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从2007-02-2012-02我院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择240例作为进展性脑梗死组,选择同期一般血栓性脑梗死患者254例作为一般脑梗死组,另外随机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健康者28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当患者出现进展性脑梗死时,血清IL-6、IL-8等细胞因子的水平会明显上升,并随着时间的发展出现不同的动态变化.结论 了解细胞因子在脑梗死发病中的水平变化和具体作用,有助于发现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临床干预办法.  相似文献   

2.
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4-01~2007-12收治的80例脑梗死病人(其中进展性脑梗死40例,稳定性脑梗死40例)的影响因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进展性脑梗死组大多合并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发热感染,明显多于对照组,2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及早发现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给予相应防治,阻止脑梗死进展,减少致残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既往病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烟酒史)、发病后降压治疗史、住院后体温、血压、血糖、血脂及颈内外动脉狭窄等12项临床指标,并与同期非进展性脑梗死6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进展性脑梗死组中合并发热者、颅内外动脉狭窄、发病后服降压药史、糖尿病史、入院时血糖水平共5项因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或P<0.001).年龄、高血压史、吸烟饮酒史,入院时血压、甘油三酯、胆固醇与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病后降压治疗、既往糖尿病史、血糖水平、发热及颅内外动脉狭窄是进展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临床应予以关注和恰当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3例脑梗死患者(25例进展性脑梗死、38例完全性脑梗死)和73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hs-CRP含量。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5.69±3.78)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85±0.47)mg/L](P<0.01);进展性脑梗死组血清hs-CRP水平[(7.55±4.25)mg/L]明显高于完全性脑梗死组[(4.52±2.96)mg/L](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较完全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更明显;提示hs-CRP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特点,探讨其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7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9例。采用斯堪地那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评估病情是否发生进展,监测患者发病后72 h内的血压,分析血压变化特点及其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发病72 h内血压呈逐渐降低趋势。进展组患者高血压病史患病率显著高于非进展组,且各时段平均血压也显著高于非进展组。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各时段平均血压进展组显著高于非进展组,而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各时段平均血压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呈自发性下降。对于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急性期血压增高与进展性脑梗死有关,而对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急性期血压增高或许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例数明显高于稳定性脑梗死组(P<0·01),血糖、血脂和纤维蛋白原指标也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降纤酶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将起病24h内的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降纤治疗组和对照组,于治疗前、后不同时期分别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血液学指标改变,观察出血情况.结果 治疗组5例发生进展性脑卒中,对照组13例发生进展性脑卒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降纤酶治疗组发生的进展性脑卒中其严重程度比对照组轻(P<0.01);近期预后较对照组好(P<0.05);治疗组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降纤酶能降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有利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找进展性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并加以预防。方法对89例进展性脑梗死的一般情况、基础病及发病诱因进行分析。结果89例患者中.男49例,女40例,男/女=1.2:1;年龄48.6~89.4岁,平均68.8岁;基础病中糖尿病6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53例.颈部彩超示血管粥样斑块37例,纤维蛋白原〉5g/L18例,大量嗜烟、酒15例,冠心病房颤14例,有TIA发作史10例,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2例;早期应用降压药且血压降低〉20%的29例,脱水药应用不适宜20例,腹泻、饮食不佳14例,合并肺部、泌尿系感染6例,心功能不全5例。结论基础病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病、大动脉粥样斑块等与医源性处理不当(急性期过分积极地降血压、血糖调节不当及过早或过量使用利尿脱水剂、液体量补充不足)均为进展性脑梗死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既往史、体温、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感染及动脉狭窄程度,并与同期非进展性脑梗死42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患者糖尿病史、高血压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收缩压明显低于非进展组;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明显多于非进展组。结论高血压、糖尿病、TIA发作史、感染、颈内动脉狭窄是脑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当患者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53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血糖、血压、血脂、纤维蛋白原、颈动脉血管、发热、白细胞、C反应蛋白与146例完全性脑梗死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进展性脑梗死组血糖增高,收缩压水平下降,甘油三酯、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水平、颈动脉血管狭窄、发热、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完全性脑梗死组.结论 进展性脑梗死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采取积极的干预对策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我院神经内科2006-05~2009-05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伴糖尿病患者64例为糖尿病组,非糖尿病患者66例为非糖尿病组,比较2组发展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64例中诊断为进展性卒中41例,占64.1%;非糖尿病组66例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进展性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NO水平变化,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比色法分别对进展性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各30例)及对照组不同相应时间点的血清进行NO水平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的NO水平顺序依次为,进展后24h内>1d及7d>14d;在发病1w内,进展组NO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进展组,而在发病2w左右,两者逐渐接近正常水平。结论血清NO水平升高可作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性激素、载脂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相关性。方法 选58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当做观察组,62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当做对照组,2组的年龄、性别等没有明显差异(P>0.05); AU4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eckman Coulter)对Hcy,Apo A1以及Apo B水平进行检测,荧光免疫法检测FSH,LH,T以及E2水平,采用NIHSS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患者PT,FIB,APTT及PLT等凝血指标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的TNF-α,IL-8,PCT水平,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并分析其性激素、载脂蛋白和HCY水平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HCY,Apo B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而Apo A1水平则较低(P<0.05); 2组FSH与LH水平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男性患者具有较高的E2水平(P<0.05),女性患者具有较低的E2水平(P<0.05); 观察组男性患者的T水平有所降低(P<0.05),女性患者的T水平有所升高(P<0.05); 观察组的TNF-α,IL-8,PCT以及hs-CRP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PT,APTT,PLT水平显著下降(P<0.05),FIB水平与NIHSS则较高(P<0.05); 相关性分析后发现,HCY、男性患者E2、女性患者T水平与炎性因子、FIB水平、NIHSS呈正相关,与PT,APTT,PLT水平呈负相关,Apo A1/Apo B、女性患者中E2、男性患者T水平与炎性因子、FIB水平、NIHSS呈负相关,与PT,APTT,PLT水平呈正相关;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E2,T,HCY,Apo A1与Apo B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独立的预测价值,可作为其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E2,T,HCY水平,Apo A1/Apo B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E2与T的紊乱对于患者病情具有不佳的影响,HCY在PIS中的水平呈高表达,Apo A1/Apo B有所降低,且以上指标水平对于PIS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The role of genotype variants of HMGB1 and RAGE in susceptibility to acute ischemic stroke remains inconclusive.MethodsCaucasian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dmitted to three hospitals within a large healthcare system in the U.S. between 2009 and 2017 were reviewed. For each stroke case, three age and sex-matched non-stroke patients were identified as controls. Associations of phased-genotype data for RAGE (rs1035798, rs2070600, rs1800624, rs1800625) and HMGB1 (rs1360485, rs1045411, rs3742305, rs2249825, rs1412125) 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 (SNPs) and haplotypes with stroke susceptibility were analyzed. The Benjamini-Hochberg procedure was performed.ResultsCollectively, 4,264 patients, 1,066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3,198 controls were identified. Genotype distributions were in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None of the SNPs alternate allele frequencies differed from the NCBI SNP database. 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genotype distributions when analyzing each SNP and the two most common haplotypes in a covariate adjusted model. In a sex-specific stratification, males harboring the RAGE SNP rs1800625 AG or GG genotype had an independently increased risk for ischemic strokes compared to controls (adjusted OR = 1.27,95%CI 1.03–1.57, pa = 0.0276). After the Benjamini-Hochberg procedure, a trend towards this association remained (pBH = 0.1104).ConclusionNo association of RAGE and HMGB1 genotypes variations with risk for overall ischemic stroke or specific stroke subtypes could be observed. Congruent with the literature, a sex-specific role of RAGE SNPs might associate with stroke susceptibility. The functional role of the HMGB1-RAGE axis in this context warrants further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PIS)的相关危险因素,为PI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52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对PIS中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PIS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糖尿病史、有高血压史、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比例在进展组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入院时血糖值、NIHSSS评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进展组也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有糖尿病史、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入院时血糖值高是PIS发生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3.796、1.251、3.883、P<0.05).结论 有糖尿病史、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入院时血糖值高是PIS发生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对于防治PIS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影响因素。方法86例诊断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依其抗血小板聚集,扩容等一般性治疗后MRS(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好和预后差(含死亡者)两组。记录患者的9个参数:性别、年龄、血糖情况、体温、NIHSS评分、头颅MRI影象学改变、医源性原因、脑动脉狭窄与否和是否连用低分子肝素钙。用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显著相关的变量,后用多变量stepwise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预后的最佳回归方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显著相关的独立变量包括:血糖、体温、NIHSS评分、脑动脉狭窄与否、是否用低分子肝素钙和头颅MRI影象学改变。结论本研究显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和血糖、体温、NIHSS评分、脑动脉狭窄与否、是否用低分子肝素钙和头颅MRI影象学改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患者30d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好转(基本痊愈、显著进步和进步)和未好转(病情无变化、恶化和死亡),对经过综合治疗219例PIS患者的有关指标与30d预后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逐步回归,前向逐步法,α=0.05。结果营养支持、康复治疗、梗死面积、梗死后出血、年龄、并发症和Barthel指数是影响PIS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积极营养支持、早期康复介入、改善缺血区供血、防止并发症可能是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患者30d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好转(基本痊愈、显著进步和进步)和未好转(病情无变化、恶化和死亡),对经过综合治疗219例PIS患者的有关指标与30d预后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逐步回归,前向逐步法,a=0.05。结果营养支持、康复治疗、梗死面积、梗死后出血、年龄、并发症和Barthel指数是影响PIS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积极营养支持、早期康复介入、改善缺血区供血、防止并发症可能是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巴曲酶联合疏血通对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7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巴曲酶联合疏血通静滴治疗,对照组给予疏血通静滴治疗。观察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纤维蛋白原含量、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全血黏度(7.34±2.14)mPa·s、血小板聚集指数(21.32±4.45)、凝血酶原时间(8.74±3.12)s、纤维蛋白原含量(2.02±0.70)g/L、NIHSS缺损评分(11.73±8.0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疏血通有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纤维蛋白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