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满足弹载激光探测器贮存寿命评估的实际需求,研究了适用于激光探测器的加速寿命试验与寿命评估方法。首先,研究影响激光探测器的贮存寿命的因素,提出加速试验方案中应力范围、寿命分布类型、应力施加方式、试验时间等因素设计准则,其次基于极大似然法计算加速模型参数,通过寿命分布类型检验判定加速试验方案的合理性,最后利用加速因子折合寿命试验数据,实现贮存寿命评估,本文研究内容为激光探测器贮存寿命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针对岸舰导弹快速发射的问题,为实现岸舰导弹弹载惯导动基座对准,提出了导弹弹载惯导系统飞行中对准方案.首先,建立了飞行中非线性对准模型;其次,提出了导弹弹载北斗导航信息辅助下的基于sage滤波开窗法原理的渐消矩阵自适应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飞行中对准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渐消矩阵切换准则;最后,仿真试验对比了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和所提自适应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飞行中对准方法,得出所提的自适应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的精度和稳定性更高的结果,对准时间和精度能够满足相关性能指标要求.所提出的飞行中对准方案能够为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防空导弹可靠性增长试验加速方法的工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防空导弹可靠性增长试验的工程实践,对加速试验方法在防空导弹弹上产品的可靠性增长试验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提出在防空导弹可靠性增长试验中,对高可靠性要求的产品采用温度和振动联合加速应力来开展试验的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4.
机载导弹是长期贮存、多次挂飞、一次使用的可维修产品。贮存寿命是机载导弹的重要指标之一,确定和延长机载导弹贮存寿命对保持装备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我国装备定延寿技术发展特点,对机载导弹贮存阶段经历的环境应力进行分析,选择加速试验模型,确定加速应力和试验时间,通过开展加速寿命试验,有效地评估了机载导弹的贮存寿命。并对机载导弹贮存寿命评估的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为评估方法的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同步到一个标准时间上,采用了NTP网络对时协议,NTP协议以UTC时间作为时间源,进行层层对准,其毫秒级精度足以满足视频监控系统的需求.针对导航台站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了时间同步方案,该方案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最大程度减少了成本的投入,最后进行了实验测试,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在实际使用中,该方案可以有效满足导航设备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于时间同步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本发明主要使用在格斗和拦截敌机的空对空系统中.本发明系采用在寻的装置上红外探测器所使用过的结构和手段来实现.在这些装置中,光学系统通常安装在可分别绕方位和俯仰方向转动定位的支架上,两个转动轴相互垂直.这种万向铰链型支架可以使代表这种装置视线轴的光轴,相对于某一参考轴,例如与安装电光部件的导弹弹件连成一体的导弹纵轴,产生角位移.美国4404592号专利提供了一种在导弹弹体上安装固定探测器的方法.根据这种方法,当存在方位和俯仰转动时,通过对图象  相似文献   

7.
一种飞航导弹弹载发射天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兵  刘刚  南楠  王园园 《微波学报》2011,27(3):43-46
以飞航导弹弹载数据链为应用背景,通过综合分析、比较、优化和仿真,设计了一种与飞航导弹共形、具有大角域覆盖能力的弹载发射天线。仿真结果说明了该天线性能满足飞航导弹卫星通信需求,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同时,为此类应用提供了一种新型天线方案,为相关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了找到特定条件下使用环形腔氦氖气体激光器寿命估计理论模型与寿命试验方法,文中假设环形腔氦氖激光器的工作寿命分布规律,在大电流应力下满足威布尔分布,选取电流作为加速应力,对环形腔氦氖激光器进行加速寿命试验。通过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试验结果验证了假设的正确性,得出了环形腔氦氖激光器在正常工作电流下的特征寿命,可以通过大电流应力下的特征寿命来计算,有效缩短了试验时间。  相似文献   

9.
对研制和使用的声呐系统和设备都应进行性能的检验和测试,以保证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针对主被动联合声呐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种检验主被动声呐性能的湖上测试方案.通过湖上试验验证,设计完成的测试方案有效检验了主被动声呐系统的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了项目提出的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小型化宽带行波管可靠性寿命试验情况。通过对初始总样本为8支的行波管进行实验室长时间同时工作,进行累计工作时间10000h的定时结尾试验,未出现失效情况。完成定时结尾试验后抽取其中4支行波管继续试验,目标是行波管全部寿命终止,目前累积试验时间30530h;通过数据分析的方式对该行波管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