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安全性,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2008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孕产妇15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行再次剖宫产74例,经阴道试产79例.观察阴道试产成功率,并比较两种处理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阴道试产成功58例,阴道试产失败后改行剖宫产21例,阴道试产成功率73.42%.两组均无一例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生死亡.新生儿Apgar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产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再次剖宫产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再次剖宫产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并非剖宫产手术的绝对指征,符合阴道分娩条件者,在严密的产程监护下进行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后再妊娠孕妇,根据分娩方式,随机分为阴道分娩组与再次剖宫产组,对两组产妇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80例剖宫产后再妊娠孕妇,经阴道试产56例,试产成功40例,占71.4例,其余40例患者行再次剖宫产。再次剖腹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高于阴道分娩组,住院天数多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显著( P<0.05);再次剖腹产组的产后产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妊娠产妇选择分娩方式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在满足阴道分娩适应证情况下,采取阴道试产安全、有效,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12例,将要求行阴道分娩且符合阴道分娩条件56例作为观察组,将再次行剖宫产术分娩5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妊娠结局,观察比较两组产后24h出血量、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体重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78.6%。观察组完成阴道分娩46例,其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发生产褥感染2例,占3.6%;对照组为8例,占14.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发生新生儿窒息3例,占5.4%;对照组为5例,占9.0%;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只要符合阴道分娩条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205例双胎妊娠产妇,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的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胎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道分娩组第2胎儿的窒息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剖宫产者再孕后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分娩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孕孕妇135例,对其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135例再孕产妇中行阴道试产者90例,成功30例,行再次剖宫产术者105例。剖宫产术组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发生率较阴道分娩组高( P<0.05),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再孕者再次剖宫产并非绝对指征,条件允许可行阴道分娩,临床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收治的1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的产妇,根据其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比较两种分娩方式下的出血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150例产妇中,具备阴道试产指征的产妇97例,其中,实施阴道分娩的72例,实施剖宫产分娩的78例,分别占48.0%和52.0%.实施阴道分娩的产妇在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剖宫产分娩的产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通过阴道分娩可以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产妇符合阴道试产适应证的情况下,选择阴道分娩有利于分娩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南京市浦口区浦厂医院收治的132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92例行剖宫产(剖宫产组),40例行阴道分娩(顺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进行观察分析。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非瘢痕子宫产妇行阴道分娩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顺产组和对照组的分娩情况。结果剖宫产组与顺产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顺产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剖宫产组,产褥病发病率低于剖宫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顺产组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住院时间、产时出血量及产褥病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制定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分娩方案时,应对再次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指征严格把握,对于条件符合者建议其行阴道分娩,以减轻产妇痛苦,改善其分娩结局,但在分娩过程中需对产妇生命体征严密监测,如有需要应及时转行剖宫产,以保证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剖宫产孕妇术后再次妊娠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孕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娩方式、分娩结果及医疗费用、母婴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中,再次剖宫产者13例(13.27%),85例行阴道试产(86.73%),尝试阴道试产孕妇中成功者63例(74.12%),失败者22例(25.88%).22例失败患者需改行剖宫产手术.阴道试产与剖宫产术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费用对比显示:阴道试产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费用均优于剖宫产,对比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对比中两种分娩方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阴道试产成功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费用均优于阴道试产失败,对比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孕妇术后再妊娠可以选择阴道试产,剖宫产史不再是行再次剖宫产手术的绝对标准指征,且临床阴道分娩试产具有经济、安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不同分娩方式的效果.方法 抽取妇产科2015年4月-2016年接诊的92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选择的分娩方式分组:Ⅰ组46例行剖宫产分娩,Ⅱ组46例行阴道分娩,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①Ⅱ组产后出血量(211.17±24.35)mL、住院时间(5.23±1.46)天、住院费用(2 641.29±216.52)元明显少于Ⅰ组(397.93±47.36)mL、(9.04±2.14)天、(5 346.85±487.93)元(P<0.05);②Ⅱ组孕妇产褥率2.17%、产后贫血率2.17%、腹腔粘连率0.00%及新生儿窒息率2.17%明显低于Ⅰ组19.57%、15.22%、13.04%、13.04%(P<0.05).结论 针对具有阴道分娩指征的孕产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可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恢复时间,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法及疗效,寻求确保母婴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9-04~2011-06期间收治202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剖宫产分娩及阴道分娩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其中184例行再次剖宫产,其产后出血、腹腔粘连、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及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明显升高,18例经阴道试产者10例成功分娩,成功率为56.5%.结论 瘢痕子宫非剖宫产决定手术指证,再次剖宫产致产妇并发症增加,适合阴道试产者应提倡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1.
李秀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2):208-2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收集2004-01~2010-10南郑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68例,对其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医疗费用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10例与同期非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10例对照分析,再次剖宫产(RCS)58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HCS)58饲进行对照.结果:17例阴道试产,10例试产成功,成功率58.82%;RCS 58例,手术产率85.29%.VBAC组新生儿窒息率、产时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又(P>0.05);RCS组较VBAC组出血量大[(198.9±4.5)mL、(166.5±12.6)mL],平均住院天数[(8.60±1.56)d、(5.20±0.22)d],医疗费用高;RCS组产后出血率(6.90%)较PCS组(0)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史并非再次训宫产的绝时指征,无试产禁忌者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剖宫产术后形成子宫切口憩室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2020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84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剖宫产术后随访2个月期间形成瘢痕子宫切口憩室产妇的临床资料,纳入发生组,另收集同期84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剖宫产术后随访2个月期间未形成瘢痕子宫切口憩室产妇的临床资料,纳入未发生组。查阅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纳入可能的影响因素,经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剖宫产术后形成瘢痕子宫切口憩室的相关因素。结果 发生组产妇剖宫产次数多、子宫后位、围术期胎膜早破、子宫切口缝合方式与未发生组患者对比(P<0.05),两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P>0.05);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剖宫产次数多、子宫后位、围术期胎膜早破、子宫切口单层缝合是其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切口憩室形成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痕子宫再次妊娠行剖宫产产妇术后形成瘢痕子宫切口憩室的影响因素可能为剖宫产次数多、子宫后位、围术期胎膜早破、子宫切口单层缝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降低再次剖宫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结果:选择再次剖宫产81例,选择阴道试产39例,阴道分娩28例,试产成功率71.79%.结论:对于前次剖宫产,只要无明显的剖宫产指征,给予充分的阴道试产是比较安全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的适宜时机和最佳分娩方式。方法:分析52例重度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孕周终止妊娠及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方式的母婴结局。结果:≤34周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明显升高。与剖宫产组比较,阴道分娩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显着降低,其围生儿病死率及孕产妇并发症均显着升高。结论:重度妊高征患者,在促胎肺成熟治疗后可于孕34周终止妊娠,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佳。  相似文献   

15.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率也随之增加,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人数也逐渐增加。我院近两年有18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其中有37例阴道分娩,2例阴道助产,其余再次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6.
范兰玲 《航空航天医药》2013,24(9):1076-1077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选取12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及相关问题做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孕妇中择期剖宫产76例,阴道试产44例,27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1.36%.结论:疤痕子宫并非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证,如果没有明显的再次剖宫产指证,在严密监护下给予孕妇试产机会是比较安全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尽管采取了各种措施,我国剖宫产率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1]。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后,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多。此类产妇可以试产经阴道分娩,但经阴道分娩又存在子宫破裂及胎儿窘迫等结局。因此,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分娩方式的选择成为产科医师关注的热点。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就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影响因素及其可能引起的不良妊娠结局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过期妊娠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142例高原地区过期妊娠产妇(观察组)与同期分娩的足月妊娠产妇174例(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母婴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产时损伤、产后出血、产褥病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羊水Ⅲ度粪染发生率、国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原地区,过期妊娠可影响妊娠结局,需密切监护孕产妇的变化,必要时及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9.
梁迪  王心  姚继芹  刘敬超  尚丽新 《人民军医》2014,(10):1104-1106
目的:观察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分娩巨大儿产妇54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分娩正常体重新生儿产妇5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次、宫高加腹围和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病态肥胖等发生情况,以及两组分娩情况和妊娠结局,分析巨大儿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1)观察组产次及妊娠末期宫高加腹围,非常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态肥胖、妊娠期糖尿病等的发生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过期妊娠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观察组分娩男性新生儿比例及剖宫产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头盆不称、持续性枕后或枕横位、活跃期停滞、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会阴或宫颈裂伤、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等的发生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3)观察组中剖宫产者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阴道分娩者(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阴道分娩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体重≥4250g巨大儿剖宫产率,非常显著高于≥4000g且〈4100g巨大儿及≥4100g且〈4250g巨大儿(P〈0.01);体重≥4100g且〈4250g巨大儿剖宫产率,显著高于≥4000g且〈4100g巨大儿(P〈0.05)。结论:巨大儿的发生受胎儿性别、产次、宫高、腹围、妊娠期糖尿病、肥胖症等多种因素影响,应给予高度重视;提高产前诊断率,评估和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有助于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妊高征产妇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106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产妇46例为观察组,无剖宫产史产妇60例为对照组A,另选择同期足月分娩的健康产妇100例为对照组B,比较3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妊娠结局:观察组早产、剖宫产、子宫破裂、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及围产期小儿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及对照组B(P<0.01);对照组A早产、剖宫产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B(P<0.01);并发症:观察组与对照组A胎盘早剥、急性肾功能衰竭、左心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HEILP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P<0.01);不同妊娠高血压类型妊娠结局比较: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低出生质量儿发生率显著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P<0.01),而轻度子痫前期组又明显低于重度子痫前期组(P<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高血压产妇妊娠结局预后不良,孕晚期应加强监护,采取积极干预措施,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