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与分析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5例已失去溶栓机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巴曲酶组(P<0.05);联合治疗并不影响巴曲酶的降纤作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明显降低(P<0.01),联合组比巴曲酶组获得的改善更显著(P<0.01);两组发生不良反应均少而轻.结论:采用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的方法可以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用巴曲酶及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以疗程14、21、90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3个月时Barthel指数评分为标准观察疗效。结果:两组病人疗程14d、21、90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3个月时Barthel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显著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2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9例,巴曲酶组33例。联合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每12 h 1次,连用10 d;同时在第1、3、5天静脉滴注巴曲酶,剂量分别是10、5、5 BU。巴曲酶组则单用巴曲酶,用法同联合治疗组。2组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凝血功能指标检查。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天比较2组NDS,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15天,联合治疗组NDS显著低于巴曲酶组(P<0.05);治疗后第15天与治疗前比较,2组NDS均显著下降(P<0.01)。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巴曲酶组(P<0.05)。2组纤维蛋白原含量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性下降(联合治疗组:t=19.246,P<0.001;巴曲酶组:t=12.748,P<0.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和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联合治疗组使用依达拉奉和巴曲酶静脉滴注,巴曲酶组则单用巴曲酶,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56.7℅)(P<0.05)。治疗后联用组和巴曲酶组的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国际标准化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有1例出现皮下出血。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6):40-4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40例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40例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并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从而发挥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加巴曲酶组,毎组30例,观察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各时期ESS评分均显著高于依达拉奉组(P<0.05).治疗后血浆FIB的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联合组有2例丙氨酸转氨酶(ALT)轻度升高.结论:依达拉奉与巴曲酶联用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高新  刘芳 《中外医疗》2014,33(4):90-91
目的探讨观察巴曲酶(DF-521)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来该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基本治疗,治疗组给予巴曲酶、依达拉奉,对两组临床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两种不同的方案在临床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21d后总有效率为92%,明显优于对照组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两组临床治疗观察发现,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安全有效,能明显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8.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2 h内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巴曲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其中10例予短疗程治疗,入院后第1、3、5天予10 BU巴曲酶;另10例予长疗程治疗,入院后第1、3,5天予10 BU巴曲酶,第7、9、11天予5 BU巴曲酶)、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mg/次,2次/dm疗程为14 d)及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巴曲酶及依达拉奉,方法同巴曲酶和依达拉奉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8天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28天测定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素Fla(6-K-PGFl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 4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值均<0.05),巴曲酶组、依达拉奉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巴曲酶组和联合治疗组予长疗程巴曲酶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同组予短疗程治疗后(P值均<0.05).巴曲酶组治疗后第14、28天的血浆ET、TXB2、AngⅡ、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值均<0.01),第28天的血浆CG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值均<0.01).依达拉奉组治疗后第14、28天的血浆NSE和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值均<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第14、28天的血浆ET、ANP、TXB2、AngⅡ、NSE、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值均<0.01),CG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值均<0.01);第28天的血浆SO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巴曲酶组中予长疗程巴曲酶治疗后第7、14、28天的血浆ET、TXB2、AngⅡ、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最著降低(P值均<0.01),第14、28天的血浆CG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值均<0.01).未见出血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且长疗程巴曲酶治疗的疗效优于短疗程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巴曲酶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14d时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显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巴曲酶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与巴曲酶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在控制高血压、降低颅内压等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扩张血管和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组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每隔12h一次,共用10d;巴曲酶第1天10BU加入生理盐水150ml静脉滴注,第3、5天分别5BU静脉滴注。对照组用胞二磷胆碱1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1次/d,共用10d;同时应用巴曲酶,用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而对照组为7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岩 《医学综述》2009,15(5):792-793
目的评价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巴曲酶10BU静脉滴注,续以5BU于第3和第5天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通常的治疗方案。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1)。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常规治疗起效快、作用强、效果好,并且安全、简便和可靠。  相似文献   

12.
韩冰 《医学综述》2007,13(13):1038-1039
急性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疾病,根据全国流行病学调查,近年来急性脑梗死有发病率上升及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现对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在2001年1月至2006年10月期间应用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病例进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依达拉奉单药及合并东灵迪芙对急性脑梗死(ACI)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发病48h以内的ACI患者101例,分依达拉奉与东灵迪芙合并治疗组(即治疗组32例)及东灵迪芙单药治疗组(即对照1组52例),依达拉奉单药治疗组(即对照2组17例)。治疗组: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NS)250mL静脉滴注,2次/d,共7d;合并以东灵迪芙注射液按隔天10IU,5IU,5IU方案治疗;对照1组:以东灵迪芙注射液按隔天10IU,5IU,5IU方案治疗;对照2组: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NS)250mL静脉滴注,2次/d,共7d。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和常规检查,以治疗第21d ESS增分率和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21d后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ESS增分率分别为(58.9±27.8、36.8±23.4、34.1±24.1),治疗组与两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两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ADL增分率分别为(63.4±33.6、30.4±31.8、31.2±31.7),治疗组与两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两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东灵迪芙合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依达拉奉与东灵迪芙单药治疗组。依达拉奉与东灵迪芙单药治疗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东凌克栓酶(DF-521)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设立对照组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ACI患者6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DF-521 10U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3d,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0d,对照组给予红花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0d,大剂量VitC 4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0d,阿斯匹林100mg口服,每日1次,VitE 0.1g口服,每日1次,根据脑卒中病人临床疗效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并监测治疗前后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FDP)、血小板、血细胞比容、出血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结果:4周后治疗组基本治愈率(34.4%)及显著进步率(43.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基本治愈率(15.1%)及显著进步率(18.2%),治疗后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FDP)较前明显下降,而血小板、血细胞比容、出凝血时间及肾功能无明显改变;并且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东凌克栓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詹文伟 《河北医学》2012,18(3):338-340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30例,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术后随访1-3个月,治疗后疗效对比评估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两项进行评定,并对疗效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治疗前两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CSS和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包括显效和有效)为92.8%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疗效显著,有利于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张琪  陈晓光  车琳 《黑龙江医学》2010,34(2):115-116
目的评价东菱迪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组84例随机分成降纤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除行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用东菱迪芙第1、2、4 d,10 Bu,生理盐水250 mL,静点;第3、5 d,给予东菱迪芙5.0 Bu,静点;对照组用疏血通6.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点。评定指标:包括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东菱迪芙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30 d,临床有效率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东菱迪芙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且相对安全,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巴曲酶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巴曲酶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14 d神经功能缺损平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0.29,P<0.05;t=11.74,P<0.05)。观察组总显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显效率为61.90%,观察组总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49,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凝血功能均处于正常水平,观察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治疗前后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过敏、脑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巴曲酶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改善患者高凝状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杨庆宇  梁冰  潘攀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9):1360-136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6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予以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以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临床疗效情况,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能够促进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减少致残率,提高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9.
于司源 《黑龙江医学》2012,36(8):590-592
目的探讨巴曲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加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静滴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第1 d静脉滴注巴曲酶10 BU,第3、5 d,各给予5.0 BU巴曲酶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安慰剂静点。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患者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