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对人类健康有较大损害的病症之一,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便捷的交通运输,使该类疾病的传播途径更易实现且速度加快。致使人群总体发病率上升。为了解该类疾病的发病现况及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做好居民的预防保健工作,自2003年12月~2004年10月对南京市3个城区5个社区共计125户居民家庭进行了有关呼吸道感染的随访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的常见病.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我们于1994年春季对福州市某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以福州市某一幼儿园的3.5~65岁的儿童约500名.该园环境清洁.设备齐全.儿童在园内情况基本一致。1.2方法:以调查表形式要求每个儿童家长如实填写家庭情况:平均居住面积,炊事燃料,家中吸烟情况等。于1993年12月至1994年3月期间.对儿童每日进行晨检(除休息日,约100天).发现有流鼻涕、连续打喷嚏、头痛、发热、咳嗽、咳痰、扁桃体红肿、咽喉红肿痛胸闷、气急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病例流行特征,探讨影响转归的危险因素。方法舟山市2011年3月—2014年2月确诊老年SARI病例按不同转归进行分组,分析病例特征,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251例SARI确诊病例中,好转组236例,未愈组15例。两组病例在住院期间临床表现既往史的单因素统计分析表明,气促发生率未愈组为86.67%,高于好转组的47.46%;有癌症疾病史比例未愈组为53.33%,高于好转组的14.41%;并发症中肾功能损害的比例和DIC发生率未愈组分别为13.33%和13.33%,均高于好转组(1.69%和0.4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癌症疾病史、临床表现有气促和并发DIC为影响转归的危险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11.79(3.44~40.37)、8.01(1.64~39.19)和44.55(3.42~581.15)。结论应对有气促表现和癌症史的老年SARI患者加强监护,防止DIC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呼吸道感染儿童腺病毒(ADV)感染的影响因素与病毒亚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呼吸道AD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病毒基因亚型分布;随后选取同时于医院住院治疗的8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无ADV感染)纳入对照组,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AD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年龄3岁以下呼吸道ADV感染者阳性率为55.00%,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儿童(P<0.001);春冬季出现呼吸道ADV感染者阳性率为78.33%高于夏季、秋季(P<0.001);家庭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下的家庭,儿童出现呼吸道ADV感染者阳性率为66.67%,高于3 000元以上的家庭(P<0.001);居住地在城市的儿童出现呼吸道ADV感染者阳性率为81.67%,高于农村居住的儿童(P<0.001);咳嗽、流清涕、发热、咽部充血是呼吸道ADV感染儿童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主要经空气传播,多数患儿表现为单一感染;120例患儿病毒亚型中包括78例B亚型,占65.00%; 39例C亚型,占32.50%; 3例D亚型,占2.50%;其中主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湖州市某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感染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湖州第一人民医院开展的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 湖州第一人民医院共报告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232例,占所有同期入院病例数的2.46%。发病时间以冬春季为主,发病年龄以0~5岁儿童为主。临床特征以发热、咳嗽、咽痛、呼吸急促为主,84.91%病例并发肺炎。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重症病例危险因素回归模型,结果发现体质指数(BMI)、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病史、气短和呼吸急促为发生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湖州第一人民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在儿童,冬春季高发,多数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为高BMI、心血管疾病病史等。  相似文献   

6.
某部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监测报告夏晨,吕振良(83235部队医院)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性疾病预防工作,我们自1993年12月至1994年11月在某部3个单位对该病进行了监测,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对象:为某部指战员5397...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分析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兰州市2015年1月—2018年3月期间的510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比较不同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气管切开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抗生素应用种类、是否合并其他部位感染及疾病种类者的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同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因素与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结果 510例气管切开患者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06例,发生率为40.39%,不同性别患者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APACHEⅡ评分、气管切开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抗生素应用种类、是否合并其他部位感染及疾病种类者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气管切开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抗生素应用种类、是否合并其他部位感染及疾病种类均是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可根据影响因素为本类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城市家庭成员急性呼吸道感染(ARI)发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3个城区5个社区共计125户家庭成员进行随访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应用广义估计方程1(GEE1)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低年龄段、经常感冒,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和个人健康状况差,是个人好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索。结论 用GEE1可以很好地对家庭呼吸道疾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2016年之间的905例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有无吸烟史、住院天数的长短、留置胃管及镇痛镇静情况、是否使用呼吸机、人工气道建立、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雾化吸入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与患者的性别、原发病无关,不具有可比性(P﹥0.05),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吸烟史、留置胃管及镇痛镇静、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等因素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任何一个治疗环节的失误都可能造成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为了防止感染的发生应及时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尽量为患者营造一个清洁无菌的治疗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苏州市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的病毒病原谱及流行特征。方法 对2016年11月~2017年5月入住医院呼吸科的儿童进行前瞻性监测,采集研究对象的鼻咽分泌物,检测甲、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A and B,InfA、InfB)、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鼻病毒(rhinovirus,RV)和博卡病毒(bocavirus,BoV)抗原,同时收集人口学信息和临床资料。结果 研究共纳入479名病例,病毒总检出率为49.1%(235/479),检出率最高的为RSV 26.1%(125/479),其次为流感病毒(7.7%),RV(7.3%),BoV(5.2%),PIV(4.6%)和ADV(1.5%)。InfA主要是H3N2,InfB主要为Victoria株系。7~月龄组患儿的病毒检出率最高(59.6%),其次为0~月龄组(55.8%),检出率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口恶)趋势2=13.541,P=0.001)。结论 苏州市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以RSV为主,流感病毒也起着重要作用,InfA以H3N2为主,InfB以Victoria为主。低年龄儿童更容易受呼吸道病毒感染,部分病毒感染有年龄和季节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南京城区居民的膳食模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南京市2个城区7个社区里年满30周岁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采用专门设计的食物频数量表,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膳食模式.结果 因子分析提取5种膳食模式:调味品模式、动植物蛋白模式、传统健康模式、甜食模式和饮酒、饮料模式.传统健康模式类似于精明膳食模式;甜食,饮酒、饮料模式类似于西方膳食模式.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传统健康模式与男性、高龄、高社会经济状况(socio-economic status,SES)、健康生活方式呈正关联,与体重指数、腰围呈负关联;而甜食模式和饮酒、饮料模式与低龄、不健康生活方式、体重指数、腰围呈正关联(均有P<0.05).结论 膳食模式受社会人口统计学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高SES、健康生活方式人群易采取健康膳食模式.应加强公众教育,倡导平衡膳食,尤其针对低SES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辽宁省城乡居民洗手情况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沈阳、辽阳、营口3个城市24个社区(村)的1208名18~60岁居民采用全国统一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辽宁省城乡居民正确洗手率为4.5%;吃东西前、上厕所后、于完活/下班后、接触钱币后、去医院/接触病人后等5种情形下每次都洗手者分别占55.4%、64.7%、65%、42.4%、58.9%;洗手时使用流动水冲洗者占68.7%;洗手时使用肥皂、香皂、洗手液等清洁用品占34.6%;洗手时长不少于20s者占24.2%。正确洗手率在不同地区、性别、文化程度和健康知识得分的居民中存在差异(P〈0.05或〈0.01)。结论辽宁省居民正确洗手率普遍偏低,建议普及洗手知识,开展行为指导,提高正确洗手率。  相似文献   

13.
包磊  徐翠林  汪华 《中国公共卫生》2014,30(12):1599-1602
目的 了解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居民超重、肥胖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与常见慢性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在雨花台区抽取15周岁以上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12 627份。样本人群体质指数均值为(23.64±2.91)kg/m2,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5.43%和7.29%,男女超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吸烟、食盐口味适中及偏重是超重和肥胖的危害因素(P<0.05),OR值分别为1.22、1.28和1.47,轻度工作强度、睡眠时间6~8 h及>8 h是超重和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OR值分别为0.79、0.91和0.77。超重和肥胖人群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阻肺、高血脂症相对于正常人群的危险度(RR)分别是1.65、1.55、1.27、1.49、1.06、1.87和2.38、2.39、1.54、2.07、1.69、4.26。结论 雨花台区人群超重、肥胖现状并不乐观,应积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人群超重和肥胖的发生,使之成为慢性病防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潮州市居民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潮安区≥18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各组率比较采用χ2分析;应用log - binomial回归分析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居民超重肥胖率为29.7%,中心性肥胖率为25.4%。log - binomial回归显示:45~59岁(PR = 1.33,95%CI:1.21~1.46)、山区(PR = 1.28,95%CI:1.16~1.40)、已婚(PR = 1.79,95%CI:1.51~2.12)、丧偶/离婚(PR = 1.35,95%CI:1.05~1.73)、身体活动3~5次/周(PR = 1.09,95%CI:1.01~1.19)和≥6次/周 (PR = 1.14,95%CI:1.04~1.25)、水果模式(PR = 1.21,95%CI:1.07~1.37)、蔬菜肉类模式(PR = 1.19,95%CI:1.06~1.34)、海产品模式(PR = 1.22,95%CI:1.08~1.39)为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学生(PR = 0.49,95%CI:0.28~0.87)、文化程度(中学PR = 0.91,95%CI:0.84~0.99,大专及以上PR = 0.79,95%CI:0.64~0.97)、中等水平静坐时间 (PR = 0.91,95%CI:0.83~0.99)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女性(PR = 1.10,95%CI:1.02~1.19)、45~59岁(PR = 1.32,95%CI:1.23~1.41)、≥60岁(PR = 1.28,95%CI:1.18~1.38)、已婚(PR = 1.49,95%CI:1.32~1.69)、丧偶/离婚(PR = 1.36,95%CI:1.16~1.60)、无业/离退休居民(PR = 1.07,95%CI:1.01~1.13)、身体活动3~5次/周 (PR = 1.09,95%CI:1.03~1.15)、身体活动≥6 次/周 (PR = 1.18,95%CI:1.11~1.25)、海产品模式(PR = 1.17,95%CI:1.07~1.27)为中心性肥胖的危险因素,学生(PR = 0.47,95%CI:0.44~0.8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PR = 0.78,95%CI:0.66~0.92)、中等水平(PR = 0.93,95%CI:0.88~0.99)和高等水平(PR = 0.87,95%CI:0.87~0.92)静坐时间是中心性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 潮州市居民超重/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较高,应针对高危人群和饮食模式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控制居民肥胖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西吉县农村居民吸烟现状,探讨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宁夏西吉县18个乡镇的1180户农村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西吉县农村居民男性吸烟率为37.56%,男性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21.05±6.322),87.72%的每日吸烟量不超过20支。吸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民族、年龄、文化程度及两周是否患病,汉族高于少数民族,35岁组吸烟率最高为41.98%,初中组吸烟率最高46.76%,患病者吸烟率低于未患病者。结论为了保障人民健康,建议政府制定相应控烟政策,积极开展控烟行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丹东地区居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5年4月 - 11月在丹东市某医院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且在该市居住10年以上的650名居民为研究对象,确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出情况,同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对其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650名检测者中,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68.61%,其中男性379人,阳性率73.61%,女性271人,阳性率61.62%,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χ2 = 10.551,P = 0.001)。随着年龄的增加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有上升的趋势(χ2 = 6.873, P = 0.008)。有返酸现象的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更高(χ2 = 7.51, P = 0.006)。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长、经常吃烧烤、常吃腌制食品、消化性溃疡疾病史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常吃大蒜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 丹东市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可能是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掌握南京市居民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流行病学特征,探讨MS的影响因素,为MS及其相关疾病的一级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南京市各区按经济水平分为三层,每层随机抽取2个区,每个区抽取6个社区居委会,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75户,抽中户家庭成员全部作为被调查对象,进行询问调查、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以≥15岁普通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膳食模式,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MS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研究对象共计5029人。依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等组织共同发表的临时联合声明诊断标准,南京市≥15岁人群MS粗患病率为30.98%,标化患病率为21.87%,男性(24.31%)高于女性(19.18%)(χ^(2)=19.420,P<0.001),城市(23.11%)高于农村(19.56%)(χ^(2)=8.115,P=0.004);MS患病的危险因素包括生活在城市(OR=1.344,95%CI:1.126~1.604)、年龄增加(OR_(65岁组)=10.658,95%CI:5.357~21.204)、吸烟(OR=1.222,95%CI:1.008~1.480)、长闲暇静坐时间(OR=1.225,95%CI:1.044~1.437)、BMI增加(OR_(肥胖)=18.491,95%CI:14.887~22.969)及高血压家族史(OR=1.164,95%CI:1.010~1.342),而高文化程度(OR_(大专及以上)=0.693,95%CI:0.515~0.932)为保护性因素。膳食模式分析共纳入食物频率调查对象1746人,因子分析提取3种膳食模式,分别为糕点饮料模式、传统植物模式和西方肉类膳食模式;西方肉类膳食模式下,Q4人群相比于Q1人群MS患病风险增加(OR=1.595,95%CI:1.095~2.323,P_(趋势)=0.018)。结论南京市≥15岁居民MS患病率较高,应通过控制体重,改变吸烟、长闲暇静坐时间、不合理膳食结构等方式予以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9 542名15~69岁常住人口开展问卷调查。结果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6.48%,城市为9.94%,农村为3.43%。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发现,文化程度、地域、民族、婚姻、家庭规模和收入是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共同影响因素。文化程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具备健康素养的人口比例越高(城市OR=1.854,农村OR=2.972)。与东部地区比较,中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高(城市OR=1.063,农村OR=1.255),西部较低(城市OR=0.86,农村OR=0.72)。少数民族低于汉族;已婚者略高于未婚者;家庭规模越大,家庭收入越低,家庭成员的健康素养水平越低。多因素分析发现,城市居民年龄越大健康素养越高(OR=1.005),农村居民与此相反,年龄越大健康素养越低(OR=0.985);城市男性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女性(OR=1.069),但农村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略有差异。文化程度是居民健康素养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地域、民族、婚姻、家庭规模和收入不同程度地影响城乡居民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