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机抽取80名外科住院病人,进行自身对照实验研究。测定平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足背动脉血压及平卧位肱动脉血压值进行比较,以了解不同卧位对足背动脉血压的影响以及足背动脉血压与平卧位肱动脉血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卧位足背动脉血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足背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极显著高于平卧位肱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P〈0.01),平卧位肱动脉与平卧位足背动脉收缩压之间和舒张压之间呈直线正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29.76+0.64x(R^2=0.67);Y=15.38+0.73x(R^2=0.5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广场舞与健身走运动对中老年女性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为中老年人科学锻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90名中老年女性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广场舞30人、健身走30人与对照组30人,每组中年女性与老年女性的人数比例为1∶1;进行3个月的运动干预,实验前后检测心脏功能与血管状态,包括脉率(HR),左心负荷指数(SPTI),心肌灌注指数(DPTI),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射血时间(ED),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中心动脉压(CAP)与增长指数(AI).[结果]锻炼3个月后,组内实验前后比较,广场舞与健身走静息HR(P0.01),SPTI(P0.01),ED(P0.01),SBP(P0.01),DBP(P0.01),PP(P0.01)与CAP(P0.05)下降,DPTI(P0.01)与SEVR(P0.01)升高,AI无显著性变化(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实验前后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组间差值比较,广场舞组多项指标的上升与下降幅度好于健身走组与对照组(P0.05);健身走组多项指标的上升与下降幅度好于对照组(P0.05);广场舞老年组改善效果好于健身走中老年组与对照中年组;健步走老年组运动效果也要好于对照中年组.[结论]广场舞与健身走对中老年女性心血管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广场舞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心血管指标的改善效果要好于健身走锻炼.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无创电生物阻抗法(TEB)评价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行人工流产术的育龄妇女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单纯丙泊酚对近似于正常人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剂量为2~2.2 mg/kg,用质量分数为2%的丙泊酚,在20 s的时间内均匀注入,术中病人有略微肢动时追加30~50 mg丙泊酚以维持麻醉深度.记录麻醉前(T1)、麻醉后(T2)、追加丙泊酚(T3)、手术结束(T4)、唤醒(T5)5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量(CO)、每搏量(SV)、体血管阻力(SVR)及心室收缩加速度指数(ACI).将T1、T2、T3、T4、T5时间点所测得的结果与T1时间点所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T2与T1比较SBP、DBP、MAP、HR、CO、SV、ACI均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SVR升高(P<0.01);T3与T1比较SBP、DBP、MAP、HR均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CO、SV、ACI降低(P<0.01),SVR升高(P<0.01);T4与T1比较HR、CO、SV、ACI有显著性差异(P<0.01),T5与T1比较,HR、CO、SV、ACI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SBP降低(P<0.05),SVR升高(P<0.01).患者术后恢复迅速而完全,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育龄妇女行人工流产手术期间的心肌收缩力有抑制作用、外周血管阻力增加,间接说明丙泊酚有心功能抑制作用.应用无创电声物阻抗法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可及时应用而不受条件限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早期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研究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研究对象选择年龄在60~79岁之间的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和健康老年人40例,依次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ALOKA Prosoundα1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对颈动脉和肱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弹性相关参数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检测结果中有3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颈动脉IMT值超过1 mm,有31例健康研究对象颈动脉IMT值超过1 mm;实验组颈动脉IMT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β、Ep、PWVβ和A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肱动脉IMT值间无显著差异(p 0. 05),β、PWVβ与AI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5); ROC曲线分析结果中,两组研究对象动脉弹性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可见类风湿关节炎与老年人颈动脉和肱动脉弹性存在显著相关性,但受年龄的影响,动脉IMT值改变无法体现RA和动脉粥样硬化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可将ET技术当成一种早期发现RA患者动脉弹性功能下降的诊断方法预防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运用示波法无创地检测动脉顺应性的方法.研究了弹性腔理论,并分析了弹性腔与示波法的结合.总结出一种用于计算动脉顺应性的方法同时介绍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使用效果.与传统的水银血压计进行比较,得到收缩压(SBP)相关性为r=0.918 5(P<0.001),舒张压(DBP)相关性为r=0.899(P<0.001).与超声多普勒诊断仪诊断结论进行比较,得到相关性为r=-0.820 9(P<0.01).这证明血压参数与动脉顺应性诊断结果的有效性,说明动脉顺应性是心血管临床检查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从而使示波法可以应用于更多的心血管参数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由两路人体外周动脉脉搏波(peripheral artery pulse wave,PAP)来估计中心动脉脉搏波(central aortic pulse wave,CAP)的多通道盲辨识(multi-channel blind system identification,MBSI)方法,旨在实现心血管系统中心动脉脉搏波的实时无创连续监测.首先简单介绍了多通路盲辨识算法,并证明了心血管系统IIR模型特性可由FIR模型逼近,从而简化了MBSI算法.然后介绍了心血管"T-tube"模型,并结合两路外周动脉实测(肱动脉、股动脉)脉搏波来重建中心动脉脉搏波和辨识模型.结果表明,MBSI算法稳定性较好,估计出的CAP波形畸变率百分比小于6%、形态整体能量误差百分比小于3%.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抗血管紧张素1受体(AT1)自身抗体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关系.方法选取200例高血压伴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以同期确诊的单纯OSAHS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AHI等基线资料,比较轻、中、重度OSAHS患者SBP,DBP水平,分析高血压伴OSAHS患者SBP,DBP与AHI的相关性,同时对比两组血浆AT1自身抗体、内皮素(ET-1)、内源性一氧化氮(NO)水平,分析AT1自身抗体与SBP,DBP,AHI,ET-1,NO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体质量指数、颈围、腰围、SBP、DBP、AHI均较单纯SAHS组高(P0.05);随病病情程度加重,研究组SBP,DBP均显著增加,且研究组SBP,DB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伴OSAHS患者SBP,DBP与AHI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AT1自身抗体、ET-1较对照组高,研究组N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AT1自身抗体水平与SBP,DBP,AHI,ET-1呈正相关,而与NO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伴OSAHS患者血AT1受体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能参与了OSAHS合并高血压的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的血压变化和血清K^ 、Na^ 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5例老年高血压病患和45例正常人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和血清K^ 、Na^ 浓度测定,比较血压各参数与血清K^ 、Na^ 及Na^ /K^ 比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24h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日间平均SBP、DBP,夜间平均SBP、DBP与血清K^ 浓度呈负相关;与Na^ /K^ 比值呈正相关(P<0.01),偶测血压(CBP)与血清Na^ 、K^ 浓度和Na^ /K^ 比值之间无相关性(P>0.05),24h平均SBP、日间及夜间平均SBP与血清Na^ 浓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中,血清K^ 、Na^ /K^ 比值是全日血压的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观察冠脉狭窄患者中心动脉波的变化,并探讨外周与中心动脉间的传递函数与冠脉狭窄的相关性.采集了9名冠脉狭窄患者支架手术前后的中心动脉与桡动脉脉搏波,分别建立手术前后的自回归传递函数数学模型,并将手术后的桡动脉波形分别用手术前后的传递函数模型重建中心动脉波形.提取两中心动脉波形的特征点并计算重建出的两中心动脉压的特征参数K,t,接着分别与术后实测中心动脉压的参数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冠状动脉狭窄对传递函数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在临床上的意义为对于急性心梗患者在急性患病时间内不能用通用传递函数重建中心动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低管电压CTA在眼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拟行头颈部CTA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低管电压组和对照组各30例。低管电压组采用100k V联合快速迭代重建算法(idose),对照组采用120 k V,比较2组眼动脉CT值、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评分、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用于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评价。结果 (1)低管电压组较对照组眼动脉CT值略有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组在眼动脉CTA图像差异,主观评价无统计学意义,2组图像质量均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客观评价,低管电压组由于联合使用idose,噪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管电压组的SNR、CNR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低管电压组辐射剂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CTDIvol、DLP、ED分别降低了52%、55%、55%。结论低管电压(100 k V)联合快速迭代重建算法(idose)进行眼动脉CTA检查具有可行性,不仅可获得满足诊断需要的图像质量,同时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1.
探讨利用Lognormal(对数正态)函数构建血流流量波进行脉搏波分解的可行性.研究对象为23名健康在校大学生,利用无创主动脉脉搏分析仪(AtCor Medical SphygmoCor)获取无创主动脉脉搏波形.分别利用Lognormal函数和三角波函数构建血流波形,采用阻抗分析技术将主动脉压力波形分解为前向波和反向波并计算反射幅度(RMlog,RMtri)、反射指数(RIlog,RItri),然后对参数进行Bland-Altman法分析和回归分析.两种方法计算的RM,RI一致性良好,其回归方程分别为:RMlog=1.009RMtri-0.007,RIlog=1.008RItri-0.004;RMlog和RMtri显著相关(r=0.999; P<0.001),RIlog和RItri显著相关(r=0.999; P<0.001),且从波形上分析,基于Lognormal函数的脉搏波分解较三角波更好.因此,基于Lognormal函数对主动脉压力波形分解是可行的,而且效果优于三角波函数分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脉搏波传播时间测量收缩压需要同时测量心电信号与脉搏波信号,这种方法不具备便携性;因此提出通过光电容积脉搏波测量脉搏波传播时间,进而无创连续测量收缩压的新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发射红光的透射式血氧指夹得到容积脉搏波,经过滤波、放大、数字信号处理后得到加速脉搏波,然后根据加速脉搏波的推进波与反射波之间的脉搏波传播时间建立其与收缩压的关系.系统通过ATmega128单片机与安卓手机来实现.针对个体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的收缩压与用电子血压计测量的收缩压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基于心电和脉搏波的无创连续血压检测方法中特征点提取算法的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提取特征点的差分算法,改进后算法的效率和特征点检测的精准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对采样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可以看到脉搏波传播时间与收缩压有强相关性,而与舒张压成中度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后的特征点提取算法能够较准确地计算出脉搏波传播时间,进而计算出个体的收缩压,并且能够很好地满足AAMI国际标准对无创血压检测误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低温脉管机回热器的压力波的包络(调制)波波形进行了非线性回归拟合,得到了双曲正割孤立波波形,从实验上证实了该帽波是非等熵过程气动方程组导出的K-dV波动方程的孤波解,此结果为低温脉管的孤波制冷机理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5.
脉搏波是人体重要的生理信号之一,从新的角度探索脉搏波的分析手段是脉搏波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分析现有脉搏波时域、频域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将复杂网络的分析方法引入脉搏波的分析之中,以拓展脉搏波的研究维度.分析了时间序列的网络化方法的现状,选择使用基于水平可见性(horizontal visibility graphs,HVG)的网络化方法对脉搏波进行网络化分析.获得使用脉搏波构建的网络的特性参数,确定了脉搏波网络的无标度特性,并从生理状态的角度进行了解释,为脉搏波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有创测量中心主动脉压力波形(central aortic pressure waveform, CAPW)存在一定的风险且花费较大.通常用外周动脉压力波形(peripheral arterial pressure waveform, PAPW)来代替CAPW,而PAPW与CAPW有差异性.虽然盲系统辨识方法能够实时重建与动态辨识中心主动脉压力波形,但该方法在模型定阶上还需改进,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Hankel矩阵的秩定阶结合子空间方法用外周动脉压力波形重建中心主动脉压力波形.临床数据验证算法的结果表明,实测的与估计的CAPW的均方根误差约为5.87mmHg,波形匹配度约为74.70%;动物数据进一步验证算法,结果表明实测的与估计的CAPW的均方根误差约为8.82mmHg,波形匹配度为54.57%.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使用手机摄像头采集脉搏波的血压估计方法,称为基于脉搏波的多参数收缩压估计法(multiparameter estimation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based on pulse wave,MBPP).在运动实验中,分别通过手机摄像头和血压仪获得不同的脉搏波时序数据和血压.然后,对脉搏波数据进行去噪,计算加速脉搏波,得到脉搏波传导时间.再计算得到脉搏波的特征点,从而计算心率.最后,选择脉搏波传导时间和心率两个参数与血压进行线性拟合,从而得到血压的回归方程.实验结果表明,MBPP方法准确性高,可以用于血压的测量.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血压测量主要以间歇式为主, 且难以摆脱充气袖带束缚的问题, 在脉搏波特征参数法测量血压的基础上, 提出基于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回归的连续血压测量方法。以脉搏波为主要研究对象, 提取脉搏波相关特征点, 并对其进行周期分割, 得到脉搏波时域特征, 寻找动脉血压和脉搏波时域特征之间的关系, 建立连续血压回归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对每一心拍的血压值进行连续测量, 且测量结果符合美国医疗器械促进学会(AAMI: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Medical Instrumentation)推荐的标准,平均误差不超过0. 67 kPa、标准差不超过1. 07 k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