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乙酰磺酸为磺化剂制备了磺化度为3~17mol%的磺化聚苯醚(SPPO)并中和成盐,在一定的温度和搅拌速度下,加水将SPPO乳化成水包油的稳定水基微乳液.用乳化过程中的体系的电导率、粘度和表面张力的变化表征了乳化相反转过程.另外还研究了溶剂的极性和离子含量对SPPO溶液可乳化性和乳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将聚苯乙烯改性制成磺化聚苯乙烯离聚体,溶解在甲苯/甲醇混合溶剂中,缓慢加水将聚苯乙烯乳化成稳定的水包油的水基微乳液。本文通过研究在乳化过程中体系粘度和导电性的变化,研究了聚苯乙烯离聚体溶液乳化过程的相反转机理和离子含量对乳化过程和相反转机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聚苯醚离聚体水基微乳液粒径及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乙酰磺酸为磺为磺化剂制备了磺化度为3~17mol%的磺化聚苯醚(SPPO),并中和成盐,在一定的温度和搅拌速度下,加水将SPPO离聚体溶液乳化成水包同的稳定水基微乳液。用光散射法及航向电镜法(TEM)测定了SPPO离聚体水基微乳液的粒径及粒径分布,研究了磺化度、溶剂的极性、因含量等因素对微乳液粒径及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磺化聚苯醚离聚体微乳化过程相反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酰磺酸为磺化剂制备了磺化度为 3%~ 1 7%mol的磺化聚苯醚 (SPPO)并中和成盐 ,在一定的温度和搅拌速度下 ,加水将SPPO乳化成水包油的稳定水基微乳液。用乳化过程中的体系的电导率、粘度和表面张力的变化表征了乳化相反转过程。另外还研究了溶剂的极性和离子含量对SPPO溶液可乳化性和乳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乙酰磺酸为磺化剂制备了磺化度为 3%~ 1 7% (摩尔比 )的磺化聚苯醚 (SPPO)。在一定的温度和搅拌速度下 ,加水将SPPO离聚体溶液乳化成水包油的稳定水基微乳液。用电导率、粘度、表面张力等表征了SPPO离聚体溶液在微乳化过程中的相反转 ,研究了溶剂的极性对SPPO微乳化过程相反转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DSC方法研究了羧化聚苯醚(CPPO)/磺化聚苯乙烯(SPS)、以及它们对应的碱金属离子(Li+、Na+、Cs+)中和的离聚物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果表明,这一体系具有较宽的相容范围,金属离子的引入使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有所变化,Li+和Cs+能促进相容性,而Na+则使相溶性略有减弱.  相似文献   

7.
采用激基缔合物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轻度磺化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苯乙烯(PBMA-b-PSt)嵌段离聚体在极性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发现嵌段离聚体的磺化度和浓度强烈影响溶液中聚合物链的聚集态结构,不同的磺化度样品具有不同的临界聚集浓度;随磺化度增加,聚合物链缠绕密集,形成具有多苯环的聚集体,而且当磺化度为摩尔分数x=3.59%时,荧光发射光谱最大发射峰波长出现最大红移,临界聚集浓度最低,说明最容易形成多苯环聚集体,该磺化点可以认为是磺化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苯乙烯体现离聚体行为和聚电解质行为的临界磺化度。  相似文献   

8.
乙丙三元橡胶磺酸钴离聚体膜的富氧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磺化、中和反应制备了乙丙三元橡胶(EPDM)磺酸钴离聚体(Co(Ⅱ) S EPDM)膜并研究了其富氧性能.结果发现,该膜对分子氧具有促进输送作用,其原因被认为是在离聚体中可能形成了一种高分子钴络合物结构.这种络合物在其空位上能够与分子氧进行快速可逆的结合.ESR谱提供了钴氧结合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向聚苯乙烯(PS)中引入磺酸基团可以有效地改善PS与一种热致液晶聚合物(LCP)之间的相容性.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S和磺化聚苯乙烯(HSPS)与LCP的共混物.用FTIR以及红外光谱的合成技术对LCP共混体系进行了表征.共混物中组分聚合物特征吸收的位置和谱图的形状表明在LCP与PS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发生,而在LCP与HSPS分子间则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谱图差减技术确认了LCP分子中CO与CO基团和HSPS中的磺酸基团参与了相互作用,使得这些基团的特征吸收发生了偏移.  相似文献   

10.
刘杰 《高分子学报》1998,(3):276-281
向聚苯乙烯中引入磺酸基团可以有效地改善PS与一种热致液晶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S和磺化聚苯乙烯与LPC的共混物。  相似文献   

11.
魏平  庞浩  廖兵 《广州化学》2003,28(3):7-10
利用相反转技术制备磺化聚苯乙烯(SPS)水基微乳液,研究发现,通过选择溶剂和控制混合溶剂的组成,可制备不同颗粒形态结构的SPS水基微乳液,并研究了相反转过程、乳液稳定性与混合溶剂组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离聚体分子链的络合作用对溶液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磺化丁基橡胶锌盐离聚体(Zn-sIIR)与苯乙烯-4-乙烯基吡啶共聚物(PSVP)的络合作用及其共混物溶液性质的影响,小分子含氮化合物(胺及吡啶)对Zn-SIIR的离子聚集体有强烈的破坏作用,表明大分子链上的锌离子能与碱性氮原了发生络合作用,Zn-SIIR/PSVP共混物粘度高于单组分溶液的粘度,这是两种分子链间存在络合作用而形成大分子交联网络的结果,根据粘度最大时所对应的组分含量,估计Zn  相似文献   

13.
苏伟梁  廖兵 《广州化学》2001,26(1):11-14
将聚苯乙烯制成磺化聚苯乙烯离聚体 (SPS) ,利用相反转技术 ,将磺化聚苯乙烯离聚体加水制成具有纳米级的稳定的水基微乳液。利用SPS纳米微粒核内部作为反应场所 ,用引发剂引发亲油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 ,制备具有相互缠结结构的PMMA/SPS复合水基微乳液。研究了引发剂的用量、MMA的用量、溶剂极性对聚合反应及复合水基微乳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聚(2,6 二甲基 1,4 苯醚)(PPO)离聚体(磺化或羧化聚苯醚)/聚(苯乙烯 co 4 乙烯吡啶(PSVP)共混物的溶液行为研究表明,与对应的PPO/PSVP共混物相比,这两个系列的共混物都表现出较高的比浓粘度.这是由于聚苯醚离聚体上的酸基发生质子转移,产生了酸根阴离子和吡啶基阳离子,两组分间的酸 碱相互作用导致了分子间的缔合,从而使比浓粘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磺化聚苯乙烯/聚吡咯复合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磺化聚苯乙烯(SPS)/聚吡咯(PPy)复合膜是通过毗咯单体在SPS基体中原位聚合方法制成的.用FTIR研究SPS/PPy复合膜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SPS中SO3阴离子在1200cm-1不对称伸缩振动港带的分裂,说明了聚吡咯是以阳离子的形式作用于SPS中SO3阴离子上,产生强的离子-离子相互作用.同时还研究了在复合过程中,引起SPS基体的微区结构与性能的变化.SPS由于吡咯单体的胀入和聚合,导致了SPS微相分离,复合膜在动态力学性能测试中出现了两个Tg转变,分别在124和145℃.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超微乳液聚合得到的稀链聚苯乙烯微球(micro-PS)和常规聚苯乙烯(o-PS)在DSC扫描过程中的不同热行为,micro-PS在第一次扫描过程中107℃与157℃处出现放热峰,在第二次扫描过程中放热峰消失,和o-PS相类似,仅出现1个玻璃化转变峰,用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的方法证明该峰是结晶峰,形成晶体的动力来自于micro-PS的特殊构象。  相似文献   

17.
四磺化酞菁钴在微乳液、醇-水体系中的二聚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四磺化酞箐钴(CoTSPc),在微乳液(TritonX-100-壬烷-正戊醇-水)、醇-水(甲醇、乙醇、丙醇)体系中的二聚现象,计算了CoTSPc的二聚常数KD。结果表明,CoTSPc的二聚常数KD值随着微乳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及醇-水溶液的介电常数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单磺化酞菁镓(SPcGa)在水、微乳液(TritonX-100-壬烷-正戊醇-水)中的二聚现象和解聚反应动力学,测定了二聚平衡常数KD和解聚速率常数k。结果表明:SPcGa的解聚反应速率与SPcGa的单体浓度CM和双体浓度CD的关系为:V=k1CD-k2CM2  相似文献   

19.
四磺化酞菁钴在微乳液、醇-水体系中的二聚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四磺化酞菁钴(CoTSPc),在微乳液(TritonX-100-壬烷-正戊醇-水)、醇-水(甲醇、乙醇、丙醇)体系中的二聚现象,计算了CoTSPc的二聚常数KD。结果表明,CoTSPc的二聚常数KD值随着微乳液中表面活性的浓度及醇-水溶液的介电常数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刚性粒子增韧尼龙1010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扫描电镜和动态力学等研究了在磺化聚苯乙烯(HSPS)作用下,尼龙1010(PA1010)/聚苯乙烯(PS)共混物的形态及相容性。结果表明,HSPS的加入显著改善了PS与PA1010的相容性,加强了界面粘结,使共混物缺口冲击明显提高,实现了PS增韧PA1010的目标。偏光显微竟结盟表明,HSPS的加入对共混物中PA1010的结晶形态有明显影响,使PA1010球晶细化且不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