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对MIL-STD-1553B总线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基于FPGA技术对1553B总线的总线控制器(BC)单元进行了设计。设计采用了Top-Down和Down-Top混合设计的思想,使用Verilog语言进行了代码编写,最后通过ISE9.0进行了设计综合。介绍了1553B总线特性,对BC接口功能和各模块的设计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结果进行了仿真,使用示波器完成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BC的逻辑达到了设计要求,符合1553B总线的协议规范。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航空电子设备中机内测试(BIT,Built- in- test)的试验验证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的1553B总线故障注入设备;总线故障注入设备是1553B总线(MIL_STD_1553B总线的简称)故障注入系统的核心,是实现故障注入任务的关键;结合1553B总线协议和通信特点,基于一般总线故障注入方法,详细分析了适用于该总线的故障注入方法;阐述了总线故障注入系统的结构框架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1553B总线故障注入设备的详细设计方案,包括具体的硬件实现、软件设计和系统的工作流程,最后通过搭建仿真测试环境进行试验,系统对总线上传输的数据进行了有效地故障注入,验证了该故障注入设备功能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SoPC的1553B-PCI桥接通信模块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Altera SoPC技术的总线桥接通信模块设计方法,完成1553B总线到PCI总线的桥接功能。在Altera FPGA平台上,自主设计了1553B总线控制模块,由Altera提供的IP核生成PCI总线控制模块,通过NiosII处理器完成总线数据交互。整个系统仅由一块FPGA和1553B总线的通信驱动电路组成,实现了系统的最小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在对MIL-STD-1553B数据总线及其接口通信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行研制的仿真控制系统的任务要求,采用基于PCI通信的1553B总线接口电路设计,取代以前基于ISA的1553B总线通信。利用Visual C++6.0开发工具和面向对象的方法编写总线接口通信软件,对板卡的底层驱动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通信控制平台,实现了基于PCI的1553B总线系统之间的通信。实践结果表明,该接口软件能够满足自行研制的基于1553B总线通信的仿真控制系统与被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基于Delphi平台的PCI-1553B总线卡接口通信应用技术,主要包括Delphi下1553B总线周期消息、非周期消息定义、消息传输故障重试、消息数据的中断采集、消息数据的动态更新以及总线消息的传输监控记录等编程技术。并基于1553B总线卡和Delphi平台设计了一套电控模拟器通信系统,验证了1553B总线的BC-RT通信和RT-BC通信以及BM总线监控功能。实践表明,利用Delphi开发1553B总线通信应用技术以及Delphi对数据库技术的完美支持,与其他开发语言相比,该技术可快速建立完善的1553B总线通信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6.
FC-AE-1553与MIL-STD-1553协议转换方案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FC-AE-1553和MIL-STD- 1553两种总线网络之间信息单元的准确传输,分析了当前航电系统的应用现状,描述了FC-AE-1553协议在总线应用方面的性能优势,提出了两种协议之间的转换方案,实现了两种信息单元格式之间的转换.在FC-AE-1553帧与MIL-STD-1553字相互映射关系的基础上,对协议转换方案进行了总体分析,并按照子功能进行了模块的划分.针对各个子模块,依据其运行机理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流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协议转换方案具有良好实时性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的1553B总线监测系统存在的实时性差、信息详实度低和数据完整度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线程调度算法,提出了离线解析的监测方法,开发了基于1553B总线的通信监测系统,方便了通信故障的分析和定位.在对1553B通信机制和总线监视模式工作原理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实现方案.硬件平台采用工控计算机和1553B接口板卡进行搭建,软件平台选用Visual C++来实现.搭建测试平台对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信息详实度和数据完整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MIL-STD-1553B总线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通信管理方法,以及对总线传输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和故障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姚方圆  翟正军  张志 《计算机工程》2010,36(21):267-269
在已有成熟技术的传统航空总线基础上,为寻求数据传输速率的突破,通过对增强型1553(EBR-1553)数据总线的描述,比较它与传统1553B总线的区别,分析EBR-1553总线的通信系统体系结构,介绍传输协议中的字格式和消息格式。提出一种基于PCI总线的增强型1553总线接口卡的实现方案,描述设计中的关键点,对EBR-1553总线的研究和使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卫星地面测试阶段,为了解决遥测下行信道限制及数据下行延时等因素带来的星上测试数据不能实时性下传监测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标准CPCI(Compact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数据传输模块实现多类型接口星上数据有线传输的应用方法。利用CPCI数据传输模块远程采集1553B(MIL-STD-1553B)总线数据和RS-422总线接口数据,完成组帧、打包并通过以太网发回地面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同时可以实现1553B接口功能远程设置,完成总线控制、监听、远置终端仿真功能,实现了卫星与地面设备定制传输和交互。同时给出了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完成了数据传输模块的硬件设计与系统软件的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1553B总线通信模块的统一性简化设计难度,文中选用HKS1553BCRT芯片作为系统开发的硬件平台。该硬件平台由于采用内部集成1553B协议处理器的高性能SoC,可以很好的解决多路1553B总线接口模块版本众多、互不兼容、硬件系统设计复杂的问题。基于该平台设计了一款通用的1553B通信软件,可同时支持静态总线和动态总线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提出并实现了改进型静态总线控制(ImprovedStaticBusControllerISBC)协议。进一步满足了不同系统下数据传输需求,改善了1553B总线对实时消息的响应速度,本软件数据结构简洁、算法合理,对同类软件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1553B总线在军事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目前针对1553B总线设备的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使计算机与1553B总线设备的数据通信更加方便,提高总线设备检测效率,基于ARM和FPGA设计了一种1553B总线设备检测系统。首先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详细介绍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方法。设计时采用了模块化的方法,对ARM模块、FPGA模块及接口连接部分进行分别设计。ARM模块实现了USB和以太网双接口。用FPGA设计1553B协议IP核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同时,也对外围电路和电源模块进行了优化设计。完成设计后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设计实现了接收与发送功能,符合设计要求。最后,在电路板上进行了实际调试,测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简化航电总线系统结构、降低总线功耗为目的,在分析了航电总线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航空环境的PON结构光纤总线协议。分析了该协议的传输特性与关键技术,在OPNET软件平台下采用三级建模机制,建立该协议的进程模型、节点模型和网络模型。通过对协议的仿真特性分析,以及与FC-AE-1553B(Fiber Channel-Avionics Environment-1553B光纤通道-航空电子环境-1553B)的仿真比较,说明该协议具有拓扑简单、功耗低的网络互联结构,也验证了其低延迟、高传输速率的传输特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1553B总线的新型运载火箭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改进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及地面测试发控系统,文章研究了采用总线体制的综合测试系统,简要介绍了MIL-STD-1553B总线的特点,探讨了以该总线为公共通道的运载火箭综合测试系统的设计思想,包括设备分布、模块划分以及工作过程;该系统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测试系统的整体特性.  相似文献   

15.
FC-AE-1553网络的建模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FC-AE-1553(Fibre Channel-Avionics Environment-1553,光纤通道-航空电子环境-1553)网络的计算机仿真问题。从FC-AE-1553网络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网络结构模型和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在OPNET Modeler中创建了FC-AE-1553网络节点模型和FC交换机模型;采用数据传输控制方法控制整个FC-AE-1553网络的数据传输,对航空电子典型拓扑网络进行仿真。通过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证明了FC-AE-1553网络具有良好的实时性能,采用提出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比MIL-STD-1553B的数据控制方法有更高的网络吞吐能力和更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航空总线接口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现场可编程门列阵设计ARINC429,MIL-STD-1553B航空总线接口通信系统,实现总线设备之间的互联。介绍该系统的硬件结构、总线协议的模块划分及其内部结构。在Quartusll中利用VHDL语言进行编程,并用专门的综合工具Synplifypr08.1对设计进行优化,通过将程序下载到硬件中,验证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机车运行速度和运载能力的提高,为了保证机车的安全运行,需要准确采集机车运行的各种参数来进行数据的监控、管理和机车控制,此外也可以为故障诊断提供数据支持,因此需要开发一套可以准确、高速传输数据的大容量机车总线控制系统;设计了基于RS485和RS232的机车总线控制器,详细阐述了以STC8G2K64S4芯片为核心的主控模块、电平转换模块、时钟模块、电源模块和LED指示灯模块的硬件设计以及相互之间的软件逻辑控制和所用通信协议,通过4个串口实现程序的下载以及数据的交换;主要的交换参数包括电压、电流、总有功功率、频率等这些机车运行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该机车总线控制器可以高速、准确、及时的传输各个设备生成或采集到的数据,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8.
MIC总线与1553B总线综合分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福宽  马彪 《测控技术》2006,25(2):40-44,47
基于总线体系结构、通信协议、性能以及应用场合对MIC总线和1553B总线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MIC总线结构简单、编程容易,但1553B总线更能实现复杂的控制功能.在需要开关控制信号的固态功率器件或者数据采集等方面MIC比1553B性价比高,但在其他方面或者功能复杂的系统中1553B仍然具有MIC不可取代的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