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阴阳平衡理论在卵巢早衰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早衰是一种多病因所致的卵巢内卵泡耗竭或被破坏而发生的卵巢功能衰竭,是指月经初潮年龄正常或青春期延迟,第二性征发育正常的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持续性闭经和性器官萎缩,并伴有垂体促性腺激素升高,而雌激素降低的综合征[1]。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尚无"卵巢早衰"这一病名,和其相应的证候、病名散见于调经门,如经闭、血枯等。  相似文献   

2.
<正>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引起月经失调、闭经、不孕、性欲减退、更年期综合征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患者的卵巢内无卵母细胞或虽有原始卵泡,但对促性腺激素无反应或反应低,而促性腺激素浓度升高(FSH40IU/L)、黄体生成素降低(LH30 IU/L)、雌二醇降低(E225 ng/L),即可诊断卵巢早衰[1]。卵巢早衰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王必勤教授从事临床、科研教育二十余年,  相似文献   

3.
卵巢早衰是指妇女40岁以前,因某种原因引起闭经、少经、不孕的低雌激素和高促性腺激素状态的自然闭经,属中医“闭经”、“早发绝经”、“脏躁”、“断经前后诸证”、“不孕”、“月经后期”等范畴。中医治疗卵巢早衰有副作用小、疗效相对稳定的优势。我们以补。肾为主治疗卵巢早衰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卵巢早衰是指40岁之前闭经,伴见围绝经期证候群,具有高促性腺激素和低雌激素特征的一种妇科疑难病。中医学对卵巢早衰的认识大多归属于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不孕、年未老经水断等病证中。西医认为其发病机理不清,  相似文献   

5.
黄三秀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114-115
卵巢早衰是一种多病因所致的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医源性损伤导致卵巢功能衰竭,病因可由自身免疫疾病、遗传因素、医源性损伤(化疗,放疗对性腺的破坏或手术所致卵巢血供受影响)或特发性原因引起。月经初潮正常,或青春期延迟,第一性征发育正常的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闭经和性器官萎缩,以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为特征,表现为继发性闭经,常伴围绝经期症状。对本病一直无确切和毒副作用小的疗法。如何有效防治,降低卵巢早衰的发生率,正确评价卵巢储备能力,中医有多系统,多环节的调节作用,特别是能提高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和卵巢中性激素受体的含量,促使卵巢功能恢复和改善,安全有效,有其优越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卵巢早衰是一种由多病因所致的卵巢功能衰竭,指月经初潮年龄正常或延迟的妇女在40岁以前,出现闭经、卵巢萎缩、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下、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达到绝经期水平的现象[1]。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闭经、潮热多汗、阴道干涩、外阴萎缩、性欲下  相似文献   

7.
卵巢早衰是指因卵巢功能过早衰竭致使女性40岁之前出现闭经,并伴有低雌激素、高促性腺激素水平的一种疾病。卵巢早衰的病因包括卵巢先天性卵泡不足、遗传因素、免疫因素、酶缺乏以及环境因素等[1]。临床表现为月经后期、月经量少、闭经、不孕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本院赵瑞华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失调等疾病。笔者  相似文献   

8.
卵巢早衰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谭贝加  马红 《天津中医药》2007,24(3):260-261
卵巢早衰(POF)是指妇女在初潮以后到40岁以前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引起月经失调、性欲减退、性功能降低、不孕、围绝经期综合征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其特征是患者的卵巢内无卵母细胞或虽有原始卵泡,但对促性腺激素无反应,表现为低雌激素(E2)<25ng/L和高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40U/L  相似文献   

9.
卵巢早衰,是指已建立规律月经的妇女40岁以前,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现持续性闭经和性器官萎缩,常有促性腺激素水平的上升和雌激素的下降,临床表现伴见不同程度的潮热多汗、阴道干涩、性欲下降等绝经前后症状,  相似文献   

10.
卵巢早衰是指已建立规律月经的妇女,40岁以前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现持续性闭经或少经,促性腺激素水平上升和雌激素水平下降。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潮热、多汗等绝经前后症状,使患者未老先衰,给其身心带来极大痛苦。  相似文献   

11.
对23例乳腺增生病患者治疗前后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及月经前期血清中雌激素、孕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和催乳素进行了测定,并与15例健康人的测定结果对照。结果显示:健康人除催乳素外,其他垂体-性腺激素都有明显的周期节律变化;乳腺增生病患者垂体和性腺激素分泌节律紊乱,孕激素分泌时间延长,雌激素分泌在卵泡期和月经前期增高,而在排卵期降低,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分泌在排卵期均降低,而在黄体期却增高。经用乳腺康治疗2~3个月后,垂体和性腺激素分泌节律趋于正常。孕激素在月经前期回复到最低点,雌激素在卵泡期和月经前期降低,而在排卵期明显升高,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在排卵期出现一个接近正常的分泌峰。本研究认为,乳腺康中的二仙汤可以调整性激素的周期性节律;而乳腺康中的逍遥散可以调节肝脏对激素的灭活功能。  相似文献   

12.
针药并用治疗卵巢早衰2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早衰(POF)是指妇女在40岁以前发生以血清促性腺激素升高和低雌激素水平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原生性或继发性闭经、不孕、月经稀发、烘热汗出、心烦易怒、阴道干涩、性欲减退等,是一种病情复杂、治疗困难、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和  相似文献   

13.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育龄期女性40岁之前出现闭经、月经紊乱、促性腺激素升高和雌激素水平降低,伴或不伴有围绝经期症状的内分泌疾病。吴教授认为,卵巢早衰以肾虚为主要病机,与肝脾密切相关,其主要治法为补益肾精,养血活血,佐以疏肝健脾理气、调养冲任,使残留卵泡复苏和发育,以恢复卵巢功能,助孕保胎。  相似文献   

14.
卵巢早衰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早衰对女性性功能有直接的影响,表现在性欲减退、性能力下降、性器官萎缩与第二性征减退、性心理障碍、生殖功能减退或消失等方面。卵巢早衰的预防十分重要,卵巢储备的预测,早期发现,早期防治可以减缓卵巢早衰的进程;对卵巢功能下降者,应及时查找原因,及时预防,尽早钧激素替代治疗;卵巢手术应尽可能保留卵巢组织;对卵巢组织进行抗肿瘤放射和化学治疗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可减少卵巢卵泡损伤数量;对年轻患者施行放射治疗时应尽可能地避免直接照射盆腔,必须照射时可行卵巢移位手术,或取出部分卵巢组织冷冻保存以备发生卵巢早衰实施自体卵巢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应尽量避免应用雷公藤、火把花等对卵巢有肯定损伤药物;对有家族史者,家系基因分析,早期预测有助于增加生育机会;对月经不规律、稀发、频发、未生育的患者或伴性欲减退,性功能不足者,检查促卵泡素以识别POF人群;对抑郁症妇女进行性激素测定,可能会发现POF患者。对于卵巢早衰的治疗,应区别患者的个体情况分别处理,对不希望生育的POF患者,一般采用激素替代治疗,以维持月经来潮、女性性征及女性性功能;对于有生育要求者,治疗目的为诱导生育功能,对促排卵效果不好者可行赠卵;免疫性卵巢早衰配合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可提高疗效;基因治疗与卵巢异体移植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治疗方法。中医中药对卵巢早衰治疗经临床与实验研究证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妇女40岁以前因某种原因引起以闭经、不孕、雌激素缺乏及促性腺激素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1]。患者的卵泡内无卵母细胞或虽有原始细胞,但对促性腺激素无反应,表现为雌激素水平低下,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临床上患者表现为闭经、不孕  相似文献   

16.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妇女40岁以前因某种原因引起以闭经、不孕、雌激素缺乏及促性腺激素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患者的卵泡内无卵母细胞或虽有原始细胞,但对促性腺激素无反应,表现为雌激素水平低下,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临床上患者表现为闭经、不孕,兼有面色潮红、烘热汗出、情绪波动、白带减少、性欲低下、阴部干燥、生殖器及第二性征逐渐退化的类更年期症状,  相似文献   

17.
卵巢早衰的中西医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雨  宋卓敏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270-1271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月经初潮后到40岁之前发生的低雌激素和高促性腺激素状态,为妇科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近年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生率为1%[1].目前研究认为POF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免疫、代谢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卵巢早衰是40岁以下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以闭经、高促性腺激素和低雌激素为特征。近年来,卵巢早衰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且呈年轻化趋势。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治愈卵巢早衰的方法。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有独特优势,其可能的机制涉及调节生殖内分泌激素、参与免疫调节、抑制细胞凋亡、调控相关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等途径。因此,本文以卵巢早衰的中医发病病机及其部分方剂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为中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卵巢早衰(prematureovarianfailure,POF)是妇科内分泌领域的常见病,占妇女总人群的1%~3%。1967年Moraes-Ruehsen与Jones首次提出POF的定义。目前将40岁之前因某种原因引起的闭经、不孕、雌激素缺乏;以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划为卵巢早衰疑似范围。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在治疗卵巢早衰方面具有整体调节的作用,能够提高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但不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1].现将金教授治疗卵巢早衰验案1则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