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氧气湿化瓶细菌学检测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红丽 《现代医院》2004,4(6):31-32
目的 为加强医院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 ,将由氧气湿化瓶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降至最低。方法 对全院临床各病区的氧气湿化瓶进行定期细菌学监测 ,制定有效消毒方法并进行消毒效果追踪。结果 通过采用新制定的消毒方法 ,能有效控制氧气湿化瓶污染率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制定氧气湿化瓶的消毒规范和加强管理是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氧气湿化装置的消毒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针对本院氧气湿化装置的污染状况进行了4年的追踪观察。根据细菌学监测,找出薄弱环节,分析污染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一、污染原因回.消毒制度落实不到位,湿化液更换不及时:过去湿化液是每周更换1次,且未做到干燥保存备用。加之湿化瓶没有密闭存放,有利于细菌繁殖生长。2.消毒液浓度过低,配制方法不当,未按(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配制,致使湿化瓶消毒不彻底,使瓶内细菌大量繁殖。3.细菌生长与温湿度有关:在霉雨季节和气候潮湿状态下,尽…  相似文献   

3.
我院氧气湿化瓶在2011年6月之前由各科室自行消毒处理,存在使用后清洗消毒不彻底、保存期短、存放过程中被污染等问题.为了保证氧气湿化瓶符合环境卫生学要求,减少氧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我院从2011年6月开始对氧气湿化瓶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管理.  相似文献   

4.
氧气湿化瓶的污染可导致患者呼吸系统感染.医院感染规范要求氧气湿化瓶应每日清洁消毒,晾干后备用.我院以前将消毒后的湿化瓶倒置在干净的桌面上进行控水晾干,但这种方法水流不畅,易导致二次污染,所以,我们采用了康家宝杯架,结果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经济实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加强病房氧气吸入治疗器具的消毒监测管理,避免医院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方法 对医院32个临床科室正在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及湿化液进行采样,检测细菌菌落数及菌种,将氧疗器具依使用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即长期给氧组及间断给氧组,分析氧疗装置的细菌污染情况与氧疗方式的关系.结果 共采样748份,其中长期给氧组386份,合格率为90.67%,间断给氧组362份,合格率为61.88%;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吸类产碱假单胞菌较多.结论 重视病房氧气吸入治疗器具的规范化管理,加强氧气吸入治疗器具的消毒监测,对预防控制医院获得性呼吸道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护理中,氧气湿化瓶是吸氧必备的医疗器材,如不采用有效的清洗消毒措施,将会成为医院感染又一传播途径.因此,加强氧气湿化瓶的清洗、消毒管理对预防医院感染十分重要.随着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实施,我科对全院氧气湿化瓶采用集中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氧气湿化瓶与呼吸机螺纹管集中处置管理模式,为临床使用方便与安全提供保障,减少因其保存不合理造成的医院污染及对患者的感染。方法:在医院临床科室中选取68个氧气湿化瓶和68根呼吸机螺纹管,并随机均等分为A组和B组。A组湿化瓶与螺纹管在病区含氯消毒机浸泡消毒后自然晾干备用,B组统一收回供应室,清洗消毒后,氧气吹干,并用清洁透明塑料袋包装。观察并对比两组消毒效果、细菌种类及其存活情况。结果:B组消毒效果显著,细菌种类和细菌存活总数均低于A组,比A组消毒湿化瓶多保存1d,方便临床使用与质量控制保障。结论:氧气湿化瓶与呼吸机螺纹管集中处置管理模式效果明显,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起重要作用。但因保存时间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该在不同的季节使用不同的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体式氧气湿化瓶和复用式氧气湿化瓶成本效益,以保证医疗质量安全,降低消毒成本。方法:于2022年11月~2023年10月期间,选择上海市黄浦区肿瘤防治院等三家医院住院吸氧患者120例,其中使用复用式和一体式氧气湿化瓶患者各60例;选择同期门诊吸氧患者120例,其中使用复用式和一体式湿化氧气瓶患者各60例。采用估时作业成本法,对比分析使用两种氧气湿化瓶的耗材、消毒等经济成本和护理人力成本,并调查护理人员使用不同氧气湿化瓶的满意度。结果:持续吸氧超过2天的住院患者使用一体式氧气湿化瓶的成本低于复用式氧气湿化瓶;门诊患者使用复用式氧气湿化瓶的成本低于一体式氧气湿化瓶;护理人员对使用一体式氧气湿化瓶的满意度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需要持续性吸氧的住院患者使用一体式氧气湿化瓶的成本效益优于复用式氧气湿化瓶,对降低医院医疗成本、减少患者及医保费用支出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综合ICU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分析氧气湿化瓶与医院感染的关系,为防范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感染、非感染患者使用后和安装未使用共3组氧气湿化瓶标本和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标本,对其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分析常见细菌的耐药率。结果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氧气湿化瓶的污染率分别为86.79%和79.2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安装未使用组(30.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氧气湿化瓶和患者下呼吸道痰液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别占64.81%和75.38%,两者的细菌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湿化瓶之间的细菌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患者下呼吸道痰液培养的细菌耐药率远高于氧气湿化瓶培养的细菌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气湿化瓶污染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定期更换氧气湿化瓶对于防治因其导致的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医院氧气湿化液与湿化瓶消毒效果目标性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医院氧气湿化液与湿化瓶消毒效果进行目标性监测,预防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式,每季度到临床科室采样,随机抽取使用中氧气湿化液、备用氧气湿化液以及消毒后的湿化瓶进行细菌学检查.结果 2008年共监测备用湿化液66份,合格率45.45%,使用中湿化液110份,合格率34.55%,已消毒湿化瓶62份,合格率80.65%,各季度合格率比较,备用湿化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中湿化液,一季度与二季度、三季度与四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格率提高,已消毒湿化瓶,四季度有明显变化,合格率达100.00%;120份不合格标本细菌谱分析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构成比为83.33%,其中产碱杆菌属为67.00%、黄杆菌属为21.00%.结论 医院对氧气湿化液及湿化瓶进行目标性监测,每季度针对监测结果提出意见,不断整改,收到一定效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加大监控管理力度是预防湿化液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方法 从过氧化氢灭菌失败的基本环节入手,查我原因,制定对策.结果 器械清洗不彻底、潮湿、包装材料不符合灭菌要求、包装方法不规范、灭菌前查对不认真、装载过挤均是引起灭菌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注重待灭菌物品的质量,熟练掌握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We measured the amount of residual formaldehyde on 16 plastic materials and five medical devices following low-temperature steam and formaldehyde (LTSF) sterilization, based on the European Standard EN14180. The amounts of formaldehyde residue on the plastic materials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on a filter paper of similar dimensions. The amount of residual formaldehyde on polyamide 6, polyurethane, natural rubber and polyacetal was higher (21.9, 15.2, 3.0 and 2.1 times, respectively) than that on the filter paper. The amount of formaldehyde recovered from a breathing circuit, anaesthesia circuit, oxygen tubing, airway tube and tweezers was 260, 240, 594, 56 and 0 microg, respectively, following LTSF sterilization. Our results emphasize the need to verify the main material composing the medical equipment before LTSF sterilization, as the amount of formaldehyde retrieved following sterilization varies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used for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战区边远地区老干部医疗保健服务现况,摸清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参考。方法自拟调查问卷,对某战区30个边远地区干休所(点)784名离休干部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离退休干部的普遍反映,结合近年来总部、军区抓干休所卫生所“达标创先”活动的成功实践,归纳了某战区干休所医疗保健工作4个方面的成绩及3个方面的问题。结论建议科学统筹离退休干部标准经费、着眼干休所一线能力建设、设法延伸体系医院服务保障半径。  相似文献   

14.
对非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强医院病区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提高临床医疗护理质量。方法 对医院非医护人员造成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以及引发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加强对非医护人员的工作方式、工作用具以及探视人员等有关医院感染的知识普及和消毒管理,才能更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结论 对非医护人员严格规范管理,是降低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又一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制一种可方便对高效空气过滤器进行原位检漏和消毒的风口式生物安全型高效空气过滤装置。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对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排风高效空气过滤器的原位检漏与消毒等要求,进行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结构设计。结果风口式生物安全型高效空气过滤装置设有过滤器扫描检漏装置和气体消毒接口,具备对高效空气过滤器原位扫描检漏和气体消毒功能,并可验证消毒效果,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结论该装置适用于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污染空气排放处置,可满足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军队离休干部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制定相关的科学医疗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信息。方法基于2007~2010年驻汉口地区军队离休干部健康体检资料,回顾性分析军队离休干部慢性疾病的患病情况。结果该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达100%,慢性病前5位病种依次为高血压病、前列腺增生症、冠心病、脂肪肝和高脂血症。大多数老干部同时患有3~6种疾病,且慢性病种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多。结论应加强军队离休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提高老干部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莱芜市莱城区个体诊所的卫生现状,加强监督管理。[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抽样检测的方法,对莱城区252家个体诊所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4.4%的单位医务人员资质不全,有9.9%的单位治疗室未单设,医务人员手部消毒合格率仅为76.9呒,有54.8%的单位医疗文书不全。[结论]医务人员资质、消毒隔离和医疗文书应作为今后监督的重点,加大监督的力度和频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传染病病房和野外采样使用的防护服去污染的需要,研制了一种采用PLC及触摸屏等技术,具有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参数可调等特点的防护服化学喷淋消毒装置。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安全可靠、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喷雾效果好,在生物安全、检验检疫、医疗卫生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干部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干部管理的风险防控体系,有助于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基于风险管理理论,从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外部环境和工作流程四个方面查找风险点,共查找出四大方面,14个风险点.在传统干部防控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互联网+"关键点风险防控系统,完善干部管理风险点防控体系,实现干部风险管理的全流程管理,以大数据的采集方式加强数据的客观性,保证干部风险防控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20.
综合性医院传染病房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传染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 对医院传染病房所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1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首(48.84%);11月份感染率为最高;肝脏疾病比其他传染病感染率高。结论 必须加大硬件设施改造,规范病房布局,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防治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控制传染病房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