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以及免疫浊度法测定89例CHF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者血浆BNP以及血清CRP浓度。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方案对CHF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结果 CHF患者的血浆BNP及血清CRP浓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NYHA心功能Ⅰ~Ⅳ级血浆BNP及血清CRP浓度逐渐升高,NYHA各级之间各自的BNP浓度、CRP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及血清CRP水平与NYHA分级间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与BNP,r=0.835,P<0.01;与CRP,r=0.776,P<0.01)。结论 CHF患者血浆BNP及血清CR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可以准确评价心功能,可作为临床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判断CHF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血浆BNP检测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评价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及心功能分级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定89例CHF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者血浆BNP浓度。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方案对CHF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结果血浆BNP诊断CHF临界值为111.7pg/ml,灵敏度88.16%,特异性94.29%;CHF组血浆BNP浓度为574.3±176.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66.7±17.5pg/ml,P<0.05。CHF患者NYHA心功能Ⅰ级到Ⅳ级血浆BNP逐渐升高,各级之间BNP浓度比较,P<0.05;血浆BNP水平与NYHA分级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835,P<0.001。各级NYHA分级CHF患者经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P<0.05。结论 CHF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血浆BNP可以准确评价心功能,可作为临床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判断CHF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NT-pro BNP)水平、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左心室功能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HF患者的血浆NT-pro BNP、RDW、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CHF患者较轻度CHF患者血浆NT-pro BNP、RDW、LVD明显升高,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YHA心功能分级与血浆NT-pro BNP、RDW、LVD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713,P0.01;r=0.355,P0.01;r=0.458,P0.01),NYHA心功能分级与LVEF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559,P0.01)。结论血浆NT-pro BNP、RDW、LVD、LVEF与NYHA心功能分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客观反映心力衰竭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尿液BNP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微粒酶免疫测定法检测8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Ⅰ ~Ⅳ级)和30名健康对照者的尿液和血浆BNP浓度,同时采用NYHA标准对心功能进行分级,并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患者心功能。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尿液BNP水平为[90.0(38.3~209.5)]ng/L,血浆BNP水平为[680.0(289.7 ~ 1543.5)]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7.0(13.0 ~33.0)]ng/L和[84.5(56.0~158.0)]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207.5、71.0,P均<0.01)。随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高,尿液BNP水平逐渐升高。尿液BNP水平与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r=0.842,P<0.01),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r =0.742,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801,P<0.01)。LVEF< 40%患者的尿液BNP水平为[143.0(85.0 ~258.0)]ng/L,LVEF≥40%患者的尿液BNP水平为[31.5(17.3~38.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80.0,P<0.01)。以36.5 ng/L为临界值时,尿液BNP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敏感度为84%,特异度为80%。结论 尿液BNP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与血浆BNP具有相似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浓度变化及与心功能级别和30天再住院率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78例CHF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并测定其入院及出院当天血浆BNP浓度,选择20例健康中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CHF组较对照组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476.9±243.6pmol/L对184.3±54.2pmol/L(P<0.01);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均有显著差异,NYHAⅡ~Ⅳ级血浆BNP浓度分别为263.4±56.3pmol/L、412.1±163.6pmol/L、769.7±141.7pmol/L(各组间P<0.01);33例CHF患者出院时血浆BNP浓度小于300pmol/L,30天再住院率6%,45例CHP患者出院时血浆BNP浓度大于300pmol/L,30天再住院率27%(P<0.05)。结论 血浆BNP浓度可作为诊断CHF的参考指标,随着心衰的加重,血浆BNP浓度逐渐升高,当血浆BNP浓度降至300pmol/L以下时,患者30天再住院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脂联素(APN)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124例CHF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3组(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2组血浆APN和oxLDL水平,进行组间统计学比较及各参数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 CHF患者基础血浆APN和oxLD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随NYHA级别的增加而增高(P<0.01);CHF患者的血浆APN和oxLDL水平经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缺血型心肌病心衰和扩张型心肌病心衰两组之间血浆APN和ox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APN与oxLD两者呈正相关(r=0.627,P<0.01)。结论 CHF患者血浆APN和oxLDL显著增高,并与CHF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性;缺血性心肌病心衰与扩张型心肌病心衰两组之间血浆APN与oxLD均升高,且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浓度对心功能的评价作用及其在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定92例CHF患者、45名正常对照者血浆BNP浓度。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案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结果CHF组血清BNP浓度为(376.2±153.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6.2±9.7)pg/mL](P<0.05)。CHF组NYHA分级Ⅰ级血浆BNP浓度为(23.5±10.6)pg/mL、Ⅱ级为(106.8±85.1)pg/mL、Ⅲ级为(430.1±198.6)pg/mL、Ⅳ级为(782.5±263.2)pg/mL,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F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BNP可以客观准确评价心功能,可以作为临床诊断CHF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浆五聚素3(PTX3)检测对心功能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我院CHF患者68例作为CHF组,其中NYHA心功能Ⅰ级11例,Ⅱ级13例,Ⅲ级22例,Ⅳ级22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2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两组血浆PTX3和B型脑钠肽(BNP)水平,以及CHF组中不同心功能、性别及年龄亚组间血浆PTX3和BNP的变化,并观察CHF组血浆PTX3和BNP的相关性。结果 CHF组血浆PTX3和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F组PTX3和BNP水平均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P0.01);CHF组不同性别患者PTX3和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与50岁患者PTX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血浆PTX3水平与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r=0.356,P=0.003)。结论 CHF患者血浆PTX3水平升高,且与BNP水平呈正相关,其升高程度或可反映心功能的恶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按NYHA分级法随机选择60位CHF患者,使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测定其入院当天血浆BNP浓度;选择30位健康成人体检者作对照组。结果CHF组血浆BNP浓度为550.2±235.1pg/ml,对照组血浆BNP浓度为38.2±22.9pg/ml,CHF组血浆BNP浓度较对照组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P<0.001);不同心功能分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NY鄄HAⅠ~Ⅳ级血浆BNP浓度分别为216.2±168.6pg/ml,412.9±301.5pg/ml,638.3±505.3pg/ml,1556.2±1037.4pg/ml(各组间P<0.01)。结论血浆BNP浓度可以作为诊断CHF的参考指标,随着心衰加重,血浆BNP浓度逐渐升高,与NYHA分级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薛敏  冯帆  张超  高洁 《医学临床研究》2020,37(2):203-205,20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B型利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D-二聚体(D-D)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本院就诊的70例CHF患者作为CHF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颁布的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分级法分为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分别为33例、26例、11例。同时选取同一时期本院70例体检正常者分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及1个月后的血液标本,对所有研究对象血清PCT、BNP、cTnI及D-D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HF组血清PCT、BNP、cTnI及D-D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5)。CHF组中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血清PCT、BNP、cTnI及D-D水平随着心衰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均<0.05)。CHF患者经治疗1月后,血清PCT、BNP、cTnI、D-D水平明显较治疗前降低,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HF患者经治疗1月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升高,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HF患者经治疗1月后NYHA心功能级别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血清PCT、BNP、cTnI、D-D水平与NYHA心功能级别均呈正相关(P均<0.05),与LVEF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血清中PCT、BNP、CTnI、D-D水平均可对CHF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反映,对于CHF患者疗效监测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CHF)及心功能分级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107例CHF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依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案对CHF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取血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观察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BNP及LVEF的相关性。结果 10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血浆BNP浓度呈负相关(r=-0.424,P<0.01),与LVEF呈正相关(r=0.421,P<0.01)。结论 CHF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可以准确评价心功能,可作为临床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判断CHF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血浆C型利钠肽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浆C型利钠肽 (CN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20例CHF患者和38例健康者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浆CNP含量。结果 CHF组血浆CN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但不同心功能NYHA分级之间CN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浆CNP含量在CHF患者中明显升高 ,但与心衰程度无关 ,不能作为心力衰竭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微小RNA-133a(micro RNA-133a,miR-133a)表达浓度与心力衰竭各指标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确定诊断为缺血性心力衰竭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分为NYHA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各2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名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外周血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各项指标,采用qRT-PCR检测血清miR-133a表达,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miR-133a表达浓度差异,对miR-133a与BNP浓度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血清miR-133a表达在健康对照组(0.167±0.024)、NYHAⅠ级组(0.289±0.012)、NYHAⅡ级组(0.415±0.034)、NYHAⅢ级组(0.981±0.217)、NYHAⅣ级组(1.238±0.249)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4,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iR-133a在NYHAⅡ、Ⅲ、Ⅳ级别中表达浓度均与BNP浓度呈现正相关性(r=0.815,95%CI:0.582~0.924,P<0.001;r=0.465,95%CI:0.029~0.753,P<0.05;r=0.749,95%CI:0.459~0.895,P<0.001)。miR-133与射血分数值为负相关(r=-0.811,95%CI:-0.875^-0.719,P<0.001),与左心室后壁厚度值为正相关(r=0.331,95%CI:0.120~0.513,P<0.01),与左心室内径值为正相关(r=0.845,95%CI:0.764~0.896,P<0.001),与舒张末期容积值为正相关(r=0.705,95%CI:0.572~0.803,P<0.001)。结论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miR-133a表达浓度升高,并与心功能不良指标具有相关性,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不同血尿酸(UA)水平与左室重构程度、血浆BN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92例CHF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Ⅰ、Ⅱ、Ⅲ、Ⅳ级,分别为26、23、22、20例,健康体检者8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入院后常规检查UA、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浆BNP等项目;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计算左室质量(LVM)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 CHF患者U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排除利尿剂影响后仍随心功能分级增高而增加;CHF组中UA增高者LVM、LVMI、LVEDd、LVPWd及左室重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UA正常者(P<0.01);CHF组中UA增高者pro-BNP显著大于UA正常者(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LVM、LVMI与UA呈明显的正相关,分别为r=0.324,P<0.01;r=0.295,P<0.01;r=0.483,P<0.01.结论 UA与CHF程度相关,其联合血浆BNP检查对判断心力衰竭患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与心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62例作为冠心病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CHF组(42例)和心功能代偿组(20例),其中CHF组又分为NYHAⅡ级组和NYHAⅢ~Ⅳ级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老年人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Hcy、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分析血浆Hcy水平与NT-pro BNP、LVEF和LVEDD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代偿组及CHF组血浆Hcy、NT-pro BNP水平及CHF组LVEDD均升高,且CHF组LVEF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代偿组比较,CHF组血浆Hcy、NT-pro BNP水平及LVEDD均升高,LVEF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Ⅱ级组与NYHAⅢ~Ⅳ级组血浆Hcy及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CHF患者血浆Hcy水平与NT-pro BNP、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CHF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升高,且与NT-pro BNP、LVEF和LVEDD呈明显相关性,可作为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以及NT-proBNP与RDW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80例CHF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 Ⅱ、Ⅲ、Ⅳ级;以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浆NT-proBNP,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全血RDW.结果 CHF组NT-proBNP、RDW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NYHA心功能分级增高而逐渐升高(P<0.05).CHF组NT-proBNP水平与RDW呈正相关(r=0.65,P<0.05).结论 NT-proBNP和RDW与CHF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CHF临床诊断及分级.  相似文献   

17.
血浆脑钠肽水平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浆脑钠肽(BNP)在诊断心力衰竭尤其是早期心力衰竭中的作用,观察BNP 水平与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心脏超声指标的相关性;评价血浆BNP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168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选择我院健康体检人员16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BNP水平与患者心功能状态、心脏超声指标的关系.结果心衰组中各心功能分级组间的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EF与BNP呈显著负相关(r=-0.708,P〈0.01).BNP诊断心衰的灵敏度为56.1%.按心衰分级的灵敏度,分别为Ⅰ级9.5%、Ⅱ级38.9%、Ⅲ级55.6%、Ⅳ级83.3%.结论 BNP测定是辅助诊断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心力衰竭早期,BNP水平还可以反映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并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的一个较好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退行性心瓣膜病(DHVD)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时,脂联素(APN)、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按NYHA心功能分级将132例DHVD患者分为4组:心功能Ⅰ级组(A组)、心功能Ⅱ级组(B组)、心功能Ⅲ级组(C组)、心功能Ⅳ级组(D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APN、BNP、hs-CR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DHVD患者血清APN、BNP、hs-CRP水平随着心功能恶化而逐渐升高,每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PN、BNP、hs-CR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36,P<0.01;r=-0.42,P<0.01;r=-0.39,P<0.01)。结论 APN、BNP、hs-CRP有助于DHVD患者心功能危险分层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已确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6例,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方法将心功能分为Ⅰ~Ⅳ级,分析RDW和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慢性心衰患者NYHA心功能Ⅰ、Ⅱ、Ⅲ、Ⅳ级RDW值分别为(40.92±4.34)、(42.64±5.41)、(43.54±6.66)、(48.31±7.53)fL。RDW随着心功能分级升高而逐渐增加,且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s=0.291,P<0.01)。结论 RDW随心功能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且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性正相关,RDW是反映心功能变化的1个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表达及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收治且经临床确诊的144例CHF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心功能分级:Ⅱ级48例,Ⅲ级60例,Ⅳ36例。同期纳入90例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血浆BNP、CRP和HbA1c水平,并分析上述因子水平与CHF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浆BNP、CRP、HbA1c水平及LVEDVI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血浆BNP、CRP、HbA1c水平及LVEDV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功能下降,血浆BNP、CRP、HbA1c水平及LVEDVI逐渐上升,LVEF逐渐下降(P<0.05);BNP、CRP、HbA1c与LVEDVI呈显著正相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与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CHF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浆BNP、CRP、HbA1c水平均明显上升,且与其心功能分级具有一定相关性,通过检测上述因子水平可有效评估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