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在双相Fe—Cu合金中的内—外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处Fe-Cu合金在氧分压低于氧化铜平衡分解压条件下的高温氧化结果表明,合金中同时发生了活泼组元铁的内氧化和外氧化,外氧化膜为单一铁的氧化物,内氧化区中氧化铁和金属铜继承了原始合金中两相的分布。内氧化区前沿的合金中未发现铁的贫化。这种氧化膜结构的单相合金中罕见而在双相合金中较为普遍,被认为是双相合金中两组元间有限地互溶度使得氧在合金中的过饱和程度比在固溶体合金中更强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陈云贵  涂铭旌 《金属学报》1998,34(6):621-626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等,研究了Zn-48.48Al-1。65Cu-0.03Mg合金液表面氧化膜微细特性。除Al2O3外,氧化膜内还有相当数量的ZnO和金属Zn存在,少量的MgO和MgAl2O4明显富集在膜表面,少量金属Cu滞留于氧化膜中,氧化膜中金属离子明显过剩,计算及生产实践表明,这种氧化结果导致合金Zn和Mg含量减少,Al和Cu含量反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李河清 《铸造》1998,(5):29-31
以合金的氧化增重为参照系,结合合金氧化的其它特征,对不同成分的铸造Fe-Cr-Ni-Al耐热合金的氧化膜剥落情况进行了是纳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用氧化剥落速率来评定这种合金的抗氧化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二元Ti—Al合金高温氧化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Ti-33.3%Al,Ti-48%Al和Ti-52%Al(原子分数)合金在1073和1173K空气中的恒温氧化行为,用X射衍射仪(XRD)和配有能谱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氧化层表面的相组成,形貌以及氧化层剖面的显微结构和氧化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元Ti-Al合金的氧化层由一系列薄层组成,其氧化过程可以为三个阶段,不同化层的生长方向及氧化反应的控制步骤略有差别,氧化动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Al-Sn20-Cu合金在常温下进行硬质阳极氧化后,于硫代钼酸铵溶液中电解,使在氧化膜微孔中充填MoS2,形成自身具有润滑性的氧化膜层,并给出了制备工艺的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6.
李河清  王执福 《铸造》1998,(3):23-26
对铸造FeCrNiAl耐热合金的氧化动力学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合金氧化遵循:(1)直线规律;(2)简单抛物线规律;(3)混合抛物线规律;(4)变形抛物线规律;在不同氧化区间,或遵循上述单一规律,或由一种规律变为另一种规律;即使遵循单一规律,合金的氧化动力学参数也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8.
制备过程对Ti—48Al—1Cr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热处理学报》1999,20(4):50-53
  相似文献   

9.
在1000-1100℃之间,对三种Cr,Al含量及微量元素,S,Zr含量不同的Ni-Cr-Al基合金进行了恒温和循环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高Cr,低Al,S含量,且不含Zr的合金其氧化膜层主要由连续致密的Cr2O3外氧化层和树根状Al2O3内氧化层构成,氧化膜的粘附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Fe—Cr—Ni—N高温耐热钢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氧化增重法分析了Fe-Cr-Ni-N在1200℃和1250℃,的抗氧化性能,探讨了C,Si,N等元素对合金抗氧化性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法对氧化膜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合金的Cr/C在100左右时,0.26-0.30%的C对合金的抗氧化性是有利的;N量较低时能降低合金的氧化,但当量>0.30%时,氧化加剧,分析表明,尖晶石结构不利于合金形成优异的保护性氧化膜,最佳的保护性氧化膜应是SiO2与Cr2O3构成的复合氧化膜。  相似文献   

11.
利用球磨和热压致密化过程,得到富Ag和富Ni相均匀分布的纳米晶Ni-Ag双相合金,研究了含Ni分别为50at%和75at%的Ni-50Ag和Ni-25A g合金在600-700℃空气中的氧化。Ni-50Ag合金形成了Ni内氧化结构,最外层为连续Ag层,其氧化速率大于纯Ni。相反,Ni-25Ag合金则形成了连续的NiO外氧化层且最外层为不连续的Ag层。Ni-50Ag合金氧化初期服从抛物线速率常数关系,随后氧化速度显著减小甚至小于纯Ni。合金的双相结构特性以及合金中极小的晶粒尺寸导致了上述结果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13.
氢对Nd—Dy—Fe—B磁体制作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氢对Nd-Dy-Fe-B磁体制作过程的影响,主要包括氢对HD磁粉的氧化和对其后烧结磁体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氢不利于HD磁粉的氧化稳定性能,氢的存在促进磁粉吸湿和电化学腐蚀,加快氧的扩散。HD磁粉经过在一定温度下真空脱气处理后,氧化稳定性提高,特别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脱气处理的磁粉。氢的存在使磁粉容易粉碎,加快磁体的烧结过程,降低磁体的烧结温度。同时发现,未脱氢磁体的取向度较低。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Na2SiO3—KOH—(NaPO3)6溶液中Ti6Al4V微弧氧化陶瓷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非平衡交流微弧氧化法于Na2SiO3-KOH-(NaPO3)6溶液中在Ti6Al4V表面形成氧化物陶瓷膜。分别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X射线衍射研究了陶瓷膜的组织形貌、元素分布和相组成。相对致密均匀的膜层主要由TiO2(钙钛矿相及金红石相)及非晶相组成。厚约20μm的膜可分为3层:过渡层、致密层与疏松层。电解液所含元素Si,P进入到膜层中,表明电解液组元急烈参与微弧氧化反应,这为通过选择电解液来设计膜层的相组成进而对膜层进一步改性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18.
19.
试验表明,Fe-Ni-Cr封接合金在高温湿氢气氛中氧化膜的生长受扩散控制,其主要组成为刚玉型的Cr_2O_3与尖晶石型的(Fe,Mn)O·Cr_2O_3。电子衍射及能谱分析证实,氧化过程中生长的晶须为(Fe,Mn)O·Cr_2O_3。  相似文献   

20.
铝合金建筑型材阳极氧化膜厚20-25μm时,易产生膜层疏松起粉,膜厚不均,色差大,封闭质量不合格等问题。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和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