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1 毫秒
1.
通过对云阳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污染带平水期和枯水期的水文、水质、污染负荷现场同步监测,采用二维污染带水质模型模拟计算污染带的影响范围,对岸边污染带及其污染指标CODMn、NH3-N、TP按不同水期和不同监测断面的污染带特性进行了分析,初步预测了三峡大坝在156 m和175 m蓄水后的污染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引起的水位和江段特征的变化,改变了天然河道的水流条件,流速急剧减小,污水长时间滞留在排污口附近水域,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由于枯水期和平水期排放污水中的CODCr、NH3-N、TP浓度和长江纳污水体中的背景浓度的差异,其岸边污染带的长、宽、面积都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排污口附近及下游仍会出现超背景和超标污染带。  相似文献   

2.
蒲灵 《水力发电》2007,33(12):10-11,17
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所推荐的水质预测模型在实际工作中有时显得有些简单.实际情况是要预测拥有复杂结构的多排口的河道污染带分布。因此,通过建立平面二维水质模型数学模型.并以某具体城市河流为例.计算得出了河段污染带分布情况。计算结果有较好的精度,能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胜男 《吉林水利》2016,(10):48-51
本文采用周期叠加趋势预测法对辽阳市主要河流的径流量进行了模拟与预测,利用水动力学-水质耦合模型对各河段主要污染指标的浓度进行了计算,并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进行了辽阳市主要河段水质概率分析.基于水质概率分析结果与权重指标法量化各主要河段的水质优劣程度,为该市的河流水质控制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朝晖 《治淮》1995,(9):15-16
本文着重介绍在淮河流域省界河段开展水质监测的目的、意义及对省界河段监测断面的布设、水,质指标的确定等。通过一年来的水质监测、评价和回顾性评价,进一步掌握了省界河段的水资源污染情况,并就去年六月以来淮河水系和沂沐泗水系及全流域的污染原因做了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钱塘江流域水质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指标的分析,针对钱塘江流域近十年水质监测的调查,分析了钱塘江的水质现状;预测了流域水质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主干流的水质逐渐得到改善,但不同河段的水质变化较大,主干流水质好于支流、下游水质好于上游、远离城市河段好于市区河段。工业污染源与城市生活污染源得到治理,污染物排放量逐年降低,但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控制相对较难,进展较缓慢。  相似文献   

6.
淮河蚌埠至临淮关段表层水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3年12月~2004年7月淮河蚌埠至临淮关段的4个断面水样进行了13个项目的分析,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内梅罗指数法对各监测断面的表层水质进行评价,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分析了各断面的污染负荷和研究河段的主要污染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各断面的水质指数不同,水质处于清洁到污染水平;各断面的污染负荷比较接近。研究河段的主要污染指标为NH3-N,在不同时期其污染负荷变化在19.73%~22.91%,其次为BOD5、CODCr和TP,冬、春、夏季其污染负荷比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全面论述了山东河段污染源的分布与排污状况,系统评价了河段水质污染现状,对严重污染河段水质的砷化物与水体含沙量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在以上论述、评价的基础上,引用美国地调局季节性肯代尔(Kendell)检验方法使用1983~1989年水质监测数据,对河段水质污染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且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白洋淀污染物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生态系统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1988-2000年的白洋淀实测水质资料,分析了白洋淀主要污染物质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对白洋淀生态系统的影响。白洋淀6─9月份污染物浓度最大,水质较差,水生生物种群数量相对减少,各种污染物指标年际间无明显规律,但都大致呈逐年增大趋势。根据监测断面的地理位置及淀内水体流动的特点,划分出3个污染带,各种污染物沿污染带浓度均逐渐降低,从而分析出对白洋淀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新乡市域范围内的卫河水系为研究对象,以年为时间轴,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卫河水系干流的11个水质监测断面多年水质指标数据进行综合计算,客观分析卫河的水质历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卫河干流河段的水质污染程度随河段空间位置变化而变化,个别年份水体污染严重。新乡市域卫河干流的污染程度随年际不同而变化,由于国家对环境污染的高度重视和综合治理,近年来水质污染有减轻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赣州市主要河段溶解氧,耗氧量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解氧(DO)是评价水质和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耗氧量(COD)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体有机污染的状况.采用赣州市主要河段水样分析DO、COD值历年的分析资料及重度分布曲线,分析其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说明赣州市河段的水质因受污染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铜梁县巴川河中下游河段位于铜梁县城, 受城市发展和污水外泄影响河流水质受到污染, 河段主要污 染物指标均超过? 类水质标准。开展巴川河水资源综合整治及配置工作非常必要, 也是铜梁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保障。根据河段水功能区划管理要求, 巴川河河段需要达到景观娱乐用水要求, 水质管理目标按照 III 类执行。 从水量水质联合评价的角度出发, 分析巴川河河段水质达标所需削减污染负荷量和新增水量, 在此基础上进行水资 源配置研究。旨在为水质型缺水地区水资源科学管理和合理调配提供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河甘宁蒙河段突发水污染事故预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4,(4):37-40
黄河甘宁蒙段沿岸化工企业众多,已成为突发水污染事故高风险区域,针对可能的突发污染事故进行应急预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EFDC模型建立了自甘肃兰州至内蒙古头道拐河段水污染突发事故一维预警模型,考虑不同河段纵向离散系数和多沙河流污染物衰减系数变化,模拟预测了污染物迁移过程。结果表明:所建预警模型能够模拟和预测突发污染物泄露事故条件下污染带迁移的过程。以兰州泄露COD(污染物浓度3 g/L、流量50 m3/s、持续时间72h)为例,甘肃及宁夏河段代表断面不可取水时长分别为63、53、41、25 h;由于COD在多沙环境下衰减效率高,因此内蒙古河段的水质基本不受事故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EFDC模型建立了青铜峡水库的二维水质模型,以青铜峡大坝上游30 km断面发生突发污染物泄漏事故为例,模拟了事故发生96 h后3种代表性水库调度措施对污染物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关闭所有闸门条件下,河段内污染带峰值浓度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丰水期污染带迁移距离为1 075 m,平水期污染带迁移距离仅为902 m,而且污染物纵向尺度随时间呈现不断减小趋势;2出水流量等于上游进水流量条件下,平水期污染带向前推进3 357 m,丰水期污染带向前推进10 534 m;3出水流量增加至上游进水流量2倍条件下,平水期污染带纵向尺度由2 825 m增加至7 744 m,丰水期污染带纵向尺度在第36 h增加至9 438 m。  相似文献   

14.
对九洲江流域玉林河段的7个水功能区进行水质监测,以各水功能区的水质管理目标进行达标评价。同时,根据九洲江流域污染物的特征,选取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BOD5、NH3-N、总磷等5个典型水质指标,以综合指数评分法对九洲江流域干流水质进行评价,分析各水功能区的水质现状和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九洲江陆川县城以下河段受到一定污染,主要污染物为NH3-N,污染物来源为养殖和城镇生活废污水。  相似文献   

15.
长江口河段水环境现状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002年9月底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规划水文、水质原型观测资料为依据,运用W值法分析评价长江口河段水质污染现状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监测结果表明,长江口河段总体水质属Ⅲ类,个别断面达到了Ⅳ类和Ⅴ类,有多项水质指标出现超标。主要污染因子为TN、CODMn、总铅、氯离子和石油类等。长江口北支水质劣于南支、北港和南港;南支南岸水质劣于北岸;城市江段水质劣于非城市江段;低平潮期水质劣于高平潮期;浅水区水质劣于深泓区;下游水质劣于上游。影响长江口河段水质的污染物既有无机物又有有机物;污染源既有生活污染源又有工业污染源;既有固定源又有流动源;既有点源又有面源;既有随径流流入的又有随潮流带入的。  相似文献   

16.
黑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黑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编制依据、范围、目标等总体要求,制定了本次规划的重点,通过水质现状调查评价、纳污能力计算、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等制定黑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规划的目标是2015水平年集中式供水水源地达到规划水质目标、部分污染较轻的河流河段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污染重河流河段水质明显改善;2030水平年各河流、各河段均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  相似文献   

17.
对西安市护城河水质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污染成因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护城河不同河段各自的水质特点设计了生态修复方案:对护城河东北角至安远门河段利用人工浮岛+接触氧化技术修复受污染水体;在护城河东段利用阿科蔓生态基+复合菌种组合技术,改善该河段较严重的水体有机污染及底泥污染。  相似文献   

18.
水质演变趋势分析是水质研究的基础,也是水质污染防治的有效手段,在水环境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涡河流域玄武河段2005~2018年水质指标数据,通过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涡河玄武河段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水质中的组分变化特征;采用线性趋势、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相结合的方式,识别涡河流域河流2005~2018年水质指标的变化趋势,并进行突变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前后水质明显好转,水质主要为Ⅱ类和Ⅲ类水,且较稳定;溶解氧总体呈上升的趋势,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总磷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下降趋势显著;各水质指标突变次数和突变时间存在着差异,且集中出现在2008~2013年和2016年。研究结果可为涡河水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东江源区已成为国家生态补偿试点及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典型试点区域.本文综合运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均值型污染指数法、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及等标污染负荷法,基于东江水定南水下历河2003~2014年水质监测资料和2013年排污调查资料,从水功能区水质现状、水质演变趋势、主要污染物等方面分析了该河段水质特征变化.结果表明该河段饮用水源区水质清洁,保留区重污染,工业用水区严重污染.稀土冶炼、农业开发、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污是该河段主要污染原因,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 水质监测断面位置选择,特别在城镇污染河段,断面布设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水质监测成果的代表性。本文以大运河邳县城镇河段作为实验河段,对水质监测断面的布设进行了研究,供其它中小河流城镇河段选择监测断面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