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约用工模式越来越普遍,我国涉网约工劳动争议日益凸显,已成为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突出新问题之一。网约用工因其保留了一定的劳动关系特征,又与劳务关系、承揽关系等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加上相关法律法规滞后和电子证据适用较难,以及网约工群体的规模性和劳动方式的相似性等原因,使涉网约工劳动争议与传统劳动争议相比,具有争议焦点新、涉案主体多、争议解决难、社会影响大等典型特征。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和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建议:各级党政、互联网平台及关联用工企业、相关行业协会、网约工及工会组织共同参与,科学合理化解矛盾,形成共建共享共治、高效化解相关劳动争议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研究使用北京市"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对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应对举措"专题数据和调研访谈,描述了从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现状,并从工会角度提出面对新就业形态的思考和应对策略。新就业形态带来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也造成了平台从业者权利不平衡、劳动权益保障缺失、工作稳定性下降、传统劳动法律体系不适应、工会应对不足等问题。从工会角度出发,应对新就业形态的主要策略包括反映平台从业者的诉求、及时介入平台劳动争议、努力帮助提升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就业质量、推动劳动法律体系向新就业形态从业者拓展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迅速崛起,各种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与此同时,相关从业者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也日益凸显.研究发现,由于劳动关系限制、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维权途径等方面的原因,该群体不仅参加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比例相对偏低,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的比例更是明显低于在职职工,而且大都未参加...  相似文献   

4.
实现体面劳动,最根本的是要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特别是要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收入,实现最大限度的劳动保障,提高生活质量,让广大劳动者更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我国劳动立法与劳动者权益保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1994年以来,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国陆续颁布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核心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所带来的劳动关系的复杂多变以及加入WTO所面临的新的形势,我国劳动立法与现实的矛盾不断凸现,亟需进一步予以完善,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实习大学生日渐成为一个庞大群体。然而,由于实习生市场供需矛盾突出,有关实习生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实习生身份模糊,且学校、企业和实习生三者存在利益冲突,实习大学生的各项劳动权益常常受到侵害,其中劳动报酬权利、休息休假权利和享受社会保险权利三者的受损情况最为突出。结合美国、英国和日本发达国家对实习生的管理经验,建议发挥社会、学校、企业、学生本身四方在劳动权益维护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实习生身份地位;增进校企合作,避免实习生"单打独斗";增强社会责任感,合理安排实习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积极运用法律维权,逐渐建立与完善实习大学生劳动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以去雇主化、平台化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新就业形态在稳定扩大就业、畅通经济循环、推动消费升级、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普惠金融视角,对无锡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险保障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实证分析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参保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险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月 《中国工运》2020,(4):55-57
<正>作为"六稳"之首,稳就业既是确保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的托底之举,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国家高度关注就业稳定工作,不仅每年的两会报告都将稳就业置于优先位置,确定具体的就业增长目标,而且持续发布一系列有关稳就业的政策文件。2018年12月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从支持企业稳定发展、鼓励支持就业创业、积极实施培训、及时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帮扶、落实各方责任等五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2019年12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对稳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快速调整期,农民工权益容易遭受侵犯,工会在保障农民工权益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广受社会关注。研究利用2014年原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扩展回归模型(ERM)和多元Logit模型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工会效应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工会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收入,降低农民工的工作时间,减少过度劳动问题,而且可以大幅度改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福利,提高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比率。因此,要维护农民工的基本劳动权益,工会部门优先要做的是下大力气提高农民工的入会率。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较以往更加严峻,就业压力既来自突发疫情的冲击,也来自我国一直存在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尽管“新就业形态”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稳定和增加就业方面也被寄予厚望,但我国新就业形态的发展仍存在着相关的法律法规亟须完善、新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不足、适应新职业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亟待完善、平台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制度障碍等问题。为发挥好“新就业形态”的稳就业作用,本研究建议:以“鼓励创新、包容审慎”为原则,以制度创新为抓手,在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中为新就业形态的发展创造更加成熟的市场环境和更加亲民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1.
共享经济平台网约工已经成为一支规模巨大的新生就业群体。作为新就业形态的代表,其明显表现出核心生产工具新、就业形式新、与服务平台的就业关系新的新特征。该群体主要由直营工、众包工和第三方用工组成,其劳动权益实现出现明显分层,其中直营工最好、众包工较差。网约工整体面临五大突出问题:安全风险高、保障低,劳动收入不稳定、没保障,社会保险保障差,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缺少有效话语权。制约网约工劳动权益的因素复杂,既有法律法规滞后性因素,又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因素,还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新问题等。为更好地维护网约工合法权益,研究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稳妥处理"包容"与"审慎"之间的关系,加大执法检查和监督,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强化平台企业的法律责任,工会组织将相关网约工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服务。  相似文献   

12.
女性产业工人在城市就业中面临职业技能培训、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特殊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问题,研究如何从工会的角度进行介入、强化工会在女性产业工人劳动权益保障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型平台用工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构建劳动者劳动权益系统性保护的必要。从系统论视角审视,新型平台用工方式冲击了我国传统以劳动关系构建起的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系统,突出表现为劳动从属性弱化割裂系统整体性,多层嵌套性用工消解系统层次性,内外环境互动渠道受阻影响系统开放性。研究认为,借鉴系统论相关原理,我国平台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的基本逻辑应遵循三条路径展开:加强系统整体性,推动劳动从属性各要素的优化重组;扩容系统层次性,构筑劳动关系分层分类保护体系;提高系统内外环境开放性,构建政府、平台、工会、平台劳动者等多元协同治理场域。将平台劳动者纳入系统保护中,推动我国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系统迈向更高层次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谈劳动关系市场化过程中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关系市场化使劳动关系的双方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在劳动力市场上及生产过程中,通过博弈来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在此博弈中劳动者处于弱势,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保障劳动者权益,应当充分保障劳动者的话语权,保障劳动者获得充分的劳动力价值补偿,保障劳动者参与企业利润分享的权利,以及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维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公司并购是一种市场交易行为,在这种市场行为过程中,公司往往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而易于忽视或侵害公司职工权益。职工权益是公司整体利益的组成部分,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处理好公司与职工的关系是顺利开展公司并购活动、实现并购预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城市环卫工人是一个城市良好运行的基本保障。但城市环卫工人的生存状况较差。职业地位不高,收入水平很低,从业环境安全度低,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工伤权益无法获得保障等问题严重侵害了环卫工人这一群体的合法权益。首先,应通过提高职业工资和社会宣传提高环卫工人的职业地位,改变他们长期受歧视的状况;其次,要落实劳动合同签订问题,保障他们的基本劳动权益;第三,则需要对职业病目录和我国工伤法律制度进行调整,将超龄人员纳入劳动合同关系加以处理,增加职业病目录中的职业病种类,保护环卫工人的身体健康;第四,在法律上确立作业中的环卫工人在道路上享有受避让权;第五,推进垃圾强制分类制度,结合科技创新,提高工作效率,整体降低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长,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7.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劳动用工形式,近年来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某些企业用工主流方式.劳务派遣工的劳动权益维护也逐渐成为一项社会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各界人士献计献策,需要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各级工会组织的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18.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重要职责;获得劳动保护是职工的一项基本权利;综合这两点,应把维权作为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