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3例糖尿病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死亡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 对1992年1月~2005年12月在本院住院并死亡的糖尿病患者20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前5位的死亡原因依次是心血管疾病(24.1%)、脑血管疾病(22.2%)、肺部感染(17.7%)、肾功能衰竭(6.9%)、糖尿病急性并发症(5.9%).60岁以下组首要死因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60~69岁组和70~79岁组首要死因是脑血管疾病,80岁以上组的首要死因是心血管疾病.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肺部感染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的发生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纪邦群  时立新  田丹丹 《贵州医药》2010,34(10):883-886
目的了解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01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判断标准分别计算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并对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筛查;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301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194例,占64.5%,其中脑血管病(CVD)、冠心病(CHD)、下肢动脉病变(LEA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N)及糖尿病神经病变(DNP)的患病率分别为3.7%、9.4%、2.3%、10.6%、18.6%和46.2%;Logistic回归筛查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年龄与大血管并发症呈正相关(OR=1.045,P=0.01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大血管并发症呈负相关(OR=0.115,P=0.015);年龄、病程、收缩压(SDP)及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048、1.062、1.026及1.161,P值分别为0.000、0.047、0.027及0.021)。结论本研究显示住院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患病率已高达3.7%~46.2%,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积极干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对43例死亡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设同期住院的43例老年非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生存病例作对照。结果无痛性心肌梗死病例组13例(30.2%),对照组6例(13.9%);再梗死病例组7例(16.3%),对照组4例(9.3%);多部位梗死病例组19例(44.2%),对照组10例(23.3%);急性心衰病例组22例(51%),对照组12例(27.9%)。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差,病死率高,须早期控制血糖、血脂,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秦映芬  周嘉 《药品评价》2010,7(11):12-15
心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最主要的致死原因,占T2DM患者死亡原因的80%。在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中,有些是不可逆转的,如年龄、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的结直肠癌的特点.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患者844例(结直肠癌组)和非肿瘤患者1 275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是否存在相关性.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将结直肠癌患者分为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组及结直肠癌未合并2型糖尿病组,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分布、组织学类型Dukes期及病灶分布.结果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患病风险是结直肠癌未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3.572倍,P=0.000.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年龄≥60岁者153例(62.4%),40~59岁者82例(33.5%),<40岁者10例(4.1%);结直肠癌未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年龄≥60岁者322例(53.8%),40~59岁者208例(34.7%),<40岁者69例(11.5%).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年龄≥60岁者比例高于结直肠癌未合并2型糖尿病组,<40岁者比例较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组病灶分布在直肠151例(61.6%),结肠94例(38.4%),结直肠癌未合并2型糖尿病组病灶分布在直肠323例(53.9%),结肠276例(46.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Dukes' A期17例(6.9%),B期76例(31.1%),C+D期152例(62.0%);结直肠癌未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分别为64例(10.7%)、221例(36.9%)、314例(52.4%);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处于Dukes' C+D期比例高于结直肠癌未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 2型糖尿病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合并2型糖尿病的结直肠癌主要发生于≥60岁的患者,病变主要分布在直肠,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为未来我区糖尿病防治工作提供客观查考技术数据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1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的糖尿病死亡病例。结果调查分析死亡病例76例,占住院总死亡人数1.2%;死亡原因主要以急性并发症为主(25.8%),慢性并发症中以心脑血管病死亡者居多(23.3%),合并肿瘤、肝硬化、感染死亡的分别为15.3%,7.9%和11.4%;因糖尿病肾病死亡者为2.3%;死亡病例中合并高血压者为86.7%。结论慢性并发症虽是目前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但在我区急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加强我区糖尿病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对未来降低我区糖尿病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根据WHO(1999)诊断标准,收集了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399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39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329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其中伴随两种并发症的患者246例,占总例数的64.2%。结论代谢的紊乱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基础;达到理想的糖尿病控制目标是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据1997年在芬兰举行的第十六次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介绍的最新临床资料,新型抗糖尿病药曲格列酮(troglitazone)能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尿中白蛋白含量,并可预防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和肾损害,这两种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过早死亡的首要原因。尿中白蛋白含量升高是Ⅱ型糖尿病人心血管和肾损害并发症的危险性指标。研究结果证明曲格列酮能降低尿中白蛋白含量,这提示了曲格列酮能明显减少n型糖尿病人的心血管和肾损害并发症。在一项为期12周的安慰剂对照研究中,219例H型糖尿病人用本品单剂治疗(200~600mg),231例患者用本品与磺酸豚类药物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病因、致病菌、耐药性及诊治,进一步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尿路感染。方法对88例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0例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88例,感染率为62.86%,其分布情况:糖尿病病程〉5年(73.40%)明显高于病程≤5年(41.30%)(P〈0.05);空腹血糖≥7.0mmol/L(76.92%)明显高于空腹血糖〈7.0mmol/L(36.73%)(P〈0.05);餐后2h血糖≥11.1mmol/L(63.64%)明显高于餐后2h血糖〈11.1mmol/L(38.54%)(P〈0.05);伴有糖尿病并发症(68.70%)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36.00%)(P〈0.05);血浆白蛋白〈35.0g/L(77.11%)明显高于血浆白蛋白≥35.0g/L(42.11%)(P〈0.05)。致病菌以大肠杆菌为主(21.59%),其次为葡萄菌(2.27%),肠球菌(4.55%),变型杆菌(2.27%),念珠菌(3.41%),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高。88例老年女性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者中有68例(77.3%)治愈,16例(18.2%)好转,4例(4.5%)治疗无效,无效者糖尿病病程均〉5年,均有慢性并发症。结论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长、空腹及餐后2h血糖高、有慢性并发症、低白蛋白血症者更易并发尿路感染。应积极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及营养不良,并进行致病菌及耐药性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谭扬  沈清  曾琍萍 《中国药业》2007,16(23):52-53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终末期肾病(ESDN)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几种危险因素。方法选择34例ESDN血液透析患者和同期透析的46例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Non—ESDN)血液透析患者,回顾分析死亡率、死亡原因、并发症、营养状态及血生化改变:结果ESDN组1年死亡率、3年死亡率分别为17.6%和38.2%,3年死亡率明显高于Non—ESDN组(P〈0.01),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病变(47.4%)和感染性疾病(26.3%),主要并发症是心血管病变(94.1%);两组营养状态评估(SGA)均差,但ESDN组的血浆白蛋白明显低于Non—ESDN组。结论ESDN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比Non—ESDN高,积极治疗并发症、改善营养状态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5例死亡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瑛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245-245,249
目的:初步分析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并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对本院血液透析中心2003年5月~2009年5月共55例血液透析维持3个月以上的尿毒症患者进行有关临床分析。结果:55例死亡患者中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与致命性心律失常17例(30.9%),感染13例(23.6%),颅内出血8例(14.6%),恶病质7例(12.7%),消化道出血6例(10.9%),尿毒症脑病4例(7.3%)。结论:心血管并发症、感染是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早期进行充分地透析,积极治疗并发症,积极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与营养不良,并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是预防该类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糖尿病肾病又称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性微血管并发症,最终发展为肾衰竭,病程10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累计有30%~40%发生肾病,是首位死亡原因;约20%2型糖尿病患者累计发生肾病,在死因中仅列在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之后[1]。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首位原因,在我国是终末期肾病的第二位原因。治疗困难,至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自2009年3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洪军  程飞 《河北医药》2011,33(18):2742-274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358例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358例糖尿病患者中,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32.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1.3%、糖尿病肾病30.7%、糖尿病神经病变28.5%、冠心病27.6%、脑血管病22.6%、外周血管病变11.5%;致残率5.6%、病死率5.0%。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主要与血糖和病程相关(P〈0.05),大血管病变主要与病程、年龄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较高;血糖水平和病程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年龄、糖尿病病程密切相关;加强糖尿病前期的防治和良好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总人数处于世界第2位,糖尿病的主要危害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中近90%是2型糖尿病,中国是97%。因此管理好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彭捷  巴俊强  陈丽 《贵州医药》2011,35(12):1099-1099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大血管病变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且大血管病变为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占糖尿病死亡原因的65%~75%),研究表明,除高血压及高血糖外,血脂代谢紊乱也是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血脂紊乱特点为:甘油三酯增高、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改制度的不断完善,居民寿命明显延长。2型糖尿病的病程也大大延长,糖尿病的并发症明显增多。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心脑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中的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已成为患者致死以及医药费用开支增高的首要原因。血糖控制是否理想直接决定病程的长短及并发症出现时间的早晚,但患者血糖水平在患者致死中的作用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近10年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旨在阐明血糖水平在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与糖化血红蛋白(GSB)、总胆固醇(T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关系。方法 采用德国BN-Prospec特定蛋白仪、伯乐DiaSTAT糖化血红蛋白仪、日立OLYMPUS2700生化分析仪对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的hs—CRP、GSB、TC、TC/HDL—C进行测定。56例2型糖尿病患者被分成为两组:A组无临床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肾病及神经障碍);B组至少有一种临床并发症。结果 56例2型糖尿病患者hs—CRP比40例健康对照明显升高(P〈0.001),在2型糖尿病组中B组hs—CRP比A组明显升高(P〈0.001),且与GSB、TC、TC/HDL—C正相关。结论 hs—CRP可作为2型糖尿病并发症出现的风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患病情况,为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资料完整的1126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维吾尔族590例,汉族67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调阅,并整理分析。结果1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7.1%、糖尿病足3.9%、冠心病15.1%、高血脂52.9%;其中维吾尔族患者下肢血管病变9.1%、糖尿病病足5.8%、冠心病22.1%、高血脂68.5%,汉族患者下肢血管病变5.1%、糖尿病病足1.9%、冠心病8.1%、高血脂37.2%。结论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病足、冠心病、高血脂等慢性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大血管病变及高血脂,维吾尔族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并发慢性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刘开渊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174-2175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738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糖尿病诊断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吸烟及家族史、体重指数、高血压、高血脂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糖尿病患者并发慢性并发症中,以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眼病及糖尿病肾病占前3位,其他依次为下肢血管病变、心血管病变及脑血管病变等;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中,糖尿病诊断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控制情况和糖化血红蛋白与多种慢性并发症均相关(r=1.133、1.214、0.367、1.056,均P<0.05),发病年龄越低、病程越长、血糖和血压控制越差,慢性并发症患病率越高(均P<0.05). 结论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原因较多,积极控制血糖、血压,有助于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杨莉  杨健 《淮海医药》2013,31(4):319-320
目的分析和探讨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分析57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的住院病历,对照、分析、研究其患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入选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9.8%,糖尿病肾病28.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7.4%,心血管并发症59.6%,高血压58.8%,冠心病44.1%,脑血管病变21.1%,下肢血管病变31.6%,血脂代谢异常52.6%。经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水平、收缩压、舒张压、血脂水平,分别为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视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早期防治,严格控制其危险因素,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患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降低糖尿病致残致死率的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