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轧钢连续加热炉炉内水管冷却多数采用汽化冷却,而汽化冷却产生的蒸气,属饱和蒸气,由于压力偏低、水分大,而未加利用白白浪费。本文介绍的自动回收装置,是在不影响炉子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将蒸气回收利用,实际运行结果证明,该项目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节能项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鞍钢新烧结分厂实现了对冷却废气废热的全面加嘏利用,一段中温废气用于余热锅炉生产蒸气,二段低温废气在解冻期用于解冻原料外,还用于循环烧结工艺。重点介绍了低温气废热回收技术的开发。工业生产表明,该技术具有秀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有色冶金技术的发展,鼓风炉水套逐步用汽化冷却代替一般水冷却。生产实践证明,鼓风炉水套采用汽化冷却有以下优点。汽化冷却能生产蒸气,供生产和生活使用。汽化冷却给水量仅是水冷却的1/20~1/60,可以节约大量工业用水及其动力消耗。汽化冷却给水为软化水。由于水质改善,不易产生水垢,能延长水套使用寿命。汽化冷却能提高鼓风炉焦点温度,获得高的床能率,增加炉子处理量和降低焦比。鼓风炉汽化冷却装置,一般采用自然循环,汽水系统比较简单,设备简易,操作也不复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利用烧结环冷机冷却废气余热生产蒸气的工作原理、设备流程、自动控制以及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和叙述了导热油循环冷却的综合利用,导热油循环冷却与自来水冷却多晶硅还原炉在节能降耗方面的比较,以及导热油循环冷却与提高多晶硅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刘宁  刘涛 《攀钢技术》2000,23(6):60-62
通过对精苯塔加热蒸气泛汽的综合利用和冷却,充分利用能源,有效杜绝了噪音污染,具有节能和环保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7.
重点分析介绍了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新技术在武钢8#高炉工程中的应用,阐述联合软水密闭冷却新技术的技术参数、工艺流程等,分析了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技术在武钢8#高炉设计中的特点及创新点,并与其他循环冷却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基本概念出发,分析自然循环汽化冷却装置的冷却强度调节问题。分析了两种冷却循环调节方法,对该系统特性作了扼要描述。  相似文献   

9.
转炉余热锅炉(汽化冷却系统)是冷却烟气,回收余热的重要设备。昆钢50t转炉汽化冷却系统从自然循环余热锅炉,改进为强制循环与自然循环复合形式的余热锅炉,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在现有的自然循环-强制循环复合冷却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既能提高系统的冷却能力和设备寿命,又方便维修的汽化冷却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多种循环冷却水水质处理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并对循环冷却水水质处理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1.
简要概述了本钢炼钢厂1号RH系统的设备状况、蒸气喷射泵的工作原理,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影响蒸气喷射泵能力的因素以及现场运行中容易出现的故障和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根据实践经验和RH系统多年的运行情况,列出了RH真空泵的相关数据表及冷凝器的冷却数据表,列举了系统出现过的故障并说明了故障排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鞍钢高炉汽化冷却实践的总结,发现循环能力的大小是高炉汽化冷却成败的关键。根据自然循环汽化冷却系统循环动力与循环阻力相互平衡的关系,导出了影响循环流量的关系式。由此得出,提高高炉汽化冷却系统循环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适当提高上集管高度和适当扩大其截面积。总结还认为冷却壁过长是使其破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3.
鞍钢高炉冷却运行的实践表明,目前高炉采用的冷却壁结构和材质均不合理,这是导致冷却壁大量破损的原因之一。为适应高炉热负荷的要求,本文对破损冷却壁进行了取样分析,对其结构和材质的改进加以初步探讨,以提高抗热强度和降低其表面温度。采用自然循环方式汽化冷却的高炉,随着热负荷的不断增大,其循环特性表现为热水循环、脉动循环和汽水混合物循环。正确控制汽包水位,特别是在低热负荷时期,把水位控制在0位以上,有利于促进热水循环,缩短脉动循环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14.
唐明明 《甘肃冶金》2012,34(6):13-15
本文论述了冷凝系统降温设备浸没式冷却流槽,它的降温冷却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体金属锌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其冷却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溜槽内冷却排管的热交换效果,循环冷却水水质、水量和水温以及铅泵循环速度等,分析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因此如何控制冷却溜槽的降温冷却效果成为提高粗锌产量和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利用加热炉项目改造机会将支撑梁水冷却循环改为汽化冷却循环,并配置安装1套蒸汽余热发电机组,将汽化冷却循环产生的余热蒸汽有效循环利用,并对系统改造前后进行了详细的成本及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炼钢转炉汽化冷却系统的改造,将强制循环和自然循环相结合的冷却方式改为自然循环冷却方式,改造后彻底解决了中压泵漏水问题,改变了汽化冷却系统的运行状况,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达到了同行业设备先进水平,并有效地节约了电能。  相似文献   

17.
试谈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的操作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邯钢1260m3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的使用情况,并对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的操作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戴玲  刘振伟 《包钢科技》2002,28(6):40-42,31
通过对转炉Ⅲ段烟罩损坏研究 ,把净环水强制循环冷却改为汽化自然循环冷却 ,可使使用寿命增加 3倍 ,减少了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提高转炉生产率。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亚共析钢中厚壁(壁厚≥30 mm)无缝钢管正火冷却速度和同一截面的冷却均匀性,将水-空循环冷却模型用于中碳和低碳Mn钢中厚壁无缝钢管正火组织及性能控制过程.通过分析风冷、水雾强制冷却和水-空循环冷却的钢管正火组织和性能,采用"钢管部分浸入水面+高速旋转"的水-空循环冷却方式,即通过控制浸入深度、钢管旋转速度、冷却总...  相似文献   

20.
《炼铁》2018,(4)
对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若干问题,如联合软水系统与独立软水系统,风口小套是否单独设置工业水开路循环冷却,以及几个冷却参数的选取等进行了探讨。建议:①新建高炉应优先采用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风口小套冷却并入联合软水系统;②分段调水量作用非常有限,高炉冷却应采用一串到顶的工艺流程;③冷却壁基准流速取1.6m/s,最大流速取2.0m/s;④合适的冷却比表面积范围应在0.9~1.2,炉缸部位的冷却比表面积不小于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