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对近年来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进行了回顾,论述了不同的思想和方法在各种证候标准化研究中的应用。结论:只有联合应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从多角度探寻证候内部特征,将临床流行病学设计思想贯穿于证候规范化研究之中,结合文献调研,专家咨询才能更好实现中医证候的规范化研究,完善辨证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目前中医证候量表研制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如概念界定、理论框架构建、条目量化分级及统计学方法运用等,提出在明确证候诊断、证候评价、疾病诊断三者之间区别的基础上,基于中医辨证思维和数理验证2个层面构建理论框架,以信效度为考核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条目量化分级方法,从非线性智能数理统计、症状指标群的分析2个角度挖掘量表数据等思路和方法,旨在改进和完善证候量表研制的方法学,提高证候量表的编制和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3.
由现代心理测量理论引入结构化的决策方式,进行临床一线专家大样本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病机演变规律的问卷调查;运用频数、决策树和神经网络等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归纳出主要证素;其中,重要证素之一"心气虚"在冠心病各病变阶段持续存在,并有其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虽然目前有关于中医证候研究的方法层出不穷,但由于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证候标准。因此在未来中医证候研究过程中,合理的联合运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可能是较为理想的方式。文章旨在分析近年来潜在类别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在中医证候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并探讨潜类别结构方程在中医证候运用种的可行性以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未来中医证候研究提供新的方向,为疾病的预防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医证候量化为思路,以冠心病热毒证为主题,在文献整理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进行临床调查问卷,通过离散趋势法、区分度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克伦巴赫系数、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6种方法筛选出了冠心病热毒证的辨证条目,并对条目进行赋值,确定证候诊断阈值。期间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现介绍具体方法,以期能为研究中医证候量化的同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临床流行病学的血瘀证量化计分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定血瘀证量化诊断量表,以此探讨将量表学运用于中医证候诊断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方法结合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参照生命质量量表评定,运用综合分析方法制定血瘀证量化计分表。结果所制定计分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对血瘀程度进行评分及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分析。结论将多种量表条目筛选方式与量化诊断结合起来,可以为证候诊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认为肺癌不同的临床分期有不同的中医证候特点,综述了肺癌不同病理分型证候研究、肺癌不同治疗手段的证候研究以及肺癌证候量化及判断标准研究的现状。提出应病证结合,引入现代循证医学及数理统计方法,制定合理量表,把证候的语言描述转化为数字,具有定量分析的特征,提高肺癌证候规范化研究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参考文献30篇。  相似文献   

8.
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及多种统计学方法的广泛应用,为中医证候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梳理近几年文献发现,目前中医证候研究存在资料的采集、证候的判定和证候量化方面主观性较大,针对临床证候的不平衡性及动态性研究相对较少、缺乏综合可行的研究方法等诸多问题。围绕中医证候的兼夹性、动态性、不平衡性、复杂性等特点,文章将灰色模型和马尔可夫模型相结合,探讨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在中医证候预测中运用的科学性,以期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科学性,进而提高临床诊疗效果,推进中医证候研究的客观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脾胃证候研究的主要基础证型。而中医证候客观化、标准化是实现中医学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内对于脾胃湿热证的量化诊断研究较少,为了更深入地认识、研究该证,兹就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化及相关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证候量化诊断研究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医学证候量化诊断的历史发展与研究现状,对目前用于中医证候量化诊断(如多元统计分析、计算机模式识别、DME/流行病学等)方法作了详述和讨论。认为证候量化研究应该重视中医理论,充分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开展多学科、多层次、多途径的交叉协作,使证候研究者具备较好的数学素质,使用较好的数学研究方法,从方法学上为证候量化研究提供正确保证,整体把握运用数学方法研究中医学问题。其次,要重视建立数学模型所用本底资料的科学性、可靠性、准确性,力求从源头上搭建证候量化的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数理统计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结合临床实践,对根治术后大肠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客观总结,提供中医辨证论治大肠癌的客观科学的证据.方法:运用大样本、多中心、横断面、前瞻性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北京和上海两地218例根治术后大肠癌病例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肿瘤分期、肿瘤病理学分级、既往治疗、症状、...  相似文献   

12.
均匀设计方法在筛选丹皮与薄荷最佳配比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均匀设计与药效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丹皮提取物与薄荷油两者的最佳配比进行筛选 ,经过数理统计方法确定其两者用量的最佳配比 ,为两者的配合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燥证研究的思维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医文献学信息资源以计量与数理统计学方法,总结前人燥证研究中的思维规律,论述现代燥证研究的思维与创新,以及燥证研究的基本构架,以期为燥证证候体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候分型目前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未形成系统化、规范化、客观化、可量化的辨证分型标准。笔者从专家经验辨证、中医计量诊断、微观辨证、数理统计学等方面探讨该病的证候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合理开发利用药食两用植物绞股蓝提供依据 ;方法 :将恩七叶甜、恩五叶蜜两个新品种与绞股蓝原变种 (苦味 )按方差分析要求种植在相同的生态环境中给予相同的田间管理 ,同时播种和收获干全草进行成分分析 ;结果 :2个新品所含人参总皂苷、总氨基酸、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 分别高于绞股蓝原变种 33.3% ,34.3% ;11.8% ,4.7% ;76 % ,45 .8% ;46 % ,76 .1% ;41.2 % ,25 % ,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总糖分别低于绞股蓝原变种16.3% ,4.4 %。结论 :两个新品种不仅各有风味 ,适口性好 ,而且有效成分含量更高 ,应用领域更宽 ,市场需求量更大 ,医疗保健效果更好 ,更具有工业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数理统计学在中药提取规范化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运用数理统计学方法使中药提取工艺规范化和数据化,为中药提取过程标准化(GEP)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理论分析与实例介绍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正交试验设计法的应用,均匀设计实验法的应用及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的运用三个方面阐述了数理统计学在中药提取规范化即GEP实施中的运用。结果:通过运用数理统计学可以获得最佳的和最合理的提取工艺条件使之达到规范化、科学化、数据化。结论:在实施GEP中运用数理统计学方法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试论证候诊断规范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晖  陈家旭 《天津中医药》2008,25(6):465-468
从系统复杂性科学、病证结合、症状规范化、专家咨询、流行病学、数理统计方法等方面对中医证候规范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在目前证候研究没有形成"金标准"的情况下,根据系统性、复杂性科学的要求,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加强证候概念及专业术语的规范化研究,通过文献调研、衡量与评价循证医学(DME)、Delphi法较为全面、客观地收集和分析临床症状信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充分挖掘数据规律.构建证候诊断模型,将是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特征、证候规律,完善其常见证候的诊断标准。方法:对27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证型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应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应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归纳出乙肝后肝硬化基本中医证候群;(2)运用主成分分析,综合分析乙肝后肝硬化各证的症状,寻找出乙肝后肝硬化常见证候特异性的症状指标;(3)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判别分析,筛选出乙肝后肝硬化证候的主次症状;(4)初步拟定出乙肝后肝硬化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脾肾阳虚证等5种基本证型的辨证标准。结论: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并运用现代数理统计分析所建立的乙肝后肝硬化基本证型的辨证标准,减少了偏倚,提高证候标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症状和证候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精性肝纤维化是国内外酒精性肝病研究的重点,中医药防治酒精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优势,对"证"的研究也是当今中医研究的热点。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全面地收集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和相关临床检查数据,从数理统计角度探讨酒精性肝纤维化临床中医证候的特点以及中医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114例患者的证候和辨证分型进行分析。结果:对相关证候进行聚类分析后归为5类,分别为:虚实夹杂(43.9%)、肝肾亏虚(19.3%)、寒湿阻络(16.7%)、湿热阻络(9.6%)、痰瘀阻络(8.8%)。结论:聚类分析得出的辨证分型与文献报道相近,临床辨证与聚类分析后的证型分布符合率为9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