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临产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而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指妊娠未满37孕周,胎膜发生破裂者,发生率为2.0%~3.5%[1],PPROM对母儿会产生不良影响,是围产儿死亡的首位原因,新生儿发病率及母亲感染率较高,且围产儿死亡的高低与分娩孕周及其处理有关,因此,我院针对胎膜早破的发生诱因,对PPROM孕妇采取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临产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围产儿和早产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188例胎膜早破的产妇,采取综合治疗和护理,母婴均健康出院。  相似文献   

3.
胎膜早破是指在产程正式开始前胎膜自然破裂,发生率为5%~10%。而早产胎膜早破对婴儿产生的危害,是围产儿死亡的首要原因,死亡率为25%。~110.0%。因此,要降低胎膜早破的围产儿死亡率,早产合并胎膜早破者应引起产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胎膜早破(PROM)指在产前胎膜破裂羊水流出,易并发脐带脱出、胎膜炎、胎儿感染等。是围产儿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我院从2005年09月~2006年09月共收治了胎膜早破65例。现将护理工作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临产前胎膜破裂称胎膜早破。是指临产前胎膜(绒毛膜及羊膜)全层自然破裂,破膜后1小时未发动临产者[1,2],此疾病会给母婴带来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可诱发早产和增加宫内感染的机会,尤其是早产,胎膜早破可增加新生儿发病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因此预见胎膜早破有可能带来的危害,我们制定出护理计划,配合医生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胎膜早破引起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院自2009年7月-2012年7月共收治胎膜早破患者99例,在医护人员精心护理下均痊愈出院,现就其预防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ROM)是指胎膜在临产前发生自发性破裂,是妊娠晚期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围产儿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围产儿死亡率为2.5%~11%,PROM的主要并发症是宫内感染及早产。若不及时处理PROM,常危及孕产妇及围产儿生命安全,而PROM的诊治,尤其是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相似文献   

7.
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破裂.是围产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占分娩总数的2,7%-17,0%.是造成围产儿和早产儿死亡的常见原因.我院自2006年1-12月共收治48例胎膜早破的产妇,通过积极合理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秀芝 《中国保健营养》2008,17(11):106-108
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者,称胎膜早破,(简称PROM),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可引起一系列产科并发症。是孕产妇感染、早产、围产儿死亡和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约占分娩总数的10%-12%左右。  相似文献   

9.
胎膜早破是指胎膜在临产前破裂,是分娩常见的并发症,在我国,发生率为14%~15%。胎膜早破常并发感染、脐带脱垂、早产、胎儿窘迫、胎儿畸形等,使围产儿死亡率增高。在头位分娩中,胎膜早破是难产的早期信号。  相似文献   

10.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占分娩总数2.7%~17%,其对妊娠分娩不利的影响是早产率、围生儿死亡率、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均增加。随孕周增大,出生婴儿死亡率呈递减性趋势,故提倡期待疗法,延长孕龄。本文对我院48例PPROM(孕满28周而不足37周、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者)患者,实施期待疗法的病例进行回顾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2005年1月~2005年11月共收住产妇2018例,其中胎膜早破244例,发生率为12.1%。 胎膜早破指临产前胎膜全层发生自然破裂,破裂后一小时未发动临产者,是围产期常见的并发症,可危及母婴的安全,导致早产及围产期感染。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药物或方法能使已破的胎膜重新修复,所以对于胎膜早破应以防为主,防范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洁 《工企医刊》2003,16(6):37-38
胎膜早破(PPROM)为产科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而妊娠不足月的产妇发生胎膜破裂后常合并早产、感染、胎儿窘迫、脐带脱垂及胎儿发育不良。造成围产儿发病率、病死率增高,发生早产者约为足月产的2.5~3倍。也是  相似文献   

13.
申灵芝 《健康大视野》2007,15(5):148-149
胎膜早破是发生在未正式临产前的胎膜自然破裂,是围产期常见的并发症,可诱发早产,增加宫内及产褥感染危险,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的配合临床工作,也给病人从心理、生理和身体全面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更为了使每个家庭得到一个健康的婴儿,使家庭美满幸福。本文对我院胎膜早破的病例进行分析和回顾,提出了一系列对胎膜早破的护理中问题,并着重提出如何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早产、产后子宫内膜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将临床305例早产的患者中119例胎膜早破作为观察组,早产但未发生胎膜早破的186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得的结果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产前感染及产后感染的发生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的分娩方式、围产儿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胎膜完整对防御感染甚为重要。胎膜早破对围产儿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引发早产,防治胎膜早破的关键是防治早产。  相似文献   

15.
胎膜早破指在临产前胎膜破裂羊水流出,易并发脐带脱垂、羊膜炎、胎儿感染等,是围产儿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2005年我科收治胎膜早破6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中初产妇48例,经产妇12例;孕20~24周2例,孕25~28周4例,孕29~32周6例,孕33~36周9例,孕37~  相似文献   

16.
早产和胎膜早破经常同时存在,且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围产儿病率和病死率相当高。如呼吸窘迫综合征(RDS)、颅内出血、感染、高胆红素血症等,远期还可能发生肺炎、视力障碍以及神经系统发育不良而引起智力低下,所以为了提高人口素质,恰当地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关键。本文将我院近两年来,早产合并胎膜早破86例诊治情况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指孕满28周而不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的病例。收集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分娩的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病例86例。同期分娩总数4980例,占分娩总数的1.7%。1…  相似文献   

17.
病房里,30岁的梅梅停经35周,头天夜里上厕所时突然出现阴道流水,但无腹痛而入院。28岁的小薇停经39周,白天在家做家务时突然出现阴道流水,也无腹痛而入院。一般认为,有规律的腹痛是临产的标志,临产后数小时随着胎头下降和宫颈口的开大,胎膜会自然破裂。而在临产前发生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若胎膜破裂发生在孕37周前,  相似文献   

18.
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 PPROM)是指妊娠未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发生自发性破裂.PPROM造成的围生儿病死率、新生儿发病率及妊娠妇女感染率较高,直接影响到母婴安危.恰当处理PPROM是产科工作者应重视的问题.现对本院147例妊娠28~36+6周胎膜早破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指妊娠37周内胎膜在临产前发生自发性破裂,发生率为2.0%~3.5%。PPROM孕妇中只有7.7%~9.7%的胎膜破口能够自然愈合,破膜后超过80%~85%将于1个月内分娩,70%~75%于破膜后2周内分娩,而持续阴道流液的孕妇60%在7天内启动分娩。胎膜破裂后母儿容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PPROM母亲面临的危险有绒毛膜羊膜炎、脐带脱垂、胎盘早剥、难产及产后出血等,而胎儿可能发生早产、胎儿窘迫、宫内感染、四肢变形、胎位变化、胎儿肺发育不良及肺动脉高压等,从而增加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但胎膜早破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长期以来是产科临床中较为棘手的问题。随着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研究的深入,目前认为MMP在胎膜早破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丽波 《现代保健》2009,(17):124-124
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突然有不能控制的阴道流水,咳嗽用力时更明显,量的多少和持续时间不同。胎膜早破有足月胎膜早破和早产胎膜早破,而多数胎膜早破发生于足月妊娠。现将足月胎膜早破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