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写字楼、酒店、商贸中心等公共建筑一幢幢拔地而起.但与此同时,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暴露,比如近年来时有发生的由于高层建筑火灾而导致的重大特大伤亡事故.面对高楼火灾,人们不禁会问:"究竟哪种消防设施能够让我们实现快速安全的逃生?"因此,如何提高火灾逃生的有效性和成功率,减少高层火灾发生时的伤亡率,已经成为一个消防安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安防行业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需要在已经形成的一个平台上整合资源,调整结构。根据国际发展经验,发展第三方评价服务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成熟的第三方评价是社会中介组织具备完备的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第三方评价服务的发展过程、现状和前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中国安防》采访了中安协秘书长靳秀凤。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精神文化追求代替传统物质生存需求成为社会一大主流。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拥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据有关机构统计,目前国内备案博物馆已超过5500余家,2019年,各博物馆举办展览2.86万个,教育活动33.46万场,接待观众12.27亿人次,博物馆成为人们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提升自己精神文化修养的最佳场所之一,"博物馆游"已经成为社会新风尚。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不仅推动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下岗。医疗、住房"三大社会热点,已成为众多工薪家庭的后顾之忧,人们为了给自己营造出一个适应改革发展变化的生活空间,纷纷采取"自保'之策,顺潮流而动,防"患"于未然。怕"下岗",先"充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科普宣传力度不断加大,这几年人们对"骨质疏松"这几个字已经非常熟悉,许多人还知道骨质疏松者容易骨折,会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但究竟什么是骨质疏松?如何防治骨质疏松?许多人一知半解,甚至走进了误区.  相似文献   

6.
安防行业经过了30年的发展,为我国的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安防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安防人期待中已经正式发布,对于在安防业从业十多年的大华保全和同行来讲是一件幸事.新的安防五年规划的发布,表明安防行业跨越了一个台阶,又将要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7.
目前,北京乃至全国的SARS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人们普遍相信这场灾难终将会过去。大众媒体的报道显示,人们面对灾难已经开始反思: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与应变机制,公共信息的透明度,公民权利义务意识,职业道德与责任,传统陋习,人情冷暖……。反思太重要了!相对于麻木不仁,反思是一个民族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内在精神冲动。然而,反思不仅仅因为灾难暴露出了问题,就事论事,而要把反思放在中国现代化整个进程中加以评价和权衡,这样才能触及问题的本质,反思本身也才具有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8.
超级碗已经不再是几个小时的比赛.许多国家的球迷对此比赛几近痴狂,甚至在比赛前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就蜂拥而至来观看所喜爱的球队头顶头、盔碰盔的比赛.再没有哪里能比这里更能看出超级碗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比赛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还是一次盛大的聚会,是一种休闲的假期,是体育界一次"名人汇集"的盛事.甚至在主要竞赛开始的两个星期以前,就有成千上万的人们开始向凤凰城开进.这样以来,如何保证凤凰城人们的安全便成了超级碗比赛所要关注的第一要务.从吵嘴的行人到难以想象的恐怖分子行动都成为所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重大的战略问题.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如何抓住"牛鼻子",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同时避免掉入安全管理的"陷阱"之中,成为企业经营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完善社区消防体系建设夯实消防工作社会化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 《安全》2006,27(3):7-9
1引言 社区是国家结构中最基础层面的社会单元,是一个城市的细胞,是社会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社区安全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安全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前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活环境现代化、生活设施电气化、生活方式多样化正逐步走进寻常百姓,社区的消防安全也正逐渐被人们关注.如何确保社区消防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保障、自我提高",已成为当前消防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杞人忧天"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千百年来,这位老兄的胆量已经成为人们经典的笑柄.但是,假如一个人走在城市街道上,担心天上会掉下东西砸碎自己的脑袋,你会不会笑他杞人忧天?假如去年的"9·11"之前,有人坐在纽约世贸大楼里担心摩天大楼倒下去,你会不会笑他杞人忧天?静下心仔细想想,在安全工作中,有多少事故是在人们意想不到、毫无防范的情况下发生的?有多少事故是在人们应该能够想到却认为是多余的担心的情况下发生的?人们缺少的不正是"杞人"那种"忧天"的忧患意识吗?  相似文献   

12.
传递赞赏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传递赞赏的实验:给三个快毕业的大学生每人三枚别针和三条蓝色缎带,缎带上写着"我是重要的"五个金字,要求每个大学生将蓝色缎带送给自己认为最值得感谢的人.  相似文献   

13.
<正>物种濒危等级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制定,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的物种濒危等级评估体系。它根据物种总数、地理分布、数目下降速度、群族分散程度等准则,将物种受威胁的程度分成9个级别:1.灭绝:若一个物种的最后一只个体已经死亡,则该种"灭绝",是物种濒危的最高等级。2.野外灭绝:如果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仅生活在人工养殖状态下,则该种"野外灭绝"。3.区域灭绝:如果一个物种在某个区域内的最后一只个体已经死亡,则该物种已经"区域灭绝"。  相似文献   

14.
对安防系统实施效能评估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了.如何有效地保护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成了现代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安全防范技术系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并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主体领域     
《现代职业安全》2006,(3):19-19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一方面在短时期内增加了社会财富,另一方面激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现实的困境和经济增长基础之上催生的理性思维让人们开始反思对改革和发展的定位。不断的反思和否定,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且应该是一种生存方式。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察觉,解决中国安全生产的深层问题已经被认识并且逐渐得到解决。越深刻的否定就越缓慢而且艰难,一旦获得成功,又会得到越大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具有哲学意味的时代。所以,对安全悲观的和乐观的观点都能自圆其说。最关键的是我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信念来支撑自己。  相似文献   

16.
"安全"不是个时髦的名词,但"安全"却永远不会过时!"安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们生产、生活之中."安全"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把安全工作作为企业的重中之重,并成为永不过时的话题时,体现了对人的生命权的尊重和对企业生存和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此文研究了社交和社会资本的建立如何影响文化业。文章做了案例研究,征求了利物浦作为"欧洲文化之都"时文化业从业者的意见。技术方法上,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抛出了理论上的敏感点,通过在线调查收集了原始数据,并且通过跟踪电话访谈详细探讨了新发现。研究指出,"欧洲文化之都"从多个方面促进了社交,并且对城市的文化业形成了影响,包括组织学习、目标和领导力方面。研究有两方面价值:(1)评估了一个重大活动对文化业社交圈造成的长期影响;(2)将"欧洲文化之都"或类似活动形成的组织社会资本影响评价理论化。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追求经济效益无疑是企业在当今市场中追求的目标,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在与人息息相关的消费行业方面,安全事故频发、事故后果严重性已经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重利益,轻安全"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让消费企业创建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如何实现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平安来自警惕,安全来自防范",细细品味这句话,不难明白一个道理:经常"想一想",平时严格要求,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标准,自然能确保平安,而且还可以增添生活的勇气和工作的动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反省自己,时常给自己敲个警钟、提个醒,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20.
进入90年代,高新技术已经渗透到我国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那么,高新技术用于我国劳动防护用品的研制和生产情况如何?为此,记者采访了1991年12月5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工业安全防护及预警技术展览会”。飞跃到科学技术的前沿 开幕这天,记者随着人流进入展览中心的2号大厅。参观的人们熙熙攘攘,从展位上不时响起的报警仪器的警笛声,常常使参观者本能而又警觉地寻声而望。记者穿梭在参展的200多个厂家的120个展位之间,一时感到眼花缭乱。 在浙江省的一个展台前,记者遇到了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