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IRKP)下呼吸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与控制IRKP的传播和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IRKP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32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按1∶2配对选择64例亚胺培南敏感肺炎克雷伯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IRKP下呼吸道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有病情危重、入住ICU、住院天数≥14d、机械通气、抗菌药物使用天数≥7d、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3种、使用亚胺培南;入住ICU、机械通气、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3种、使用亚胺培南是IRKP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可以有效预防与减少IRKP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多药耐药菌感染特点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10月于医院ICU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并发生VAP的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对多药耐药菌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进行研究;对患者性别、年龄、通气时间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ICU患者发生VAP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96例患者发生多药耐药菌感染58例;96例ICU VAP患者痰培养共培养分离病原菌20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63株占79.51%,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4株占16.5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8株占3.90%;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存在一定的耐药性,鲍氏不动杆菌存在严重的耐药性,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80%,主要革兰阴性菌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替考拉宁敏感。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血清白蛋白、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是ICU患者发生VAP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ICU患者发生VAP多药耐药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形势严峻,临床应针对病原菌给予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针对感染影响因素给予相应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ICU)患者院内感染细菌的分布、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多药耐药菌(MRDO)产生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多药耐药菌株的产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164例入住ICU并发院内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多药耐药菌感染组和非多药耐药菌感染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多药耐药菌产生的关系。结果研究期间入住ICU住院患者共1878例,发生院内感染164例,感染率8.73%;感染菌株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占71.23%、血液占6.98%、化脓或者坏死组织占6.98%、尿液占1.55%;感染菌株分布前五位的是:鲍曼不动杆菌占30.17%、肺炎克雷伯菌占17.36%、铜绿假单胞菌占14.05%、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1.16%、大肠埃希菌占8.68%;多药耐药菌感染组和非多药耐药菌感染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多药耐药菌感染率呈正相关(y=0.3511x+11.745 r=0.6248)。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多药耐药菌产生的重要因素,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部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14年2月-2016年5月采用呼吸机通气治疗48小时患者2504例,按是否发生肺部多药耐药菌感染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记录其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其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使用呼吸机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部多药耐药菌感染发生率14.46%;在362例肺部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中77例表现为≥两种多药耐药菌混合感染,占21.27%;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入住ICU、插管方式(气管切开)、手术治疗、留置胃管、营养不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糖皮质激素3d、应用抗菌药物≥3种、治疗使用抗菌药物≥3联、血红蛋白90g/L等为呼吸机相关性肺部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床头抬高30~45°和口腔护理是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部多药耐药菌感染与多重因素相关;采取有效综合措施,控制其影响因素,提高保护因素,减少肺部多药耐药菌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2018年3月入住某三甲医院ICU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发生的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例情况进行汇总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监测ICU住院患者2 611例,发生医院感染520例次,医院感染例次率为19.92%;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208例次,占40.00%);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8.67%,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9.86%、18.48%、14.69%;革兰阳性菌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7.54%;真菌占3.79%。医院感染病原菌多为多重耐药菌,其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占82.54%。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占61.54%;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占12.9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83.78%。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频繁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是ICU患者发生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ICU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规范执行手卫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预防反流和误吸、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多中心调查分析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地区3所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因5种MDRO及对应敏感菌导致的医院感染肺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出现5种MDRO医院感染肺炎患者为实验组(436例),出现对应5种敏感菌医院感染肺炎患者为对照组(425例),调查分析MDRO医院感染肺炎的危险因素,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出现耐药菌与敏感菌混合感染的有213例(48.85%),对照组201例(47.29%);发生MDRO医院感染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是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史、使用抗菌药物等等。结论:增加患者出现MDRO医院感染肺炎风险因素主要是入住ICU、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及采用抗菌药物等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性,探讨术后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进行心胸外科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肺部感染菌株是否为多重耐药菌(MDRO)分为MDRO组和非MDRO组,统计MDRO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并分析术后肺部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23 905例老年患者进行心胸外科手术,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89例,感染发病率为1.21%;123例为MDRO肺部感染(MDRO组),166例为非MDRO肺部感染(非MDRO组)。与非MDRO组比较,MDRO组患者患糖尿病、机械通气时间>10 d、留置导尿管时间>10 d、留置中央静脉导管时间>10 d、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10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的比例更高,入住ICU日数更长(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机械通气时间>10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是心胸外科老年患者术后肺部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术后肺部感染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心内科住院患者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的感染现状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监测与控制心内科MDRpA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心内科2007-2010年分离医院感染的MDRPA,采用Microscan Walk away 96SI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并检测药物敏感性,将检测出的MDRP与同时期敏感铜绿假单胞菌作为对照,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单因素(t检验、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连续收集到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80株,其中,MDRPA 25株,总分离率31.3%;主要标本来源是呼吸道标本,占77.5%;单因素分析发现,曾入住ICU、基础疾病、住院时间、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机械通气时间、分离出MDRPA前<14 d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MDRP感染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了3项独立危险因素;曾入住ICU、机械通气、分离出MDRP前<14 d用过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结论 曾入住ICU、机械通气以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是心内科住院患者MDRPA感染的危险因素;重视无菌技术操作,控制机械性通气的使用,改善住院病室条件是预防心内科MDRPA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s)定植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MDROs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抽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ICU收治的1143例患者进行病例收集,并采集其鼻前庭及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ICU中1 143例患者发生MDROs定植者217例,MDROs定植发生率为18.99%;217例MDROs定植者中,发生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者27例(12.44%),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定植者122例(56.22%),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定植者41例(18.89%),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定植者27例(12.4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ICU前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OR=2.011,95%CI=1.081~4.552)和入ICU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3d(OR=4.201,95%CI=2.108~5.011)是ICU患者M DROs定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M DROs定植发生率较高,以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定植为主;入ICU前抗菌药物使用种类较多和入ICU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较长是ICU患者MDROs定植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多元回归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氏不动杆菌(ABA)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关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3月医院ICU治疗ABA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26例进行研究,统计感染ABA的药敏性,并分析ICU ABA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BA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达90.00%以上,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最为敏感,耐药率均<20.00%,其中85株ABA显示对≥3种抗菌药物耐药为泛耐药;单因素分析显示,ICU泛耐药ABA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方式、使用糖皮质激素、留置胃管、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使用≥3种抗菌药物呈明显相关性(χ2=20.292、10.414、7.524、7.810、9.760和11.635,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方式、留置胃管、使用≥3种抗菌药物是ICU泛耐药ABA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6.527、6.337、5.467,P<0.05)。结论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ABA泛耐药现象严重,机械通气方式、留置胃管、使用≥3种抗菌药物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避免ABA感染和耐药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