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宫颈病变组织中E-cad和β-cat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pithelial-cad,E-cad)和β-连接素(β-cate-nin,β-cat)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intra 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SP法检测E-cad和β-cat在正常宫颈上皮、CINⅠ级、CINⅡ~Ⅲ级及宫颈鳞癌组织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中E-cad 和β-cat为膜表达。E-Cad表达在正常宫颈、CINⅠ级、CINⅡ~Ⅲ级和宫颈鳞癌中分别为86%(12/14)、82%(9/11)、54%(7/13)和21%(8/38);β-cat膜表达率分别为79%(11/14)、64%(7/11)、23%(3/13)和11%(4/38);E-cad表达在正常宫颈与鳞癌之间、CINⅠ级与鳞癌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鳞癌的不同病理学分级和肌层浸润深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β-cat表达在正常宫颈与CINⅡ~Ⅲ级、宫颈鳞癌以及CINI级与鳞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鳞癌的不同病理分级之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中,Ecad与β-cat的表达形式具相关性,P<0.001。结论:E-cad和β-cat异常表达是宫颈上皮性肿瘤进展的早期事件;在宫颈浸润性鳞癌中,它们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潜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yclin D1、p16在青年妇女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及子宫颈早期鳞状上皮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观察Cyclin D1、p16在CINⅠ级40例、CINⅡ及CINⅢ级各20例、早期浸润癌30例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设立30例正常子宫颈及慢性炎性反应子宫颈上皮作对照组。结果Cyclin D1、p16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低表达,在CINⅡ~Ⅲ级组和早期浸润癌组中表达升高,且有递增的趋势(P〈0.01)。Cyclin D1在正常子宫颈组与CINⅠ组,CINⅡ组与子宫颈癌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正常子宫颈组和CIN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级组中p16表达亦较低,与子宫颈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浸润癌中Cyclin D1与p16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yclin D1和p16与CIN及癌变有密切关系,可作为恶性转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Li HY  Xu Q  Zhu T  Zhou JH  Deng DR  Wang SX  Lu YP  Ma D 《癌症》2006,25(3):367-372
背景与目的: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在人类多种肿瘤中过表达,Pin1过表达可增强Cyclin D1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拟探讨宫颈癌细胞株及宫颈上皮组织中Pin1、Cyclin D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HeLa、SiHa、C33a、Caski细胞中Pin1和Cyclin D1基因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2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57例浸润癌组织中Pin1和Cyclin D1的表达状况,评价其临床意义。结果:HeLa、SiHa、C33a、Caski细胞存在不同程度Pin1 mRNA及蛋白过表达(P〈0.05)。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浸润癌组织中Pin1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分别为0%、47.62%、64.91%(P〈0.05)。Pin1蛋白过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宫颈腺癌组织中Pin1表达明显高于鳞癌(P〈0.05)。Pin1过表达与Cyclin D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Pin1在宫颈癌细胞株及宫颈癌组织中存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的过表达。Pin1过表达与Cyclin D1表达密切相关.Pin1和Cyclin D1异常表达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E-cadherin和α-catenin及β-caten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上皮性钙黏素(E-cd)及α-连接素(cat)、β-cat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结果:60例乳腺癌组织中E-cd、α-cat、β-cat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1.7%、61.7%和70%,E-cd的表达与乳腺癌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05~0.0005,α-cat、β-cat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如果将E-cd、α-cat和β-cat作为一类蛋白分析,这类蛋白分子的异常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E-cd表达下调在乳腺癌浸润、转移中有重要作用,E-cd单独表达下调足以破坏E-cd/cat复合物的功能,导致癌细胞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 p63和 Ki67在 CIN 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 法)检测 p63和 Ki67在30例正常宫颈组织和115例宫颈 CIN 和宫颈癌中的表达。结果:p63和 Ki67在正常宫颈黏膜上皮、CIN I、CIN Ⅱ级、CINⅢ级、浸润癌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7%、40.0%、44.0%、76.0%、97.8%和6.7%、35.0%、44.0%、80.0%、100.0%。各级 CIN 与浸润癌相比 p63及 Ki67的表达率差异显著(P<0.05);在 CIN 和宫颈癌中 p63的表达与 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P <0.05)。p63和 Ki67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P <0.05)。结论:p63和 Ki67可作为反映宫颈上皮增生病变程度及生物学行为的指标,对宫颈非浸润性病变与浸润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检测了NEK5在人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量变化对于临床病理发展的影响,旨在研究NEK5蛋白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预测宫颈鳞癌患者癌转移和预后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收集了150对宫颈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制成组织芯片,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NEK5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确认NEK5 mRNA在宫颈鳞癌病理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变化,我们收集了140例新鲜冻存宫颈鳞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组织,包括35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3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Ⅰ 级组织,35例CIN Ⅱ-Ⅲ级组织及35例宫颈鳞癌组织,运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技术检测NEK5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量的临床病理学意义。结果:相比癌旁正常组织,NEK5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上调(P<0.001);NEK5蛋白表达上调与宫颈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NEK5蛋白表达水平、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都是宫颈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qRT-PCR结果显示,NEK5 mRNA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上皮内瘤变CIN Ⅰ 级组织、CIN Ⅱ-Ⅲ级组织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依次增高,相比正常组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在宫颈癌病理发生发展中,NEK5表达水平异常上调,提示其可作为宫颈鳞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抑癌基因PTEN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TEN在宫颈癌变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抑癌基因PTEN在32例正常子宫颈上皮、15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64例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3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为93.8%,56例CIN Ⅰ、102例CIN Ⅱ和CIN Ⅲ及64例宫颈浸润癌,其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58.8%和40.6%.在从正常宫颈上皮到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的癌变过程中,其组织中PTEN的表达呈进行性降低(P<0.05).[结论]PTEN表达降低是宫颈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也是宫颈组织恶变的信号.检测PTEN有助于了解宫颈癌变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整合素β1(INTβ1)及微血管密度(MVD)在宫颈癌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测定12例正常宫颈、14例宫颈原位癌、56例宫颈浸润癌组织中INTβ1的表达及MVD。结果:宫颈浸润癌INTβ1的阳性表达与原位癌和正常宫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0)。宫颈浸润癌MVD与原位癌和正常宫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0)。宫颈癌Ⅱ期INTβ1的阳性表达和MVD分别与Ⅰ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O.006)。组织学分级G3 INTβ1的阳性表达及MVD与G1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0;P=0.000)。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组INTβ1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8),而MVD比较无差异(P=0.197)。结论: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INTβ1表达增强和微血管密度增高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望作为观察宫颈癌进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蛋白Survivin与抑癌基因蛋白PTEN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3例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伴鳞化(慢鳞)、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另取1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宫颈组织中Survivin和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1)从慢鳞-上皮内瘤变-宫颈鳞状细胞癌,Survivin的表达逐渐增强(P〈0.01),而PTEN的表达逐渐减弱(P〈0.01);(2)Survivin的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PTEN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3)Survivin与PTEN蛋白的表达在CIN、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且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相关性更为密切。结论:Survivin的异常高表达与PTEN的异常低表达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凋亡抑制和增殖能力增强有关;发生在宫颈癌恶性转化的早期,并且其表达程度可作为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β-连环素(β-cat)、上皮钙黏附素(E-cad)和黏着斑激酶(FAK)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12例正常大肠黏膜,28例大肠腺瘤及49例大肠癌组织的pcat、E-cad和FAK表达情况。结果 大肠癌pcat异住表达率61.2%,显著高于大肠腺瘤(35.7%,P〈0.05)。大肠癌β-cat、E-cad膜表达缺失率分别为67.3%,57.1%,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和大肠腺瘤(P〈0.01,P〈0.01)。大肠癌FAK阳性率65.3%,高于大肠腺瘤和正常大肠黏膜(P〈0.01)。β-cat异位表达、β-cat和E-cad膜表达缺失、FAK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等因素有关。大肠癌中,FAK表达与β-cat、E-cad膜表达缺失及β-cat异位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β-cat异位表达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β-cat和E-cad膜表达缺失、β-cat异位表达、FAK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此过程中,FAK可能抑制了癌细胞之间的黏附。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CD44v6、MMP2和β1 integrins在CINⅡ-Ⅲ、宫颈鳞形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细胞外基质降解在宫颈鳞形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宫颈鳞形细胞癌组织切片20例,CINⅡ-Ⅲ组织切片15例,正常宫颈组织切片10例,免疫组化法检测CD44v6、MMIr2和β1 integrins表达。结果CD44v6低表达与CINⅡ-Ⅲ、病变有相关性(P〈0.05),与宫颈鳞形上皮癌变有高度相关性(P〈0.001);β1 integrins低表达与CINⅡ-Ⅲ、病变有高度相关性(P〈0.001);MMP2高表达与宫颈鳞形上皮癌变有高度相关性(P〈0.001),但与CINⅡ-Ⅲ病变无相关性(P〉0.05)。结论CD44v6、MMIr2和plintegrins和MMP2的异常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细胞外基质作用减弱有利于宫颈癌变的发生,其本身结构的破坏有利于宫颈癌的浸润。  相似文献   

12.
Jiang ZQ  Zhu FC  Qu JY  Zheng X  You CL 《癌症》2003,22(2):178-184
背景和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探讨MMP-9在早期宫颈癌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5例早期宫颈浸润癌(invasive carcinoma of cervix,ICC)、1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CIN)和15例正常宫颈上皮(normal cervical epithelium,NCE)中MMP-9的表达情况,并检测其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CD34标记)和癌细胞增殖标记指数(Ki-67标记)。结果:在宫颈癌中,MMP-9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膜和/或细胞浆;Ki-67主要表达于癌细胞核;CD34主要表达于间质血管内皮细胞。从正常宫颈上皮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再到宫颈浸润癌,MMP-9、Ki-67的阳性表达率和MVD均逐步显著升高(P<0.05)。MMP-9在ICC中表达与MVD显著正相关(γ=0.287,P<0.05)。MMP-9在ICC中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间质浸润、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和Ki-67表达有关(P<0.05或P<0.01);而与年龄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突破深层间质浸润、FIGO分期为Ⅱ期、组织学分级为Ⅲ级及Ki-67高度表达者,其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无脉管浸润、浸润深度在浅层间质以内、FIGO分期为I期、组织学分级未超过Ⅱ级及Ki-67表达在中度以内者(P<0.01或P<0.05)。结论:MMP-9阳性表达可能在宫颈癌血管生成、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MMP-9过度表达者,宫颈癌血管生成能力显著增强、癌细胞增殖活跃、更易发生侵袭转移,但并非惟一决定因素。检测宫颈癌中MMP-9表达对进一步了解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其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β-cat和NF-κB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食管癌和40例正常食管粘膜中β-cat和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β-cat在78例食管癌中的阳性率70.51%显著高于40例正常食管粘膜中的阳性率22.50%(P〈0.05)。NF-κB在78例食管癌中的阳性率58.97%显著高于40例正常食管粘膜中的阳性率15.00%(P〈0.05)。β-cat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NF-κB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相关(P〈0.05)。食管癌中β-cat和NF-κB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β-cat和NF-κB在食管癌中表达上调,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了食管癌的转移,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p16^INK4A和p57^KIP2在宫颈脱落细胞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二步法,检测81例不同病变阶段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p16^INK4A和p57^KIP2的表达。结果:p16^INK4A在ASC—US、低级别上皮内病变(CINⅠ)、高级别上皮内病变(CINⅡ~Ⅲ)和浸润性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1/16)、58.8%(10/17)、89.2%(33/37)和100.0%(11/11),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06,P〈0.001;p57^KIP2在高级别上皮内病变(CINⅡ~Ⅲ)和浸润性癌的阳性表达率为27.1%(13/48),与ASC—US和低级别上皮内病变(CINⅠ)的阳性表达率为69.7%(2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94,P=0.002。结论:p16^INK4A和p57^KIP2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p16^INK4A和p57^KIP2可以作为宫颈癌前病变高危人群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p16^INK4A和p57^KIP2在宫颈脱落细胞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二步法,检测81例不同病变阶段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p16^INK4A和p57^KIP2的表达。结果:p16^INK4A在ASC—US、低级别上皮内病变(CINⅠ)、高级别上皮内病变(CINⅡ~Ⅲ)和浸润性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1/16)、58.8%(10/17)、89.2%(33/37)和100.0%(11/11),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06,P〈0.001;p57^KIP2在高级别上皮内病变(CINⅡ~Ⅲ)和浸润性癌的阳性表达率为27.1%(13/48),与ASC—US和低级别上皮内病变(CINⅠ)的阳性表达率为69.7%(2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94,P=0.002。结论:p16^INK4A和p57^KIP2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p16^INK4A和p57^KIP2可以作为宫颈癌前病变高危人群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16^INK4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及Ki-67蛋白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31/33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ISCC)中的表达,研究其在I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相关性。方法应用组织芯片结合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6例ISCC、35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0例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NCE)中p16^INK4A、Cyclin D1、Ki-67和HPV16/18、31/33的表达。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HPV16/18、p16^INK4A、Cyclin D1及Ki-67在IS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IN和N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Ki-67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和子宫颈管壁浸润深度呈正相关;Cyclin D1蛋白与临床各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高危HPV在I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16^INK4A基因可能不是单纯作为抑癌基因在子宫颈癌中起作用,Ki-67可以作为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有价值的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E—cad和β-cat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E—cad和β-cat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cad和β—cat在32例结肠黏膜、30例结肠腺瘤、96例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cad和β-cat在结肠腺癌病例中的异常表达显著高于结肠黏膜和结肠腺瘤,P<0.01。E—cad、β-cat在低分化腺癌中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腺癌,P<0.01。结肠癌浸润肠壁全层病例的E—cad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浸润肌层者,P<0.05。结肠癌伴有淋巴结转移者E—cad、B—cat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E—cad和β-cat异常表达率与结肠癌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1,P<0.05。结肠癌E—cad、β-cat正常表达病例的5年生存率远高于E—cad、β—cat异常表达者.P<0.01。结论:同时检测E-cad和β-cat的表达可作为判断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β-catenin和Ki-67在人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β-catenin和Ki-67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了55例宫颈癌、1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1例正常组织中β-catenin和Ki-67的表达水平。结果 β-catenin在正常宫颈、CIN、宫颈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18.3%、50.0%、80.0%(P均〈0.05);β-catenin并常表达与宫颈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Ki-67在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CIN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5%,0.41.6%(P均〈0.05);Ki-67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联合检测β-catenin和Ki-67。有助于判断宫颈癌分期及预后,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宫颈上皮内瘤(CIN)和浸润性宫颈鳞癌相关癌基因蛋白表达状态,探讨宫颈鳞状上皮恶性转化及鳞癌演进机制.方法:采用SP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43例CIN,38例浸润癌PCNA、p53、p21、ER、PR、nm23、c-mvc、E-Cadherin、VEGF蛋白表达状态.结果:CINⅢ级ER、PR表达下调甚至缺失,PCNA、p53、p2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IN I、Ⅱ级,PCNA、p53、p21和ER/PR同时2种与同时3种以上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CIN Ⅰ、Ⅱ级;浸润癌nm23、c-mvc、E-Cadherin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结论:相关癌基因蛋白表达异常与宫颈鳞状上皮恶性转化及鳞癌演进密切相关;同时检测PCNA、p53、p21和ER/PR表达状态有助于准确判断CIN恶变潜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早期宫颈癌组织中去整合素基质金属蛋白酶-19(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ADAM-19)、癌细胞增殖指数(Ki-6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8例正常宫颈上皮(normal cervical epithelium,NCE)、2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neoplasm,CIN)和82例宫颈早期浸润癌(invasive cervix carsinoma,ICC)组织中ADAM-19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宫颈癌中ADAM-19表达于癌细胞浆和或细胞膜;Ki-67表达于细胞核。从正常宫颈上皮(normal cervical epithelium,NCE)到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CIN)再到宫颈浸润癌(invasivecarsinomacervix,ICC),ADAM-19、Ki-67的阳性表达率逐步升高(P〈0.05)。ADAM-19在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间质浸润、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和Ki-67表达有关(P〈0.05);但与年龄和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突破深层间质浸润、FIGO分期为Ⅱ期、组织学分级为Ⅲ级及Ki-67高度表达者,其ADAM-19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无脉管浸润、浸润深度在浅层间质以内、FIGO分期为Ⅰ期、组织学分级未超过Ⅱ级及Ki-67表达在中度以内者(P〈0.05)。结论ADAM-19阳性表达可能在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ADAM-19过度表达者,癌细胞增殖活跃,更易发生侵袭转移,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检测宫颈癌中ADAM-19表达对进一步了解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其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