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刘龙静 《程序员》2007,(8):23-24
从小学的《思想政治》课开始,我们就被告知国家每个五年计划的目标,五年作为国家政策的一个实施周期,让中国在一个个五年中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IT产业;产生程序员这个群体。如果说毕业算是走向社会的开始,程序员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什么呢?经历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程序员们,是否已经硕果累累?在这个毕业的季节,《程序员》进行了毕业5周年调查,  相似文献   

2.
代码安全     
导读我们生活在网络互联的时代。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程序员,我们所写的每一行程序,都可能被更多的用户使用,所遭受攻击的可能性,也远远比以往增大了。编写安全的程序,已经成为对每个程序员切切实实的要求。可是在学校里,老师讲授了编程的所有不同方面的知识,唯一没有讲授的是如何使应用程序更安全。人们需要学习如何使事情安全可靠,因为他们无法在一开始就知道涉及安全的错误是什么的样子。一但他们被告知错误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这样,他们会说:“嗨,我决不希望这样做。”,他们立即就会从中领会到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常政 《程序员》2010,(7):42-44
随着软件应用进入到互联网应用的时代,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已经越来越被业界所重视。但是对于习惯专注于技术的开发者们来说,这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程序员》编辑部特别举办了“互联网产品与用户体验”主题沙龙,数位来自设计领域的资深专家汇聚一堂,探讨了业界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相信他们的观点和视角会给大家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4.
郑柯 《Internet》2008,(8):38-41
自从去年做了《2.0时代的软件商业模式SaaS》之后,我们就一直在关注SaaS,不仅仅是《程序员》杂志,包括微软、IBM、Goolge等软件和互联网厂商也都极为关注这个新的产业。其中一些厂商推出了相关的产品、策略,以应对互联网带来更深一层次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左美云  路斌 《程序员》2003,(12):38-40
件行业作为IT产业的核心,关于其发展问题早已有许多专家、学者作了很多研究。然而就在人们关注于软件盗版、程序员跳槽、创业投资等诸多热点问题的时候,程序员老化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向软件企业的管理者和广大的程序员自身提出了新的课题。许多人从一开始就认定程序员这个职业是年轻人的天下,他们充满激情、富于挑战、体力充沛、勇于创新、以编程和找bug为乐趣。但是任何事物都抗拒不了时间,程序员这一特殊的职业无疑更加证明了这一点。一个优秀的程序员也许在他三十岁之前还能笑傲江湖,恐怕在他们四十岁的时候就难免销声匿迹了。像成名于中关村的知识英雄,如求伯君、  相似文献   

6.
《程序员》2004,(8):68-68
我们生活在网络互联的时代。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程序员,我们所写的每一行程序,都可能被更多的用户使用,所遭受攻击的可能性,也远远比以往增大了。编写安全的程序,已经成为对每个程序员切切实实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2001,(24)
真正的程序员从不吃乳蛋饼,他们喜欢甜饼、可乐和带糊味的川菜。 真正的程序员从不写应用程序,他们只基于硬件编程。应用编程是留给那些不会系统编程的笨蛋的。 真正的程序员从不写说明书。用户无论得到什么都应感激不尽,他们能得到程序就够走运了。 真正的程序员从不为代码做注释。如果那很难编写,那它一定也很理解并且更难修改。 真正的程序员从不写文档。文档是为那些不会读清单和目标码的笨蛋准备的。 真正的程序员从不画流程图。流程图是给文盲看的文档,穴居人才画流程图。 真正的程序员从不阅读手册。依赖于手册是新手和胆小鬼的…  相似文献   

8.
黑客简史     
序言:真正的程序员在最初,有一些真正的程序员.他们并不如此称呼自己.他们也不特别称自己是"黑客"或者其他什么,他们中的一位回忆认为"真正的程序员"的说法还是1980年以后才出现的.但是早在1945年,计算机技术就吸引了很多世界上最聪明和最具创造力的人才.早在从Eckert和Mauchly的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诞生开始,就有狂热的程序员为了乐趣而编写和使用软件,而形成的规模不等、持续而又自觉的技术文化.  相似文献   

9.
黑客简史     
序言:真正的程序员在最初,有一些真正的程序员.他们并不如此称呼自己.他们也不特别称自己是“黑客“或者其他什么,他们中的一位回忆认为“真正的程序员“的说法还是1980年以后才出现的.但是早在1945年,计算机技术就吸引了很多世界上最聪明和最具创造力的人才.早在从Eckert和Mauchly的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诞生开始,就有狂热的程序员为了乐趣而编写和使用软件,而形成的规模不等、持续而又自觉的技术文化.   ……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接触过很多程序员,他们中的一些人非常崇拜技术英雄,以为靠着学习技术成为某一方面的"大拿",就可以独步天下,就可以换来稳定的生活和极高的薪水待遇。但这些人最终并没有几个一直坚持做程序员,而留在程序员岗位上的人,也并没有几个成为所谓的技术英雄。  相似文献   

11.
《网友世界》2008,(21):8-8
在互联网上有三种人是最受关注的,一种是真正的IT人士,他们活跃在互联网上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属于这个领域;第二种是靠不停制造新闻来引起外界的话题人物,他们唯恐时间久了会被人们淡忘;第三种则是平日从不轻易露面,但一露面就是重大新闻的人物——王永庆先生就是这第三种。美国东部时间2008年10月15日,被称为“经营之神”的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在美国考察时辞世,享年91岁。  相似文献   

12.
张麟 《程序员》2004,(6):35-37
据说世界上的大部分发明都是懒汉做出的,应该感谢这些“懒”人,他们让大家的生活更加方便和舒适。不知道是不是一个真理,优秀的程序员许多也是很懒的,当他们发现某项工作非常无聊时,一般程序员都是抱怨一番也就算了,而他们则会自己做一个工具来让计算机来“自动”地完成它。实在无法统计,有多少被广泛使用的小工具是这样制作出来的。本文就介绍了这么一个小例子,作者开发了一个MP3文斗自动更名器.程序很小却有趣,软件不论大小,只要有智慧闪光就自具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3.
35岁,一个对于在中国就意味着程序员生命结束的年龄;35岁,一个正当立的年龄;35岁,我们还有多少尴尬和险境留存,我们还有多少未来和美好以待探究?  相似文献   

14.
高松 《程序员》2010,(6):34-34
Douglas Crockford是资深的JavaScript架构师,他的著作是JavaScript程序员的必读书籍,他关于互联网发展的看法也常常引起争论。作为互联网领域令人瞩目的大师,他的每一次演讲活动自然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5.
赵青 《程序员》2009,(2):64-65
程序员是怎样的一个群体?说到程序员,大都会联想到一个词"宅"。宅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说程序员"宅",也是说他们专注,说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心思全在代码中"。我做过十几年程序员,知道  相似文献   

16.
如果把职业生涯比作燃烧蜡烛,在72行中,艺术家、科学家、程序员们的职业生涯都不是古代宫廷中的牛油巨烛。恰恰相反,你只能把他们比作生日蛋糕上的彩色点缀。许多人说程序员的平均职业寿命只有两年,违反这个规律的实在不太多。当然,这只是就程序员的“职业寿命”而言,和长寿短寿无关。这一行和别的行当都不相同,他们一旦不再编程,势必会跟不上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的设计潮流,从而不可避免地离开程序员的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17.
火昱 《计算机》2001,(27):26-27
产品经理,你在工作的过程中是否同洋面临着设计人员这样的“盘问”?千万别说足他们工作不努力,或是他们的问题多,甚至有点“笨”,其实这些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于你提供给设计部门或程序员的产品需求说明书太过含糊。如果设计师和程序员拿到的是一份定义模糊,说明不明确的需求说明书,作为一名产品经理,你就极有可能面临着每天这样那样的问题,或是对说明书不断地修修改改。  相似文献   

18.
王雪男 《程序员》2005,(2):50-53
我的一个明友跑过来向我抱怨,说他公司的测试工作陷入了困境,“测试人员不断的发现大量的错误,它们本来在单元测试的时候就应该被修正了;程序员的代码没有进行测试就给我们了;我告诉他们单元测试要程序员自己来做,过了三天程序原封不动的送过来,还说已经做完单元测试了!现在测试人员疲于奔命,项目进度又延迟了……”“程序员知道怎么进行单元测试么?他们接受过单元测试的培训么?”我打断了他的话。他想了一下说“我想他们不知道,我们也没有做过这样的培训,看来我们应该给他们补上这一课了。”  相似文献   

19.
Game  Developer  李丹 《程序员》2008,(3):12-13
在2月份的杂志上,我们刚刚调查了程序员们2007年“鼓起的钱袋”,可是新年刚过就已经听到不少程序员抱怨钱不大够用,难道钱这个东西还真是“来有影,去无踪”?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下,您的银子到底怎么“溜走”的。调查中不少程序员通过邮件发来了他们的消费清单,在这里我们选择了3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大家不妨看看别人的例子,再思考下自己,在这个物价刷新率和某厂商出补丁速度有一拼的年代,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程序员》2007,(2):122-122
今天,无论是中小软件企业还是研发巨头,都在面临招聘难的困境。而每年数以十万计的毕业生,还有很多人做着软件开发的IT梦。然而求职者面临实际问题时常常显得非常沮丧——他们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自己缺乏什么。本专题将通过专家观点,看程序员应该具备什么基本素质,哪些才是他们成就职业梦想的武器。其实无论是大学的基础知识还是开发工具的熟练掌握,都是开发人员的手中利器。众多名家届时将点评程序员的七种武器。敬请期待《程序员》2007年3月杂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