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陈明华 《作物杂志》2001,17(1):18-19
随着粮食连年丰收,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近年来,闽清县在平原稻区推行粮经两熟制的栽培模式—番茄 +杂交晚稻,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据统计,1999年全县推广面积250hm2,平均单产番茄7.44万kg/hm2,产值66960元 /hm2;晚稻7650kg/hm2,产值8874元 /hm2,年产值75834元 /hm2;比双季稻实收稻谷1.38万kg/hm2,产值14778元 /hm2 增61056元。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 合理安排茬口虽然番茄晚稻栽培季节不十分紧张,但为了提早番茄上市和保证晚稻安全齐穗,番茄应在上年11……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姜堰市通南高沙土地区常年以麦—稻、麦—玉米两熟制为主,效益较低。近年来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该区以早熟马铃薯作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通过推广粮经饲复套种模式提高了经济效益。马铃薯一般产量1.125万~2.25万kg/hm2,产值2.25万~4.5万元。1 种植模式1.1 冬春蔬菜—马铃薯—夏花生冬前开沟作畦,畦宽2.4m,播一茬冬春蔬菜,产量可达2.25万kg/hm2,产值2.4万元。马铃薯起垄播种,每畦3垄,每垄播2行,株行距均为20cm,12万株 /hm2 。1月上中旬用双膜加小弓棚覆盖,4月中旬末开始上市……  相似文献   

3.
浙西南山区旱坡地粮经新型熟制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周林 《作物杂志》1999,15(5):14-15
在实行推广旱粮全年三熟间作套种,夺取粮食高产基础上,各地为了开发山区经济、增加收入、提高效益,涌现了许多农民群众自发的粮经的高产高效新型熟制。为了有利于总结和推广新型熟制,加快山区旱地综合开发,充分发挥山区优势,活跃农产品市场及有效有序地指导生产,使山区农业向规模经营、效益农业转变,特开展了旱地高产高效新型熟制的调查研究。1 元胡/玉米/大豆据对缙云县胡源乡章村的调查,该熟制面积1hm2,粮食产量达7912.5kg/hm2,元胡1500kg/hm2,全年产值达44939.70元/hm2,扣除(种子、农药、肥料、用工)等费用19215.75元/hm2,净产值达25723.95元/hm2。据马铃薯  相似文献   

4.
马尚明 《作物杂志》2002,18(2):28-29
为了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农业增效、增收,1998~2001年运用小区试验和大田对比示范,在宁南山区的西吉县兴隆镇的高进村进行了连续4年冬小麦膜侧栽培收获后复种地膜大白菜二熟高效种植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膜侧栽培—地膜大白菜1季2种2收的混合经济产量10.64万kg/hm2 (其中 :冬小麦膜侧单产7554kg/hm2,地膜大白菜单产98811kg/hm2 ),产值2.86万元 /hm2,扣除投入成本4261.5元 /hm2,获纯收益24363元 /hm2,产投比6.7∶1,是当地习惯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于文东 《作物杂志》2004,20(6):20-21
烟台市地处胶东半岛东部, 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全市年平均气温12℃, 无霜期200 天, 日照时数2800h, 年降雨量在600mm 左右, 是我国重要的花生产区。但由于本市春季十年九旱, 对花生的播种、出苗、生长十分不利, 严重制约了花生产量的提高。烟台市科技工作者在多年试验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 将花生带壳播种技术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有机结合, 组装配套成功花生果播覆膜栽培技术,使全市花生产量进一步提高。据1996 ~2001 年6年在烟台市46 处小区试验, 果播覆膜平均荚果产量6204.5kg/ hm2, 比米播覆膜和米播露地分别增产799.5kg/hm2 和2005kg/ hm2, 增幅达14.8% 和47.8%。另据1650 处大田考察,64066hm2 果播覆膜花生平均荚果产量4852.5kg/ hm2, 比米播覆膜和露地米播分别增产595.5kg/hm2 和1713kg/hm2, 增幅达14.1%和54.6%。  相似文献   

6.
大棚茄子—杂交晚稻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粮食连年丰收,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宁海县在稻区推行粮经两熟制栽培模式 :大棚茄子 +杂交晚稻。实行水旱轮作,既能防治土壤病害、草害,又可防治土壤酸化、盐化;既确保粮食生产总产的稳定,又促进经济作物的发展,达到粮经双丰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01年全县推广面积150hm2,平均单产茄子57180kg/hm2,产值92631元 /hm2;晚稻7989kg/hm2,产值10386元 /hm2,年产值103017元 /hm2,扣除生产成本33045元 /hm2,年纯收入69972元 /hm2;……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花生大垄密植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花生种植区主要集中在泰来县境内,位于高纬度半干旱地区,常年种植面积2万hm2左右,素有“四粒红花生之乡”的美称[1]。由于栽培技术一直没有突破,产量一直徘徊在2000kg/hm2。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2004~2006年科技帮扶的基础上,借鉴山东大垄花生覆膜种植技术,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出花生大垄密植机械化栽培技术。2007年种植1·3hm2,产量为3650kg/hm2,比常规种植的增产25·7%;2008年推广种植10hm2,比常规种植增产17·8%。花生大垄密植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使花生的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旱地花生高产高效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试验表明,在相同播量条件下,麦套花生采用精播耧条播比人工穴播平均增产花生荚果171.15kg/hm2,平均增幅为4.1%,减少劳动用工18.75个/hm2,两项合计增收节支885.3元/hm2,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旱地小麦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陉县位于晋冀交界处,属太行山山地丘陵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华北严重的贫水县之一。全县总耕地面积24133.3hm2,其中1/2是旱地。长期以来,旱地小麦单产一直徘徊在1800kg/hm2 水平。从1997年起开展旱地小麦地膜覆盖穴播技术试种和推广,至今已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1 增产增收效果1997~1999年,共示范旱地小麦地膜覆盖穴播面积1333hm2,平均单产达4231.5kg/hm2,较露地小麦增产2055kg/hm2 。按市场小麦均价1.00元 /kg计算,增值2055元 /hm2;扣除地膜等成本450元,净增收益……  相似文献   

10.
路辉  倪迎春 《作物杂志》2003,19(4):34-35
为进一步优化农场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土地产出率,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棉田总体经济效益,我场从1998年起确立瓜棉套作无公害生产的技术路线,通过多年研究并实践总结出一整套适合淮北沿海垦区土壤及气候条件的高效无公害瓜棉套作栽培模式,并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 基本情况及效益分析我场常年植棉面积为6700hm2 左右,棉田套种率达100%,其中无公害瓜棉套作面积达1300~2000hm2,2002年瓜棉套面积1600hm2,采用高效无公害瓜棉套栽培技术后生产皮棉1237.5kg/hm2,产值133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不同美国牛蛙投放量下稻、蛙的产量及效益,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开展稻蛙共作试验,设置4个处理(T1~T4),美国牛蛙投放量分别为7 500只/hm2、15 000只/hm2、22 500只/hm2和30 000只/hm2。结果表明,稻田养蛙对优质稻品种Pr23的农艺性状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牛蛙投放量的增加,水稻的穗长、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均呈下降的趋势。水稻产量随着牛蛙投放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牛蛙投放量在15 000只/hm2和22 500只/hm2时,水稻产量最高,达4 801.5 kg/hm2,而后水稻产量下降。牛蛙产量随着牛蛙投放量的增加而增加,投放量越大,牛蛙产量越高。水稻和牛蛙各自的产值与产量趋势一致,水稻和牛蛙的合计产值在64 632.0~161 916.0元/hm2之间,合计投入在31 687.5~48 450.0元/hm2,利...  相似文献   

12.
李挺 《作物杂志》1998,14(6):27-27
我们于1992年在我区北洋镇前蒋村推广了马铃薯—双季稻这一新的种植制度。目前,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推广面积越来越大,1997年面积达到67.5hm2,马铃薯产量稳定在18000kg/hm2左右,产值在3万元/hm2以上。根据近3年试验结果统计,马铃薯……  相似文献   

13.
本规程适用于年降水量在600mm以上,花生目标产量4500~7500kg/hm2,以提取地下水喷灌、地表水灌溉为主要灌溉方式的地区。应用该技术可节约水电费180~225元/hm2,节省肥料开支300~375元/hm2,增产花生750kg/hm2,共实现节本增效3480~3600元/hm2。1深耕整地以冬季深耕为好,可接纳冬季雨雪,增加土壤含水量。深耕用75马力履带式拖拉机耕作,耕翻深度为30cm,提倡用深松犁隔年深松一次。深耕后及时耙细耢平,消除明暗坷垃,达到“墒、平、松、碎、净、春季用人工或用花生播种覆膜机起垄,规格为一垄2行,垄距0.80~0.85m。2种子选用和处理选用综合性状较好的花生  相似文献   

14.
河西走廊绿色食品人参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朝辉 《作物杂志》2006,22(5):45-46
人参果为果菜兼用型高效高营养经济作物。甘肃省武威市2005年种植面积达110hm2。2006年人参果售价达5~6元/kg,纯收入达37·28万元/hm2。根据实践经验,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育苗、定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人参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绿色食品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旭亮 《作物杂志》2003,19(2):26-27
青岛市是山东省花生的主要种植区,常年种植面积12万hm2 左右,近年来青岛市大力推广花生良种、地膜覆盖等农业新技术,花生产量逐年提高,但由于花生生产中存在超标准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和生长调节剂问题,花生质量却有所下降,直接影响我市花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1995年我市开始进行花生无公害生产的试验研究工作,1999年青岛市种子公司在青岛平度市建立面积为0.4万hm2 的绿色食品花生生产基地,2000年5月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批取得“A级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2002年该生产基地的花生平均单产达到4980kg hm2,总产达到1982万kg……  相似文献   

16.
为配合福建企业开发马拉维花生产业需要,2013—2014年引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6个花生品种(系),结合马拉维4个品种,采用小区随机区组设计和大面积种植,在马拉维共和国进行品种比较和栽培技术示范。结果表明,雨季,7个参试品种品比结果,荚果产量1150.05~2943.75 kg/hm2,其中,‘抗黄1号’产量最高,为2943.75 kg/hm2,cg-7(CK)产量最低,为1150.05 kg/hm2,引种的6个品种比cg-7(CK)增产54.78%~155.98%。籽仁产量654.45~1845.6 kg/hm2,其中,‘抗黄1号’产量最高,为1845.6 kg/hm2,cg-7(CK)最低,为654.45 kg/hm2,引种的6个品种比cg-7(CK)增产55.67%~182.0%。干季,7个参试品种荚果产量2344.5~3559.5 kg/hm2,其中,‘福花0621’产量最高,为3559.5 kg/hm2,cg-7(CK)最低,为2344.5 kg/hm2,引种的6个品种比cg-7(CK)增产7.81%~51.82%,籽仁产量1428.0~2335.05 kg/hm2,其中,‘福花0621’产量最高,为2335.05 kg/hm2,‘福花9号’最低,为1428.0 kg/hm2,除‘福花9号’籽仁比cg-7(CK)减产6.44%外,其他5个品种比cg-7(CK)增产29.85%~52.99%。干季,栽培技术示范结果,马拉维的4个品种荚果产量1900.5~ 3213.0 kg/hm2,其中,BaKa产量最高,为3213.0 kg/hm2,Chalimbana产量最低,为1900.5 kg/hm2,籽仁产量1016.7~2307.0 kg/hm2,其中,BaKa产量最高,为2307.0 kg/hm2, Chalimbana产量最低,为1016.7 kg/hm2。试验结果表明,引种的6个花生品种生活习性等方面均适应于马拉维的生态条件和粗放的栽培习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花生栽培技术也适合马拉维4个花生品种,并取得高产。初步探明,利用马拉维湖等湖岸周遍特殊的生态环境,只要花期空气湿度≥50%,满足花生开花受精的生理需求,采用人工灌溉措施,可以在干季发展花生生产,建议扩大试验,示范后推广。  相似文献   

17.
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韦柏林(广西浦北县农业局535300)1991~1994年试验累计面积295.6hm2,平均4252.5kg/hm2。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实用晚稻—冬菜(绿肥)—春花生轮作。高产田选用前作晚稻,收晚稻后冬种蔬莱或绿肥,排灌方便……  相似文献   

18.
稻 (田 )菇 (蘑菇 )轮作栽培技术,是近年来达州市逐渐兴起的一种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它是利用水稻收割后的冬闲田进行小棚或中棚栽培蘑菇,该技术在农区大面积试用后,深受农民欢迎。它的开发推广,具有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冬闲田一般可栽培6000m2/hm2 的蘑菇,产量3万kg/hm2 左右,产值可达9万~12万元 /hm2 。加上水稻 (产值按1.05万元 /hm2 计 ),稻菇轮作则可创产值10.05万~13.05万元 /hm2 。除去成本开支,净产值在6万~9万元 /hm2 之间。稻菇轮作,不仅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对提……  相似文献   

19.
辣椒施用钾肥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建新 《作物杂志》2003,19(2):38-39
辣椒追施钾肥试验结果表明,施钾可增强植株的抗逆性,促进辣椒个体发育,增产效果显著。在施K2 SO4 为75、150、262.5、375kg hm2 范围内鲜椒产量比不施钾肥的对照提高1005~2721kg hm2,增产率为3.73%~10.09%。其中,以追施K2 SO4150kg hm2 肥料利润率最高,净增产值以追施K2 SO4262.5kg hm2 最大。施钾可提高辣椒Vc含量  相似文献   

20.
鞠文焕 《作物杂志》2008,24(1):101-101
泰来县位于松娜平原,寒地花生栽培区。常年花生种植面积8000hm2左右,产量徘徊在4500kg/hm2左右。2005年开始探索寒地花生的增产途径,采用90~97cm大垄,垄上双行,从而比原60~65cm的垄距、垄上单行增加8万株/hm2左右,增产26%左右,产量可达到5500~6000kg/hm2。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