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报道氰基亚甲基三苯基胂与七种酮反应的立体化学,除Δ~(4-)胆甾烯-3-酮外,其它六种酮与甲氧羰基亚甲基三苯基胂与酮反应的立体化学结果相似。另外还报道了三种吸电子基团取代的甲基三苯基鉮盐在弱碱或弱碱-冠醚存在下直接与酮的反应,粗产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能得色谱纯产物,其E,Z异构体比例与粗产物中保持一致,操作简便,是目前制备毫克量烯烃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环十二碳酮(1)与苯基乙二醇(2)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的反应粗产物具有浓郁的花香,最初我们以为这种香气来源于缩酮2-苯基-1,4-二氧杂螺[4,11]十六烷(3):但该反应粗产物经反复重结晶后得到的无色晶体却没有香气、经红外、~1H核磁等谱图及碳氢分析鉴定该无色晶体确是缩酮3.既然缩酮3没有气味,则反应粗产物的香气必然来自反应中的副产物。薄层色谱分析表明,该反应中副产物较多。我们猜测,副反应可能主要来自2。  相似文献   

3.
磷氨基苯甲酸的重氮盐与二硫化钠在碱溶液中作用形成的主要产物为二硫代-[2:2′]-ckay把原来的方法改进,而以所得的粗产品直接进行还原得到硫代水杨酸;他们未报导所得二硫化物的产量和纯度。我们发现用逆重  相似文献   

4.
利用丙烯酰氯代替丙烯酸钾与4,4′-二(6-溴己氧基)联苯反应改进了制备4,4′-二[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联苯(BAB6)的合成路线。改进前的反应温度较高,中间产物溶解度小,产物呈淡黄色,收率仅12.4%;改进后在室温反应,中间产物溶解度较高,产物呈白色,收率达到46.8%。采用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对中间体和BAB6结构进行了表征。由改进后合成的单体,制备了具有快速响应的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膜,响应时间约2ms。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结果表明,PDLC中形成了聚合物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5.
R( )-香茅醛的烯胺与丙烯酸乙酯反应,得2-(2′-乙氧羰基乙基)香茅醛。此产物用 Lewis 酸进行分子内烯反应,水解和内酯化后,得一由四个异构体组成的粗产物。此异构体的比例随反应条件和所用的 Lewis 酸不同而变化。经一系列反应,由此烯反应产物可得二个不同的酮-γ-内酯化合物,它们可望用作合成青蒿素类似物的中间体。其中一个γ-内酯8b 证明与一青蒿素降解产物一致,因此也就确定了它的立体化学。  相似文献   

6.
2-氯甲基-3-甲基-4-(2,2,2-三氟乙氧基)吡啶盐酸盐和2-巯基苯并咪唑经缩合反应得到兰索拉唑硫醚;以L-亮氨酸经结构修饰得到的二齿手性氨基醇为催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不对称氧化兰索拉唑硫醚得到R-兰索拉唑粗品。经分离纯化得到产物,e.e.值99.5%,两步反应总收率43.3%。产物经IR、MS、^1H-NMR、手性HPLC确证。  相似文献   

7.
以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偶合、还原得到4-羟基-5-乙氧基苯胺。合成中,通过保险粉还原偶氮化合物的方法在芳香环上引进氨基,不仅产物收率高(总收率86%,较文献提高了26.3%),而且还原产物容易分离,粗品纯度可达95%。本合成路线中间体均不经提纯,且氨基的引入中避免了贵金属的加氢还原,是一条适合大规模生产4-羟基-5-乙氧基苯胺的新合成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8.
徐海云  冯翠兰 《应用化学》2011,28(7):739-746
由2-乙氧羰基-3-硝基-1,1,1-三氟丁烷(1b)与异氰基乙酸乙酯发生Barton-Zard反应制备2-乙氧羰基-3-三氟甲基-4-甲基吡咯(1)的过程中,分别用K2CO3和乙醇代替有机碱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和四氢呋喃溶剂,这种改进的Barton-Zard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试剂价廉易得、溶剂毒性低和产率更高等优点。 另外,在3-硝基-1,1,1-三氟-2-丁醇(1a)通过乙酰化反应转变为中间体1b的过程中,用沸腾温度下的甲苯溶液与乙酰氯代替浓硫酸催化下的酸酐反应体系;合成化合物1b的最优化的反应条件被确定为:乙酰氯与反应物1a之间的摩尔比为1.2∶1,反应时间为3~3.5 h。 又根据改进的卟啉合成法,在低温下用过量氢化铝锂还原吡咯1,将还原所得的尚未干燥或储存的粗产物α-羟甲基-三氟甲基-4-甲基吡咯(1c),立即在未经处理的三氯甲烷溶剂中,以三氟化硼·乙醚(BF3·OEt2)为催化剂进行四聚化反应,然后用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DDQ)氧化,合成出含三氟甲基取代的卟啉衍生物2。 研究发现,由化合物1c制备产物2时,用BF3·OEt2取代p-TsOH作为催化剂,在确定的反应条件下,能够将产物2的收率由14%提高至50%。  相似文献   

9.
直接使用固体氰化钠代替易挥发的HCN为氰源,用来源于苦杏仁的(R)-醇腈酶粗酶催化和醛的反应,并加入足量的HOAc来抑制非酶促反应和手性氰醇产物的外消旋化,一锅法合成了手性氰醇.考察了酸、(R)-醇腈酶粗酶、水、氰化钠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大部分反应底物的产物的产率及ee值都大于95%.该方法简单、安全、低成本、高对映选择性和收率,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甲基苯基氯硅烷和苯基三氯硅烷混合物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GC—MS分析热缩合法生产的氯硅烷粗单体时,发现甲基苯基二氯硅烷和苯基三氯硅烷在HP-5毛细管柱上难以得到有效的分离。采用过量甲醇对粗产品氯硅烷进行甲氧基化后,甲基苯基二氯硅烷和苯基三氯硅烷相应的甲氧基化产物在色谱柱上能得到有效的分离,可为其色谱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申请公布号:CN108358851A申请公布日:2018.08.03申请人:广东工业大学摘要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2,4-二氯-6-苯乙烯基嘧啶类化合物的纯化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纯化方法:将含2,4-二氯-6-苯乙烯基嘧啶类化合物的粗产物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加入与二氯甲烷等体积的乙醇,混匀,置于通风处并在预置温度下挥发,析出晶体;过滤,收集晶体,并采用少量乙醇清洗晶体,得到高纯度的结晶产物  相似文献   

12.
通过1-苯基-2-丙酮路线合成了笨丙胺类化合物。经核磁共振谱分析,发现文献报道的产物,实际上是氟笨丙胺的异构体。本文对该法的每一步反应的重排产物进行了研究,并对该法中氨基化的一步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13.
苟高章  吴娜  石玲  徐世娟  严和平  刘卫 《应用化学》2014,31(11):1268-1272
报道了2-甲基-1,8-萘啶衍生物的甲基溴化反应,以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为溴化剂、红外光为引发剂,得到单溴代产物2-溴甲基-1,8-萘啶衍生物及其二溴代副产物2-二溴甲基-1,8-萘啶衍生物,对比了两种不同的反应条件,通过对影响甲基溴化产物产率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改进,得到单溴代产物的较优合成条件为:NBS的用量为原料的1.2倍,500 W红外灯为光源,反应时间为2 h。 该反应条件下,单溴代产物的产率可达到54.6%。  相似文献   

14.
利用绿豆环氧水解酶催化(R,S)-对硝基苯乙烯氧化物水解,产物(R)-对硝基苯乙二醇的产率超过常规酶促拆分的极限产率(50%), 表明发生了对映体会聚. 采用绿豆粉剂和粗酶制剂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的生物催化反应,结果表明,添加吐温-80 作为分散剂对反应有促进作用. 对该酶的固定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酶经硅藻土吸附固定化后稳定性显著增加. 在克级规模制备实验中,产物的总产率达73.3%;产物经一步重结晶,得到了光学纯度大于99%的(R)-对硝基苯乙二醇.  相似文献   

15.
屠春燕  林敏  朱颐申  金苗  欧阳平凯 《分析化学》2006,34(12):1737-1740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与电喷雾质谱(ESI-MS/MS)联用技术,分析用芴甲氧羰基(Fmoc)固相合成方法在WANG树脂上手工合成的胸腺五肽(H2N-Arg-Lys-Asp-Val-Tyr-COOH)粗产物,RP-HPLC结果显示:合成粗产物含有一个主要成分,三个次要成分和多个微量成分;与之联用的电喷雾质谱同步得出相应的某些信息,可对各成分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证明,粗产物中的主成分即为目标五肽,另外几个主要副产物为五肽合成过程中去保护未完全的副产物。  相似文献   

16.
乌骨鸡黑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乌骨鸡黑色素氧化产物2,3-二羧酸吡咯(PDCA)和2,3,5-三羧酸吡咯(PTCA)的HPLC测定方法,对乌骨鸡中黑色素进行定量研究。采用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82.8 nm和269.8 nm,并采用LC-MS对色谱峰进行定性。结果表明:PDCA和PTCA能得到很好的分离,经过初步分离纯化的乌骨鸡黑色素粗品中黑色素的含量为76.3279μg/mg。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用改进单纯形与加权形心单纯形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苯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邻-甲基苯酚、邻-硝基苯酚与α-萘酚混合物及吡嗪烷基化产物的条件,讨论了各种参数对优化分离的影响,提出了一个优化综合评价指标,建立了混合酚及吡嗪烷基化产物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8.
2,3,5,6-四氟苯甲醇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渝  屈伟月  杨骏 《有机化学》2005,25(9):1125-1128
经氟代、水解脱羧、酯化、还原等步骤合成了杀虫剂四氟苯菊酯的重要中间体2,3,5,6-四氟苯甲醇, 改进了氟代反应的无水操作和反应条件, 产物四氟对苯二甲腈纯度高达98.3%, 通过加入水参与反应改进了水解反应, 使水解和脱羧由两步反应变为一步, 且产物为只脱一个羧基的2,3,5,6-四氟苯甲酸, 收率可以高达92.5%, 用相对价廉的NaBH4/I2体系还原2,3,5,6-四氟苯甲酸甲酯以52.3%的收率得到了目标产物, 总收率29.6%.  相似文献   

19.
利用含人工氧还酶体系的粗酶液代替纯酶催化反应,以省去酶分离纯化过程.由苹果酸酶突变体ME-t(MEL310R/Q401C)和非天然辅酶烟酰胺5-氟胞嘧啶二核苷酸(NFCD+)组成的人工氧还酶体系可以催化氧化L-苹果酸生成丙酮酸,并得到非天然辅酶的还原态(NFCDH).利用含人工氧还酶体系的粗酶液催化反应,只得到单一产物丙酮酸,其选择性与纯酶催化的相同.来自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的NADH氧化酶(NOX)可再生NFCD+.与含NAD+,ME粗酶液和NOX粗酶液的偶联反应体系相比,含NFCD+,ME-t粗酶液和NOX粗酶液的体系获得的丙酮酸产率高9%,而副产物乳酸明显减少.可见人工氧还酶体系使用更方便,且产物选择性更高,有望代替纯酶催化反应.这为降低生物催化剂的成本,扩大生物催化反应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用自行安装的精密静弹燃烧量热计测定了四苯基卟啉(TPP)、四甲苯基卟啉(T_((PCH)_3)PP)、四对甲氧苯基卟啉(T_((P-OCH)_3)PP)和四邻氨苯基卟啉(T_((O-NH)_2)PP)的标准燃烧能,并计算出标准生成焓。样品 1.将苯甲醛加入沸腾的丙酸中迥流30分钟后冷至50~60℃,加入乙醇,冷却,过滤,紫色产物用甲醇洗,干燥后得TPP粗品。将粗品溶于迥流的二氯甲烷,加入溶于苯的DDQ迥流30分钟,蒸除溶剂,残渣溶于氯仿,氧化铝-氯仿柱层析,氯仿-甲醇重结晶制得纯TP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