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刘庆宇 《临床医学》2010,30(10):102-103
免疫球蛋白、补体及炎性细胞因子是机体内与抗感染相关的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分泌型免疫效应分子,在术后抗感染能力、伤口愈合、抗肿瘤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异体输血传播性疾病的关注和弥补临床用血缺口,自体输血工作得到了普遍关注。为了解输血后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作者选取IgG、IgM、补体C3a、  相似文献   

2.
目的 确定导致MPCNL治疗术后输血及栓塞的可能因素,以便出血后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治疗患者.方法 总计522例患者进行(共618例次)MPCNL术后,统计分析对导致出血、输血及栓塞的各种手术有关的、患者有关的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26例需要输血,比率为4.2%,8例患者需行肾动脉造影及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比率为1.29%.统计分析发现孤立肾、高血压、术前尿路感染及结石面积是MPCNL术后出血重要原因.年龄、糖尿病、手术史,结石侧别、患肾功能、血清肌苷水平及手术时间并不造成红细胞压积水平的明显降低.此外,肾积水有助于减少手术后失血.结论 MPCNL术后大出血可以输血或肾动脉选择性栓塞成功治疗.孤立肾、高血压、尿路感染及结石表面负荷是术后出血、输血及栓塞是致术后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高龄患者的术前评估与术后护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阐述了高龄患的特点及术前评估与术后护理的方法,指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老化,人体主要脏器的代谢能力,机能储备能力及营养状态也逐渐低下,针对高龄患的特点进行正确的术前评估和术后护理,是确保手术后顺利康复,维持和改善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成分输血对口腔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围手术期同种异体输血可能降低机体免疫能力,增加术后感染或复发转移的风险[1].红细胞免疫是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减弱或缺失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作者近年对38例口腔癌患者采用不同成分输血方式,评价其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患者发生寒战的预防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作总结了83例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患发生寒战的原因及护理,认为患术中机体产热增加、散热过多,或严重感染以及输液或输血所引起的热源反应是发生寒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预热输入液体、加强术中管理、及时处理热源反应、吸氧等措施可有效预防患术中寒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何绮华  杨雯  杨叶香  郭梦颖 《护理研究》2008,22(24):2254-2255
肝病病人抗感染能力弱,而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更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同时又使用人工气道或各种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等的应用这些因素易破坏机体防御机制,易改变病人正常菌群结构,引起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7.
术中输血对外伤病人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是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但输血也可引起机体多种不良反应、免疫功能下调和感染增加等。本实验通过对B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总结输血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血,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效率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输血是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重要的支持手段,但是异体输血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为了探讨围手术期输血对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感染和复发的影响,我们对本院446名前列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身输血在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身输血在择期手术患中的应用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23例心脏病择期手术患,在术前1~10天应用“蛙跳式”采血法采集自身血液200~1600ml,在术中或术后进行自身回输。结果 患在采血及回输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手术过程及恢复顺利。自身输血组围手术期人均输血量866.5ml,比异体输血组人均输血量1383.3ml减少516.8ml,减少异体输血量471.7ml(占54.4%)。血液检测指标显示,自身血回输后除血红蛋白、血小板较异体输血组升高外,其余指标无显性差异。结论 对择期手术患采取术前采血贮存,在术中或术后回输的方法,具有安全、节约血源及减轻患经济负担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资料 男,27岁.因左大腿肿痛20 d入院.20 d前左大腿正面受钝物击打后局部隆起一肿块,疼痛明显,1周前于外院行肿块切开清创后缝合(具体不详),术后伤口红肿、疼痛,行抗感染治疗无效,症状逐渐加重,左下肢活动受限,遂人我院.15年前行阑尾切除术,有术中输血史.查体:体温37.1℃,脉搏76/min.面色苍白,左腿拖行.心、肺听诊及腹部触诊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Tiotidine and cimetidine kinetics and dynamics were compared to assess mechanisms of the longer duration of effect of tiotidine in man. Both drugs has similar lag times for absorption. Tiotidine with a meal was more slowly absorbed than when fasting and was also more slowly absorbed than cimetidine with a meal. The elimination rates for both drugs did not differ; they were both approximately 2 to 3 hr. Oral doses of cimetidine achieved areas under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curve approximately three times that of tiotidine but these concentrations were only 1/10 as potent. The cimetidine concentration inducing 50% inhibition of food-stimulated gastric acid secretion was 0.41 +/- 0.04 whereas it was 0.04 +/- 0.003 microgram/ml for tiotidine. The effect of tiotidine lasted longer than that of cimetidine because the doses recommended for use in man resulted in higher concentrations in plasma relative to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than clinical doses of cimetidine.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