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隆庄井田小构造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井田构造的基本特征,并依据勘探和生产揭露资料,分析了井田小构造,特别是小断层的发育特征和规律,以及对煤矿综采生产的影响,探讨了地质构造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构造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井田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受控于地质构造条件,大型断裂导水性较差,内部中小型断裂对矿井突水起控制作用。对煤矿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井田构造的基本特征,尤其对中小型地质构造的发育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探讨了地质构造的控水规律。研究表明,杨村井田断裂构造以 N E 和 N W 向为主,浅部构造较为复杂,深部相对简单; N N E、 N W 向断裂具有控水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区域地质构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空芯包体测量方法,对东欢索井田两个水平进行了地应力测量,得出东欢坨矿地应力场属于水平应力场,井田内存在着较大的水平构造应力的结论。测量成果为井下工程设计和稳定性分析、巷道合理布局和锚杆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井田岩体应力状态和应力场的区域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吕家坨井田深部开采的矿山压力问题,在区域地质构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空芯包体测量方法,对吕家挖井田进行了地应力测量。结果表明:吕家坟矿地应力场属于水平应力场,井田内存在着较大的水平构造应力。测量成果为井下工程设计、稳定性分析、巷道合理布局和锚杆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井田岩体应力状态和应力场的区域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了解许厂煤矿地质构造特征与断层、褶皱的关系,更好地为煤层开采服务,根据许厂矿区内大量断层、褶曲的构造形迹和分布规律,系统地分析了研究区内地质构造发育特征,从矿区所处聚煤盆地地质构造演化入手,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对矿区不同期次构造应力场特征和构造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许厂井田内发育一组走向北东、向南西倾伏的宽缓褶曲和一组北西向次级褶曲,断层以走向近南北的西倾高角度正断层和走向北西的南西倾高角度正断层为主,逆断层较少:表明井田内断层受区域性大断裂的显著控制作用。矿区构造是经历了三期构造运动的结果,不同期次构造组合形成了现今的地质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6.
研究地质构造是瓦斯防治的重点工作,在分析孟庄井田各种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控制的基础上,将井田划分为南、北低瓦斯带,中部高瓦斯带,而分区分带的主控地质因素为断裂构造、层滑构造和岩浆侵入。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大同侏罗纪煤田区域构造地质特征,详细描述了四台井田在地质勘探和生产过程中所揭露的各类地质构造.结合煤田区域构造地质研究成果,分析了井田内构造的空间展布形态与形成机制,总结了构造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8.
开平煤田吕家坨矿7#煤层断裂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煤层断裂构造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吕家坨井田发育褶皱构造,煤层走向变化较大;主要构造线近EW向,最大主应力近NS向;构造发育呈复杂一中等一较复杂的分带特征,复杂区的延伸方向主要近NW向;D4F1断层从浅部向深部落差增大,D4F3断层延伸方向近EW向,落差较大。该研究可为煤矿的工程布设与煤层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羊叉滩井田地质构造及特征,分析了地质构造对二叠系煤层中瓦斯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该区煤层瓦斯分布主要受控于两河口向斜构造的影响.向斜轴部地应力相对集中、煤层埋藏较深,瓦斯质量浓度也明显较大;而向翼部,随煤层埋藏变浅,煤层中瓦斯的质量浓度也逐渐降低.整体而言,由于井田内次级构造发育,瓦斯质量浓度较高,具有瓦斯突出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揭露大面积层间滑动构造的收集整理,初步总结了翟镇井田二层煤层间滑动构造表现形式及其发育规律,认识层间滑动构造与其它地质构造的关联性,对下阶段工作面层滑构造范围、影响煤层变化程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
张璐 《科技信息》2013,(2):441-441,443
本文在明晰了区域地质构造和地层特征的基础上,对山西潞安矿区典型井田的地质构造和煤系地层及岩性特征进行了分析,查明了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是该井田内煤层的主要赋存区段,为今后该井田煤炭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2.
清河门煤田地质构造较复杂,查明构造形迹,并确立其构造体系,对煤层赋存规律及研究井田的合理开发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在矿区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对煤田主要构造体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洪山殿煤矿鲤鱼塘井田的38个节理观测点和54条断层资料的数理统计,结合显微构造与区域地质构造分析以及勘探线剖面的复原,恢复了该区三期古构造应力场,预测了可能存在的构造结构面,并对其构造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图10,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4.
华丰井田总体构造形态为一簸箕状倾伏向斜,内部次级褶皱及断裂均较发育。本文依据勘探及矿井生产揭露资料,分析了井田的构造形态,研究了构造发育的基本规律,阐明了井田构造的基本特征,对煤矿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庄矿1966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矿井改扩建生产能力为180万吨/年,最高生产能力达224万吨/年。目前矿井资源较丰富,工业储量8700万吨.可采储量5100万吨。煤种主要是瘦煤、贫煤和焦煤等。井田的构造有褶曲、断裂构造.其中一水平地质构造简单,  相似文献   

16.
小康井田煤系地质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构造地质学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小康井田3组褶皱、5组断层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从区域构造背景、构造应力场演化揭示了该井田地质构造的形成期次,即先后形成了压性结构面(以褶皱轴面、逆断层面为代表)走向呈北西西、北东东、北北西向的构造系统;分析了后期构造形迹迁就和改造先存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转化,其中,由于断层多期活动的综合效应和构造抬升、应力松弛使绝大部分断层现今表现为正断层;指出走向为北北东向同沉积正断层对原始煤层的发育具有控制作用,其他方向的断层尤其是北北西向或近南北向的断层,主要表现为成煤后对煤层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福建省天湖山煤矿区新村井田地质构造特征的认识及地质构造对煤层控制作用的研究,分析了影响煤层厚度变化和煤层形态的主要地质构造因素,为指导该井田内的福建省永春煤矿官殊矿井、天湖岩矿井确定适当的采区区段垂高,合理布置采掘巷道和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应用地质力学方法,对大隆井田现开采区所实见的大量地质构造资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各结构面的力学性质重新做了鉴定,确认它为一个发育极好的旋扭构造——涡轮状构造。同时文章还对该涡轮状构造的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对其成因作了探讨,并例举了利用这-构造型式的构造形迹所展布的规律,进行构造预测,指导煤矿生产的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三维地震在山西复杂山区井田勘探中的应用,根据井田复杂的表层、浅层及深层地震地质条件,通过合理试验,确定施工方法及参数。本次探测地质构造采用三维地震勘探,主要任务是为了探清地下精细构造,为矿区提高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20.
永安煤田低瓦斯赋存特征的地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了福建省永安矿区瓦斯涌出特征及规律的基础上,从古构造、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及火成岩侵入等方面分析了造成该煤田低瓦斯特征的因素,并对可能出现瓦斯含量超限的井田(块段)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