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多层螺旋CT对肠扭转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急腹症MSCT双期增强扫描病例80例,其中10例患者图像经多平面重组(MPR)及肠系膜血管最大密度投影(MIP)处理,诊断为肠扭转。结果MSCT诊断10例肠扭转,主要征象有肠系膜血管“漩涡征”10例,肠管“漩涡征”5例,靶环征或双晕征5例,肠系膜上动脉、静脉(SMA、SMV)换位征3例,鸟喙征4例,SMV血栓形成2例,腹水征10例。诊断均经手术证实。结论MSCT双期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组(MPR)与肠系膜血管最大密度投影(MIP)对肠扭转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脾脏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临床上少见,术前定性诊断比较困难。本文收集2003年9月以来9例患者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资料,探讨MSCT对脾脏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在原发性小肠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腹部增强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89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影像临床特征。结果 89例中腺癌(SIA)34例,间质瘤(GIST)22例,淋巴瘤(PSIL)18例,神经内分泌肿瘤(NEN)15例。SIA比GIST、PSIL和NEN更多发于十二指肠,GIST比SIA、PSIL和NEN更多发于空肠,PSIL和NEN比SIA和GIST更多发于回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IA最大径多小于GIST和PSIL(P<0.01)。SIA多边界模糊,GIST多边界清晰(P<0.01)。GIST动脉期和静脉期强化率高于SIA和PSIL;NEN动脉期强化率高于SIA和PSIL,静脉期强化率高于PS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IST和NEN廓清率均高于SIA和PS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IST比NEN更容易发生瘤内坏死,GIST比PSIL更容易伴发溃疡,SIA和PSIL比GIST和NEN更容易合并周围淋巴结肿大,SIA比GIST、PSIL、NEN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病理对照对十二指肠肿瘤诊断价值。方法 对79例经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肿瘤MSCT资料及发病机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9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中十二指肠腺癌57例,间质瘤7例,恶性淋巴瘤7例,类癌4例,脂肪瘤2例,腺瘤2例。十二指肠腺癌CT表现为十二指肠局部软组织肿块影,伴肠腔不规则狭窄;间质瘤CT表现多为较大软组织肿块,有明显强化,肿块多腔外生长;恶性淋巴瘤CT表现肿瘤累及肠管范围较长,肠壁增厚明显,呈轻-中度强化,但肠梗阻症状不明显;类癌CT表现软组织肿块或结节影,强化较明显;脂肪瘤CT表现边界清楚的低密度肿块影(CT值为负值),强化不明显;腺瘤CT表现等密度的菜花状小肿块影,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边缘有分叶状。结论 MSCT有助于十二指肠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的评估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认识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62例经临床随访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与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分析临床资料及MSCT图像.结果 肿瘤主要位于一侧(54/62),少数累及双侧(8/62);包括肾上腺腺瘤24例(其中肾上腺腺癌1例),肾上腺转移瘤22例,嗜铬细胞瘤2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5例,淋巴瘤5例,肾上腺囊肿4例;肿瘤直径在0.6~12.8 cm之间.不同性质的肿瘤,MSCT平扫时的密度均有不同,增强后各有不同的强化表现.结论 肾上腺肿瘤主要是腺瘤及转移瘤,不同种类的肿瘤有其不同的CT表现,MSCT特征结合临床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小肠原发恶性肿瘤发病率低,诊断有一定难度,其CT表现,文献已有不少报道,多是从肿瘤的血供特点进行分析。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肿瘤起源,分析、总结本病形态与生长方式的CT表现特点,希望对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肠Crohn病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小肠Crohn病的MSCT表现,分析病变肠管的数量、部位、肠壁厚度、增强后的强化特点及并发症。结果 MSCT均能显示小肠Crohn病的病变肠段,敏感性为100%。35例中共显示112段炎症肠壁,病变累及第6组小肠(回肠远段)35例,累及第5组、第4组、第3组、第2组分别为29例、16例、7例、4例,累及回盲部25例,广泛累及结肠4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肠壁增厚,增强扫描显示病变肠壁有较明显强化,呈分层状或均一强化。肠系膜血管增生及"梳样征"21例,肠管周围蜂窝织炎13例,炎性肿块1例,瘘管2例,不全梗阻4例。结论 MSCT检查是小肠Crohn病的一种敏感的检查方法,小肠Crohn病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判断病变的活动性及疾病的发展阶段,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Crohn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Crohn病的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影像学表现。结果:60例中多节段病变43例(72%),单独小肠受累21例(35%)、小肠和大肠同时受累35例(58%)、单独大肠受累4例(7%)。小肠累及的56例(93%)中,累及回肠末端39例(70%)。MSCTE所见包括:肠壁增厚60例(100%)、强化增加58例(97%)、肠壁分层39例(65%)、肠腔狭窄32例(53%)、肠壁脓肿5例(8%)、肠系膜血管增多("梳征")39例(65%)、病变肠管周围纤维脂肪增多19例(32%)、蜂窝织炎40例(67%)、腹腔脓肿和炎性肿块13例(22%)、窦道/瘘管15例(25%)、假憩室12例(20%)、多发淋巴结肿42例(70%)、肛周病变4例(7%)。肠管增厚、肠管分层、强化增加、肠壁内脓肿、病变肠管周围蜂窝织炎、血管增多(梳征)等可反应病变的活动性。动脉期与静脉期比较,未提供肠壁、肠管外病变的更多信息。结论:CT小肠造影可同时显示Crohn病的小肠和结肠病变,对肠壁病变及肠腔外并发症的显示以及在判断病变活动性方面有独特的优越性,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检查中的36例疑为结肠癌的患者行低张水或3%泛影葡胺充盈结肠,进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以横断面为主,结合多平面重组(MPR),观察肿瘤部位、形态、大小及周围侵犯及转移情况,作出诊断及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乙状结肠5例,升结肠12例,横结肠6例,降结肠8例,盲肠5例;大体病理呈息肉型或肿块型18例,溃疡型6例,浸润型或狭窄型12例。术前诊断与术后结果符合率100%。术前CT分期与术后分期总符合率91.1%。结论 MSCT在结肠癌检查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是一种快速、安全、无创伤且较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诊断颅底骨折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高分辨力多层螺旋CT扫描对颅底骨折诊断价值。方法 :对 48例患者行常规轴位CT扫描与高分辨力薄层轴位扫描及直接冠状位扫描 ,比较常规轴位CT扫描与高分辨力薄层轴位扫描图像对骨折的显示率 ,同时又对薄层扫描MPR冠状位重建图像与直接冠状位扫描图像对骨折的显示进行比较。结果 :前组二者有明显差异 (P <0 0 0 1 ) ,后组图像骨折显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多层螺旋高分辨力薄层CT扫描对提高颅底骨折诊断率有明显价值 ,并可替代直接冠状位CT扫描成像  相似文献   

11.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MS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敏  胡道予  王秋霞  肖明 《放射学实践》2007,22(10):1055-1057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14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MS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资料,并结合三维重组进行观察.结果:14例十二指肠间质瘤肿瘤中降部7例,水平部4例,升部3例.良性间质瘤5例,均向腔内生长,呈圆形或类圆形,与肠壁等密度、密度均匀,边界清.恶性间质瘤6例,向腔外生长5例、腔内外生长1例,肿瘤边缘有分叶,密度不均匀,2例可见囊变坏死及气体影,明显不均匀强化5例,明显均匀强化1例,周围组织侵犯或远处转移5例.潜在恶性3例,向腔外生长2例,腔内外生长1例,平扫等密度、密度均匀,临近肠壁增厚,不均匀强化.CT检查的敏感度为100%,定位准确率为92.1%(13/14),定性准确率78.6%(11/14).结论:MS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重建技术能准确显示十二指肠间质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供血血管,对鉴别肿瘤良恶性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低张水灌肠多层螺旋CT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低张水灌肠多层螺旋CT(MSCT)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60例内镜诊断或怀疑大肠癌的患者行低张水灌肠MSCT三期增强扫描,以横断面为主,结合多平面重组(MPR),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周围侵犯、转移情况,作出诊断及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MSCT检出了全部53例大肠癌,敏感性为100%,补充了内镜漏诊的l例多发大肠癌,纠正了1例内镜误诊的淋巴瘤;TNM分期的准确性为83.0%(44/53),T、N、M分期准确性分别为94.3%(50/53)、86.8%(46/53)、98.1%(52/53)。结论 低张水灌肠MSCT可以有效地显示大肠癌的部位、大小和形态,能较准确地确定中晚期大肠癌的侵犯范围和肝脏转移,TNM分期准确性较单层螺旋CT有明显提高;增强门脉期或平衡期对TNM分期是必要的;MSCT对大肠癌T1~T3分期还缺乏可靠的诊断标准;对淋巴结转移的判断仍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MPR是横断面的有益补充;MSCT是内镜检查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5年经CT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48例肠梗阻病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螺旋CT机做CT平扫,其中6例另行增强CT扫描.结果:所有48例肠梗阻病例的CT诊断结果与临床手术结果相符.①在本组病例中,CT扫描显示肠梗阻部位(小肠梗阻29例,结肠梗阻19例);肠梗阻原因(腹壁疝13例,肿瘤19例,肠粘连14例,肠套叠3例,胆石性肠梗阻2例);肠梗阻性质(单纯性肠梗阻41例,绞窄性肠梗阻7例).②CT扫描不仅显示肠梗阻时肠道的扩张及肠腔内的气液平面,而且清晰地显示肠梗阻时肠壁、肠系膜的情况、闭襻的形成以及肠梗阻是否伴有出血及腹水等征象.结论:CT检查可以判定有无肠梗阻,确定肠梗阻的部位及肠梗阻的原因,以及是否为绞窄性肠梗阻,CT是机械性肠梗阻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螺旋CT表现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7例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密度均匀,5例肿块内见多发或单发细小斑点状钙化。6例肿块最大径在5cm以上者,肿瘤受邻近器官及血管不同程度挤压而呈铸形生长。7例增强扫描肾皮质期肿块无明显强化,肾实质期轻度强化,强化程度10~15HU。7例肿块无论平扫及增强扫描均未见明显坏死囊变征象。结论:铸形生长、细小钙化、轻度延迟强化及肿块无明显坏死囊变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螺旋CT表现特征,可在术前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技术在鼻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容积再现(VR)技术在鼻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采用高分辨CT(HRCT)和HRCT 结合VR技术回顾性分析30例鼻骨骨折患者资料.比较单纯观察HRCT法和HRCT结合VR技术诊断鼻骨骨折的差异. 结果 采用HRCT及HRCT结合VR两种方法诊断鼻骨骨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HRCT 结合VR技术可以准确诊断有无骨折、准确区分不伴移位的线性鼻骨骨折和鼻骨孔. 结论 MSCT中HRCT结合VR技术在鼻骨骨折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对直肠癌和结肠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直肠癌和结肠癌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结肠癌的CT表现及手术病理资料.结果:结肠癌的部位:升结肠癌8例,降结肠癌3例,乙状结肠癌4例,直肠癌6例;组织类型:腺癌16例,黏液腺癌3例,乳头状腺癌1例,类癌1例.CT可见病变肠管增厚,突出腔内肿块,肠腔狭窄及其浆膜面毛糙,病变侵犯邻近器官,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结论:螺旋CT检查对直、结肠癌诊断和分期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诊断肿瘤性肠梗阻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肿瘤性肠梗阻术前MSCT表现及对原发性恶性肿瘤TNM分期与临床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研究。结果(1)MSCT对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准确性为100%(39/39);对引起梗阻的肿瘤定位诊断准确性为100%(39/39),定性诊断准确性为97.4%(38/39)。(2)滑动薄层块最大密度投影(STS-MIP)后处理技术可显示27例(27/39,69.2%)肿瘤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3)MSCT对27例肠道原发性恶性肿瘤性梗阻的肿瘤TNM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92.6%(25/27)、85.2%(23/27)和100%(27/27)。结论MSCT是术前无创性诊断肿瘤性肠梗阻的重要方法,对引起梗阻的肿瘤的定位、定性及TNM分期判断准确性高,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供血血管,对评估肿瘤可切除性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对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比增强及后处理技术对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CCHD)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35例经手术证实的CCHD的MSCT资料,术前均行经胸心脏二维超声(TTE)检查,其中17例有X线心血管造影(CAG)对照。结果手术证实畸形共136处,MSCT、TTE及CAG总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4.9%、72.1%,95.3%;其中心脏畸形47处,MSCT漏诊4处,TTE漏诊2处,CAG漏诊1处,3种检查的诊断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P〉0.05);心脏大血管连接部及大血管畸形共计89处,MSCT、TTE、CAG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6.6%,59.6%,95.1%,MSCT(χ^2=35.76,P〈0.01)及CAG(χ^2=17.17,P〈0.01)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TTE,MSCT与CAG诊断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P〉0.05);MSCT与TTE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准确性达97.8%。结论MSCT能客观清晰地显示CCHD的病理解剖形态,对心脏大血管连接部及大血管畸形的诊断明显优于TTE,在CCHD的无创性检查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16层螺旋CT诊断小肠出血性疾病的价值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MSCT)对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26例临床拟诊小肠出血患者进行扫描,其中导管法4例,周围静脉法22例。扫描前15 min均肌注盐酸山莨菪碱20 mg,检查时饮水500 ml,采用10 mm层厚平扫后进行动脉期、静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双期增强图像1.25 mm薄层重建,采用多层面容积重组法(MP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CT血管造影(CTA)技术进行重建分析,结合1.25 mm薄层图像对小肠出血部位及病变进行分析,并与DSA和手术病理对照,评价小肠出血性疾病MSCT的诊断价值。结果:26例临床拟诊小肠出血患者,MSCT明确诊断出血部位23例,3例MSCT未发现出血灶。其中6例行DSA,5例显示出血灶,1例表现阴性。MSCT出血显示率88.5%。CT显示出血部位:十二指肠出血6例,空肠出血8例,回肠出血9例,其中血管畸形3例,憩室3例,溃疡1例,肿瘤6例,肿瘤伴肠套叠2例,炎症和损伤6例,Crohn病2例。18例经手术、病理或内镜证实。结论:16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重建技术诊断小肠出血性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手术定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肺隔离症的价值。方法对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影像资料完整的肺隔离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使用多层螺旋CT胸部平扫、增强扫描及病灶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6例中,病变位于左下肺后基底段4例,右下肺后基底段2例。呈囊性病灶1例,实性病灶3例,囊实性病灶1例,多结节融合肿块影1例。增强CT扫描及多种重建后处理图像可显示病灶强化特点、异常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其与病变结构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血管成像能很好地显示肺隔离症的病变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