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川地质学报》2022,(4):597-600
云南省澜沧县黑山矿区位于三江成矿带南段,处于昌宁-孟连裂谷南段,成矿背景优越。通过地质详查工作,大黑山矿区发现铅锌矿体3条,矿石矿物主要有氧化铅、氧化锌、闪锌矿、方铅矿、金、银黄铁矿、黄铜矿、软锰矿、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富锰方解石等。矿石结构主要为它形粒状结构,次为交代残余结构、充填交代结构、交代星状结构、它形填隙结构,矿石构造为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通过对大黑山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成因为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
3.
遵义黄家湾镍钼多金属矿成矿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州遵义地区黄家湾镍钼多金属矿是寒武系底部的黑色页岩型矿床。黑色岩系中微量元素特征显示镍钼多金属矿层的Ni,Mo,Cd,V,Cu,Zn明显富集,而高场强元素Nb,Th,Hf,Zr,Ti亏损。稀土元素显示多金属矿层的艿(Eu)呈正异常,中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结合镜下观察发现的有机质、红藻囊果与金属硫化物之间密切的共生关系和前人研究结果,分析了黑色岩系镍钼多金属矿的成因,认为镍、钼、铜、锌等金属元素的来源与热液有关,通过生物作用聚集并在缺氧的还原沉积环境下大量堆积,富集形成Ni—Mo金属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4.
小南沟银铅锌多金属矿为辽宁省葫芦岛地区一新探明的矿床。文章对该矿床的矿石样品进行了光薄片鉴定、电子探针分析、包裹体测试、同位素测试等研究工作。研究表明,矿床的有用元素为银,共(伴)生铅、锌;银与方铅矿、黄铜矿、黝铜矿密切相关,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方铅矿、黄铜矿、黝铜矿内,少量以自然银形式包裹在方铅矿内。成矿可分成2期(热液成矿期、表生成矿期)4个阶段(早期黄铁矿-绢云母、石英阶段;石英-银、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碳酸盐化阶段;表生氧化阶段)。矿床成因为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5.
林国宣 《福建地质》2011,30(1):29-37
银场型硫-多金属矿体顺层贮存于船山-棲霞石灰岩中,为晚石炭-早二叠世闽西南海盆地沉积形成"矿源层"的基础上,经印支期、燕山期构造变动,受多次岩浆热液作用富集成的层控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云南德钦鲁春铜铅锌多金属矿同位素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体产于中三叠统上兰组上段第一层层间裂隙和破碎带.上兰组与其上的攀天阁组属"双峰式"火山岩.地层层位、热液运移和矿质沉淀的构造空间控制了本矿床的产出.属典型的中-高温热液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7.
茶里岩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著名的香花岭矿田南部,是南岭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野外地质工作、综合整理和分析研究。总结了区内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等特征,确定矿床成因类型为中-高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矿床规模为中型。从研究香花岭矿田内各大中型矿床的矿化类型,结合工作区地质条件,提出了本区的找矿方向及前景。  相似文献   

8.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10-30
茶洞矿区位于北东向吴川-四会大断裂北端与东西向贵子-挞石弧形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断裂带及断裂带内的次级断裂控制着区内的金矿分布。是区域上非常有利的构造成矿部位,成矿条件优越。本文主要结合该区地质勘查成果,简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并进一步详细论述了矿床成因。认为断裂构造是控制矿体规模、产状、形态的主要因素,并为含矿溶液的活动和充填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场所。矿区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矿床,其工业类型为蚀变破碎带型银金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9.
张信 《矿产与地质》2007,21(4):415-420
通过对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特征以及对岩(矿)石同位素、稀土元素、成矿温度等地球化学和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的研究,认为,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床为一典型的岩浆热液充填型矿床。与成矿有关的隐伏岩体受深部隐伏的深大断裂控制,可能与黄岗梁矽卡型铁-锡矿床同属一构造岩浆成矿带上不同成矿环境下形成的矿床。并认为,在该成矿带上及大井矿区深部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华北地台北缘狼山-渣尔泰、燕辽及林西一带三个硫-多金属成矿带的资源远景评价,采用"欧氏距离相似系数法"进行了资源潜力预测。分别圈定出:三贵口、白音布拉沟尤阁庙、小并沟A级远景区,对门山哈沙图庙、南公中、欧布乞B级远景区;沙窝店、杨树沟A级远景区,黄土梁、梓木林、赵家村、峪尔崖B级远景区;雅马吐、敖尔盖-阿德勒根山、昭胡都格、驼峰山A级远景区,代铜山、好来宝B级远景区。在三个区中选择三贵口、沙窝店、羊山砬子、驼峰山、昭胡都格等几处(多金属)硫铁矿进行了具体评价,证实了该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绢云母矿钾肥的研制及其肥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助剂焙烧制取绢云母矿钾肥。以化肥作参比 ,进行了绢云母矿钾肥对玉米和水稻的肥效试验 ,结果表明 ,在同等施钾水平下 ,施用该矿钾肥比施用氯化钾更能提高作物的吸钾能力、改善土壤的供钾性能。  相似文献   

12.
抗旱肥料的诞生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实践证明,用磷铝质岩加工制成的新肥,不仅肥效显著,更有巨大的抗旱能力。据多年来的田间观测及初步研究成果可知,它的抗旱性能,主要由于共生的稀土中镧系所致。另在新肥生产中,要开展SO2的回收,并制得硫酸系列产品,提高厂家经济效益。化学肥料抗旱性能的发现,为其提供了极富前景的理论课题,并将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2010~2011年间,云南大多数地区发生百年一遇旱灾,宜良和腾冲两地进行高频大地测深法(EH4)地下找水勘探,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说明EH4法在岩溶地区和玄武岩地区找水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生态水层与生态水”概念及研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水层”与“生态水”概念是针对植被在水文循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提出,是水文地质研究向生态环境研究的拓宽。它的研究将可能对水文循环的系统量化研究、降水分配量化研究以及环境保护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堇青石的矿物学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堇青石作为一种天然矿物已被研究多年,它广泛分布于岩浆岩、变质岩和伟晶岩中,但确很少富集成矿。基于堇青石所具有的许多优良性能,使它在耐火材料、精细陶瓷、计算机集成电路的基片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从堇青石的矿物学角度出发,阐述人工合成堇青石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了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人为土的工程性质,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人为土,本文对人为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定义了人为土的内涵,分析了人为土的成因,确立了人为土的分类原则,建立了人为土的工程分类和利用体系。根据人为土的成因,将人为土分成二个大类,五个亚类和十一个种类,并对每一类土的内涵、基本原理、工程性质及其优缺点等进行了详细的分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类人为土的工程利用方案和适用范围。研究成果为人为土的研究和工程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郯城-庐江断裂基本特征及其控盆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郯城-庐江断裂是中国东部一条规模巨大的断裂构造带, 贯穿中国东部大陆, 向南延伸入南海, 向北抵达俄罗斯境内。郯城-庐江断裂成生于早白垩世晚期, 是一条巨型压扭性断裂带。研究认为, 郯城-庐江断裂不存在巨大平移, 它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 并控制K2-E断陷盆地带及其相伴的断隆带的发生、发展; 郯城-庐江断裂是一条活动性断裂构造带, 研究它的基本特征及其控盆作用, 有助于认识中国东部乃至东亚地区晚中生代以来的大地构造属性。  相似文献   

18.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沿海地区海相沉积的软土地基加固以排水固结为主要方法,但随着工程要求的提高,加固方法也不断发展经体的综合讨论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基本原理,加固特点与效果,该法利用真空预压法与堆载预压法加固效果可以叠加的原理,在超软基上可以获得较真空预压法更大的预压荷重,获得更佳的加固效果,同时结合一些工程应用实例具体分析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应用效果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硅藻土开发应用及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硅藻土的微米级形体、天然纳米孔和主要成分为非晶质硅藻壳等特殊构造与性质,开发多用途的纳米材料、微孔材料、改性剂及合成白炭黑等,应用于污水处理、环保建材、无机分离膜、杀虫剂、橡胶补强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20.
王道德  戴诚达 《地球化学》1995,24(2):110-120
类地行星挥发性元素普遍亏损很可能是由于太阳星云早期剧烈的太阳活动引起的。当气体、尘粒、挥发性元素和水被驱赶出内太阳系时,只有米级到公里级的物质保存下来并堆积成星子,最终吸积星子形成类地行星。我们认为类地行星的初始物质主要是已分异的星子和一些未分异的球粒陨石质星子或不同类型的陨石母体,最靠近太阳形成的星子具有最低的FeO/(FeO+MgO)值,水星是在靠近太阳的高度还原条件下吸积成分类似EH球粒陨石的星子形成的。地球的初始物质为分异的铁陨石及H群球粒陨石。随着距太阳距离增大及温度降低,陨石形成的部位大致为:EH、EL-IAB-SNC(辉玻无球粒陨石、辉橄无球粒陨石、纯橄无球粒陨石)-Euc(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H、L、LL-CV、CM、CO-Cl-彗星。物体之间、星子之间及行星与星子之间的碰撞对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