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用光度法研究了八乙基卟啉钴(OEPCo)与咪唑、吡啶、γ-甲基吡啶、正丙胺、乙腈、三乙胺轴向配位反应的热力学,测定了平衡常数和组成比.结果表明:OEPCo与这些有机碱均生成1:1的配合物.配位能力的大小为咪唑>正丙胺>γ-甲基吡啶>吡啶>乙腈>三乙胺.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氯化四-(3-甲氧基-4-羟基苯基)卟啉钦配合物[TMHPPFe(Ⅲ)Cl]的合成,并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与咪唑、吡啶、三乙胺的加合反应,测定了加合平衡常数和加合分子数。  相似文献   

3.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了马来酸噻吗洛尔眼用凝胶剂中噻吗洛尔的含量,并对制剂的药效进行了考察.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50∶50∶0.1,磷酸调节pH值到5.0),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95 nm,柱温30℃.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进行了线性、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样品含量测定等实验.结果表明,本检测方法简便、精确,适于马来酸噻吗洛尔眼用凝胶剂中噻吗洛尔含量的测定.该药物凝胶剂的药效优于滴眼液.  相似文献   

4.
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解析色谱重叠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色谱图中两个(或以上)峰相互重叠时直接影响色谱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一种借助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解析方法, 将色谱重叠峰切割成间隔为0 .02 分的“ 薄片” , 以“ 薄片” 面积为输入值, 以前向多层人工神经网络处理.可以准确测定峰形重叠的二乙胺和三乙胺的含量, 经标准物对比,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以有序介孔SBA-15为基质,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制备一种二硝基苯醚化β-环糊精键合SBA-15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NESP)。在极性有机溶剂模式下,成功地实现了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映体的快速手性分离,较详细地考察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冰醋酸与三乙胺的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手性分离的影响。在流动相组成为乙腈/甲醇/冰醋酸/三乙胺(91/9/1.0/1.0,v/v/v/v),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20℃,进样量为20μL,检测波长为285nm的色谱条件下,卡维地洛对映体在较短的时间(15min)内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为1.62。血液样品用叔丁基甲醚提取,以S-噻吗洛尔为内标,采用HPLC-MS选择离子[M+H]+407.30和317.20分别监测卡维地洛和内标S-噻吗洛尔,建立了一种测定血浆中卡维地洛对映体含量的新方法。卡维地洛两对映体在10~200ng·mL-1的浓度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0.9994),采用标准添加法测得两对映体在血浆中的回收率为88.60%~95.44%。血浆样品测定结果的日内和日间RSD分别≤1.73%和≤3.84%(n=5)。按三倍噪声推算出最小检测浓度为2.5ng·mL~(-1)。测定了健康人口服外消旋的卡维地洛后血浆中对映体的含量,发现卡维地洛的总含量和S-/R-对映体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与个体的差异和对映体生物利用度的不同有关。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快速,自制的环糊精手性柱可大大降低测试成本,适用于人体血浆中卡维地洛对映体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文中详细地探讨了氯乙烯低温等离子体改性轻质碳酸钙填料的效果,和该填料对聚氯乙烯(PVC XS-5)—聚酯型聚氨酯(PUZ80)(70/30)机械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另又探讨空气、异丙醇、丙烯、三乙胺、丙烯酸甲酯和含氯系列单体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轻质碳酸钙对填充体系的性能的影响;最后还分析了白碳黑、陶土、1#胶体石墨填料经氯乙烯等离子体处理后对填充体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树枝状聚酯多元醇的烯丙基末端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三乙胺作催化剂的情况下,树枝状聚酯多元醇与丁二酸杆作用生成树枝状聚酯多元醇丁二酸单酯;后者在相转移催化下,与氯丙烯在弱碱条件下进行成酯反应,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对枝状聚酯多元醇丁二酸烯丙基酯化产物,羟基酯化率为80%。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水样中苯基锡化合物(二苯基锡、三苯基锡和四苯基锡)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的分析方法。水样采用正己烷(含0.01%环庚三烯酚酮)液液萃取,VARIAN Pursuit 5μ-C18反相色谱柱分离,ICP-MS测定。流动相为V甲醇V乙酸(10%,用三乙胺调pH为3.0)=8515。3种化合物在0.5~40μg·L-1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仪器检测限分别为0.16,0.11和0.18μg·L-1;加标回收率在85.3%~1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8%。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中3种苯基锡化合物的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以1-芳酰基-3-苯氨基硫脲和2-溴代苯乙酮为主要原料,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在弱碱三乙胺催化下合成了6种新的3-苯甲酰甲基硫代-1,2,4-三唑类化合物,产率为72%~86%,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高分辨质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色胺酰胺化的一锅法合成方法. 由色胺盐酸盐现场与碱中和释放出的游离色胺, 与羧酸的活化酯反应, 得到酰胺. 考察了不同的碱、色胺盐酸盐与碱的比率及反应时间对酰胺化反应产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添加三乙胺或氢氧化钠等碱的条件下, 通过一锅法反应, 可以提高合成目标化合物的产率. 该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 产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报道一种快速测定人体尿液中4'-羟基黄烷酮和6-甲氧基黄烷酮的HPLC方法.采用自制的大蒜新素键合硅胶填充柱(DTSP,4.6 mm i.d.×15 mm,10 μm),以乙腈/1.5%三乙胺-甲酸(65:35,v/v,pH=3.0) 为流动相,流速设定为1.0 mL·minn~(-1),检测波长为 257 nm时,实现了人体尿样品中上述黄烷酮化合物的良好分离.4'-羟基黄烷酮的线性范围为5~100 mg·L~(-1),r=0.992 0;6-甲氧基黄烷酮线性范围为5~100 mg·L~(-1),r=0.999 1,它们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3 ng和1.56 n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2%~99.26%和98.21%~98.62%,相应的RSD分别小于0.354%和0.605%(n=5).该方法快速、简便、可靠,适用于人体尿液样品中上述黄烷酮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12.
首先用二烯酮(1)与甲胺溶液作用制得哌啶酮(2),然后利用Gewald反应将哌啶酮、氰乙酸乙酯和硫磺在吗啡啉存在下进行反应,制得中间体胺(3),再与三苯基膦、六氯乙烷在无水三乙胺存在下,得到中间体膦亚胺(4),接着采用3组分串联aza-Wittig反应方法合成了8个新的2-烷胺基-3-芳基四氢吡啶并噻吩并嘧啶-4(3H)-酮衍生物.所得产物的结构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3.
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在测定动力用煤中碱金属的含量进行了研究,并就两种检测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AAS测定Na+、K+的RSD分别为5.77%、5.30%,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46%、94.42%;ICP-AES测定Na+、K+的RSD分别为8.36%、8.86%,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83%、96.86%.AAS测定时需对样品进行适当稀释,ICP-AES可直接测定原液,两种仪器测试方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可用于煤中碱金属元素的测定.研究结果对准确了解煤质元素特性指标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TiO2光催化降解十溴联苯的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丙醇作为空穴捕获剂和氢供体,在除氧条件下将TiO2导带累积的电子用于还原溴代污染物十溴联苯.研究显示,十溴联苯可以被快速降解,其半衰期仅为6.5min,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0.11±0.01)min-1.同时研究了水和有机酸碱以及不同溶剂对降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的存在抑制反应的进行;甲酸的加入使反应减缓而有机碱三乙胺的加入会促进反应进行;在乙腈和异丙醇溶剂中十溴联苯可发生明显降解,但在正己烷、甲苯溶液中,由于十溴联苯很难吸附到TiO2表面,降解几乎无法进行.基于上述结果,进一步推测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柠檬黄、胭脂红、苋莱红和靛蓝这四种食用色素的导数吸收光谱,选择适宜的导数阶数和波长、对色素混合物进行测定。并应用于药用胶囊中的食用色素测定,得到快速和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用一组已知标准混合酸溶液的电位滴定数据建立数学计算模型,它可对未知混合酸溶液中各成份进行测定。本法对甲酸—醋酸体系、硼酸—磷酸体系、氯醋酸—酒石酸—柠檬酸体系、甲酸—丁二酸—磷酸体系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苯甲酸—类化合物为母体,在羧基上引入葡萄糖,形成本甲酸四乙酰葡萄糖酯,合成出10个苯甲酸类四乙酰葡萄糖酯.对这10个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IR测定,对其中部分化合物作了1HNMR的UV测定,确证了化合物的结构.对所选化合物5作了质谱测定,化合物1进行了热分解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铍与对溴偶氮胂形成1∶2兰色络合物的显色条件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增溶增敏作用,建立了双峰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铍的新方法,其灵敏度ε=4.5×10~4,测定范围0~1.6ug/25ml。测定水样中的微量铍。  相似文献   

19.
实验发现稀土铽离子能与3,4-二羟苯丙氨酸发生络合反应,并发射出铽离子的特征荧光.本文对铽离子与3,4-二羟苯丙氨酸的络合发光反应进行了详细研究,由此提出了一种简便、快速、灵敏检测3,4-二羟苯丙氨酸的新方法,并且试验了其它氨基酸对其测定的干扰情况,表明该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在激发波长为300nm,发射波长为490nm 与550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3,4-二羟苯丙氨酸浓度在2.0×10-8~5.0×10-5mol/L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2,其检出限为6.0×10-9mol/L(S/N=2).用本法对混合样品进行回收率测定与对药物多巴片的测定,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SO_4~(2-)/ZrO_(2-)TiO_2催化剂,并用Caro Eala自动吸附仪、PE683型红外光谱仪及LCT-2型高温差热天平仪分别有选择地测定了催化剂比表面及催化剂表面硫酸根的红外吸收光谱、脱附量、脱附温度,还测定了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同时,讨论了制备条件和方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