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移植免疫反应中 ,树突状细胞 (DC)作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既可活化T、B细胞生产免疫应答 ,同时某些类型DC由于缺乏共刺激分子或表达某些抑制性细胞因子而能诱导移植免疫耐受。针对DC提呈抗原及活化T、B细胞的多个环节 ,目前有许多策略将不同目的基因转染不同来源的DC ,让其表达不同的表面分子或分泌免疫抑制因子 ,以诱导移植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2.
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移植免疫反应中,树突状细胞(DC)作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既可活化T、B细胞生产免疫应答,同时某些类型DC由于缺乏共刺激分子或表达某些抑制性细胞因子而能诱导移植免疫耐受。针对DC提呈抗原及活化T、B细胞的多个环节,目前有许多策略将不同目的基因转染不同来源的DC,让其表达不同的表面分子或分泌免疫抑制因子,以诱导移植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3.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 DC)是一种功能较为特殊的DC,可以通过胞质内Toll样受体(TLR)识别病毒RNA或细菌非甲基化DNA,产生大量1型干扰素,参与抗病毒免疫过程,同时p DC可以提呈抗原给T细胞,诱导CD8+细胞毒T细胞和CD4+效应T细胞分化并决定其反应类型,是联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重要细胞。p DC的共刺激分子表达谱与经典的DC(c DC)不同,其活化性共刺激分子表达较少,刺激T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较弱,有利于诱导CD4+或CD8+调节性T细胞,对于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p DC的发生、发育和功能特点以及近年来在诱导免疫耐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DC)是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通过表达多种免疫调节分子在调节T细胞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其表达的PD-L1是近年来新发现的B7家族的负性共刺激分子,与其相应受体结合,能够传递负性刺激信号导致T细胞反应无力,抑制细胞因子的分泌,诱导活化T细胞凋亡,最终诱导免疫耐受,介导肿瘤免疫逃逸,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细菌感染等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强大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在器官或细胞移植中,DC通过直接或间接识别途径呈递抗原活化T细胞,引起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但某些特殊类型的DC也可以产生抑制免疫应答,促进免疫耐受的作用。基于DC这种生物学特性的异质性,目前有多种生物学策略诱生抑制性DC诱导移植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用多肽类结核杆菌耐热抗原(Mtb-HAg)激活的人外周血γδ T细胞是否具有抗原提呈细胞的表型和抗原提呈作用.方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贴壁法获取单核细胞, 加GM-CSF, IL-4和LPS培养诱导为成熟DC.PBMC用Mtb-HAg优势扩增γδT细胞后用流式分选纯化γδ T(Vδ2+)细胞.PBMC经尼龙毛柱法获得纯化T细胞, 用CFSE标记后单独加Mtb分泌性抗原(Mtb-SAg), 或加单核细胞和Mtb-SAg共同培养, 或与经Mtb-SAg预处理的成熟DC或活化γδT细胞共同培养.第11天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的增殖.Mtb-HAg活化的γδ T细胞与FITC标记的Mtb-SAg孵育不同时间后用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摄入情况.结果:Mtb-HAg活化的γδ T细胞CD80, CD86和MHC-Ⅱ类分子的表达显著增加.Mtb-SAg预处理活化的γδ T细胞诱导初始T 细胞增殖数和CD4+T细胞增殖指数的活性与成熟DC相似.Mtb-HAg活化的γδ T细胞能摄入FITC标记的Mtb-SAg.结论:用多肽类 Mtb-HAg激活的γδ T细胞具有抗原提呈细胞的表型, 并具有摄入和提呈可溶性抗原给初始T淋巴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抗原提呈细胞(APC)特别是树突状细胞(DC)的深入研究,发现DC不仅是最有效的APC,也是惟一能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的APC.T细胞的有效活化不仅需要抗原特异性T细胞受体/CD3复合物与APC表面的MHC-抗原肽相结合,还需要APC表面的B7共刺激分子提供第二活化信号.接触抗原而缺乏共刺激信号将导致抗原特异性克隆无能或功能性不应答,因而B7//CD28对T淋巴细胞的活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DC细胞B7基因表达,观察B7特异性siRNA对DC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阐明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和葡萄球菌肠毒素C(SEC)诱导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促进T细胞活化、增殖、分泌及其对肝癌HcaF细胞的杀伤作用。 方法: 以SEB或SEC诱导DC刺激T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测DC表达S-100蛋白;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达I-Eκ和CD80分子水平,检测T细胞受刺激后CD69的表达、IL-2和TNF-α的生成;用MTT法检测T细胞增殖及其对HcaF细胞的杀伤效应。 结果: 体外试验表明,DC高表达S-100蛋白,SEB或SEC诱导的DC高表达I-Eκ和CD80分子;SEB或SEC能诱导DC促进T细胞活化,其浓度以100 μg/L时作用最强;SEB或SEC能诱导DC促进T细胞增殖、大量分泌IL-2和TNF-α, 被激活的T细胞对HcaF细胞的杀伤率高达83.2%±12.8%,明显优于肿瘤抗原诱导的DC所激活的T细胞对HcaF细胞的杀伤作用;SEB与SEC的诱导作用无明显差异。 结论: 超抗原SEB或SEC能诱导DC显著增强T细胞活化、增殖、分泌和杀伤肿瘤细胞,并优于肿瘤抗原的诱导作用,SEB和SEC的作用相似,为超抗原SEB或SEC与DC联合应用于临床肿瘤的治疗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9.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免疫反应,而T细胞的活化依赖于双信号的刺激,第一信号来自抗原,第二信号由共刺激分子提供.B7-2(CD86)和PD-L1(B7-H1)是正负共刺激分子的代表,B7-2组成型表达于抗原提呈细胞上,上调速度非常快,迅速促进T细胞的分化和产生效应[1];PD-L1被广泛地诱导性表达在身体各器官组织中,对免疫应答起负性调控作用,减弱T细胞的免疫应答,是诱导免疫耐受和T细胞凋亡的主要共刺激分子[2].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至T细胞的功能,这过程需要MHC分子参与,结合于MHC上的抗原多肽由不同的T细胞亚群所识别。将肿瘤相关抗原(TAA)致敏DC后,回输或接种至荷瘤宿主能显著地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许多TAA在分子水平上的确认以及对DC抗原提呈作用的深入研究,使以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具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大量研究证实具有抗原递呈作用的树突状细胞(DC)能够诱导免疫耐受,处于不同成熟阶段不同活化条件下的DC激活T细胞的能力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DC产生的外染色体能够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具有免疫原性。非成熟DC(iDC)产生的外染色体能够维持外周耐受,而成熟DC(mDC)产生的外染色体能够刺激效应性T细胞,因此外染色体在诱导免疫耐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树突状细胞 (DC)是职业抗原递呈细胞 ,既可触发排斥反应 ,又能够调节T细胞反应而产生外周免疫耐受。尽管其诱导外周免疫耐受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但DC在诱导供体特异性T无反应细胞 (Treg)凋亡 ,供体特异T调整细胞 ,转基因诱导耐受DC以及T辅助细胞转化方向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进一步研究DC在诱导自身抗原耐受的作用机理 ,可以揭示DC诱导移植免疫耐受 ,以实现人类在不依赖免疫抑制剂的条件下产生供体特异性免疫耐受 ,本文拟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Jagged1是哺乳动物细胞膜上Notch受体的主要配体之一,在抗原提呈细胞(APC)表面表达丰富,介导树突状细胞(DC)成熟和分化.Jagged1与其受体结合后,激活Notch信号通路,能够诱导外周成熟T淋巴细胞分化成为产生高水平IL-10的1型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1,Treg 1)或产生高水平TGF-β的TH3细胞,在诱导免疫耐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树突状细胞(DC)是职业抗原递呈细胞,既可触发排斥反应,又能够调节T细胞反应而产生外周免疫耐受。尽管其诱导外周免疫耐受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DC在诱导供体特异性T无反应细胞(Treg)凋亡,供体特异T调整细胞,转基因诱导耐受DC以及T辅助细胞转化方向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进一步研究DC在诱导自身抗原耐受的作用机理,可以揭示DC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以实现人类在不依赖免疫抑制剂的条件下产生供体特异性免疫耐受,本文拟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树突状细胞和免疫耐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C)是职业抗原递呈细胞,即可触发排斥反应,又能够调节T细胞反应而产生外周免疫耐受。尽管其诱导外周免疫耐受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DC在诱导供体特异性T无反应细胞(Treg)凋亡,供体特异T调整细胞,转基因诱导耐受DC以及T辅助细胞转化方向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进一步研究DC在诱导自身抗原耐受的作用机理,可以揭示DC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以实现人类在不依赖免疫抑制剂的条件下产生供体特异性免疫耐受,本文拟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细胞水平上分析高表达OAZI-1的小鼠B16-F1细胞能否活化抗原提呈细胞,促进抗原提呈细胞对肿瘤的吞噬以及抗原递呈作用。方法:转染重组质粒后,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筛选获得高表达OAZI-1的小鼠黑色素瘤B16-F1肿瘤细胞(B16/OAZI-1),同时构建转染空载体质粒p CDNA3.1(+)的小鼠黑色素瘤B16-F1肿瘤细胞(B16/3.1)用作实验对照。制备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脾淋巴细胞和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将B16/OAZI-1和B16/3.1分别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DC按照1∶5和1∶1的细胞个数比例混合培养4 h,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和DC对肿瘤细胞的吞噬率。将B16/OAZI-1和B16/3.1分别与小鼠DC按照1∶5的细胞个数比例混合培养2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分子CD40、CD80和CD86表达的变化。将经肿瘤细胞活化的DC与小鼠脾淋巴细胞混合培养24 h后,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FN-γ的含量。结果:巨噬细胞和DC对B16/OAZI-1细胞吞噬率分别为24.7%和53.9%,与B16/3.1细胞(8.2%和13.8%)相比有较显著性差异。与B16/3.1细胞相比,DC细胞与B16/OAZI-1细胞混合培养24 h后,成熟DC细胞表面分子标志CD40、CD80、CD86的表达分别从24.2%、20.8%和16.4%增加到46.8%、32.5%和36.1%(P0.05);经B16/OAZI-1细胞活化的DC与小鼠脾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细胞上清中IFN-γ的含量为32.9 pg/ml,与B16/3.1细胞处理的DC相比(15.1 pg/ml)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表达OAZI-1的肿瘤细胞能更有效地被巨噬细胞和DC细胞吞噬,且这一过程能诱导DC细胞成熟活化,成熟的DC细胞将肿瘤抗原递呈给T淋巴细胞并诱导T淋巴细胞活化,从而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7.
同种异体移植发生排斥反应是临床中常见而又棘手的问题。已知树突状细胞 (DC)诱导免疫反应还是免疫耐受取决于其所处的状态 ,成熟树突状细胞 (mDC)由了高表达组织相容性Ⅱ类分子 (MHCⅡ )和协同刺激分子而诱导T细胞反应 ,非成熟树突状细胞 (iDC)低表达协同刺激分子而抑制T细胞反应。然而在临床中无法用iDC来诱导T细胞耐受 ,因为在机体应激和感染状态下它会转化为mDC。此外 ,利用腺病毒载体调节树突状细胞表达免疫抑制分子来诱导免疫耐受也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 ,因为腺病毒本身作为外来抗原可诱导免疫应答 ,因此需要寻找一条新的途径来…  相似文献   

18.
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其本质是受者T细胞识别供者同种异型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损伤供器官并使之功能丧失.T细胞的活化除了需要抗原刺激外,还需要协同刺激分子的存在,阻断正性协同刺激信号或增强负性协同刺激信号均能使免疫应答减弱或诱导免疫耐受.PD-1是一种较新的负性协同刺激分子,它在移植免疫耐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对PD-1及其配体的结构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介绍,并对它们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MHC—Ⅱ类分子抗原处理、提呈通路在调控CD4+T细胞激活及特异性应答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T细胞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MHC—Ⅱ类分子的表达水平。因此,精细调节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对于免疫应答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MHC—Ⅱ类分子的组成性表达仅限于特化的抗原提呈细胞,如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及B淋巴细胞。但是,在不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细胞中,多种刺激特别是干扰素1(IFN-γ)可诱导该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BTLA信号对T细胞活化的起始和早期阶段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BTLA分子在T细胞上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各个阶段不同时相对T细胞活化的抑制。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阴性选择磁珠分离纯化获得T淋巴细胞。检测T细胞上BTLA、CTLA-4和PD-1的表达;用CD3抗体刺激T细胞活化,比较BTLA、CTLA-4和PD-1在T细胞活化过程中的动态表达。CD3抗体联合CD28抗体活化T细胞,在不同的活化时间,MTT法检测BTLA单抗8H9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GM-CSF和IL-4体外诱导单核细胞分化成未成熟DC,CD40抗体刺激DC成熟,流式检测HVEM在DC上的表达。用DC诱导T细胞活化,加入游离8H9或抗HVEM抗体,阻断HVEM和BTLA结合,MTT法检测T细胞增殖。结果:静止T细胞组成性高表达BTLA,不表达CTLA-4和PD-1分子。T细胞活化后,BTLA分子表达有所降低,然后迅速回升至高水平。CTLA-4、PD-1分子在活化后两天几乎不表达,第三天开始表达并逐渐上升。8H9可以抑制CD3和CD28抗体活化的T细胞增殖。CD3和CD28抗体预先活化T细胞24小时或48小时后,再加入8H9仍然具有抑制效应,但不如在T细胞活化之初加入8H9的抑制效应。单核细胞诱导的不成熟DC上高表达HVEM,当DC成熟后,HVEM表达降低。用游离8H9或HVEM抗体阻断DC表面HVEM与T细胞表面BTLA结合,48小时之内均明显增强了DC诱导的T细胞增殖。结论:BTLA信号可以提高T细胞的活化阈值,在T细胞活化的起始和早期阶段发挥重要的负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