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癫痫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背景EEG的变化规律.方法对98例≥60岁临床确诊为癫痫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辅助检查进行统计.结果病因明确85例(86.73%),单纯部分性发作12例,复杂性部分性发作32例,复杂性部分性发作发展为全部性发作24例,全部性发作26例,不能分类的发作4例.EEG异常77例,有痫波放电9例,47例睡眠诱发中11例(23.4%)出现痫样波放电.结论老年人迟发性癫痫多数病因明确,发作形式为复杂部分性发作,EEG异常率高,但痫样波异常放电率低,应重视睡眠诱发.  相似文献   

2.
张银珠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9A):2395-2396
目的:探讨剥夺睡眠睡眠诱发脑电图(EEG)与常规EEG对癫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8S例临床确诊的癫痫患者分别进行常规EEG和剥夺睡眠睡眠诱发EEG检查,二次结果异常率与痫样放电率与睡眠周期比较。结果:常规EEG痫性放电检出率为32.4%,异常率64.3%,剥夺睡眠睡眠诱发EEG痫性放电检出率为83.8%,异常率85.4%,两者比较痫性放电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痫样放电在睡眠非快速眼动的Ⅰ期~Ⅱ期(思睡期一浅睡期)检出率为93.5%;痫样放电率在成人组为67.9%.在少儿组为90.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剥夺睡眠一睡眠诱发EEG可明显提高癫痫患者EEG的痫样放电率,痫样放电率在睡眠Ⅰ期~Ⅱ期最高,少儿较成人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剥夺睡眠加自然睡眠诱发脑电图(EEG)在癫痫诊断中的价值,为进一步明确癫痫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我院1996年以来4a间收治的112例疑诊为癫痫的患儿行EEG剥夺睡眠加自然睡眠衣发试验检查。结果:112例中剥夺睡眠诱发出病灶放电75例(67%),自然睡眠诱发出痫性放电91例(81.3%)。结论:两种诱发试验,特别是自然睡眠中的EEG,再加上与剥夺睡眠的有机结合,对提高痫样波的检出率和进一步明确癫痫发作类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对可疑癫痫(EP)的脑电图(EEG)活化率,对常规 EEG 正常或无特异放电的轻度异常可疑156例,进行剥夺睡眠 EEG 诱发,并对剥夺睡眠后各期诱发的痫性放电率采用定量法分析,结果表明剥夺睡眠后入睡期较清醒期放电率明显提高(P<0.01);对局灶痫波有显著的活化作用,活化率48.07%;以强直一阵挛发作及复杂部分发作两型活化率最高;剥夺睡眠后追加药物睡眠能抑制部分痫波出现。  相似文献   

5.
张银珠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7):2395-2396
目的:探讨剥夺睡眠—睡眠诱发脑电图(EEG)与常规EEG对癫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85例临床确诊的癫痫患者分别进行常规EEG和剥夺睡眠—睡眠诱发EEG检查,二次结果异常率与痫样放电率与睡眠周期比较。结果:常规EEG痫性放电检出率为32.4%,异常率64.3%,剥夺睡眠—睡眠诱发EEG痫性放电检出率为83.8%,异常率85.4%,两者比较痫性放电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痫样放电在睡眠非快速眼动的Ⅰ期Ⅱ期(思睡期—浅睡期)检出率为93.5%;痫样放电率在成人组为67.9%,在少儿组为90.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剥夺睡眠—睡眠诱发EEG可明显提高癫痫患者EEG的痫样放电率,痫样放电率在睡眠Ⅰ期Ⅱ期最高,少儿较成人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李莉  张勤 《浙江实用医学》2004,9(6):399-399,405
目的 探讨脑电图(EEG)对植物神经性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60例小儿发作性腹痛的清醒常规EEG、自然睡眠、剥夺睡眠EEG的检查结果。结果60例小儿发作性腹痛的EEG中异常25N(41.7%)。其中,中度异常4例,痫样放电21例,痫样波检出率为35.0%。结合病史、症状及头颅CT检查,21例临床确诊为植物神经性癫痫。结论 脑电图检查对植物神经性癫痫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阚明晴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2):1617-1618,1627
目的:探讨自然睡眠诱发脑电图(EEG)对癫痫(EP)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2例临床诊断为EP的患者发作间期行常规清醒EEG和自然睡眠EEG检查,并对两次检查结果的异常率和癫痫放电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EEG有30.36%出现痫样放电,而自然睡眠诱发EEG有75.89%出现痫样放电,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痫样放电检出率与患者年龄、睡眠周期有关,痫样放电检出率在睡眠的入睡期及浅睡期(NREM~期)最高,少儿较成年人检出率高,各发作类型之间的睡眠EEG中痫样放电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然睡眠诱发EEG可显著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EP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剥夺睡眠-睡眠联合诱发视频脑电图(EEG)监测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临床拟诊癫痫而常规EEG检查不能确诊的患者,进行剥夺睡眠后清醒描记EEG,再让患者入睡描记睡眠EEG,整个过程在视频监视下进行。结果常规EEG与剥夺睡眠后清醒及睡眠时EEG、剥夺睡眠后清醒与睡眠EEG痈样放电及总异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剥夺睡眠后清醒及睡眠时EEG总异常率分别为46.5%和88.4%。睡眠时EEG的痫样放电多见于睡眠的非常浅睡期和浅睡期。有2例在睡眠EEG表现痫样放电时出现了临床发作。结论剥夺睡眠-睡眠联合诱发试验可明显提高癫痫患者EEG痫样放电的检出率,结合视频监测对癫痫的诊断、鉴别诊断、分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迟发性癫痫发作的临床及脑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老年人迟发性癫痫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结果:80例有明确病因,分别为脑血管病46例(脑梗死34例、脑出血12例),脑肿瘤21例,脑外伤4例,脑萎缩9例.临床发作类型为部分性发作62例(单纯部分性发作40例,复杂部分性发作22例),全面性发作23例,不能归类的发作5例.脑电图正常8例,异常82例.异常脑电图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慢活动25例,局限于一侧半球的慢活动38例,散在或阵发性棘波、尖波或棘慢、尖慢综合波55例.结论: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是老年迟发性癫痫发作的主要原因.临床以部分性发作为主,脑电图异常率高,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慢活动基础上出现癫痫样放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塞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发作类型、脑电图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120例脑梗塞患者经CT或(和)MRI检查诊断符合继发性癫痫的13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叶梗塞97例,其它部位梗塞34例。临床发作类型:部分性发作性85例(单纯部分性发作62例,复杂部分性发作23例);全面性发作46例。脑电图正常19例,异常112例。异常脑电图主要表现为低至高幅慢波增多,呈弥慢性或局限性分布,其中21例出现阵发性尖波,棘波或尖慢,棘慢复合波。结论脑叶梗塞较易合并癫痫发作,癫痫发作以部分性发作为主,脑电图异常率高,痫样放电率低。  相似文献   

11.
联合诱发试验在癫痫脑电图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巍  李素芳  宋伟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6):2225-2226
目的:研究三种诱发试验在癫痫诊断中的价值。为进一步探讨癫痫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156例拟诊癫痫的患者行常规脑电图(EEG)描记正常的癫痫患者,合并诱发试验再进行描记。结果:清醒状态下常规EEG33%出现痫样放电;过度换气(HV)EEG43%出现痫样放电;光刺激(PS)EEG36%出现痫样放电;自然睡眠(NS)EEG89%出现痫样放电。结论:三种诱发试验,特别是睡眠EEG对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和进一步明确癫痫的发作类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癫痫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EEG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老年人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94例有明确病因,分别为脑血管病78例,脑萎缩5例,脑囊虫病2例,一氧化碳中毒2例,颅内转移瘤2例,脑炎1例。临床发作类型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47例(49.0%),部分性发作发展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20例(20.8%),单纯部分性发作9例(9.3%),复杂部分性发作12例(12.5%),不能分类的发作4例。其中呈癫痫持续状态11例。脑电图57例(59.3%)出现局灶性θ波、δ波及弥散性漫波;24例(25%)出现阵发性尖慢波或棘漫波;9例(9.3%)正常。结论:老年人癫痫发病原因主要是脑血管病。临床全面发作和部分性发作所占比例相当,脑电图异常率虽高,但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慢活动,癫痫放电不常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对我院1998~2003年227例MS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头颅MRI及脑脊液(CSF)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6例(7.05%)继发癫痫发作,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多见,尚有单纯部分性运动发作、复杂部分性运动发作、视觉性作发,发作性语言障碍等。1例出现全身性痉挛性癫痫持续状态。在癫痫活动期,所有患者脑电图均有轻到中度异常(各联波率普遍减慢),部分出现局灶性单个尖波、棘波、尖一慢复合波、棘一慢复合波等痫样放电。MRI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内多个病灶,部分患者CSF IgG指数升高或寡克隆区带阳性。结论:MS患者癫痫发生率较高,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及其伴随的免疫反应有关,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危薇  罗华  董南丁 《四川医学》2010,31(5):581-582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的临床特征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的特点。方法对86例已确诊为TLE的患者均作EEG和视频脑电图(V ideo-EEG,VEEG)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 86例患者的EEG正常39例,异常47例。VEEG正常5例,异常81例。其中左侧颞叶痫样放电30例,右侧颞叶痫样放电27例,双侧颞叶痫样放电18例,6例过度换气诱发试验出现癫痫波。临床症状中以强直-阵挛发作占TLE最多;TLE患者的EEG癫痫波多分布于一侧或两侧颞区。结论颞区的癫痫波对诊断TLE有重要作用;VEEG对提高TLE的诊断和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区探讨剥夺睡眠诱发试验对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6例临床确诊为癫痫的病人进行常规脑电图和剥夺睡眠一清醒,及剥夺睡眼一睡眠诱发试验,比较3次结果的异常率及痫样放电率以及不同类型癫痫的检查结果。结果 剥夺睡眠诱发试验可提高脑电图的异常率及痫样放电率,暴露其局限性癫痫样波及其他病理波,剥夺睡眠一睡眠诱发试验比剥夺睡眠一清醒效果更好。结论 剥夺睡眠诱发试验脑电图对各种类型的癫痫诱发效果均好,特别适用于精神运动性癫痫及局限性癫痫。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剥夺睡眠-睡眠联合诱发试验在癫痫诊断中的价值及适应症。方法对58例临床诊断为癫痫的患者行常规脑电图(EEG)和剥夺睡眠-睡眠联合诱发EEG检查,并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剥夺睡眠后清醒时EEG描记结果与睡眠时EEG描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剥夺睡眠-睡眠EEG痫样放电检出率比常规EEG痫样放电检出率明显提高,前者为86.2%(50/58),后者为41.4%(24/58),两者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剥夺睡眠清醒时EEG与剥夺睡眠后睡眠EEG痫样放电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剥夺睡眠后睡眠EEG可起补充作用,且很易记录到睡眠EEG。结论剥夺睡眠-睡眠联合诱发EEG对痫样放电的检出率有明显提高,对癫痫 的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脑电图(EEG)在儿童枕叶癫痫临床诊断及术前致痫灶定位中的作用.方法对17例枕叶癫痫患儿行常规、睡眠EEG描记和头颅CT/MIR检查,结合临床发作症状综合定位致痫灶.结果儿童枕叶癫痫的发作形式有①视觉症状;②运动症状:偏转发作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偏身抽搐;③复杂部分性发作伴自动症;④发作性呕吐、头痛或偏头痛.脑电图特点:一侧或双侧枕叶或枕叶及周围脑叶出现痫性放电.致痫灶定位于一侧枕叶3例;颞顶枕1例;顶枕1例.5例术后随访,4例无癫痫发作,1例明显好转.结论儿童枕叶癫痫是一组较具特征表现的癫痫综合征.掌握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常可做出正确诊断.症状性难治性枕叶癫痫术前定位准确率较高,手术切除致痫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季茵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2):119-120
目的探讨老年人迟发性癫痫发作的临床及脑电图(EEG)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老年人迟发性癫痫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结果癫痫发作的可能原因为脑血管病21例(脑梗死15例,脑出血6例),脑肿瘤9例,脑外伤后3例,脑萎缩4例。癫痫发作的类型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24例,失神发作3例.单纯部分运动性发作8例,单纯部分体感性发作4例,不能分类1例。脑电图正常4例,异常36例。异常腑电图主要表现为弥漫性异常慢活动11例,局限性一侧半球慢活动17例,散在或阵发性棘波、尖波或棘慢、尖慢综合波25例。结论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是老年迟发性癫痫发作的主要原因。癫痫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为主。脑电图异常率高,主要表现为在弥漫性慢波活动基础上出现癫痫样放电。  相似文献   

19.
沈南平  徐晓华  华颖 《广东医学》2006,27(5):710-711
目的分析和探讨婴幼儿癫痫的临床、病因、EEG、神经影像学的特征。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及EEG,CT,MRI,MRA、血生化等辅助检查和随访,对139例婴幼儿癫痫患儿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本组患儿男女之比1.25∶1,其中全身性发作占45.32%,部分性发作占40.29%,不能明确分类的发作占14.39%。139例患儿中有明确病因的症状性癫痫占61.15%,特发性癫痫占38.84%。脑电图检查87.77%的患儿可见痫样放电,其中视频脑电图的异常发现率高。头颅CT检查异常率34.53%,进一步配合头颅MRI及MRA检查将进一步提高阳性发现。结论婴幼儿以症状性癫痫多见,发作形式多样,应与非癫痫性发作鉴别,视频脑电图检查对诊断及鉴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婷  马娇  余敏 《宁夏医学杂志》2023,(10):908-910+961
目的 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结合时频图(DSA)在快速鉴别诊断发作性疾病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发作性疾病患者122例,收集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脑电图(EEG)及长时程视频脑电图监测,进行原始脑电图及时频图分析。结果 122例患者常规EEG出现癫痫样放电发生为33例(27.05%),长时程VEEG癫痫样放电59例(48.36%),长时程VEEG癫痫样放电率明显高于常规EEG(P<0.05)。长时程VEEG 67.80%癫痫样放电见于醒睡各期,32.20%仅出现在睡眠期。全面性放电40.68%,局灶性放电59.32%。监测到痫性发作共18例,全面性8例,局灶性10例。24例全面性放电及18例临床痫性发作的时频图表现为慢波功率增高。结论 长时程的视频脑电图使癫痫样放电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结合时频图可快速发现阵发性放电及临床痫性发作,有效节省阅图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