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凝血纤溶功能指标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5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脓毒症组(n=32)、严重脓毒症组(n=28)和脓毒症休克组(n=20),均给予抗凝治疗,并根据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n=55)和死亡组(n=25)。检测凝血纤溶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和RB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T、D-D、AT-Ⅲ、PC、RBP水平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APTT、PT、TT、D-D、PAI-1高于对照组,FIB、AT-Ⅲ、PC、R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休克组APTT、PT、TT、D-D、PAI-1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FIB、AT-Ⅲ、PC、RBP低于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凝血四项、D-二聚体(D-D)及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该院产科住院并分娩的PE患者366例,包括轻度PE(mPE组)患者159例和重度PE(sPE组)患者207例,另选同期接受产检的正常妊娠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检测并比较各组的凝血四项[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D及PLT水平。结果 PE患者孕早、中、晚期,PT逐渐缩短,TT和APTT先降后升,FIB先升后降,D-D逐渐升高,PLT逐渐降低;孕晚期sPE组的PT、APTT、TT及D-D显著高于mPE组和对照组,FIB和PLT显著低于mPE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PE患者存在内、外源性凝血-纤溶系统失衡,血液呈异常高凝状态,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动态监测凝血四项及D-D、PLT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3.
岳艳  徐莹平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202-3203
目的:研究凝血、纤溶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单体(FM)]在孕产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6例产科早期DIC患者设为DIC组,82例正常妊娠妇女根据孕期分为早孕组(25例)、中孕组(22例)晚孕组(35例),并以24例正常非孕妇女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结果:DIC组PT、APTT、TT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D、FM呈现不同程度升高;妊娠组不同孕期的PT、APTT、TT与对照组比较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缩短,FIB、D-D随孕期的增长均呈现不同程度升高;FM浓度在妊娠中晚期趋向稳定。结论:妊娠期妇女血液呈现一定程度的凝血、纤溶功能亢进,对于产科早期DIC的诊断,D-D及FM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50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的含量(FIB),D—二聚体的含量表达,评价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按Child-Pugh分级分别测定50例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的含量(FIB),D—二聚体的含量。健康体检的正常人31例为对照组。PT、TT、APTT、FIB含量均采用凝固比浊法进行测定。结果:肝硬化患者PT、APTT、TT、D—二聚体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FIB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异常可加重疾病,患者处于低凝状态且纤溶系统受损。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的检测,可早期发现肝病造成的凝血机制障碍,对肝硬化患者出血的抢救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EAR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肺栓塞(APE)合并肺部感染的关联。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APE患者102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39例与未感染组63例;检测其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PEAR1基因rs12041331、rs276875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肺部感染组与未感染组rs2768759位点基因型分布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肺部感染组rs12041331位点AA型频率高于未感染组(P<0.05);肺部感染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和FIB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TT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0.05);肺部感染组PEAR1 rs12041331位点携带AA型患者PT、APTT和FIB水平高于GG/GA型,TT水平低于GG/GA型(P<0.05)。结论 本地区APE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易感性增加可能与PEAR1 rs12041331位点携带AA型有关,该位点可能通过影响凝血功能而导致肺部抗感染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王勉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7):1273-127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CA-1500型血凝仪检测60例冠心病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抗凝血酶Ⅲ(AT-Ⅲ)等凝血和纤溶指标的改变。结果: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PT、APTT、TT、D-D、FIB均增高,t-PA活性降低,AT-Ⅲ降低(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D-D、FI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D-D、FIB含量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着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提示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凝血、纤溶指标对探讨其发病机制及判断预后可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在早孕期先兆流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宜兴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12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妊娠结局分为保胎成功组(n=71)和流产组(n=49),另收集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20例为对照组。对比三组入院时的凝血PT,APTT,D-D,FIB,TT表达,偏回归分析凝血功能指标与早孕期先兆流产的关联性,并分析其对早孕期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三组入院时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D-D,FIB,TT水平比较,保胎成功组高于流产组、对照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的凝血PT,APTT,D-D,FIB,TT指标为早孕期先兆流产的危险因素(P<0.05);入院时的凝血P...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探讨其在正常妊娠晚期、子痫前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与母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Ⅲ(AT-Ⅲ)、D-D二聚体(D-D),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等7项凝血、抗凝、纤溶实验室指标共166例,其中非孕妇女40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40例,轻度子痫前期42例,重度子痫前期44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分析止凝血指标与母儿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与非孕妇女组比较,正常妊娠晚期组PT、APTT、TT、AT-Ⅲ明显降低(P0.01或P0.05),D-D、tPA、PAI-1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正常妊娠晚期组比较,子痫前期组PT、APTT、AT-Ⅲ明显降低(P0.01或P0.05),随着疾病进展差异越显著,D-D、PAI-1明显升高(P0.01),随着疾病的进展指标升高越明显,而TT、tPA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与无母儿并发症组比较,存在母儿并发症组AT-Ⅲ明显降低(P0.05),D-D、PAI-1明显升高(P0.01),其他实验室指标在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正常妊娠晚期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子痫前期患者处于异常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倾向。检测凝血、抗凝、纤溶实验室指标,对早期预防、诊断、监测和治疗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及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的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凝血指标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16年2月-2017年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ICU收治的103例细菌性血流感染导致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血培养结果将其分为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组(革兰阳性菌组,n=37)和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组(革兰阴性菌组,n=66),并于同期随机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炎症因子包括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凝血指标包括D-二聚体(D-D)、凝血四项(PT、APTT、TT、FIB)、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 结果 革兰阳性菌组、革兰阴性菌组血清PCT、CRP、D-D、PT、APTT、TT水平高于对照组,FIB、AT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革兰阴性菌组血清PCT、CRP水平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革兰阳性菌组、革兰阴性菌组FIB、AT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革兰阳性菌组和革兰阴性菌组中,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PCT、CRP、D-D、PT、APTT、TT水平均高于非重症患者,FIB、ATⅢ水平低于非重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以及凝血指标呈不同程度异常,并与细菌种类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早期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疾病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创伤骨折择期手术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对象,纳入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象,分别检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以及凝血酶原片段(F1+2)。结果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APTT与P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IB、D-D、TAT以及F1+2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APTT、P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4 h、3 d的FIB、D-D、TAT以及F1+2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术期存在凝血、纤溶指标异常,特别是FIB、D-D、TAT以及F1+2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6.
17.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