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行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治疗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的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ERCP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为97.9%,对照组为83.3%,实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9±7.6)d,对照组为(10.5±7.4) d,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采用ERCP治疗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的同时围绕手术过程进行科学、全面护理,能显著提高治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40例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护理组进行临床优质护理,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护理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7.1%(68例),平均住院天数为(3.2±1.1)d;对照组满意度为77.1%(54例),平均住院天数为(6.4±1.2)d。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优质护理方法应用于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可以有效调动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PCI)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将6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住院天数分别为(8.21±1.55)和(11.12±1.05)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一0.007)。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住院费用分别为(3.47±0.19)万元和(4.22±0.34)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3)。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47)。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O.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有利于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人性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应用观察和分析。方法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结果从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两组患者在总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总满意度方面差异比较明显,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78.7%、95.7%;住院时间(38.2±6.9)d、(23.4±2.6)d;满意度87.6%、97.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方式从患者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的需要出发,较一般护理方式,更能让糖尿病老年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尊重,利于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非手术治疗的SAP患者为研究对象,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取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腹痛、腹胀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持续时间(5.43±4.16)d,腹胀持续时间(6.63±4.34)d,住院时间(26.42±11.76)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99,3.040,2.478;P<0.05)。观察患者相关健康知识平均得分(15.6±3.8)分,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平均评分(24.22±4.7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57,2.354;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10.0%,对照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0,P<0.05)。结论对SAP患者采用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的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及医院管理水平,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模式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CAP患者74例,临床采用CNP模式。以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间行常规护理的CAP患者74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95%VS.86.49%,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9±4.22)d VS.(10.23±3.31)d, P<0.05;(2678.54±14.32)元VS.(3012.36±113.51)元,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49%VS.83.78%,P<0.05)。结论 CAP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介入CNP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规范住院治疗,改善临床预后,提高住院经济价值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青光眼患者健康知识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行健康教育。结果在健康知晓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为100%,对照组为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健康知识掌握方面,观察组平均分为(89.25±5.33)分,对照组平均分为(73.55±1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依从性方面,观察组41例依从性较好,对照组10例依从性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术后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眼痛、眼红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23±0.99)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6.64±1.5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经临床护理路径行健康评估,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与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筛选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56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价两组焦虑水平,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常规组与干预组护理前SAS评分分别为(40.67±12.34),(41.56±11.2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SAS评分为(30.89±7.21)分,低于常规组的(37.78±9.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常规组的8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P<0.05)。干预组患者只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常规组患者出现11例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8±0.5)d,短于常规组的(8.6±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12,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胆结石患者术前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胆结石手术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前焦虑、抑郁状态,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SAS和SDS评分分别为(33.7±10.0),(42.0±13.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3±12.0),(55.0±1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4,3.6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较对照组(81.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P<0.05)。结论对胆结石手术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术前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344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72例。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经临床护理路径行综合护理。再综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3 d,平均(2±0.4)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4~5 d,平均(4±0.5)d,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0%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手术前,观察组术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1周后观察组120例复诊,对照组68例复诊。观察组复诊率87.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经临床护理路径行护理工作,可促进护理工作规范,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护理因素,为加强病房护理管理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直接抽样法随机抽取2012年加强病房护理管理前的临床病历500份作为对照组,2013年加强病房护理管理后的临床病历500份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康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2%(21/500),低于对照组的7.8%(3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P<0.05);观察组因护理因素所致医院感染占33.3%(7/21),低于对照组的66.7%(2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9±1.7)d,少于对照组的(10.6±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07,P<0.05)。结论加强病房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按摩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5月诊治的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按摩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5±1.5)d,短于对照组的(8.5±2.0)d;住院费用(1900±100)元,少于对照组的(2650±150)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1,3.4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32例,满意6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分别为24,8,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1,P<0.05)。结论按摩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普外科实施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选取实施前后各9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后基础护理质量从(90.82±2.61)分提高至(95.24±2.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532,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6%,低于对照组的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8,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35±2.32)d,短于对照组的(12.82±2.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6,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9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8,P<0.05)。结论普外科实施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剖宫产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82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进行舒适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焦虑程度、产妇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患者住院天数为(10±3.2)d,少于常规护理组(14±2.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25,P<0.05)。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均随术后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舒适护理组在各时间点焦虑程度均低于常规护理组(t值分别为18.265,25.365,34.589,12.365,9.654,21.412;P<0.05)。舒适护理组产妇心理、生理、护理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7±4.5),(93±4.6),(96±5.6)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80±2.4),(88±3.6),(91±4.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8.956,12.548,15.156;P<0.05),两组患者对环境及设备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心衰患者行舒适护理,可提高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及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王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2):1375-137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路径组按中医护理路径实施诊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疾病认知程度、自我防护意识、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路径组患者疾病认知得分(91.34±5.72)分、自我防护意识(84.19±5.04)分、治疗依从性(92.12±4.46)分,均高于对照组(73.54±7.86)分、(67.84±8.27)分、(78.36±5.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5.744,14.523,16.849;P〈0.05);路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9%高于对照组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74,P〈0.05);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5.24±2.73)d、平均住院费用(5268.65±764.09)元,低于对照组(24.53±5.12)d、(8358.11±1537.12)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57,-15.485;P〈0.05)。结论中医护理路径可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改善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拇外翻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采用随机三盲对照研究,选取100例拇外翻手术患者,CNP组和对照组各50例,护理路径表为CNP的标准方案,与传统护理方法作比较。结果:CNP组住院费用(3188.22±624.99)元,显著低于对照组(4125.12±1347.01)元;CNP组住院天数(5.78±1.57)d,显著低于对照组(11.18±3.11)d;患者满意度(99.75±1.21)%,显著高于对照组(92.27±4.05)%。结论:CNP在拇外翻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围术期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并逐步改进建立适合肩关节镜患者的标准化护理模式。方法收集2012年1-12月住院行肩关节镜手术未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住院行肩关节镜手术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4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分别为(7.89±3.95),(6.50±3.2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8,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住院时间为(3.02±2.13)d,研究组为(3.08±1.36)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9, 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3.16±2.03)d,研究组为(2.96±1.3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511, P <0.05)。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48464.31±14813.99)元,研究组为(41899.65±12292.36)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2,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21,P<0.01)。结论肩关节镜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一种切实、可行、有效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优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泌尿外科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优化护理的方法。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57.3±2.9)min、术中出血量(23±0.6)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住院时间(6.6±0.8)d,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优化护理利于泌尿外科手术患者预后,改善心理焦虑问题,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有效的优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置管引流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5);观察组置管引流时间(20.37±4.49)h,导尿管留置时间(3.67±3.07)h,术后住院时间(4.57±2.56)d,均低于对照组的(34.08±5.68)h,(25.89±2.64)h,(7.77±3.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96,34.71,4.35;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给予综合有效的优化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早日康复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按常规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得分为(92.36±13.55)分,对照组为(83.27±1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94%,对照组为2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死亡率为1.59%,对照组为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2.95±2.77)d,对照组为(15.06±3.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分为(96.28±15.49)分,对照组为(87.34±14.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地促进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临床恢复的时间,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