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研究中空咖啡碳聚酯纤维含量对其纬平针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设计了5种不同混纺比中空咖啡碳聚酯纤维/棉纤维,采用环锭纺与赛络纺纺制了10组18.3 tex混纺纱,并织成相同规格的纬平针织物。测试并分析织物的顶破、起毛起球、透气、透湿及保暖性能。基于回归分析,获得了中空咖啡碳聚酯纤维含量与织物各性能指标的关系,并建立了综合性能评价函数对织物的服用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中空咖啡碳聚酯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纬平针织物的顶破强力、透气、透湿、保暖性增加,抗起毛起球性能变差,赛络纱织物的综合性能优于环锭纱织物;中空咖啡碳聚酯纤维/棉混纺织物相比于普通涤/棉织物,透气性能可提高66%,透湿性能提高10%,保暖性能提高2.6倍。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夏季功能性牛仔面料,从纱线的选择、织造、后整理等方面探讨了功能性牛仔面料的开发,并对其断裂强力、撕破强力、抗菌驱蚊性、吸湿透气性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长绒棉/Coolmax纤维/茶纤维作为经纱,薄荷纤维/精梳棉紧密赛络纺纱线与驱蚊氨纶包覆纱作为纬纱,选择3/1右斜纹组织织造而成的面料,兼具功能性和舒适性,克服了传统机织牛仔面料的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纬编针织牛仔面料的保型性和尺寸稳定性,以靛蓝纱、本白棉纱、涤纶、氨纶为原料,采用成圈+ 浮线、集圈+ 浮线的复合组织设计了斜纹和鱼鳞结构的2类共11款弹力纬编牛仔面料作为裤料。对11款纬编牛仔面料的弹性回复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纬编牛仔面料的纵向弹性回复性均优于横向,适合横裁;织物纵向即腿围方向弹性回复性好,拉伸弹性实验测试中,横向即裤长方向因浮线的存在需施加较大的定伸长力,说明横向的延伸性及弹性较小;组织结构和浮线长度对横向弹性回复性影响较大,织物纵向的弹性回复性受氨纶线密度、比例和线长影响。当组织均为六路斜纹时,非弹性纱线密度大,单次拉伸弹性回复率与纵密成反比,但3次拉伸后弹性回复率下降明显,表明非弹性纱线密度越大,纬编牛仔的纵向多次拉伸弹性回复率越差。  相似文献   

4.
为使丝绸提花宋锦箱包织物具有自身黏合功能,采用低熔点聚酯纤维和桑蚕丝进行交织。自黏功能宋锦织物采用两组经线与四组纬线交织而成。经线分为地经和面经,比例为3︰1,纬纱排列比为甲纬︰乙纬︰丙纬︰丁纬=1︰1︰1︰1,其中丁纬线为低熔点聚酯纤维。地组织表层为地经3枚经斜纹,显地经色;3个花部组织的表层分别为甲纬、乙纬、丙纬与面经的3枚纬斜纹,分别显示甲纬、乙纬、丙纬的颜色;丁纬均背衬在织物反面,为长浮线,从而使低熔点聚酯纤维背衬于织物反面,将此宋锦织物与另一层用于保持箱包一定形态的里衬基布面料叠在一起,用高温加热,两层面料便黏合在一起。此加工过程与普通箱包过胶黏合工序相比,既提高生产效率,又环保安全。  相似文献   

5.
通过用溶解法、拆分法、拆分结合溶解法几种不同方法对棉/聚酯纤维/氨纶三组分牛仔面料含量进行检测,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棉/聚酯纤维/氨纶三组分的牛仔面料中当经向为棉和氨纶、纬向为聚酯纤维时拆分法最为准确;当经向为棉、纬向为聚酯纤维和氨纶时,使用拆分法和拆分结合溶解法都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6.
咖啡炭纤维是一类兼具抗菌、保暖、导湿等优质性能的新型功能性纤维,可以根据不同性能要求变换组织设计不同用途的纬编面料。为探究咖啡炭纤维纬编面料的各项性能,利用振荡烧瓶、平板保温仪测试、透气仪测试等方法,对面料的抗菌性、保暖性、透气性等进行测试,并且与锦纶织物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咖啡炭纤维的内部微孔效应使得其纬编面料具有较好的抗菌性、保暖性及导湿性能,此外还具有很好的透气性,为日后咖啡炭纤维纬编面料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磁性纤维、黏胶纤维混纺纱为原料,编织开发出纬平针、1+1罗纹、畦编、半畦编、罗纹空气层、罗纹半空气层共6种组织的针织面料,分别测试它们的顶破强力、透气性、透湿性、保温性、折皱弹性、刚柔性以及磁感应功能等性能,并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方法对磁性纤维针织面料的服用性能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罗纹空气层组织综合服用性能最好,畦编组织次之,纬平针组织和1+1罗纹组织相近,罗纹半空气层组织最差;该磁性纤维针织面料舒适性和外观保形性均满足服用要求,面料表面磁感应强度可以达到磁疗效果的要求,适合开发保健功能性服装。  相似文献   

8.
田芩  秦志刚 《针织工业》2021,(10):24-27
对高性能纤维纬编针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所用纤维、组织结构和成形工艺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应用较多的高性能纤维有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等离子体改性、超声波浸渍改性、化学沉积改性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这些纤维的界面结合力。常用的纬编针织物结构主要有单面纬平针、双面罗纹及其变化组织,其中1+1变化纬平针制备的纬编针织物增强复合材料中高性能纤维体积含量较高。成形工艺多采用手糊成形、模压成形、树脂传递模塑成形和铺层成形工艺。该研究可为提升高性能纤维纬编针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整体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空(单孔、四孔、七孔)聚酯纤维和非中空(无孔)聚酯纤维的纵横截面形状特征的了解,探讨采用显微投影仪法的根数比法和质量比法分别对多组不同孔数和混合比例的中空聚酯纤维、非中空聚酯纤维试验样品进行纤维含量检测,研究确定检测中空聚酯纤维混纺、中空聚酯纤维和非中空聚酯纤维混纺产品纤维含量最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万振江  张弦  王军 《纺织学报》2004,25(2):91-92
采用新型纤维开发功能性男式针织内衣 ,目的在于拓宽纬编针织物的开发途径 ,使其产品具有功能性。设计并开发了几种具有功能性的男式针织内衣纬编针织产品。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多层多向机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基于多层多向机织工艺及不同于传统机织结构的纱线空间运动规律,推导了工艺参数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细观结构分析模型;为研究多层多向机织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失效机制,采用多层多向机织工艺、树脂传递模塑复合工艺,以碳纤维和环氧树脂为原材料制备了2种不同结构的多层多向机织复合材料,采用万能试验机和非接触全场应变仪对材料进行了0°和90°方向的准静态拉伸性能测试,并与正交三向机织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斜向纱的存在对多层多向机织复合材料的拉伸破坏模式和断口形貌有较大影响,斜向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裂纹和应变沿承载方向扩展,0°方向拉伸试样断口处经纱层内经纱全部断裂,90°方向拉伸试样断口处纬纱层内纬纱全部断裂,2个方向的拉伸试样斜向纱层中均存在部分斜向纱纤维未断裂,拉伸试样非完全断裂。  相似文献   

12.
张思  吴敏 《纺织学报》2019,40(6):64-67
采用丙烯酸羟乙酯(HEA)改性甲醚化密胺树脂(HMMM),引入了不饱和C=C双键,增加密胺树脂的光固化性能,成功合成了氨基丙烯酸酯(HEA-MF),制备得到紫外光(UV)固化密胺树脂,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产物的结构;制备了光固化密胺树脂膜和涂层织物,借助热重分析仪表征膜的热性能,并对涂层织物的力学性能、硬挺度、耐磨性、防水透湿性和透气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00 ℃以下,光固化膜结构稳定,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350 ℃质量开始快速减少;涂层后织物断裂强力、硬挺度和耐磨性均提高,织物断裂伸长率和透湿透气性有所下降,但涂层织物防水性能突出。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导电棉织物并改善其导电性能,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羧基化碳纳米管和氨基化碳纳米管用于棉织物的导电整理。以电导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对羧基化碳纳米管和氨基化碳纳米管的质量浓度、组装时间以及组装层数进行优化,并研究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复合导电棉织物的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和耐水洗牢度。结果表明:羧基化碳纳米管、氨基化碳纳米管质量浓度均为1.5 mg/mL,组装时间为15 min,组装层数为8时,复合导电棉织物的电导率为3.42 S/m,具有较好的导电性;经10次洗涤后棉织物电导率降为2.88 S/m,具有很好的耐洗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织物疵点检测的准确率和检测效果,采用了一种基于最相似邻域的背景估计法来进行检测。首先,利用同态滤波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以滤波后图像每个像素点为中心点,以11像素×39像素的窗口大小为中心区域,通过计算中心区域与周围邻域的相似度,利用最相似的邻域进行背景估计;最后,利用背景差分原理获得目标图像,并采用阈值分割和形态学方法对图像进行处理,最终获得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不仅能够检测到复杂背景下的疵点图像,而且对不同组织及光照因素影响下的织物疵点图像同样具有很好的检测结果,检测准确率可达98%,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与检出率,也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氨纶纬编导电织物在纵向拉伸时的电力学性能,采用锦纶/氨纶包芯纱和镀银导电纱线,经提花针织圆机编织了横列数为160,纵行数分别为24、48和74的3种不同组织结构的弹性纬编导电织物,并测试了该导电织物在拉伸状态下的电阻变化,分析其组织结构与纵行数对纬编导电织物电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沿线圈纵行方向拉伸情况下,纬编导电织物呈现的电力学性能与经编导电织物相似,且横列数相同时,纵行数越少的导电织物灵敏度越好;横列数与纵行数相同时,纬平针织物的灵敏度最好,1+1罗纹织物次之,2+1罗纹织物最差。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棉织物的高效持久抗菌功能,制备了一种聚磺酸甜菜碱(PSPB)抗菌整理剂并将其应用于棉织物的抗菌整理。通过单因素分析法,探讨了PSPB质量浓度、浴比、浸泡时间、烘焙温度与烘焙时间对棉织物抑菌圈大小的影响,得到抗菌整理的优化工艺;采用活菌计数法对经优化工艺整理的棉织物进行抗菌性能及耐洗牢度测试。结果表明,抗菌整理的优化工艺条件为:PSPB质量浓度54 g/L,浴比1∶30,浸泡时间50 min,烘焙温度170 ℃,烘焙时间150 s。红外光谱与扫描电镜表征证实PSPB成功合成且成功接枝到棉纤维表面。整理后织物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9.87%、99.99%,且具有优异的耐洗性能。织物断裂强力及白度测试结果表明,PSPB抗菌棉织物的强力与白度均满足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聚酯资源的可再生循环应用,采用乙二醇醇解法对废弃聚酯(PET)面料进行降解,得到产物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为了达到乙二醇(EG)的最大化利用率,在产物重结晶前后减压蒸馏回收醇解液,并用其代替EG再次用于废弃聚酯的降解。借助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法对醇解产物和醇解液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重结晶前回收的醇解液可循环使用4~5次,EG回收率在57.1%~89.2%之间,BHET产率在58.9%~70.3%之间,醇解液使用的循环上限主要取决于醇解液中EG自聚程度;重结晶后回收的醇解液可循环使用1~2次,达到使用上限后,EG回收率由91.3%降至23.7%,BHET产率由71.2%降至50.2%。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 viride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在重组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对重组菌P.pastorisKM71/pPIC9K-bgl1/pPICZA-pdi进行3.6L罐发酵培养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当诱导温度28℃,初始诱导菌体浓度50g/L,诱导阶段甲醇体积分数1.0%时,酶活力最高,能达到1452U/mL。同时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吸附交联法对β-葡萄糖苷酶进行固定化。结果表明,当壳聚糖质量浓度0.03g/mL,戊二醛质量浓度0.008g/mL,游离酶添加量400U/g(1g壳聚糖微球加酶量为400U),固定化吸附时间20h时,固定化酶酶活回收率最高,达到65.4%。以800g/L葡萄糖为底物,优化的转化条件下连续转化6次,低聚龙胆糖产率仍达到15.2%,显示出该固定化酶具有较好的持续利用性及较高的低聚龙胆糖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聚乳酸纤维原液着色过程中炭黑与聚乳酸相容性差导致其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乳酸改性炭黑,并对聚乳酸纤维进行原液着色。探讨丙交酯用量、反应温度、聚合时间对聚乳酸改性炭黑的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并对其在聚乳酸纺丝溶剂中的分散稳定性进行测试,同时对加入改性与未改性炭黑前后的聚乳酸纺丝液及聚乳酸膜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在丙交酯单体的用量为1.5 g、聚合时间为6 h、聚合温度为70 ℃时制备出的改性炭黑的粒径最小,为184.2 nm,且其在聚乳酸纺丝溶剂中可以稳定分散,与聚乳酸相容性较好;与未改性炭黑相比,加入改性炭黑后聚乳酸的力学性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0.
王盼  吴志明 《纺织学报》2019,40(5):41-46
为更好地实现全成形毛衫局部三维立体成形,以四针床电脑横机及SDS-ONE APPEX 3设计系统为依托,重点对局部编织在全成形毛衫上的应用进行研究。将局部编织工艺按照编织方法分为常规局部编织和按比例局部编织,探讨局部编织在肩斜、领部、下摆、挂肩以及平袖山部位的应用。结果表明:常规局部编织可形成光滑平整的肩部斜线形状、前后领深弧线、不规则下摆;按比例局部编织是全成形毛衫独有的编织方式,主要应用于挂肩和平袖山编织,可用于维持筒状编织平衡和实现袖子、大身的连接,形成存在一定高度差的筒状编织物;采用局部编织工艺可提高全成形毛衫的舒适性和美观性,也为毛衫款式开发提供思路,满足当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