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市1995~1998年生产性农药中毒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 ,我国广大农村农药使用范围和用量在逐渐增加 ,加之农药供应、管理、使用均分散的特点 ,农村中农药中毒事故屡有发生。为摸索安全用药措施 ,现对全市 1995~1998年发生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原因作一调查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来源 南京市 1995~ 1998年的生产性农药中毒季、年报表以及总结材料。  表 2南京市 1995~ 1998年各种生产性农药中毒原因情况中毒原因有机磷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有机氮类农药其它类合计未佩戴口罩者 1 1 4 1 2 1 0 1 2 7加大药液浓度者 37 4 0 0 4 1不遵守施药规程者 2 0 2 0 0 2 2未…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生产性农药中毒情况,探讨农药中毒发生的规律,以拟定管理措施,控制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发生。方法收集2006~2011年浦东新区农药中毒报告卡及生产性农药中毒个案调查表,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生产性农药中毒人数共179例,男性多于女性,中毒人群年龄多为40岁以上,且以个体农民居多;引起生产性中毒的主要农药为有机磷,占44.69%,其中又以敌敌畏中毒最多,占有机磷农药中毒人数的41.25%;中毒高峰期发生在7~9月;按中毒原因构成比,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前三位原因是药物沾染衣物、逆风喷药、喷雾器滴漏。结论应加强农药销售、使用的监督,加强40岁以上使用农药人群的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安全使用农药意识,以减少农药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冯思伟 《职业与健康》1999,15(10):30-30
为探讨口服农药中毒事故发生原因,降低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事故发生,我们于1998年对我县108例口服农药事故进行调查分析,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1 调查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1997年江宁县108例口服农药当事人及其亲属。1.2 方法 我们以1997年全年农药中毒报告卡为依据,对口服农药当事人或其亲属进行走访和回顾性调查,详细询问口服  相似文献   

4.
2001~2005年常州市武进区居民农药中毒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药中毒是指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接触、误服误用、自用(自杀)农药而引起急性中毒的总称。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农药产量和品种不断增加,农药的应用产生着较大的经济效益,但也给人类带来潜在的危害———农药中毒。为了解武进区居民农药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便采取相应对策减少本区居民农药中毒的发生和中毒病死率,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我们对2001~2005年武进区居民农药中毒的情况进行了分析。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为市区各相关医院及全区各镇卫生院每年上报本中心并经汇总所得的存档资料;病例数为实际上报数,不包括年终考核调查的漏报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内江市农药中毒发生情况,为农药中毒防治提供依据及采取相应措施。方法对内江市2007-05/2010-01农药中毒病例按不同时间(季度)、性别、年龄分布分别统计分析。结果 361例农药中毒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Z=-2.37,P0.05),以20岁和31~40岁年龄段是农药的高发段;二季度是农药中毒的高发季节;中毒农药以有机磷类农药为主。结论农药中毒危害严重,应加强农药管理,采取适当措施,普及安全使用农药常识,减少农药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高建松 《职业与健康》1999,15(12):12-13
农药的应用和普及有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业已成为保证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丰产丰收的必要条件,但农药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因故引起的急慢性毒副作用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侧重于农药急性中毒现象,对本地区1994—1998年农药中毒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期了解其发生发展趋势,探讨其流行规律,明确防治重点及影响因素,进而为调整和制定农药中毒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2005~2007年广西部分农村急性农药中毒情况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近年来农药中毒的现状,探讨农药中毒发生的原因和特点,为进一步加强农药中毒的预防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卫生部规定的农药中毒报告卡和职业病网络直报有关要求,对广西2005年10月~2007年12月2个统计年度报告的农药中毒进行分析。结果累计农药中毒376例,死亡14例,死亡率3.72%。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192例,死亡1例,非生产性农药中毒184例,死亡13例,均为女性多于男性。生产性中毒病例主要集中在25~55岁。中毒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占74.73%。中毒农药的品种以有机磷农药中毒为主,占62.23%。结论农药中毒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应采取加强个人防护、加大对农药的监管和有关科普知识宣传的力度,研制和推广应用高效低毒农药等措施,积极预防和减少农药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2901例农药中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浙江省2006年农药中毒的现状,探讨农药中毒发生的原因及特点,为进一步加强农药中毒的预防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浙江省2006年度报告的农药中毒2901例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全省共报告农药中毒2901例,死亡182例,病死率6.27%。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862例,男性多于女性,死亡5例;非生产性农药中毒2039例,女性多于男性,死亡177例。中毒患者年龄均以25岁以上为主。中毒主要发生在第3季度,占51.60%。中毒农药的品种以有机磷农药为主,占76.39%。结论农药中毒仍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应采取加强个人防护、加大对农药的监管和有关科普知识宣传的力度,研制和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等措施,积极预防和减少农药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体制改革和经济的发展,我州农药的购、销,管及使用发生了变化,农药中毒的发生也逐渐突出。因此,按全省农村农药中毒的实施方案,从分户施药,不同品种农药用药及中毒发生、慢性影响等方面,探讨农药中毒的发生及防  相似文献   

10.
章丘市1994~2003年农药中毒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农药中毒发生规律 ,为今后农药中毒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对章丘 1994~ 2 0 0 3年农药中毒病例按不同年份、地区、季节、性别、年龄分布分别统计分析。 [结果 ] 2 5 69例农药中毒病人中 ,女性多于男性 ,以青壮年居多 ;中毒农药以有机磷类农药为主。生产性农药中毒 173例 ,季节性明显 ,无死亡 ;生活性农药中毒 2 3 96例 ,以口服自杀为主 ,死亡 2 5 4例。 [结论 ]农药中毒危害严重 ,应加强农药管理 ,普及安全使用农药常识 ,减少农药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通州市1995~2001年使用农药导致中毒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州市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棉花为主 ,在使用农药过程中每年都有中毒事故发生。本文旨在对本市使用农药发生中毒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1 资料来源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通州市卫生防疫站 1995~ 2 0 0 1年所积累的使用农药导致中毒的调查资料 ,主要包括农药中毒报告卡及使用农药中毒个案调查表。1 2 方法 农药中毒报告卡及使用农药中毒个案调查表由市卫生防疫站统一制作。各乡镇医院按江苏省农药中毒报告办法的要求 ,对中毒病人情况进行调查并填写农药中毒报告卡及使用农药中毒个案调查表 ,按规定上报市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农药应用越来越广泛,治虫人数不断增加,农药保管不善及农民缺乏基本的农药毒性和使用常识,致使农药中毒事故不断发生。为保障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探讨农药中毒事故发生的规律,为农药中毒的防治提供依据,现将我市1986年~1998年农药中毒情况,总结分析如下:回材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1986年~1998年各医疗单位填报数,以(江苏省农药中毒报告卡)和(农村农药中毒报告卡》为依据,并剔除重复填报数,补充漏报数。1.2诊断依据农药中毒诊断参照GB7794-87、GBll50-89、GBll513-89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拟除虫…  相似文献   

13.
控制高毒农药在预防农村急性农药中毒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控制危害最大的农药在预防农村急性农药中毒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某省某县医院既往中毒病例的分析,发现在农村中最易发生中毒的特危农药,假设在控制这些农药后,估测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发生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病死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对硫磷(含甲基对硫磷)是某省某县引起生产性农药中毒危害最大的农药,在控制了对硫磷农药的使用之后,生产性农药中毒危害的大小[生产性农药中毒的例数(A)与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例数(B)的比值]由控制前的0.63下降为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硫磷同样是引起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危害最大的农药,其病死率高达15.8%.在控制了对硫磷的获得之后,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整体病死率由9.4%下降至7.4%.文献资料的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结论 若控制了危害最大的农药就能明显减少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发生和降低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农药中毒发生规律,为今后农药中毒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章丘1994~2003年农药中毒病例按不同年份、地区、季节、性别、年龄分布分别统计分析。[结果]2569例农药中毒病人中,女性多于男性,以青壮年居多;中毒农药以有机磷类农药为主。生产性农药中毒173例,季节性明显,无死亡;生活性农药中毒2396例,以口服自杀为主,死亡254例。[结论]农药中毒危害严重,应加强农药管理,普及安全使用农药常识,减少农药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生产性农药中毒671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嘉定区10年间生产性农药中毒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预防对策。结果表明,1991-2000年嘉定区共发生生产性农药中毒671例。其中男性占83.2%,中毒发生主要集中在第3季度,农药中毒种类以甲胺磷为主,中毒原因主要为药液沾染衣服和皮肤。今后应加强对农药的管理,以低毒农药代替高毒农药是预防农药中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1998~2003年宝山区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宝山区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情况 ,拟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控制与降低农药中毒的发生。方法 收集 1998~2 0 0 3年宝山区农药中毒报告卡 ,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农药中毒病例 42 6例 ,非生产性农药中毒 3 15例 ,病死率为2 0 .0 0 %。引起非生产性中毒的主要农药为杀虫剂中的有机磷类 ,其中又以甲胺磷中毒最多 ,中毒高峰期发生在 7~ 9月。结论 应加强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大力宣传和培训农药安全使用知识 ,同时应高度重视非生产性的农药中毒 ,提高农民思想素质 ,加强农药中毒的抢救措施 ,减少死亡率 ,保护农村生产劳动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杭州市西湖区农药中毒病例的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2005—2013年杭州市各级医疗机构上报的西湖区农药中毒卡,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3年杭州市西湖区共发生农药中毒139例,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24例,占17.3%,无死亡病例;非生产性农药中毒115例,占82.7%,死亡10例,病死率为8.7%。生产性农药中毒以45~55岁年龄组居多,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以35~45岁年龄组居多。生产性农药中毒以男性为主(15例,占62.5%),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以女性为主(70例,占60.9%)。农药中毒季节性比较明显,主要发生在第3季度。致使生产性农药中毒以及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农药均以有机磷类为主,分别占58.3%和61.9%。生产性农药中毒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均以农村地区为主。[结论]杭州市西湖区农药中毒以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为主,生产性农药中毒以男性为主,引起中毒的农药以有机磷类为主,必须加强农药相关知识的普及宣教,加强监管,有效防控农药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保护农民群众生命安全,防止和减少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死亡的发生。方法:对通州市1997-1999年发生的539例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季节分布、中毒农药种类、死亡情况等作了分析;结果: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主要发生在第三季度,中毒农药种类以甲胺磷为主占中毒人数48.05%,中毒后死亡又以溴氢菊酯和1605为主,溴氢菊中毒死亡率为57.14%,1605中毒死亡率为48.72%;结论:提示农村在农药施用高峰,在加强生产性农药中毒预防工作同时,也要加强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预防。临床医生在抢救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时,一时无法明确农药种类时 ,宜首先考虑有机磷类农药。并要加强溴氢菊酯和1605中毒者的抢救措施的研究,不断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农药中毒发生的原因、特点及其规律,为进一步加强农药中毒的预防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安徽省 1996~2004年度发生的 6 744例急性农药中毒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当地使用较多的农药作急性毒性鉴定分析。结果 毒性鉴定分析 112份试样,以低毒为主。744例农药中毒患者,以 18~39岁组为多,占总例数的 59. 34%。中毒多见于第三季度,平均占全年中毒总数的 44. 25%。农药中毒发生与年份、农药品种之间无内在联系。非生产性中毒例数远多于生产性中毒,所引起死亡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中毒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结论 预防农药中毒的重点是加强个人防护、加强农药管理及有关科普宣传;进一步研制和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及其防护用品是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本县农药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县防疫站1996-1998年各乡镇上报的农药中毒报表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3年共发生农药中毒245例,平均发病率为17.21/10万;病死率为20.8%;农民为主(86.9%);夏秋季发生多(72.7%);中毒原因服毒自杀占80.8%;农药种类有机磷农药占92.3%。「结论」依法从严管理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重视农药中毒的社会性,是减少农药中毒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