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螺旋CT扫描对胸段食管癌的应用价值(附2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术前螺旋CT扫描对判断胸段食管癌手术可切除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肿瘤病变长度2 cm及以上的236例胸段食管癌患者,行术前胸部螺旋CT扫描,根据CT扫描显示的病变与纵隔结构有无粘连和侵犯为标准,将食管肿瘤分为可切除型、难切除型,与手术及病理相对照,采用χ2检验比较两型肿瘤手术切除率的差别。结果可切除型肿瘤切除率为71.3%,难切除型为47.9%,两型差异显著(p<0.001)。结论对于病变长度为2 cm及以上的胸段食管癌,术前作螺旋CT扫描,对判断肿瘤能否切除,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可减少不必要的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食管癌的CT检查与手术治疗的符合率。判断CT在食管癌术前的诊断价值。方法食管癌患者88例,其中鳞癌82例,腺癌5例,腺鳞癌1例。比较CT、手术治疗发现转移、CT诊断标准与手术标准的符合率。结果 CT诊断与手术确认的真实情况比较,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5%、94.1%、88.9%、80%,均属于良好及以上的诊断符合率。食管癌CT分期与手术对照显示:一期到四期的符合率都在87%以上。结论 CT和手术的诊断符合率良好,达到了80%及以上。因此,食管癌患者进行术前的CT诊断是必要的,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3.
姚沛旭 《实用新医学》2001,3(4):296-297
目的:评价CT在食管癌外侵判断中的价值和限度。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238例,与术前CT资料进行比较,分析CT所见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符合程度。结果:CT判断肿瘤外侵敏感性82.4%(28/34);特异性97.5%(199/204);阳性预测值84.8%(28/33);阴性预测值97.1%(199/205)。诊断符合率95.4%(227/238)。假阴性6例,假阳性5例。结论:CT判断食管癌外侵基本可靠,对治疗方案的制订有价值。对手术的难度估计有帮助,术前CT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扫描对食管癌手术可切除性的评价。方法总结改良CT扫描法对40例食管癌CT扫描所见,并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改良CT扫描法可使食管管腔扩张,管壁显示满意。有利于观察食管癌有无外侵及外侵的程度,40例食管癌中16例CT判断不能手术切除,其中2例能手术切除,CT判断正确率87.5%;能手术切除的24例,CT判断准确率100%。结论改良CT扫描可提高食管癌诊断水平,对判断食管癌能否手术切除,术前可作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评估胸段食管癌手术切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胸段食管癌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64排螺旋CT检查,观察两组手术分期及周围组织受侵犯情况,并与手术病理对比。结果与手术病理对比,术前螺旋CT结果显示,32例食管癌根治术、符合率为82.05%;6例食管癌部分切除术,占15.38%,1例无法行手术治疗,占2.56%;64排螺旋CT检查显示,8例侵犯气管,符合率为88.89%;4例侵犯心包,占66.67%;7例侵犯胸主动脉,符合率为87.5%;64排螺旋CT诊断胸段食管癌TNM分期中,Ⅰ-Ⅱ期诊断准确率为66.67%,Ⅲ期诊断准确率为77.78%;Ⅳ期诊断准确率为96.30%。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胸段食管癌患者周围组织侵犯、肿瘤TNM分期的准确性较高,在术前确定治疗方案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检查对胸段食管癌外侵程度判断的可靠性。方法429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全部行胸部CT直接增强扫描,分析食管癌对气管、支气管、心包、主动脉及食管相邻大血管的外侵与否,将CT与手术、病理检验结果相对照。结果429倒中,食管癌侵犯气管、支气管58例,CT判断敏感性96.6%(56/58),特异性99.5%(369/371);侵犯主动脉及食管相邻大血管26例,CT敏感性92.3%(24/26),特异性98.8%(398/403);侵犯心包19例,CT敏感性94.7%(18/19),特异性98.5%(404/410);多器官脏器侵犯7例。CT判断食管癌外侵准确率83.5%(86/103)。手术切除成功385例,姑息切除14例,探查30例。结论术前CT扫描判断胸食管癌是否侵犯邻近脏器是可靠的,并能为术前分期提供可靠的证据。术前CT检查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诊断中央型肺癌病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断治疗且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中央型肺癌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首先根据肿瘤期分为四组,每组除了几例患者使用平扫外,其余都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将螺旋CT增强扫描的结果与常规手术病理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作出分析。结果螺旋CT增强扫描能有效地区分出中央型肺癌肿块与肺不张,每组肺癌患者的CT扫描结果与其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83%、81%、80%以及85.7%,总体符合率为82.4%,误诊病例皆为未接受CT增强扫描患者。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对肺门结构、胸膜侵犯等症状给出较为准确的判断,该技术对提高中央型肺癌的术前诊断有着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CT对食管癌的术前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4例经纤维内窥镜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及其临床资料,54例食管癌患者均行胸部及上腹部CT扫描。结果:54例患者术前CT表现为食管壁不同程度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腔内肿块、病变以上食管扩张或见积液。部分患者侵及周围器官,伴发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51例做了开胸手术,手术成功切除肿瘤及淋巴结清扫42例,行姑息性手术切除9例,姑息治疗3例。结论:食管癌术前CT检查可了解食管癌向外侵犯的程度、与周围器官的关系、有无纵隔内及远处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脏器的转移,对判断其能否手术切除提供重要依据,CT扫描是食管癌术前评价较理想的影像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食管癌的CT分期及可切除性。方法对55例食管癌患者均实施了食管钡餐造影、食管镜检查及CT扫描,重点分析其CT表现。结果全部病例CT均显示出食管癌的准确部位、厚度、实际长度、外侵范围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论食管癌术前CT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分期和判断手术切除可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癌外科治疗术前螺旋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220例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癌患者的术前螺旋CT扫描资料,并与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重点分析肿瘤对周围组织、器官的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螺旋CT能准确显示食管癌病变对邻近组织、器官的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前判断食管癌侵犯气管支气管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0.4%、91.2%和90.9%;判断侵犯主动脉及食管相邻大血管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1.3%、94.2%和93.2%;判断侵犯心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3.2%、95.2%和94.5%;螺旋CT术前分期的准确率为85.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前螺旋CT检查能比较准确判断病变对邻近组织、器官的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程度,有助于指导术前准确分期,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评估肿瘤能否手术切除、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探讨CT扫描对食管癌手术可切除性的评价,方法:总结改良CT扫描法对40例食管癌CT扫描所见,并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 改良CT扫描法可使食管腕扩张,管壁显示满意,有利于观察食管癌有无外侵及外侵的程度,40例食管癌中16例CT判断不能手术切除,其中2例能手术切除,CT判断正确率87.5%;能手术切除的24例,CT判断准确率10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钡餐透视和螺旋CT对食管癌术前综合评价的价值。方法总结31例食管癌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并与术前钡餐透视、螺旋CT的影像表现进行对照。结果 31例中,Ⅱ期22例,均切除;Ⅲ期6例,3例切除,3例未切除;Ⅳ期3例,1例切除,2例未切除。结论钡餐透视能反映食管癌部位整体表现及官腔内病变情况,螺旋CT检查能明确肿瘤外侵和转移的情况,对分期和判断食管癌手术切除可行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胰腺癌的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MCST扫描资料完整的胰腺癌40例,参照胰腺癌可切除的标准来术前分析和术后对照.结果:40例胰腺癌患者中,CT判断可切除16例中,有12例行根治性切除术,有4例术前误判,CT判断正确率75%(12/16),2例术中发现腹膜转移CT未能发现,2例对肿瘤侵犯SMA的低估.CT判断不能切除24例,22例判断准确,CT判断正确率91.7%(22/24),其中1例CT误判是肿瘤对SMA受侵的过度评价,另1例肿瘤周围小静脉扩张CT误判为不能根治.结论:MSCT对胰腺癌术前可切除和不可切除的评估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付兵  曹瑛  王忠  彭竹琴 《四川医学》2010,31(12):1865-1867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门胆管癌多层螺旋CT表现与手术结果,评价肝门胆管癌多层螺旋CT扫描术前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4年3月~2010年7月间CT术前扫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胆管癌66例,由3名主治以上医师联合读片诊断。以下情况认为肿瘤不可切除:对侧肝动脉侵犯、门静脉主干或对侧门静脉支侵犯、腹腔及膜膜后淋巴结肿大。由3名主治医师以上放射专家集体读片得出诊断结论。结果与术后结果对比,CT诊断门静脉侵犯准确性达80.8%(21/26),CT显示肝动脉侵犯准确性约90.5%(19/21),淋巴结肿大显示准确性约93.8%(15/16),沿管壁侵犯显示准确性约82.0%,CT认为可切除肿瘤47例中,手术中36例(76.6%)成功切除,19例CT提示不能切除,术中17例(89.5%)不能切除。结论术前CT对肝门胆管癌可切除性判断总的准确性约80.3%。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术前的螺旋CT征象与手术切除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食管癌患者术前应用胸部螺旋CT检查以判断食管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并对判断食管癌手术切除率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研究.方法该院自1995年3月~2003年5月对所有食管癌患者均采用术前胸部螺旋CT平扫加增强,根据CT影象学征象并结合术中肉眼所见及手术切除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根据食管癌胸部螺旋CT征象将患者分为A组(食管病变与周围重要组织之间有脂肪垫存在)、B组(脂肪垫消失长度在2 cm以下)、C组(脂肪垫消失长度大于2 cm)三组;手术切除率为A组根治率100.0%,B组根治率84.5%,C组根治率17.8%.结论食管癌术前应用胸部螺旋CT检查并对肿瘤与周围重要组织关系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较之传统的单纯以长度作为能否切除的标准更符合实际需要,对指导手术有很大的意义,明显降低了开胸探查率.  相似文献   

16.
CT检查对判定食管癌手术切除可行性价值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食管癌的检查方法及CT、检查对判定食管癌手术切除可行性价值。方法:对85例经食道钡透或食管镜检查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术前行CT检查,采用夹角法、三角法、综合法(夹角法加体位法)判断主动脉是否受侵。通过肿瘤是否对气管、支气管形成切迹或压迹判断气管是否受侵。结果:CT对食管癌可切除性的判断准确率较高。夹角法、三角法准确率均大于96%。结论:夹角法做为判断食管癌可切除性的标准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CT扫描检查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王铸 《中国全科医学》2003,6(6):472-473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前CT扫描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93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术前CT表现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重点分析肿瘤对周围组织、器官的侵犯特征及肿瘤分期。结果 CT能精确显示食管癌病变对邻近组织、器官的侵犯情况。结论 食管癌术前行CT扫描检查对判断肿瘤的分期和手术可切除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钡餐造影和螺旋CT增强检查对食管癌可切除性的评价。方法 80例行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术前常规行钡餐造影、螺旋CT增强扫描以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重点评估病变长度、周围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评估可切除性,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经影像学检查不宜手术治疗或需术前放化疗者不在本研究之列)。结果 80例中76例行根治性切除术,3例姑息性切除,1例探查术(外侵严重未切除);术前影像学判断气管支气管受侵12例,符合11例,高估1例;主动脉侵犯13例,符合12例,低估1例;侵犯心包3例,与手术病理符合;术前增强CT诊断淋巴结转移26例58枚,证实21例43枚,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转移29例97枚,假阳性4例,假阴性3例。结论钡餐造影能反映食管癌整体累及范围及管腔内病变情况,螺旋CT增强扫描能明确肿瘤外侵和转移的情况,二者结合对食管癌的可切除性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我院 1997年 7月— 2 0 0 2年 6月对 14 8例食管癌患者 ,术前进行了胸部CT扫描 ,并与手术所见及病理诊断肿瘤浸润及淋巴转移情况进行对照分析 ,以探讨术前CT检查判断食管癌手术切除可能性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4 8例 ,男 86例 ,女 6 2例。年龄 4 2~ 78岁 ,平均5 4 .6岁。病程 6~ 18个月 ,病变长度 3.0~ 7.0cm。食管中段癌 96例 ,下段癌 5 2例 ,均为鳞癌。术前经消化道钡餐透视及胃镜检查、术后经病理证实确诊食管癌。应用PR— 12 0 0型CT扫描机 (美国产 ) ,检查时平卧位 ,空腹扫描范围自胸切迹至脐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扫描诊断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的4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CT检查。观察食管癌CT扫描影像学表现、肿瘤侵犯、淋巴结转移等,分析CT检查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的结果与术后病理比较。结果:47例患者食管均有不同程度增厚,其中管壁环形增厚39例,偏侧性增厚8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19例,其中侵犯气管8例,血管5例,纵隔胸膜5例,心包1例。淋巴结转移:食管肿瘤旁8例,隆突下5例,胃左动脉旁4例,气管食管沟3例,贲门旁2例。CT诊断原发性肿瘤分期的准确率为85.11%,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99%、76.60%、78.72%。结论:CT扫描可显示食管癌的形态、大小、周围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等,有利于指导术前肿瘤分期,对确定手术方案、评估预后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