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与主要炎症因子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按是否合并高脂血症分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组(高脂血症组)和冠心病不合并代高脂血症组(非高脂血症组),采用Bae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空腹12 h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指标,比较两组之间的血脂指标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果非高脂血症组的TC、TG、HDL、LDL及冠状动脉病变均低于高脂血症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症因子水平与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与炎症因子的水平呈正相关,炎症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诊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者高脂血症的发病情况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提高对高脂血症人群特征的认识并为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健康体检者18917例高脂血症的检出情况,不同性别、年龄段高血脂分类检出率以及高脂血症者的体质指数、血压、血糖、脂肪肝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脂血症总检出率为30.2%,男33.05%;女20.16%。男性组30岁起、女性组50岁起高脂血症检出率明显升高,各年龄组男女高脂血症总发生率和各分类高脂血症发生率差异比较,除70岁以上组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种类型高脂血症者高体重指数(BMI)、脂肪肝、高舒张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以混合型高脂血症组明显。[结论]健康体检者高脂血症与各分类高血脂的发生存在性别、年龄因素差异,与高BMI、高血压、高血糖和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高脂血症是指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的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中医认为高脂血症是膏脂代谢失常导致痰瘀互结胶着脉道而成.近年来,高脂血症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不断升高,高脂血症的防治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近年来对高脂血症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血栓烷A2-依前列醇系统"的失衡,文章从高脂血症的形成机制入手,阐述了中西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高脂血症及血栓烷A2、依前列醇的研究,表明运用针灸、药物等方法在高脂血症的预防、治疗方面对"血栓烷A2-依前列醇系统"的作用,并指出了调节"血栓烷A2-依前列醇系统"对高脂血症防治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者高脂血症的发病情况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提高对高脂血症人群特征的认识并为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健康体检者18 917例高脂血症的检出情况,不同性别、年龄段高血脂分类检出率以及高脂血症者的体质指数、血压、血糖、脂肪肝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脂血症总检出率为30.2%,男33.05%;女20.16%.男性组30岁起、女性组50岁起高脂血症检出率明显升高,各年龄组男女高脂血症总发生率和各分类高脂血症发生率差异比较,除70岁以上组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种类型高脂血症者高体重指数(BMI)、脂肪肝、高舒张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以混合型高脂血症组明显.[结论]健康体检者高脂血症与各分类高血脂的发生存在性别、年龄因素差异,与高BMI、高血压、高血糖和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体检人群中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 对60例高脂血症患者的健康教育、运动、饮食、心理等方面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 ,采取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多种护理干预措施,使高脂血症患者的生活方式、健康知识、自我保健能力在干预前后有显著差异,对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60例高脂血症患者降脂疗效显著.结论 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促使高脂血症患者改善原有的生活方式,明显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降低高脂血症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秋水仙碱对高脂血症新西兰兔血浆CRP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给予高脂饮食构建新西兰兔高脂血症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干预组给予0.01 mg/kg秋水仙碱治疗,共2周。评估空白组、高脂血症对照组和高脂血症干预组3组新西兰兔血脂、CRP及一氧化氮水平。结果经8周高脂饮食饲养后,与空白组相比,高脂血症组新西兰兔血脂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空白组相比,血浆CRP水平在高脂血症组也明显升高,而一氧化氮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高脂血症干预组与高脂血症对照组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但高脂血症干预组血浆CRP水平明显降低,而一氧化氮水平则明显升高,与高脂血症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秋水仙碱能够通过下调血浆CRP水平从而改善高脂血症新西兰兔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这可能是秋水仙碱能够减少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其中一个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健康教育对于高脂血症疗养员的疗效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卫 《中国疗养医学》2008,17(3):138-139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通过健康教育,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使疗养员掌握在饮食和其他非药物治疗手段,提高治疗高脂血症4周后的治愈率。结果疗养前83例高脂血症及合并脂肪肝、肥胖等其他疾病,疗养后高脂血症治愈43例,治愈率51.8%,总有效率85.5%。结论健康教育对高脂血症、脂肪肝、肥胖等疾病的治疗均有显著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检测与高脂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高脂血症患者(高血脂组)和10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空腹抽血,测定血流变、三酰甘油、胆固醇等的含量,并对高脂血症组及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脂血症组与对照组相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脂的含量都有明显增高(P〈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血液呈高黏状态,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检测项目的浓度与高脂血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是并发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血液流变学检测对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和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脂血症一般没有症状,很少有人出现头昏、头晕,这正是高脂血症的危险所在,因为没有症状,很多病人对此毫不介意,但持续的高脂血症危害很大,主要有促进动  相似文献   

10.
肾病综合征的高脂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菁 《华西医学》1992,7(3):268-270
肾病综合征(NS)是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的水肿为特征的,所以高脂血症是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之一。一、NS高脂血症的发生率 NS高脂血症的确切发生率尚不清楚。Chopra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在高脂血症人群和血脂正常人群中不同年龄及性别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912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和1 061例高脂血症者,分别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体质量指数(BMI),用协方差分析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组之间FFA的差别,多元相关分析探讨高脂血症患者FFA与各项血脂指标的关系。结果高脂血症中年女性、中年男性、青年男性的FFA水平较相应对照组明显升高;高脂血症青年女性的FFA水平低于高脂血症其他人群;在血脂正常人群中,老年组的FFA水平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结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高脂血症人群之间的FFA水平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健康体检者高脂血症人群的健康教育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门诊正常体检者血脂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高脂血症患者健康教育和管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从2005年查体人群中抽取836例的正常体检者,在进行全面体检的同时,对他们进行自行设计的高脂血症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高脂血症存在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差异;高脂血症组有不良生活习惯者明显高于非高脂血症组;高脂血症组有不良饮食习惯者明显高于非高脂血症组。结论健康教育和管理在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而有严重后果。运动治疗被认为是综合防治高脂血症的有力手段之一。本文就运动治疗高脂血症的机制、效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健康体检者高脂血症人群的健康教育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门诊正常体检者血脂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高脂血症患者健康教育和管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从2005年查体人群中抽取836例的正常体检者,在进行全面体检的同时,对他们进行自行设计的高脂血症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高脂血症存在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差异;高脂血症组有不良生活习惯者明显高于非高脂血症组;高脂血症组有不良饮食习惯者明显高于非高脂血症组.结论 健康教育和管理在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对高脂血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收集高脂血症及其影响因素,制定高脂血症综合预防和行为干预措施,针对高脂血症人群,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行一系列健康干预活动。结果通过健康教育,使高血脂症患者预防高血脂方面的卫生知识、自我保健能力和疾病预防与治疗知识明显提高,150例高脂血症患者中89例血脂降至正常,61例有所下降。结论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对高血脂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老年人听力的影响。方法对46例(92耳)60岁以上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纯音听力和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ABR)进行了测试,并与20例(40耳)同年龄组健康老年人进行了对照。结果纯音听阈高脂血症组各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BR测试高脂血症组I、III、V波潜伏期和III~V、I~V波间期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结论高脂血症对老年人的外周和脑干听觉中枢均可造成损害,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是预防和延缓老年聋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温和炙治疗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硬化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60例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采用温和灸治疗高脂血症患者临床疗效,总结高脂血症患者综合护理要点。结果患者在接受温和灸治疗后,血脂生化指标LDL-C、TC、TG均出现了显著下降,总有效率高达91.6%。结论温和炙对治疗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硬化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脂生化指标,减少不良反应状况发生。  相似文献   

18.
曾磊  尹建峰 《中国疗养医学》2007,16(12):747-747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患者运动后的血糖、血脂的变化,探讨运动对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选择高脂血症患者80例,施行3个月的有氧运动,测定所有入选对象运动前后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血脂水平,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运动疗法辅以饮食控制,高脂血症患者运动后的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明显下降(P<0.01),体重指数低于运动前(P<0.05)。结论运动对高脂血症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高脂血症与血栓烷A2和依前列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菁  常小荣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1):4334-4335
高脂血症是指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的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中医认为高脂血症是膏脂代谢失常导致痰瘀互结胶着脉道而成。近年来,高脂血症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不断升高,高脂血症的防治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近年来对高脂血症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血栓烷A2-依前列醇系统”的失衡,文章从高脂血症的形成机制人手,阐述了中西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高脂血症及血栓烷Ax、依前列醇的研究,表明运用针灸、药物等方法在高脂血症的预防、治疗方面对“血栓烷A3-依前列醇系统”的作用,并指出了调节“血栓烷A2-依前列醇系统”对高脂血症防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改变与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高效液相法对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2例高脂血症、24例高脂血症+SAP,21例高脂血症+UAP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A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以及尿纤维蛋白肽A(UFPA)进行了榆测。结果 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心绞痛、高脂血症及高脂血症+SAP和高脂血症+UAP患者上述指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心绞痛和高脂血症及高脂血症+SAP和高脂血症+UAP患者体内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