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药敏情况,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75例确诊为新生儿肺炎患儿的痰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采用长沙天地人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同时用其相配套的药敏试验卡进行药敏试验,以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5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产ESBLs菌株32株,阳性率为42.67%。不管何种类型的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100%,而对美洛培南敏感率达1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为74.67%。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远远高于非产ESBLs的菌株(P<0.01或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比例较高,耐药性强,对常用的抗生素不敏感。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以减少ESBLs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检测及耐药性的情况,以利于对ESBLs细菌的监控和治疗。方法 应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系统药敏测试卡GNS-506对166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艾希氏菌ESBLs进行鉴定,并检测确证ESBLs阳性菌株的耐药情况。结果 在76株肺炎克雷伯菌、90株大肠艾希氏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39.5%、26.7%。药敏测试结果表明,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等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 治疗ESBLs菌引起的感染,应用亚胺培南及其药敏试验显示敏感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API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种细菌ESBLs总阳性检出率为60.2%(153/254);肺炎克雷伯菌ESBLs为60.2%(53/88);大肠埃希菌为60.2%(100/166);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大多耐药,仅对美罗培南非常敏感,产ESBLS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医院及时监测产ESBLs菌的发生率及其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佳木斯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型的流行状况,分析ESBLs的产生情况,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双纸片扩散法对产ESBLs菌株进行确证,应用PCR基因扩增技术及双脱氧DNA测序方法 ,分别对TEM、SHV、CTX-M编码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结果 显示,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对酶抑制剂类抗生素较敏感,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在67株产ESBLs菌株中有57株为CTX-M型(85.1%),36株为TEM型(53.7%),47株SHV型(70.9%).结论 随着抗菌药物的持续使用,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日趋严重,主要临床流行基因型是CTX-M型,耐药性基因型监测对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新生儿医院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的耐药状况及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TEM、SHV、OXA、PER、GES、VEB、CTX型存在状况。方法 将我院2004年7月新生儿病房感染的14株肺炎克雷伯菌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配套卡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和ESBLs检测,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方法分析菌株内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结果 14株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药敏结果一致,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均耐药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也耐药,对亚胺培南敏感。均检出blacTX-M和blaTEM基因,未检出blasm,、扰noxA、blaPER、扰nGES和blaVEB基因。对blarm和blacTX-M基因扩增产物测序,经BLAST程序分析基因为TEM-1和CTX-M-3型。结论 本院感染流行的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第三代头孢菌素和耐酶抑制剂,基因类型为TEM-1和CTX-M-3。新生儿属于ESBLs的高危人群,新生儿病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感染应引起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医院临床分离的925株大肠埃希菌和363株肺炎克雷伯菌。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 ATB 细菌鉴定系统,应用药敏测试仪及配套微生物检测试剂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925株大肠埃希菌中分离出产 ESBLs 菌657株(占71.0%);363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分离出产 ESBLs 菌150株(占41.32%)。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来自尿标本266株(占40.49%),产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来自痰标本89株(占59.33%)。产 ESBLs 株的耐药率均普遍高于 ESBLs 阴性株;与产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相比,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且二者对青霉素类、一到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而对厄它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药高度敏感。结论某院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主要引起泌尿道感染,产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临床应高度重视产 ESBLs 菌的检测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减缓细菌耐药的发生,尤其要控制 ESBLs 菌的产生和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临床痰标本分离的234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手工法和桓星半自动细菌分析仪、桓星细菌鉴定与生化反应板,对234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用头孢噻肟和头孢噻肟/克拉维酸以及头孢他啶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纸片进行超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2013年1—10月因上呼吸道感染而送检的3418份合格痰标本,共检出234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78株,占分离肺炎克雷伯菌总数的33.3%。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最低的是亚胺培南,耐药率为5.1%,耐药率在50%以上、90%以下的有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呋喃妥因(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而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保持高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85.2%和80.2%。对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酶烯类和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呈高度敏感,敏感性为90%-100%;而对其他类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临床抗感染用药应根据实验室分离菌株和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有针对性的敏感抗菌药物。以避免耐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变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变迁。方法采用VITEK-32微生物全自动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检测。结果4年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5年至2008年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ESBLs菌发生率分别为36.6%、40.6%、41.5%、41.0%;产ESBLs菌对三代头孢、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交叉耐药,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耐药率升高,临床应及时了解它们的耐药特点和变化,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ESBLs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汕头地区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汕头地区革兰阴性杆菌共1 445株(大肠埃希菌895株和肺炎克雷伯菌550株),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进行ESBL检测和药敏实验.结果 69.4%大肠埃希菌和33.6%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极高 产ESBLs菌株存在多重耐药性,而且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比不产ESBLs菌株高 产ESBLs菌株和不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均未出现耐药.结论 汕头地区革兰阴性杆菌中ESBLs菌株检出率高 产ESBLs菌株耐药性比不产ESBLs菌株高,且耐药表型多样性 亚胺培南是临床治疗产ESBLs菌株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22例新生儿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和药敏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罗智花  王琍琍 《安徽医药》2009,13(7):767-769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新生儿科2005年5月至2008年9月间22例确诊为院内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细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早产、极低出生体重、使用广谱抗生素、侵入性操作多、住院时间长为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易感因素。2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有16株(72.7%),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几乎全部耐药(敏感率为9.1%),对含酶抑制剂类药物、喹诺酮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率较高(敏感率为63.6%-100%);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全部敏感(敏感率为100%)。结论新生儿科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发生存在易感因素。此类细菌绝大部分为产ESBLs菌株,亚胺培南、美洛培南为其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抗感染药物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送检的1528份痰培养标本中分离所得的肺炎克雷伯菌(同一患者分离多株的按1株计),采用法国梅里埃ATB—Expression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K-B法做药物敏感试验,并同时用双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Ls)。结果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的1528份痰培养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004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77株,占17.6%。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40.1%(71/177)。药物敏感试验显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抗感染药物呈多重耐药性,耐药率〉50%的抗感染药物有氨苄西林(93.0%)、哌拉西林(91.5%)、复方新诺明(88.7%)、头孢呋辛(85.9%)、头孢噻肟(80.3%)、庆大霉素(73.2%)、环丙沙星(64.8%)、头孢他啶(60.6%)、头孢吡肟(53.5%),耐药率〈50%的抗感染药物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9.6%)和阿米卡星(23.9%),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为100.0%,产ESBLs菌株对抗感染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具有多重耐药性,临床应加强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监测,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是治疗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某地区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茵的特点,为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K-B法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筛选出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用确认试验检测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同时以头孢西丁三相试验检测以上菌株产AmpC酶情况.结果 107株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单一检出产ESBLs 53株(49.5%),产AmpC酶30株(28.0%),同时产ESBLs和AmpC酶24株(22.4%).它们对氨基苷类、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某地区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产酶率较高,主要产ESBLs和AmpC酶,应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生素,减缓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肺炎克雷伯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KPN)临床感染分布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采用VITEK-2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并用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检出140株肺炎克雷伯菌,痰标本分离率最高达86.4%,主要引起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该菌耐药性极其严重,对21种常用抗菌药物(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外)的耐药率均高于40%。产ESBLs菌株占40.7%,其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碳青霉烯类可作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严重,产ESBLs菌株阳性率较高,临床应重视其流行情况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儿童呼吸道感染超产β-内酰胺酶(ESBIS)细菌耐药情况以及临床特征。方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标本中分离的34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耐药及临床分析。结果药敏试验显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无耐药性,而对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耐药率达100%。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存在较严重的多重耐药及交叉耐药,临床应加强监测,依据药敏情况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汕头地区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汕头地区革兰阴性杆菌共1 445株(大肠埃希菌895株和肺炎克雷伯菌550株),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进行ESBL检测和药敏实验.结果 69.4%大肠埃希菌和33.6%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极高;产ESBLs菌株存在多重耐药性,而且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比不产ESBLs菌株高;产ESBLs菌株和不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均未出现耐药.结论 汕头地区革兰阴性杆菌中ESBLs菌株检出率高;产ESBLs菌株耐药性比不产ESBLs菌株高,且耐药表型多样性;亚胺培南是临床治疗产ESBLs菌株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产ESBLs菌株的流行现状,依照新版CLSI文件指导原则对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产ESBLs菌株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8月~2011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采用DL-96细菌测定系统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为64.8%,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为31.6%;在药敏方面,依照新版CLSI文件指导原则,产ESBLs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的敏感结果不再报为耐药;产ESBLs菌株对碳青霉烯类仍具有极高的敏感率;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阿米卡星、美满霉素的敏感性较好;对氟喹诺酮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庆大霉素、四环素的敏感性差。结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使产ESBLs菌株大量出现,而新版CLSI文件指导原则为临床治疗产ESBLs菌株感染,使用敏感的头孢菌素和氨曲南提供了依据,临床上应提高感染性疾病标本的送检率,依据药敏结果,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药物敏感特点,为合理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成都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临床怀疑败血症的新生儿血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鉴定,选择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菌的病例作药敏及临床分析.结果:40例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达100%,对头孢西丁敏感率达75.0%,对含酶抑制剂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为87.5%,对新生儿较少应用的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率为62.5%~93.8%.对较常用的青霉素、头孢菌素均不敏感,对氨苄西林完全耐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有逐步上升趋势,晚发型高于早发型,但晚发型治疗效果较早发型好.结论: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但可伴严重的并发症,部分大肠埃希菌为产ESBLs菌株,耐药性强,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故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指导选择敏感抗生素,以控制疾病发展,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2008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谱的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痰标本病原菌的分布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4株病原菌中依次为革兰阴性杆菌206株(72.5%)、革兰阳性球菌65株(22.9%)、真菌13株(4.6%)。其中排在前6位的致病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19.4%)、金黄色葡萄球菌(16.2%)、大肠埃希菌占(12.7%)、鲍曼不动杆菌(12.0%)、铜绿假单胞菌(9.5%)以及阴沟肠杆菌(6.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47.2%和43.6%;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69.6%,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仍是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病原菌耐药性高,部分呈多药耐药;神经内科医生应合理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