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DSC、XRD分析方法研究了聚苯乙烯刚性微粒(XPS)和天然胶乳包覆聚苯乙烯刚性微粒(N-XPS)对聚丙烯(PP)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XPS和N-XPS均可加快PP在高温区的成核速率,导致PP在较高的温度下提前结晶;它的存在也阻碍了PP球晶的生长速率,使总结晶度降低,相比较而言,其中N-XPS有更好的效果。XRD分析表明:在PP中添加2%的XPS或N-XPS,均可诱导PP形成β结晶,增加用量,β-PP结晶峰消失;PP/N-XPS试样中2θ=14.02°的α晶(110)峰明显比纯PP的要小这一事实,佐证了N-XPS阻碍了PP(α-110)晶面的生长,使其结晶度降低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常压KCl溶液中α-半水石膏的脱水过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般认为,在盐溶液中,亚稳态的α-半水石膏(α-Hemi-hydrated gypgsum,α-Hh9脱水转变为无水石膏(calcium sulfate anhydrite,AH)是直接脱水的过程.研究常压、80~102℃条件下 KCl溶液中α-HH的脱水行为,通过热分析和物相测定阐明α-HH的脱水过程和产物.结果表明KCl溶液中α-HH的脱水过程有2个相转化途径:一个是α-半水石膏→二水石膏(calcium sulfate dihydrate,DH→无水石膏(α→DH→AH)历程;另一个是α-半水石膏→无水石膏(α-HH→AH)历程.α-HH脱水转化为无水石膏的过程伴随有钾石膏的生成.α-HH在KCl溶液中的脱水速率和脱水途径取决于KCl浓度和反应温度.  相似文献   

3.
利用差热分析、磁性测量,X射线衍射和电子衍射等手段,研究了磁记录用γ-Fe~2O~5的原始材料——各种水合氧化铁(α、β,γ铁黄)的脱水和结构转变.α,γ相铁黄(α-FeOOH.γ-FeOOH)脱水和结构转变的激活的分别是: α-FeOOH,△E_(脱水)≈80ev;△E_(结构)≈1.98ev; γ-FeOOH,△_(脱水≈1.32ev;△_(结构)≈1.65ev. β相铁黄(β-FeOOH)脱水过程的电子衍射表明,β-FeOOH脱水时先转变成结构与γ-Fe_2O_3相同的亚稳度,再转变成稳定的α-Fe_2O_3。  相似文献   

4.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氯化镁和氨水为原料,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镁微粒,并用热重分析(TG)、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IR)和透射电镜(TEM)等对该纳米微粒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纳米氧化镁微粒呈立方晶型,形貌为椭球体,分散性好,粒径在15~45 nm之间。  相似文献   

5.
铁流体密封     
铁流体是由同一磁畴的铁磁材料微粒稳定分布在各种液体介质(即载液——译注)中形成的胶体态悬浮(微粒的尺寸α≈10~(-9)~10~(-7)米)。微粒表面活性物质起着稳定作  相似文献   

6.
采用金属离子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掺铝α - FeOOH纳米微粒,通过透射电镜(r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对铅离子(Pb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掺铝微粒为α- FeOOH,呈针状,是纳米级.pb2+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掺铝α - FeOOH纳米微粒对pb2+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理论最大吸附量qm为5.043 mg/g.吸附过程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准二级动力学速率常数k为0.088 g/(mg·min),平衡吸附量理论计算值qe为5.405 5 mg/g.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FeSO4与Na2CO3合成了纺锤形α-FeOOH微粒,在流态化床中进行脱水、还原等热处理工艺,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对产物磁性能的影响,发现随脱水温度的升高,产物的磁性能有显著的提高,而还原温度的提高最终产物的磁学性能会下降  相似文献   

8.
采用sol-gel方法制备了纳米Fe2O3、TiO2及Fe2O3-TiO2粉体,并以其作为前驱体制得该纳米微粒与海藻酸钠的复合膜。以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I-V)等物理化学方法探讨了各种复合薄膜的表面结构与催化活性。紫外一可见吸光光度法等矿究结果表明,以杀菌紫外灯作光源,亚甲基蓝在纳米Fe2O3、TiO2及α—Fe2O3-TiO2与海藻酸钠的复合膜悬浮溶液中,可被快速脱色降解,在α—Fe2O3中加入15%的TiO2后,α-FeO3-TiO2复合晶体比单一的α-Fe2O3或TiO2具有更高的光降解活性。  相似文献   

9.
在微乳液中制备出色氨酸-银纳米微粒,并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红外光谱(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XRD结果表明,色氨酸-银晶粒的平均粒径为27.8nm;从AFM可以看出,色氨酸-银纳米微粒分散性较好;红外可见光谱表明,色氨酸中-COOH,-NH2以及吲哚基上的氮对银(Ⅰ)有直接的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朱昊果  宋宝珍 《磁记录材料》1997,15(2):11-13,10
本文利用FeSO4与Na2CO3合成了纺锤形α-FeOOH微粒,在流态化床中进行脱水、还原等热处理工艺,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对产物磁性能的影响,发现随脱水温度的升高,产物的磁性能有显著的提高,而还原温度的提高最终产物的磁学性能会下降。  相似文献   

11.
微波-凝胶法合成纳米Y2O3稳定ZrO2微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以聚丙烯酰胺为分散剂,采用微波-凝胶法制备纳米Y2O3稳定ZrO2(YSZ)微粒的条件.分别用红外光谱(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电测量技术,对纳米YSZ微粒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650℃微波热处理得到立方相纳米YSZ微粒,平均粒径为35nm左右,在450~1000℃温度范围内呈现出较高的电导率,材料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以硫酸氧钛(TiOSO4)为原料,银为修饰剂,采用液相共沉淀法修饰TiO2微粒。以TEM,XRD,GBl5979-1995等方法对二氧化钛微粒的结构、组成、晶粒大小、杀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钛微粒为锐钛型;微粒大小在80~150nm范围;杀菌性能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在5min内在菌浓度为1%(质量分数,下同)时的杀菌率均达到99.90%以上。经银修饰的二氧化钛微粒可作为无机杀菌剂应用于杀菌或抗菌织物、涂料、塑料、化妆品等。  相似文献   

13.
酶诱发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Fe2O3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凌浩  张校刚 《精细化工》2004,21(5):331-333,337
以硝酸铁和尿素为原料,草酸为掩蔽剂,室温下采用脲酶催化分解尿素诱发均匀沉淀,制备了纳米氧化铁前驱物。经TG-DTA,KFIR,XRD等测试表明,前驱物经热处理(500℃,2h)后,可得到α-Fe2O3纳米微粒,平均粒径44nm;SEM测试显示,Fe2O3粒子呈球形且大小很均匀,但存在团聚问题尚待解决。  相似文献   

14.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疏水改性剂,利用湿法球磨对蒙脱土(MMT)进行改性,制备了插层型的改性蒙脱土(CMMT)。采用SEM、zeta电位分析仪、FT-IR、XRD、TEM和TGA对CMMT进行表征。进而,以两亲性海藻酸衍生物(Ugi-Alg)协同CMMT来稳定Pickering乳液,探究改性剂添加量不同时制备的CMMT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CTAB在湿法球磨的机械作用下插入了MMT微粒片层中。Ugi-Alg吸附于CMMT微粒表面,使CMMT微粒在油/水界面的聚集能力增强。当CTAB的添加量为1.0倍CEC时,CMMT微粒的带电量最低,乳液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用带有单色偏振光照射鞣质粒子的连续超显微镜法,研究了栎木和柳树栲胶在陈化过程中溶液的胶体分散状态,由于粒子固定困难,将测定溶液的浓度稀释至3.125毫克/升(按鞣质计)。单位溶液体积中的微粒数N是在0≤α≤π/2范围内通过偏振分析器每10度偏转角α测定的。所得数据表现为栎木和柳树栲胶溶液的微粒数积分曲线(图1,a;2,a)、柱式图解ΔN/Δα=f(α)和差示曲线  相似文献   

16.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均匀包覆钛酸钾晶须(PTW)的核壳式复合微粒,并通过SEM、EDS、XRD、FTIR对这种复合微粒进行了表征。未处理的PTW在pH=2.0的酸性溶液中开始被腐蚀,并能被煮沸的浓硫酸所溶解;而SiO2PTW复合微粒耐酸性增强,在浓硫酸中煮沸40min后,仍能保持纤维形貌。PTW表面的SiO2壳层可以阻碍PTW中水溶性钾离子的析出。  相似文献   

17.
以脱硫石膏为原料,α-半水石膏与β-半水石膏分别采用蒸压法和煅烧法制得.讨论α-半水石膏的工艺条件,并结合XRD与SEM初步探讨α-半水石膏与β-半水石膏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α-半水石膏的形成机制是溶解-析晶,β-半水石膏是二水石膏直接脱水.  相似文献   

18.
首次报道了用微乳液法制备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及硬脂酸(ST)修饰MnO纳米微粒,初步探讨了制备的最佳DBS用量及NaOH用量,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小角X-射线衍射(SAXD)、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谱(XRD)及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据南京塑料厂《科技通讯》报导:继国内乙苯氧化和环氧化研究之后,该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行了α-苯乙醇脱水的动力学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适于该种类型反应器形式。α-苯乙醇脱水制苯乙烯是哈尔康法工业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试验以二氧化钛为催化剂,水为稀释剂,常压下未用固定床脱水,在探索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最佳工艺条件的基础上,求取了动力学常数和催化剂有效系数,决定了工业化反应器形式。试验用93%的α-苯乙醇为原料,最后用配成α-苯乙醇70%、苯乙酮30%(克分子%)为原料作对比试验,证实苯乙酮对试验结果无影响。α-苯乙醇脱水为吸热反应,其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20.
孟晓彩  谢娟  冯如斌  郑立允 《化学试剂》2015,37(1):18-20,75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Zr W2O8的前驱体Zr W2O7(OH)2(H2O)2,并应用热重分析技术研究了其脱水反应。升温速率β=10℃/min,实验失重率为8.382%,与理论失重率8.452%基本吻合,脱水反应温度在173℃左右。应用非等温方法计算了钨酸锆前驱体脱水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E=232.54 k J/mol;阿伦尼乌斯指前因子ln A=58.06。前驱体脱水为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可以描述为:dα/dt=1025.21exp(-27.97×103/T)(1-α)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