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回顾性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的25例临床资料,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治疗方法、影响预后的因素。认为百草枯中毒的剂量、洗胃距中毒时间对疾病转归是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陈锋  徐辉  熊伟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4):541-542,590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在百草枯中毒所致肺损伤时对TGF-β1、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 HE染色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组组织结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百草枯中毒组、及参附注射液治疗组肺组织中TGF-β1、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百草枯中毒组肺组织充血水肿明显,肺泡破坏严重,治疗组肺组织充血水肿有所减轻。百草枯中毒组TGF-β1、IL-1β水平均较治疗组明显升高,且参附注射液治疗各组TGF-β1,IL-1β水平明显低于百草枯中毒组;各治疗组与百草枯中毒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参附注射液在百草枯所致肺损伤中能使TGF-β1,IL-1β表达水平的下调,减轻肺泡炎症和充血程度,减轻百草枯中毒所致肺损伤,延缓和抑制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总结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救治体会,提高其临床抢救成功率。方法救治的37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住院时间1~23 d,经治疗后死亡21例,生存16例,病死率为58%。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病死率高,在百草枯中毒早期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百草枯中毒的诊断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2010年5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分析各病例的治疗方案,临床表现,预后。结果:百草枯中毒毒性大,肝肾功能损害重,多数有肺纤维化,致死率高。结论:百草枯中毒须积极使用综合治疗方案。早期彻底洗胃、24小时内尽快血液灌洗,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应用,保护肝肾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对救治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并配合内科常规治疗,每日1次,连续7~10天。结果: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死亡率可能下降。尤其是中毒6h内行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者,治愈率提高,死亡率下降。结论:百草枯中毒要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进行。尤其是中毒6h内,口服剂量小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中毒科55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痊愈32例,放弃治疗8例,死亡15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性分析2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百草枯中毒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效果,百草枯最终导致多脏器动能衰竭,其抢救与中毒剂量、诊疗时间、恰当治疗护理密切相关,尽早行血液净化配合有效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刘会芳  赵燕燕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425-2426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百草枯中毒机制及近年来中药治疗探索进行概括,为临床抢救百草枯中毒提供新的药物,以充分发挥中药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总结百草枯中毒的救治体会.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9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救治进行回顾.结果 29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经白陶土水或泥巴水口服、洗胃、血液灌流、透析、利尿、导泻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好转显效者8例,治疗无效死亡者21例,病死率为72.4%.结论 救治百草枯中毒患者必须争分夺秒给予白陶土水或泥巴水口服、洗胃、导泻、血液灌流及对症支持治疗,以尽快排除毒物及降低组织中毒物浓度,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百草枯中毒的急救及临床护理。选取2014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急诊科病区百草枯中毒患者10例进行临床护理回顾分析总结。总结出百草枯中毒抢救过程及护理重点。使在以后护理工作中抓住抢救及血液净化的黄金时间,通过心理护理让病人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念,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中毒患者生存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品、长托宁序贯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使用阿托品、长托宁序贯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没有出现抗胆碱药物中毒或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发生。结论阿托品、长托宁序贯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而且可减少医生、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成都市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流行状况,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对成都市幼儿园健康儿童及常规门诊体检儿童末梢血进行血铅浓度测定。结果:8168例儿童血铅浓度水平范围是2-328μg/L,平均值为47.81μg/L。其中男童血铅水平为49.08μg/L,女童血铅水平为47.15μg/L;铅中毒儿童共292例,总检出率为3.57%,其中男童铅中毒率为3.79%,女童铅中毒率为3。31%;检出血铅〉200μg/L的儿童共32例,占调查总教的0.39%。不同性别儿童血铅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之间血铅水平均值及铅中、毒率分布差异显著,且随年龄增加,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目前成都市儿童铅浓度及血铅中毒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铅中毒有一定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大,儿童血铅浓度及铅中毒率均呈增高趋势,应重视儿童铅中毒的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及应用解毒剂、复能剂与积极的护理措施是否可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176例患者中轻、中度中毒者全部治愈,重度中毒患者死亡8例,抢救成功率96%。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与细心护理至关重要,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CO)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50例行高压氧治疗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29例患者为治愈,20例患者为有效,1例患者为无效,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8.0%。结论:给予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草鱼胆中毒致急性肾损伤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草鱼胆中毒患者的诊疗措施。结果:6例患者均出现急性肾损伤,血液净化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结论:血液净化是治疗草鱼胆中毒致急性肾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及体会。方法:选择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抢救及措施等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病人中2例病人经积极抢救治疗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6.7%。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关键是尽快彻底有效的洗胃,快速应用抗胆碱及胆碱酯酶复活剂,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泽泻水煮液预防和治疗大鼠醉酒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预防大、中、小剂量组和治疗大、中、小剂量组。采用白酒灌胃法造模,每天灌胃后观察大鼠的行为学改变,每天实验前称大鼠体重,第7天用生物化学法检测血浆中的乙醇含量和肝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EC1.15.1.1,SOD)、丙二醛(malonyldialdehyde,MDA)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中乙醇含量明显升高(P0.05),肝匀浆中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0.05),预防和治疗各剂量组可降低醉酒大鼠血浆乙醇含量和肝匀浆中ALT、AST水平。结论:泽泻水煮液可促进醉酒大鼠血浆中乙醇代谢,预防酒精中毒,从而达到保护肝脏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新发湿热毒蕴型糖尿病足坏疽与普通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临床血糖指标之间的差异;同时通过比较新发坏疽与治疗后坏疽血糖指标之间差异,说明稳定控制血糖在防治本病发生的重要性。方法:通过检测新发湿热毒蕴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A组)、治疗超过3个月以上糖尿病足坏疽未痊愈患者(B组)及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C组)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的水平,然后对A组及C组、A组及B组之间就上述指标的平均值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与新发糖尿病足湿热毒蕴型坏疽患者比较GSP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bA1c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发湿热毒蕴型糖尿病足坏疽与治疗超过3个月以上糖尿病足坏疽患者比较GSP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bA1c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SP、HbA1c可以作为监控糖尿病病情变化的重要依据,2~3周高血糖水平即可能增加湿热毒蕴型糖尿病足坏疽的危险性,说明稳定控制血糖对防治本病发生具有重要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收集相关资料分析附子中毒机制、原因并总结、归纳附子中毒的原因,结果引起附子中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预防附子中毒需要准确判断,掌握适应证。要把握给药计量,规范炮制方法,正确煎煮服药方法。合理的救治方法可以减少附子中毒的发生并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20.
枸杞多糖对锰中毒小鼠神经发生和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对锰中毒小鼠神经发生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昆明小鼠随机分5组,分别为对照组,锰中毒组,锰中毒加LBP高、中、低剂量组。LBP和氯化锰分别采用灌胃和腹腔注射方法给药。用Morris水迷宫训练测试其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神经发生细胞。结果锰中毒组平均逃避潜伏期高于对照组(P0.05),穿越平台区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锰中毒加LBP各剂量组海马齿状回(DG)内BrdU阳性细胞数目显著高于锰中毒组(P0.05)。结论LBP可能通过促进海马神经发生,从而影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