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该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340例,根据血脂分层与性别等因素,总胆固醇(TC)小于40U/L者作为健康组,共180例;大于或等于40U/L者作为异常组,共160例。观察记录研究对象ALT与GGT活力。结果三酰甘油(TG)水平相同情况下,异常组中男、女ALT与GGT升高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组,2组对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水平相同情况下,异常组中男、女ALT与GGT活性显著高于健康组,且ALT与GGT活性会随着TC升高而升高,2组对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升高受肝细胞受损与肝功能异常影响,而血脂代谢异常与肝细胞受损会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2.
朱青川  侯丽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3):1611-1611,1616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 (GGT) 的变化及与血脂的关系,为脑卒中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一个实验依据.方法 测定605例(其中男477例,女128例)脑卒中患者血清 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按 GGT值分为 4 个级别,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605例脑卒中患者中 GGT 升高者为131例,异常率21.65%,其中男、女患者 GGT 异常率分别为21.59%、21.87%,男、女患者间 GGT 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大多数血脂指标随GGT水平升高而改变,血清TC、TG、LDL-C与GGT水平呈正相关,HDL-C与GGT呈负相关.而女性患者GGT不同分级组间血脂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GGT活性升高有可能是男性脑卒中患者的一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谷氨酰转移酶(GGT)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调查598例某医院年度体检人员,检测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丙氨酸转氨酶(ALT)、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GGT等,分析GGT与MS的相关性。结果随着GGT的升高,DBP、SBP、FPG、ALT、TG、TC、BMI、WC也明显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GGT与DBP、SBP、FPG、TG、TC、BMI、WC呈正相关(P<0.01);以GGT为因变量,性别、年龄、DBP、SBP、FPG、TG、TC、BMI、WC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GT与TG、TC、BMI、WC、FPG呈正相关(P<0.01);MS相关危险因素在不同GGT水平的聚集性分析发现,随着GGT的升高,伴随多个MS危险因素的比例明显升高(P<0.01)。结论GGT水平与MS组分密切相关,与MS组分的聚集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脂肪肝疑似病例血脂、肝功能、血清胆碱酯酶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超声疑诊脂肪肝患者100例为A组,正常对照组为B组,分别进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酸酰基转移酶(GGT)、血清胆碱酯酶(CHE)的检测及差异比较。【结果】A组TG、TC、ALT、GGT、CHE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HDL-C、LDL-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部分脂肪肝患者仅表现血脂、肝功能异常及CHE升高而不具有典型超声表现,故疑诊为脂肪肝患者检测血脂、肝功能、血清胆碱酯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变化,分析GGT与血脂指标的关系。方法对5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血清GGT、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根据GGT测定值分为4级,即Ⅰ级小于18u/L;Ⅱ级18-25U/L;Ⅲ级26~39U/L;Ⅳ级大于或等于40U/L,分析与血脂的关系。结果560例中GGT升高者136例,异常率为24.28%,男性患者GGT异常率为26.52%,女性患者异常率为21.46%,男女患者间GGT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P〉0.05)。糖尿病患者GGT升高的特点,多数为轻度升高,约1/4的患者GGT升高超正常值两倍以上。GGT升高组TG水平[(2.85&#177;3.26)mmol/L]明显高于GGT正常组[(1.85&#177;1.5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4,P〈0.001)。分级分析表明,男性和女性患者血清TG水平均随GGT升高而增高,不同组间T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91、7.721,P〈0.001)。相关分析,GGT水平与TG水平呈正相关(r=0.2318,P〈0.01),而其他血脂项目,不同GGT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伴血清GGT升高者较多见,GGT与TG密切相关,TG水平随GGT升高而增高,两者呈平行关系。GGT和TG的增高可能均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杨运凤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413-3416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的变化及其在OSAHS患者并发冠心病(CHD)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24例、OSAHS患者45例、0SAHS并CHD患者45例,检测比较3组间血清GG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睡眠呼吸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OSAHS组及OSAHS并CHD组血清GGT水平依次升高,两两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SAHS组及OSAHS并CHD组患者血清GGT水平与AHI、呼吸障碍事件总时间百分比正相关(P<0.05),与最低SaO2及平均最低SaO2负相关(P<0.05).结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SAHS患者血清GGT水平升高,而OSAHS并CHD患者血清GGT升高更加显著,其升高幅度与OSAHS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OSAHS患者并发CHD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临床医学》2010,30(5):48-49
目的评价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研究500例我科住院患者及住院体检人群,入选对象均无酗酒史及慢性肝病史。检测腰围、血压、空腹血糖(FPG)、2 h血糖(2 h PG)、血清甘油三酯(TG)、血总胆固醇(T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ALT。用HOMA-IR公式评估胰岛素抵抗(IR)程度。其中入选对象中MS组210例,正常对照组290例。结果 MS组AL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S患者ALT水平与HOMA-IR及MS的组分(体质量指数、血压、TG、TC和FPG)呈正相关。结论 MS患者血清AL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其升高与体质量指数、FPG、TG、血压及HOMA-IR关系密切。ALT水平与其他MS指标相结合有利于正确评价MS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该院在2015年1~12月期间收治的61例酒精性肝病患者(A组)和50例非酒精性肝病患者(B组)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检者的血清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受检者血清中m-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并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血清m-AST、AST、ALT和GGT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中脂肪肝患者、肝炎患者及肝硬化患者血清m-AST、AST、ALT和GG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和B组患者m-AST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AST、ALT和GGT(P0.05)。结论临床上检测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中m-AST在内的血清标志物水平对疾病的治疗和监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与胆红素、血糖、血脂、胰岛素的相关性。方法依据冠脉造影检查冠脉狭窄≥50%确诊为冠心病组109例,按病变严重程度分为单支、双支、3支组;冠脉造影未见狭窄者4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GGT、TBil、Glu、TC、TG、HDL-C、LDL-C、胰岛素(FINS)。结果冠心病组GGT、Glu、TC、TG、LDL-C、FINS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GGT随病变严重程度结果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GGT结果与TBil呈负相关,与LDL-C和FINS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GT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均匀性脂肪肝的超声分度与血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探讨超声诊断均匀性脂肪肝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诊断及疗效判断。方法 60例均匀性脂肪肝患者根据其超声分度分为轻、中、重度组,分别进行血生化指标分析。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酸氨基转移酶(AST)及γ-谷氨酸转移酶(GGT)在轻、中、重度组中逐渐升高。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TC、TG、ALT、AST及GGT均增高,但仅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TC、GG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G、ALT及AST有显著差异(P﹤0.01)。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及GGT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超声检查结合血生化指标可为临床对脂肪肝进行分度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为T2DM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参加健康体检并填写调查问卷的2 597名体检者,根据血清ALT或GGT水平分别进行四分位分组(由低到高依次为Q1组、Q2组、Q3组和Q4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LT和GGT不同水平与T2DM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随着ALT或GGT水平的升高,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均逐渐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逐渐降低(P0.001)。在调整了相关混杂因素(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锻炼、糖尿病家族史、BMI、TG、TC、HDL-C、LDL-C和高血压)后,ALT Q4组的T2DM患病风险是Q1组的1.70倍[比值比(OR)=1.70,95%可信区间(CI)1.05~2.73],GGT Q4组的T2DM患者风险是Q1组的2.38倍(OR=2.38,95%CI 1.77~3.17)。结论血清ALT和GGT水平与T2DM患病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12.
脂肪肝患者血脂、肝功能指标改变的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董春富  吴国华 《检验医学》2005,20(2):160-161
目的探讨血脂、肝功能指标与脂肪肝发生的关系,为脂肪肝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体检B超检出的284例脂肪肝患者和体检B超结果健康的322名正常对照,分别进行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检测及其水平差异比较.结果脂肪肝组的TG、CHE、TB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TC、ALT、GGT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2组间的TBil、HDL-C、LDL-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脂肪肝患者不仅具有显著的血清TG和TC的代谢紊乱,而且存在明显的肝细胞病理损伤及其胆红素代谢和胆汁酸分泌的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与氧化应激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关联。方法测定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49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将TC5.72 mmol/L和TG1.7 mmol/L定义为血脂水平升高,TC或TG中有1项正常的患者不纳入分组,按此标准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血脂正常组(24例)和高血脂组(17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精神分裂症组血清TC、TG、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SOD、GSH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脂正常组与高血脂组之间血清SOD、GSH、MD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诱发心血管疾病的血脂异常,且有氧化应激损伤,但血脂异常和氧化应激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脂肪肝患者血脂、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体检人员320名,根据脂肪肝相关诊断标准确诊脂肪肝患者160例(脂肪肝组),以无脂肪肝表现的1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比值、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结果脂肪肝组TC、TG、LDL-C、ALT、AST、AST/ALT比值、GG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脂肪肝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脂及肝功能指标对脂肪肝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活性在酒精性肝病(ALD)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104例ALD患者[ALD组,包括酒精性脂肪肝(AFL)36例、酒精性肝炎(AH)52例和酒精性肝硬化(AC)16例]和1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非酒精性肝病(NALD)组]治疗前(入院时)、治疗3周后及100名健康成人(对照组)血清m-AST活性,同时测定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观察AFL、AH及AC患者治疗前、后GGT、ALT、AST、m-AST活性的变化。结果 ALD组、NALD组血清GGT、ALT、AST、m-AST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ALD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ALD组(P<0.05)。治疗后AFL、AH及AC组血清GGT、ALT、AST活性均明显下降(P<0.001),AFL和AH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AC组;AFL组血清GGT、ALT、AST、m-AST活性基本降至正常水平;AH组血清m-AST活性有明显下降,但AC组下降不明显。结论血清m-AST对ALD的治疗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不合格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原因及降低ALT不合格率的策略.方法 对2009年河源市中心血站自愿无偿献血者ALT检测结果异常的160例进行ALT异常与性别、年龄、体质量及献血次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ALT检测不合格献血者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体质量大于70 kg的与体质量在45~70 kg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T异常升高与性别、体质量有明显的相关性,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够降低自愿无偿献血者的ALT不合格率,有利于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提高自愿无偿献血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不同葡萄糖代谢(糖代谢)异常状态患者血脂异常的特点,为不同糖代谢异常状态下血脂监测项目的 选择及干预治疗侧重点提供循证检验医学的证据.方法 选取254名受试者(其中男性149人,女性105人)进行OGTT试验和TC,TG,HDL-C,LDL-C,ApoA1和ApoB等血脂指标的检测.根据OGTT结果 分为正常糖耐量(NGT)、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单纯糖耐量受损(I-IGT)、IFG并发IGT(IFG/IGT)和糖尿病(DM)5组,比较各组血脂指标值及其异常丰,对所有糖代谢异常的各血脂指标与空腹血糖(FPG)和OGTT 2 h血糖(2 hPG)进行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①TG,LDL-C水平在DM组、IFG/lGT组和IGT组明显高于NGT组(P<0.01)和IFG组(P<0.05),DM组、IGT/IFG组、I-IGT组和IFG组TC水平和高TC血症检出丰相近(P>0.05),且均明显高于NGT组(P<0.05),HDL-C水平DM组明显低于NGT组(P<0.05),但各组低HDL-C血症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ApoA1和ApoB水平及其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TG与2 h PG(r=0.201,P<0.01),FPC,(r=0.119,P<0.05)存在明显的正相关,LDL-C与2 h PC,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r=0.132,P<0.05).结论 低HDL-C血症、低ApoA1血症和高ApoB血症可能不是糖代谢异常最典型的血脂异常特点之一,高TG,TC,LDL-C血症是DM和IGT,IGT/IFG血脂异常的特点,IFG血脂异常的特点是高TC血症.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2545例血脂检测结果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规律 ,分析血脂异常与某些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建立计算机管理糖尿病资料库 ,血脂测定及并发症筛查。结果  2 5 4 5例糖尿病患者中 ,血脂 4项正常组 882例 ,占 35 0 % ;血脂异常16 6 3例 ,占 6 5 0 % ,其中总胆固醇 (TC)和甘油三酯 (TG)都升高者占 2 2 8%。高血压检出率正常组 39 2 % ,血脂异常组4 8 3% ,其中高TC和高TG组高达 5 3 2 %。大血管病变的检出率与血脂正常组 (2 4 0 % )比较 ,高TC高TG组为33 6 % ,P <0 0 1。肾脏病变检出率血脂正常组为 2 3 2 % ,高TC组为 2 9 3% ,P <0 0 5 ;高TC高TG组为 30 6 % ,P <0 0 1。高TC组黄斑病变检出率较高 ,为 10 2 % (P <0 0 5 )。神经病变的检出率在血脂异常各组与血脂正常组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本组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高达 6 5 % ,血脂异常以TC和TG均升高较多。高血压的检出率与血脂异常有一定相关性 ,舒张压升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脂、肝功能指标与脂肪肝发生的关系,为脂肪肝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体检B超检出 的284例脂肪肝患者和体检B超结果健康的322名正常对照,分别进行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 (CH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 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检测及其水平差异比较。结果 脂肪肝组的TG、 CHE、TB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TC、ALT、GGT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而2组间的TBil、HDL C、LDL 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脂肪肝患者不仅具有显著的血清TG和TC 的代谢紊乱,而且存在明显的肝细胞病理损伤及其胆红素代谢和胆汁酸分泌的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与高尿酸血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以69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为观察组,以6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对象的血清ALT和血清尿酸(SUA)水平进行检测,对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脂肪因子[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血清脂联素(APN)]水平进行检测。统计两组对象ALT升高的发生率,对比分析不同ALT升高程度下观察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脂肪因子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ALT升高的发生率及A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观察组患者,在SUA水平上,ALT重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轻度升高组、未升高组依次升高(P0.05);在血清TNF-α、CRP、IL-6及FFA水平上,ALT重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轻度升高组、未升高组依次升高(P0.05),在血清APN水平上,重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轻度升高组、未升高组依次降低(P0.05)。结论血清ALT升高与SUA的发生密切相关,二者指标变化趋势一致,相互影响,而影响机制可能与血清炎性因子及脂肪因子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