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超级稻中早39和中嘉早17为材料,系统比较了施氮肥与不施氮肥2个处理下冠层上三叶光合特性、产量、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利用,旨在探明氮素对超级早稻冠层叶片光合生理和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能够不同程度增加超级早稻幼穗分化5期冠层上三叶(完全叶)的叶面积、叶片厚度和SPAD值,且施氮能够不同程度减缓叶片衰老,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成熟期中早39和中嘉早17倒1叶的饱和净光合速率分别显著增加了35.1%、28.8%,有利于保持较强的光合作用。同时施氮处理能够提高2个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显著增加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其中中早39分别增加了34.5%、19.0%和8.5%,中嘉早17分别增加了44.0%、30.2%和7.3%。与不施氮处理相比,中早39和中嘉早17施氮处理分别增产57.4%、91.9%。综上,施氮处理能够显著增加超级早稻冠层叶片的光合能力,同时显著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进而提升了产量。  相似文献   

2.
硅肥对超级早稻产量形成和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级早稻组合株两优819(倒伏敏感品种)与陆两优996(抗倒伏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硅肥对超级早稻产量形成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肥对超级早稻具有显著增产作用,株两优819与陆两优996增产幅度分别为6.71%~18.25%和9.32%~21.89%.增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施硅肥提高了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量及物质转换率,协调了库源关系;硅肥能改善超级早稻生理特性,主要表现在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提高及根系体积的增大等方面;施氮150 kg/hm2条件下施硅肥的增产和改善生理特性效果更好,且陆两优996效果比株两优819更好.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2020,(1):52-59
基于2015—2016年湖南不同气候区超级早稻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及气象数据,探讨了湖南超级早稻产量及产量结构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湖南不同气候区超级早稻生育期和产量结构存在一定差异,湘北超级早稻生育期较湘南和湘中偏长3~7 d,湘中理论产量最高,湘南理论产量次之,湘北理论产量最低。湖南不同气候区超级早稻产量结构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湘南超级早稻理论产量与全生育期的日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存在着显著相关性,湘中超级早稻理论产量与全生育期降水量和抽穗—乳熟期气温日较差存在着显著相关性,湘北超级早稻理论产量与全生育期日平均气温、分蘖—拔节期积温和抽穗—乳熟期气温日较差存在着显著相关性。湘南、湘中和湘北地区超级早稻千粒重与抽穗—乳熟期气温日较差存在着显著相关,湘南、湘中和湘北抽穗—乳熟期气温日较差分别为8.6、10.8和9.9℃时,千粒重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超级杂交稻叶片光合特性、光合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对不同施氮量的响应特征,以Q优6号(V1)、宜香优2115(V2)为材料,于2019年在贵州省黄平县进行了不同施氮量的田间试验.结果 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在孕穗期,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和单位叶面积氮含量(Narea)呈上升趋势,表观光量子效率(AQE)、净...  相似文献   

5.
磷肥用量对超级早稻生长、产量及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级早稻中早39和普通早稻金早09为材料,研究比较了不同施磷量对超级早稻生长、产量及磷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中期,在P0和P1处理条件下,中早39的生物量显著低于金早09,但是齐穗期以后,所有磷肥用量处理下,中早39的生物量及产量均高于金早09。施用磷肥能显著提高2个品种的有效穗数,但P1和P2处理间中早39的有效穗数无显著差异。 P1和P2处理下中早39的氮、磷吸收量显著高于金早09,磷肥吸收利用率和磷肥偏生产力也高于金早09,但是磷肥农学利用率低于金早09。随着施磷量的增加,中早39的有效穗数和产量增加量均小于金早09,同时中早39的磷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磷肥偏生产力下降程度均高于金早09。综上所述,超级稻中早39对磷肥的敏感性低于普通早稻金早09,最适磷肥(纯P)用量为30 kg/hm2。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湘南超级杂交早稻适宜氮肥运筹方式与化学调控措施,以超级杂交早稻品种株两优819和陆两优996为材料,于2019-2020年在湖南衡阳县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分蘖肥、穗肥、粒肥用量比,N1、N2、N3分别为7∶2∶1、6∶3∶1、5∶4∶1)与化学调控剂(H1、H2分别为多效唑、壳寡糖)对早稻茎蘖利...  相似文献   

7.
以超级杂交早稻陆两优996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其稻瘟病抗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N量的增加,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并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但5级瘟穗率逐渐升高,当施N量过大时(270 kg/hm2)病穗率和病情指数都最高;施N量在0~180 kg/hm2范围内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N量超过180 kg/hm2后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反而下降;综合考虑稻穗病发病情况、产量和经济效益,陆两优996以施N量90~135 kg/hm2为好。  相似文献   

8.
谢在希 《作物研究》1995,9(1):20-22
早稻生育期间的温度,日照和降水量等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秧苗素质和成秧率,大田基本苗数与有效穗增减密切正相关,结实率主要取决于抽穗天气因素,成熟期气候特点对结实率,千粒重均有影响,最终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9.
以陆两优996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计了3种养分管理模式,研究了中、低2种地力水平对早稻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在中低肥力地块上增产效果显著,与对照相比,施氮比不施氮能增产14.6%~41.7%,在中肥力地块氮肥利用效率为32.23%,低肥力地块氮肥利用效率为30.70%,分别比相同地力水平的农民习惯施肥处理高出了10.00%和8.36%;在相同的氮素水平下,低肥力地块增产效果要好于中肥力地块。在不同的地力水平下,充足的氮素供应能提高早稻的实粒数和有效穗数,对氮素从源到库的转化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氮肥调控对冬小麦干物质量、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探讨河南省安阳地区冬小麦合理高效的氮肥调控模式,2008-2010年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基追比(10∶0和6∶4)和施氮水平(100、200和300kg·hm-2)下冬小麦干物质量、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显著促进了冬小麦的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形成,在基追比10∶0下,氮肥农学效率(NE)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在相同追施比例下,干物质量、籽粒产量、氮素生理利用效率(PNUE)和氮素利用效率(NUE)以施氮200kg·hm-2时最高。在施氮100kg·hm-2时,提高氮肥基施比例更有利于增加干物质量、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伴随施氮量的增加,提高追肥比例能有效增加干物质量、籽粒产量、NE、PNUE和NUE。本试验中,在施氮200kg·hm-2、基追比为6∶4条件下,冬小麦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不同形态氮素供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禾谷类作物上施用NO_3和NH_4混合型N比单施NO_3-N产量更高,这一现象在玉米、小麦、黑麦、高粱、水稻等作物上都已观察到了。虽然这些观察大都是通过水培试验法进行的,然而有迹象表明增施NH_4-N在土壤环境中也对作物有益。这些现象使人们想到,增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2种覆盖作物和5个氮素用量大田试验,探讨氮素和覆盖作物对玉米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随氮素用量增加,玉米产量先升高后趋于稳定,75 kg/hm2氮处理有效穗数最大,225 kg/hm2氮处理穗粒数和百粒重最大;低氮水平下,黑麦覆盖玉米产量最大。覆盖作物增加玉米花后20 d前的叶绿素含量,且提高了高氮处理开花后20~40 d的叶片光合速率;黑麦覆盖显著增加玉米中、上部叶面积。光能利用差异主要在花后40 d,氮素用量225~300 kg/hm2时黑麦覆盖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qP)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均高于玉米单作。综上,玉米-覆盖作物系统的玉米低氮量处理增产幅度大,高氮量处理产量高;以黑麦覆盖处理较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控蘖剂对超级杂交早稻金优458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控蘖剂能减少无效和低效分蘖的发生,增加高峰苗期分蘖构成中高效分蘖(4叶及以上分蘖)所占比重;喷施柠蘖剂处理的穗长、穗粒数、穗着粒密度、二次枝粳数及着生其上的二次颖花数和结实率均显著高于未喷施控蘖刺的对照;同时喷施控蘖刑能增加株高、中后期群体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提高孕穗期上3叶叶温和群体透光性,增加叶片SPAD值,从而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但也表现出稻株节间长度增加,茎秆粗度减小等特点.喷施控蘖剂处理最终表现为茎蘖成穗率、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协调提高而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4.
化学调控剂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化学调控剂在高产栽培中的应用提供依据,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小麦品种(系)西农39、普冰143和普冰476为材料,以清水为对照(CK),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喷施250mg.L-1多效唑(MET)和150mg.L-1水杨酸(SA),分析了化学调控剂处理后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喷施MET显著提高了西农39和普冰143的旗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并显著提高了三个品种的产量、穗数和穗粒数;喷施SA显著提高了普冰476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也显著提高了普冰143的光合速率,且SA处理均显著增加了三个品种(系)的产量、穗数和千粒重,对穗粒数无显著影响。喷施MET和SA对冬小麦功能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也有影响,且提高了冬小麦的抗旱能力,其中喷施SA的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栽培方式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早稻两优287和常规早稻鄂早18为材料,研究手工直播、机械精量穴直播、免耕抛秧、翻耕抛秧及移栽等5种栽培方式对早稻生育进程、茎蘖动态、叶面积系数变化、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采用翻耕抛秧,其群体消长快,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相对较多,产量高,但穗型整齐度稍差;采用机械精量穴直播,分蘖发生早,个体生长健壮,成穗率高,有效穗多,穗型整齐度好,产量高;采用移栽,生育进程合理,成穗率高,稳产性好;采用免耕抛秧,群体消长相对平稳,产量构成因素协调,产量较稳;采用手工直播,分蘖发生快,苗峰高,全生育期缩短,有效穗数多,穗粒数少,产量低。  相似文献   

16.
张鹰  曹国军  耿玉辉  叶青  王聪宇  李佳 《玉米科学》2014,22(1):132-136,14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吉林省东部地区不同施氮量对高产春玉米氮素积累分配规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影响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各生育器官氮素的阶段累积量,对累积趋势与分配规律无明显影响,不同处理对春玉米各器官氮积累量影响均表现为N300>N450>N150>N0,表明适宜的氮肥用量不仅能有效促进春玉米对氮素的吸收、累积,而且能显著提高生育后期子粒氮素的积累量,从而促进高产的形成。春玉米花前是大量累积氮素的时段,其积累量占吸收总量的67%~88%。各处理间子粒产量均达显著水平,随着施氮量增加,子粒产量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产量、养分积累分配等因素,该地区高产田块春玉米的推荐施氮量为300~330 kg/hm2。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湖南早稻肥料高效施用技术,保障早稻稳产增产,以株两优819为试验材料,研究减量施肥+3次叶面肥模式、减量施肥+2次叶面肥模式、全量化肥基追肥模式、全量化肥基肥模式(对照)等4个处理对早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量化肥基追肥模式、减量施肥+3次叶面肥模式、减量施肥+2次叶面肥模式的水稻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均较对照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产量分别达到6 957.9、6 931.2、6 581.1 kg/hm2,增产幅度分别为10.39%、9.97%和4.41%,净增收益17.52~990.78元/hm2,产投比达到1.84~1.99。因此,在减少化肥用量20%的条件下,叶面喷施“沃利旺”能提高早稻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产量和产值,经济效益高于农户习惯施肥模式(全量化肥基肥模式),在湖南地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不同养分组配对优质早稻产量和米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研究表明栽培环境条件与品种遗传型的相互效应对产量和品质有明显影响 ,通过合理的栽培措施 ,可以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肥料是影响稻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环境因子 ,为寻求优质早稻氮磷钾元素的最佳配组 ,协调高产与优质的关系 ,于 2 0 0 0年进行了氮磷钾营养元素配方研究 ,以期筛选出适合闽北土壤生态条件的最佳肥料组配方式 ,服务于优质早稻生产。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品种 优质早稻南厦 0 601 2 田间设计 试验于 2 0 0 0年在建阳市童游镇南平市农科所试验基地进行。供试土壤属壤粘土 ,其化学性质 :有机质 2 2 % ,碱解氮 12 0m…  相似文献   

19.
以湘早籼7号为例,对1990~1994年特殊气候对早稻各个不同生育时期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引起早稻烂秧的主要原因是连续的低温,阴雨,寡照,关键时期是4月中旬,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有效穗的多少不仅与基本苗的多少有关,而且与5月中旬的温度密切,在一定的条件下,总粒数的多少与体内有机物的积累量呈正相关,抽穗杨花期和成熟期在连续性降雨和低温寡照,都会引起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  相似文献   

20.
比较了超级杂交早稻陵两优268在“三定”栽培、免耕摆栽、传统栽培条件下的产量构成特点、干物质生产特性、氮素吸收量及其利用率,结果表明:与传统栽培相比,“三定”栽培处理齐穗期后干物质积累量大、有效穗较多,产量较高,氮素吸收量分蘖中期和幼穗分化期较低,齐穗期和成熟期较高,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均较高;免耕摆栽处理有效穗较多,但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居劣势;氮吸收特点与“三定”栽培处理相似,但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比“三定”栽培处理略低.表明陵两优268采用“三定”栽培法可实现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