿烟羽"治理的相关技术措施。本文对烟羽形成的影响因素和主流治理技术的特点及其原理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湿烟羽的特性探索了一条可行的消"烟"节能路径,对烟羽现象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国多数燃煤电厂采用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尾部饱和湿烟气直接排放,形成可视湿烟羽。目前无泄漏式烟气换热器技术与烟气冷凝再热技术均已成功运用于百万千瓦级燃煤机组,标志着燃煤电厂湿烟羽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以这两种烟气脱白技术在两家电厂投运工程为例,从烟气脱白效果、经济性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电石渣在电厂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氧化硫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火电厂采用烟气脱硫系统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电石渣作脱硫剂,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脱硫工艺中.通过对电石渣物理性质、消溶特性及脱硫机理的分析,主要介绍了在湿法烟气脱硫、半干法烟气脱硫、干法烟气脱硫和循环流化床炉内脱硫工艺巾的应用,对特定行业的脱硫改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含二氧化硫烟气加装湿法脱硫装置后,烟气湿度增大白色烟羽现象比较明显,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和酸性腐蚀,因此需考虑消除白色烟羽(简称脱白)。从热力学方面分析,减少甚至消除白色烟羽现象可从控制烟气水含量和改变烟气排烟温度两方面着手。目前烟气脱白技术主要分为三大类:湿烟气降温再升温技术、湿烟气直接降温技术和直接除湿法。湿烟气降温再升温技术通过对湿烟气先降温后升温,使得烟气相对湿度远离饱和湿度曲线,可实现彻底脱白,主要有MGGH和GGH 2种技术;湿烟气直接降温技术采用尽量降低烟气温度的措施,主要有湿烟气降温+电除雾器、凝变湿电复合技术和冷却吸收液3种技术;直接除湿法是直接除去烟气中的水分,降低烟气的湿度,主要有吸收法和膜法。烟气脱白技术方法很多且各有利弊,在工程应用中应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方法。  相似文献   

9.
燃煤烟气中的汞主要有氧化态、颗粒态和单质三种存在形式,其中单质汞因其较高的挥发性和较低的水溶性,难以被烟气净化设备捕集而被排入大气,是大气中汞的主要形式。文章通过分析比较除尘设备、SCR烟气脱硝系统、湿法脱硫装置、活性炭喷入技术等多种燃煤燃烧后烟气脱汞技术的特点,得出如下结论,即目前运行的烟气净化装置,活性炭喷入与结合添加剂的湿法脱硫装置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烟气汞控制技术,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0.
上海长兴岛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台12MW机组采用的烟气湿法脱硫系统具有脱硫效率高、投资适中、结构简单等优点。在实际运行中经脱硫处理的烟气被增湿冷却后因湿度大、温度低,易引起下游设备的风机带水、设备震动和腐蚀。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烟气的扩散能力差,烟气的排放会发生白烟现象。烟气经直接升温、直接冷却和烟气降温再热将是目前湿法脱硫后"白烟"消除的有效途径。经对湿法脱硫过程中白烟产生的机理和防治措施的研究改善了湿法脱硫后"白烟"现象。  相似文献   

11.
废弃物湿法烟气脱硫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湿法烟气脱硫以其高效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国外成熟技术的造价难以为我国接受。本文利用几种常见废弃物在填料吸收塔上对湿法烟气硫脱及其阻力特性和湿降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具有较高脱硫效率,较低投资和运行费用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提出了较低温度下锅炉烟气排放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试验测定不同负荷下脱硫吸收塔进出口和湿式静电出口烟尘、PM_(2.5)、SO_2、SO_3、汞和液滴等多种污染物的浓度,研究脱硫吸收塔和湿式静电对多种污染物的协同脱除机制。试验结果表明:脱硫吸收塔和湿式静电均可协同脱除烟气中的SO_2、烟尘、PM_(2.5)、SO_3、汞和液滴等。相比较而言,脱硫塔对SO_2和汞的脱除效率高,湿式静电对总尘、PM_(2.5)和液滴的脱除效率高,对SO_3的脱除二者基本相当。脱硫吸收塔和湿式静电对污染物的协同脱除效率较高。对烟尘、PM_(2.5)、SO_2、SO_3、汞和液滴的协同脱除效率可分别高达87.3%、85.8%、99.25%、94.00%、89.31%和79.10%。脱硫吸收塔产生的气溶胶、二次释放的汞和液滴,经湿式静电进行进一步脱除。脱硫吸收塔和湿式静电对多种污染物有较强的协同脱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平合的FLUENT软件,针对某工业锅炉小型湿法烟气脱硫喷淋塔进行了优化设计的数值模拟.采用欧拉-拉格朗日(E-L)方法分别描述烟气和液滴的运动,计算分析了不同烟气入口角度下的速度场、塔中轴线压力及温度变化,同时分析了不同截面上加权平均SO2摩尔分数分布,依据模拟结果提出喷淋塔烟气入口角度选取1...  相似文献   

14.
高气速对烟气湿法脱硫系统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启军  苏保青 《节能技术》2005,23(5):450-453
全面地分析和讨论了提高烟气流速对烟气湿法脱硫系统的影响.高流速可以提高系统的传质系数;在不同条件下对脱硫率有不同影响,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高流速有利于除湿性能的提高;同时,高流速也使系统阻力增大,引风机功耗增大.总的来看,采用高气速强化脱硫方式可以在较小的液气比下达到高的脱硫率,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投资和运行费用,适合在中国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的DCS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是目前最成熟的脱硫技术之一,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工程运用中,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控制系统设计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系统脱硫效率甚至主机系统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重点阐述了分散控制系统(DCS)对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过程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静电增强湿式除尘器的优化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海波  郑楚光 《动力工程》2007,27(6):954-959,968
利用颗粒和液滴间的静电吸引力可以大幅度提高传统湿式重力喷淋除尘器的除尘性能.着重分析液滴荷电而颗粒不荷电的湿式除尘器的工作状况,阐述了布朗扩散、拦截、惯性碰撞和静电捕集等4种除尘机理.介绍了典型工况中该除尘器烟尘颗粒度分布,并通过分析捕集速率(沉积核)的方式对该除尘器的运行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尘气流输运速度越大,液滴喷射速度越小;液滴几何尺度越小,液滴荷质比越高;液气比越大,越有利于可吸入颗粒物的高效脱除.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双膜理论建立了脱硫过程的理论模型,以国内某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烟气脱硫系统的脱硫塔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浆液pH值、入口SO2质量浓度、液气比、锅炉负荷、浆液液滴粒径、喷淋层投运方式及吸收塔塔径等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与工程实际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生产现场运行数据比较吻合;各喷淋层的脱硫能力不一样,第3喷淋层的脱硫能力最强,第2喷淋层和第1喷淋层的脱硫能力次之;脱硫效率随浆液pH值和液气比的增大而提高,随入口SO2质量浓度、锅炉负荷和浆液液滴粒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8.
With the increasingly strict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sintering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in double tower had been applied to improve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ammonia escape” and “aerosol” phenomena. In this work,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a sintering plant were simulated by ANSYS CFX and the flow fields without and with fluid spray of a full-scale ammonia-based 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FGD) double tower were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evaporating tower had a profound cooling effect on flue gas with spray. The gas flow distribution was non-uniform in evaporating tower, which needed further optimizations. The flow with spray was more uniform in both towers. The pressure drop mainly took place in absorption areas of desulfurization tower. The velocity of inlet region with spray was lower than that without spray in desulfurization tower. The temperature decreased along with the forward direction of gas flow due to the heat transfer with spray in desulfurization tower. The study provided useful data for further optimiz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新型横向冲刷式双循环降膜湿法脱硫方式,研究了串联给浆工况主要运行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通过串联给浆和并联给浆的对比试验表明:串联给浆方案具有最佳的脱硫性能.试验发现:本脱硫装置能够缓解系统结垢和堵塞,且出口烟气不携带液滴,烟温高于绝热饱和温度,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省去烟气再热系统和除雾器装置.  相似文献   

20.
湿式电除尘器用于控制燃煤烟气污染物的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式电除尘器是一种对多污染物深度控制的环保设备。介绍了长兴岛第二发电厂将湿式电除尘器用于控制燃煤烟气污染物的工程特点以及湿式电除尘器投运后的性能试验。通过对燃煤烟气多种污染物的检测,分析与解读了测试烟尘、微细颗粒物与PM2.5、烟气三氧化硫、雾滴与石膏雨、烟气二氧化硫的方法、排污标准、检测数据和试验结果,并进行了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国产除尘设备对多种污染物的控制效果与三菱、日立技术基本相当。分析认为,在绿色、环保的大环境下推广应用湿式电除尘技术时要注意:增加比集尘面积可以进一步提高燃煤烟气污染物的净化能力;采取间断冲洗工艺流程可以降低水力清灰水;消除烟气携带游离水分的关键是设计要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