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分子肝素(LMWH)作为一种有效的抗凝剂,常用于预防或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疾病,临床主要采用注射给药.本文综述近年来LMWH非注射给药途径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肝素非注射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分子肝素(LMWH)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凝药物,常用的注射剂型存在的一些缺陷影响了临床治疗血管栓塞性疾病的疗效。为了克服这些不足,近年来很多学者开始研究LMWH的其他给药途径,包括口服制剂、舌下给药、直肠栓剂、鼻腔给药,以及经肺、经皮肤给药。LMWH非注射制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本文就LMWH非注射制剂的优缺点等方面作一综述,从而介绍更多LMWH给药途径,以供特定患者人群选择。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肝素直肠栓剂的研制及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制低分子肝素直肠栓剂。方法用热融法制备低分子肝素栓剂 ,以体外溶出试验考察其药物释放规律 ,以家兔血液凝固时间的变化证明药物的体内吸收。结果该栓剂体外药物释放符合Fick′s扩散方程 ,低分子肝素能从直肠部位吸收进入体内。结论直肠给药是低分子肝素的又一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血液滤过透析中,相同剂量的低分子肝素经动脉端及静脉端两种给药途径的抗凝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分为透析管路静脉端(滤器后)给药组和动脉端(滤器前)给药组,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静脉端给药组2、4 h时低分子肝素浓度高于动脉端给药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治疗前和给药2 h以及4 h APTT滤器残留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的凝血情况和穿刺点压迫时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端给药在减少低分子肝素剂量下仍能够达到同样的抗凝效果,并且对减少并发症发生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与玻璃酸钠复方凝胶注射液和单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液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和机制.方法:12只新西兰白兔左右膝关节腔内各注射0.4%木瓜酶溶液0.3 mL,随机分为3组.自造模7 d后开始给药,每周1次,共5周.结果:低分子肝素与玻璃酸钠复方凝胶注射液组、低分子肝素注射液组疗效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含低分子肝素的注射液能够明显促进滑膜、软骨细胞增生,降低软骨破坏,同时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的释放,调节白介素-6的分泌,有利于改善骨关节炎症状.结论:低分子肝素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具有安全、方便、行之有效的治疗骨关节炎方法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穿膜肽R6促进低分子肝素大鼠肠道吸收的作用。方法以用药前后血液凝固时间的变化为指标,采用大鼠十二指肠给药的方法评价R6对低分子肝素的促吸收作用,采用肠袢法研究R6的主要促吸收部位。结果R6作为吸收促进剂,低分子肝素十二指肠给药后凝血时间显著延长,R6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部位均显示促吸收作用,且在回肠部位的促吸收效果最显著。结论R6能够显著促进低分子肝素的大鼠肠道吸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52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抗心肌缺血治疗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缓解率达92.3%,心电图改善率达80.8%,除4例局部注射处出现瘀斑外,余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对急性非ST段抬高冠状动脉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谢葩  夏爱晓  何仁 《海峡药学》2011,23(2):8-10
几十年来,人们为了提高INS的疗效,不断改进INS的剂型,随着新技术和吸收促进剂的发展,INS非注射给药途径,如黏膜给药系统也在不断发展。由于注射给药病人依从性差,非注射途径应用INS一直是人们探索的理想途径。本文就目前INS黏膜给药系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香芬  余华 《药学进展》2002,26(3):155-160
胰岛素是一种常用降糖药,但是由于其直接口服可在胃肠道被蛋白酶迅速降解,临床通常采用注射给药,给病人带来不便。因此,非注射给药途径的胰岛素制剂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在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给药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尤其对口服及粘膜给药系统作了比较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过程中不同推药速度对疼痛的影响.方法 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的4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4例,推药时间A组为4~6 s,B组为10~15 s,观察两组疼痛程度.结果 疼痛评分A组平均(1.185±0.389)分,B组平均(1.500±0.7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推药速度可减轻患者在低分子肝素注射中的疼痛,提高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