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气液分离器是丙烯腈生产装置的关键设备之一,用于除去气体产品中的酸雾. 分离器的出口结构是影响分离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研究借助通用流体分析软件PHOENICS对气液分离器内流场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增大液滴向器壁运动机会和减弱二次夹带效应均有利于提高分离效率. 基于此原则,对气体出口结构进行了优化实验,并提出了最佳的分离器双层套筒出口结构. 这种结构与其他几种结构相比除雾效果更佳,不管在低空速还是高空速下都能保持较高的除雾效率,操作弹性较好. 工业应用也表明,采用双层套筒出口结构的气液分离器具有较高的除酸雾效果,优于原分离器.  相似文献   

2.
在对捕集器系统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先根据标准油气分离器的工艺计算方法进行初步设计,再建立了捕集器系统的常微分方程组,利用MATLAB编制了容积式捕集器结构尺寸设计程序.可动态模拟液塞进入捕集器时液位和压力的动态变化,据此确定捕集器最优结构尺寸直径、长度、台数.模拟结果表明在最优结构下捕集器液位最终趋于稳定.有效地清除了段塞流.  相似文献   

3.
采用纳氏泵输送干燥氯气,由于叶轮的机械作用引起硫酸溅射;另外,气体的扰动形成了气泡,气泡破裂,在裂口处产生射流,将液滴一起喷射到气体中,致使泵出口的干燥氯气带有大量酸雾,虽经酸气分离器分离出大部分酸雾,但气体中仍挟带少量酸雾及其它一些杂质,其液滴荷约10g/m~3左右。现在大多使用筛网型捕雾器捕集这类酸雾及杂质,实际效果往往不甚理想。众所周知,气体挟带酸雾会给后处理工序带来不便。本文拟从筛网型捕雾器的捕雾机理入手,分析其效果不佳的原因,提出合适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多数厂家在镀硬铬、松孔镀铬生产中,对镀槽逸出的铬酸酸雾抑制与捕集的方法是:镀槽中加铬酸酸雾抑制剂和在引风系统中串联铬酸酸雾捕集器。其中.铅酸酸雾捕集器一般采用是网格式捕集器。由于这种捕集器的多层过滤网格结构决定了它的滤网必须及时清洗或更换[1],且清洗的周期要短,否则,滤网会随着雾滴在其上的不断粘附,越来越多的网眼被堵变小或堵死,致使越来越多的网眼过风风速增大,很多酸雾液滴被带过滤网,使捕集器的捕集效率越来越低。现场可以看到网格捕集器大多没有达到高的回收率,在引风系统终端排出了很多铬酸酸雾…  相似文献   

5.
正A:请问各位专家:氯处理酸雾捕集器压力高的原因是什么?B:是前后压差高吗?考虑洗涤塔的洗涤效果吧。A:酸雾捕集器前后压差大,达32 kP a。水雾捕集器、干燥塔、泡罩塔压力差正常。C:是堵了吧。A:拆下来看,表面硬了,看不见有什么东西,不知道什么原  相似文献   

6.
张涛 《河南化工》2013,(17):47-48
根据工况需要,对段塞流捕集器选型,采用常用的卧式油气分离器的工艺计算方法对分离器的工艺尺寸进行了初步计算。在hysys模拟计算软件中搭建了捕集器简化模型,利用hysys的动态模拟功能,对容器式段塞流捕集器的计算尺寸进行了在应对段塞流冲击方面的校核分析,较准确地模拟了捕集器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7.
《燃料与化工》2013,(4):19-19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气液分离器,该装置可实现垃圾填埋气及其他工业气体的气液分离、雾沫尘粒捕集及冷凝液的提升导出。包括沉降室、挡板、捕沫器、喷射器,沉降室为筒体结构,在沉降室内设有挡板,气体入口及气体出口位于挡板的两侧;在气体出口处设有带金属丝网的捕沫器,在装置顶部设有喷射器,  相似文献   

8.
《燃料与化工》2013,(6):36-3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气液分离器,该装置可实现垃圾填埋气及其他工业气体的气液分离、雾沫尘粒捕集及冷凝液的提升导出。包括沉降室、挡板、捕沫器、喷射器,沉降室为简体结构,在沉降室内设有挡板,气体入口及气体出口位于挡板的两侧;在气体出口处设有带金属丝网的捕沫器,在装置顶部设有喷射器,  相似文献   

9.
袁志红 《云南化工》2018,(2):219-220
普光气田采用湿气混输工艺,集输管道内气液固三相混输,为解决批处理作业过程中大量来液的问题,普光集气总站增加了一套段塞流捕集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旋流分离器出现了进口管线、底部排污流程堵塞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4种碳捕集方法,即燃烧前捕集、氧燃烧捕集、燃烧后捕集和化学链燃烧捕集,得出氧燃烧捕集是比较适合于催化裂化实现CO2捕集的技术。同时,讨论了氧燃烧对再生器效率、旋风分离器效率以及取热器负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氯气及液氯精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国内外氯气干燥、脱除三氯化氮和液氯提纯的新工艺,并提出了液氯提纯技术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ELMO-F氯气压缩机在液氯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温、高压法液氯生产工艺"的阐述,说明了在液氯生产中采用氯气压缩机的优越性:电力消耗比氨-盐法节约57.5kW·h/t,比氟利昂法节约17.5kW·h/t;环保效益好,消除了氨、氟利昂对环境的污染,避免了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刘金华 《天津化工》2006,20(5):49-51
根据对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食盐电解产氯能力和氯产品耗氯量的计算,找出氯气产出与消耗的平衡关系,从而探找解决氯气紧张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唐继平 《氯碱工业》2020,56(2):18-20
介绍了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装置中,浓硫酸在氯气干燥中系统中的作用。分析影响氯中水含量的因素。在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分析了氯气干燥中降低氯中水含量的措施。指出通过合理的设备选型,加强工艺控制,最终可以将氯中含水质量分数控制在0.02%以下,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氯碱生产中一次盐水游离氯及有效氯含量分析方法的对比,确定了亚硝酸根离子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改用缓冲溶液作为酸化剂,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氯气含水量高的危害,氯气干燥原理以及控制氯气含水量在正常范围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魏力 《中国氯碱》2014,(8):32-34
介绍液氯泵在液氯输送包装中的应用,总结比较不同液氯输送包装工艺特点和液氯泵特性。  相似文献   

18.
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化公司”)有隔膜法烧碱12 万t/a、离子膜法烧碱7 万t/a生产装置.在高电流密度下生产烧碱时,同时生产了大量高温湿氯气,高温湿氯气须在氯干燥工序干燥.  相似文献   

19.
完善氯处理工艺提高氯气干燥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文琴 《中国氯碱》2004,(10):13-14
针对氯气干燥处理工艺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改进措施,从而达到提高氯气干燥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中二氧化氯存在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首先通过理论分析,认为二氧化氯(ClO2)在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简称稳定液)中存在的形态根据所用稳定剂的不同而有区别。通过对几种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纸色谱分析、酪氨酸显色反应及抗酸缓冲能力的测定,证实在以过碳酸钠为稳定剂的稳定液中,ClO2以亚氯酸根离子(ClO2^-)形式存在,并处在一个由NaHCO3-Ha2CO3组成的缓冲体系中;在以过硼酸钠为稳定剂的稳定液中,ClO2可能是以活性配位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并处在由H3BO3-Na2B4O7组成的缓冲体系中。这一结论对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的生产、贮存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