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秋荣  顾云龙 《水运管理》2004,(10):32-33,37
随着关于油污泄漏损害的责任与赔偿的两个国际公约正式实施,国际上对此存在着诸多探讨。笔者尝试分析这两个机制的优缺点,探讨我国建立国家油污赔偿基金的必要性,并提出我国建立国家油污赔偿基金的具体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国际油污赔偿基金组织(IOPCFUNDS)依据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相关公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在缔约国发生的大部分船舶油污染事故都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赔偿。但是,我国在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中不得不面对的局面是“谁清污,谁吃亏”、“谁受害,谁倒霉”,污染清除单位得不到及时的补偿,油污受害人得不到合理足额的赔偿。为保护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建立国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秋荣  顾云龙 《水运管理》2004,26(10):32-33
随着关于油污泄漏损害的责任与赔偿的两个国际公约正式实施,国际上对此存在着诸多探讨。笔者尝试分析这两个机制的优缺点,探讨我国建立国家油污赔偿基金的必要性,并提出我国建立国家油污赔偿基金的具体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胡海涛 《水运管理》2009,31(6):31-34
针对当前日益恶化的环境,检讨我国船舶油污责任保险制度存在的不足:未完全与国际公约接轨,缺乏配套的立法和行政措施,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不确定等。为减轻油污损害、保障油污受害者获得合理赔偿,提出完善我国船舶油污责任保险制度的若干建议:避免船舶油污责任公法化;制定船舶责任保险制度;建立国内油污赔偿基金制度。  相似文献   

5.
袁群 《水运管理》2006,28(8):28-30
在对国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体系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两级赔偿模式机制。  相似文献   

6.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国际公约和美国立法的形成和发展存在基本原理:侵权归责原则客观性、责任保险强制式、赔偿责任基金制、赔偿范围扩大化、赔偿责任有限性。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的建立也应以这些基本原则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防治海上油污事故的发生.我国政府正加快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建立.不断完善船舶防污体系,并从“防、治、赔”三个方面开展船舶溢油防治工作。在事后索赔中.清污费用是否可得到优先赔偿.污染责任人是否可因此享受责任限制.也被诉讼双方所关注。  相似文献   

8.
文中介绍了我国船舶油污基金对船舶油污受害人的赔偿、补偿作用;剖析了其具备自身特点,在征收和赔付范围、赔偿限额、赔偿经济损失的范围和顺序、对无法确定责任船舶的油污事故赔付态度等方面与国际油污基金的不同之处;同时,从监管机制、组织架构、财务管理和索赔受理四方面解读了我国船舶油污基金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徐国平 《中国水运》2006,6(11):253-256
随着船舶油污损害的加剧,我国正酝酿制订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专门立法。本文提出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应由四大基本制度构成,即适用范围制度、赔偿主体制度、赔偿范围制度、赔偿限制制度。  相似文献   

10.
罗孝学  陈林 《中国水运》2010,(12):31-32
文中主要介绍油污事故的危害以及国际油污赔偿公约,阐述现行我国油污事故赔偿现状,对油污事故得不到及时赔偿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我们国家油污立法的现状进行探讨并综合对国内油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司法实践和立法实践进行讨论,认为有必要制定一系列的对策来防止和减少船舶油污染,保护油污受害人的利益,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