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新疆天池能源南露天矿复杂岩性爆破效果不佳的情况,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分析延期时间取值范围,分别针对不同可爆性的岩体进行孔间、排间最优微差时间选取试验;在保持孔网参数和单耗等参数均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孔间延时和排间延时,提出相应的爆破参数和方案;通过采用岩块粒度分析软件Split-Desktop 4.0对爆堆图片进行自动识别,得到不同孔间和排间延期时间下大块率及平均块度,以及不同延期时间对爆堆形态及松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南露天矿试验地段复杂岩性,当孔间延时取30 ms,排间延时取51 ms时,爆堆平整,块度均匀,爆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金堆城南露天数码雷管减震爆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定合适金堆城南露天生产的孔间和排间的微差时间,以达到最佳的减震效果,在金堆城南露天1224平台、1236平台进行现场数码雷管减震爆破试验。分别选取孔间微差时间9ms、25ms、30ms、42ms,排间微差60ms、65ms、75ms、80ms。并与金堆城现场生产爆破采用的孔间微差25ms,排间微差65ms的爆破进行对比。用Split-Desktop3.0软件对爆破块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的孔间微差和排间微差的爆破效果。结果表明,孔间30ms排间75ms的微差时间效果最优,与生产爆破相比减震率为38.4%。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金堆城东川河引水隧洞上方采场近距离常规爆破中振动较大的问题,确定数码电子雷管合适的孔间和排间微差时间。本次研究在隧洞内部和工作平台同时布置振动监测点,通过对数码电子雷管与高精度导爆管雷管的不同延期时间对比试验,结合振动波形图和测振数据分析,找出了最佳的降振微差时间,从而探索出了一种保证东川河引水隧洞安全运行的减振控制爆破技术。结果表明,数码电子雷管在孔间延期30 ms、排间延期75 ms时,能提高爆破振动频率,有效降低爆破振动强度,相比常规爆破,其爆破减震率为22.7%。试验结果可为金堆城露天矿后期生产爆破减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数码电子雷管精确延时爆破对减振及破碎效果的影响,在其施工区进行现场数码电子雷管爆破试验,选取孔间、排间时间间隔为20 ms/70 ms、25 ms/70 ms、30 ms/75 ms、30 ms/80 ms的数码电子雷管与孔间、排间时间间隔为25 ms/70 ms的国产导爆管进行对比试验。采用Split-Desktop3.0软件和TC-4850仪器对不同延时时间条件下的爆破块度和减震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数码电子雷管采用孔间30 ms、排间75 ms的微差时间进行爆破时,其减震效果和爆破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玉龙铜矿露天台阶爆破质量,减少玉龙铜矿爆破次数,提高采场生产效率,开展了6排孔大区域微差爆破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6排孔大区域微差爆破,矿石块度均匀性有所提高,大块率有所降低,台阶与边坡面平整度均能满足矿山生产要求,单次爆破规模大大提升,且炸药单耗有所下降。推荐玉龙铜矿采用6排孔大区域微差爆破的孔间距、排距分别为6.5 m、4.5m,起爆方式采用常规逐孔起爆,延期时间采用孔间延期时间为17 ms,排间延期时间为42 ms,最后排延期时间为65 ms。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露天台阶爆破后的岩石块度,减少二次破碎成本,根据杨家岭矿山的实际地质情况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微差时间对岩石损伤程度的影响,分析了关键测点随延期时间变化的规律,最后开展现场试验并利用块度分析软件WipFrag4.0对爆后岩石进行块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微差时间的增加,岩石的损伤程度先增加后减小,在孔间、排间微差时间分别为40、70 ms时,岩石的损伤程度达到最大;通过在现场开展爆破试验发现,在孔间延期时间为35、40 ms,排间延期时间为65、70 ms时,块度主要集中在10 cm处,块度大于31.6 cm的占比分别为21.26%、23.19%,明显小于其他方案;分析后发现爆后块度分布规律与数值模拟得到的岩石损伤程度变化规律具有较好一致性,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通过数值模拟岩石损伤程度的量化与现场爆破试验相结合,为后续研究岩石损伤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精确微差延时及逐孔起爆技术在爆破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研究不同岩性的合理孔间及排间微差间隔时间,并利用高精度雷管逐孔起爆新技术,可有效地控制爆堆形状和破碎块度,改善爆破质量,降低采矿总体成本。  相似文献   

8.
微差爆破包括孔内微差、孔间微差、排间微差3种微差爆破技术,为研究这3种微差爆破技术与破碎块度之间的作用关系及作用因素大小排列,以仁怀茅台机场平场项目为试验场地,进行了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利用Spilt-Desktop 3.0软件对实验爆堆图片进行破碎块度分析,得出的结果表明:微差时间对爆破破碎块度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排间、孔间、孔内微差;排间微差和孔间微差对爆破块度有高度显著的影响,3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爆破块度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精度雷管的微差爆破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微差爆破的原理,阐述了高精度雷管的性能,并与普通雷管进行了延期时间与误差比较。在兰尖铁矿用高精度雷管进行了孔内孔间微差爆破试验,爆破震动测试数据表明,在露天矿采场生产爆破中,使用高精度雷管进行孔内孔间微差爆破,能取得好的降震效果和爆破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井下掘进爆破中,电子雷管微差延期时间的设定是影响爆破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大直径空孔直眼掏槽掘进爆破延期时间设置的理论分析,提出采用微差延期时间修正公式进行优化。得出掏槽孔采用150~300 ms的微差间隔逐孔起爆,崩落眼和周边眼采用50~100 ms微差间隔的同段延期起爆方案。在银山矿井下巷道掘进中实践表明,方案操作安全性大大提高,爆破后效果良好,掏槽孔残孔基本在20 cm以下,掘进平均炮孔利用率达到93%,且极少出现残药、残孔的现象;巷道断面成型规整,爆后岩石块度均匀、爆堆集中,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吕淑然 《中国矿业》2005,14(6):52-55
毫秒延期爆破所选雷管的精度直接影响爆破网络的设计和分段间隔的选取,这是影响爆破质量和爆破地震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普通毫秒延期雷管,雷管段别又直接影响到雷管精度的。基于此本文就雷管段别对地震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对于多段毫秒延期爆破,最大段药量发并不预示着一定产生最大振动速度。基于我国大多数矿山及各类爆破工程基本采用普通毫秒延期雷管这一事实,此现象预示着目前我国爆破安全规程中,以最大药量计算和安全校核爆破最大振动速度是偏于保守的。通过对不同段别毫秒延期雷管地震效应的研究,得到适合黑山铁矿爆破条件,具有良好爆破效果和一定降振效果的雷管为第6~10段,最佳段别第7段毫秒延期雷管。  相似文献   

12.
何理  钟冬望  涂圣武  操鹏 《金属矿山》2015,44(10):11-17
利用地震工程中应用较为成熟的反应谱理论对精确毫秒延时控制爆破地震进行研究,设计开展了边坡爆破开挖相似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毫秒延时对爆破地震反应谱特性的影响,考虑结构密集振型间相互影响,结合完全二次项组合法(CQC)求得结构反应总效应值。结果表明:短毫秒延时控制爆破地震反应谱曲线体现为多峰值特性,且峰值对应周期范围窄,通常在几毫秒区间内;随孔间毫秒微差的增加,反应谱峰值对应结构自振频率逐渐降低,愈趋接近构筑物自振频率,不利于构筑物安全;合理孔间延期时间选取时,应综合考虑爆破振动强度、岩体爆破效果和构筑物动力效应特性3个方面因素;试验条件下,合理孔间延期时间为2 ms。  相似文献   

13.
周敏 《中国矿业》2021,30(S2):261-265
以河北司家营露天矿场为研究对象,研究数码雷管精准延期的深孔露天微差爆破,提出可增大爆破效果、减少爆破振动危害的微差爆破网络,并利用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LS-dyna模拟4种不同方案的露天深孔微差爆破。结果表明:采用菱形布孔,孔间间隔单炮孔爆破地震波的半周期,S型串联起爆顺序的微差爆破网络,在水平距离起爆点3 m~18 m处,比原矿场爆破方案下的有效应力增大24.8%;在水平距离爆源25 m~200 m处,比原矿场爆破方案在X方向爆破振速峰值减小,即爆破振动危害减小;模拟结果对类似露天深孔爆破工程设计及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铜绿山矿露天减震爆破地震效应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该矿露天减爆破地震效应的观测,证明了采用孔内分段间隔装药与人孔间微差爆破方案,改变爆破抵抗线与民房的相对位置、选用合理的微差间隔时间等措施,对降低爆破地震强度是有效的。这些措既有利于露天矿的扩帮剥离,又保证了爆克附近民房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大孤山露天铁矿靠帮爆破采用预裂爆破技术。为了寻求最优的预裂爆破参数,利用LS-DYNA软件对不同爆破参数条件下的预裂爆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得出大孤山铁矿靠帮预裂爆破的最优炮孔间距和不耦合系数等预裂爆破参数。根据所模拟的最优预裂爆破参数,进行现场耦合预裂爆破和不耦合预裂爆破对比试验。不耦合预裂成缝效果显著且爆破施工对保留边坡震动小,有利于维护边帮稳定,得到良好的预裂爆破效果。数值模拟所确定的爆破参数可应用于大孤山铁矿靠帮爆破中,对现场爆破施工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者采用减小一次起爆药量、改用低爆速炸药、孔间微差爆破技术以及提高爆破地震频率等方法,降低爆破所产生的震动。通过现场试验和爆破地震效应的观测,选取了较为合理的爆破微差时间及相应的爆破地震频率,降低了矿区附近的爆破地震效应。  相似文献   

17.
百善煤矿为提高采煤效率,尝试在采煤工作面实行毫秒延期反向起爆。实验对比证明,毫秒反向爆破效果优于采用瞬发电雷管正向起爆,无论爆破效率还足经济性均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地下矿山实例 ,介绍了矿柱回采与空区处理大爆破的设计方法 ,并根据地下矿一般微差雷管段别数不多的特点 ,提出了采用导爆管微差雷管→导爆索→导爆管微差雷管→初始引爆火雷管的孔内和孔外相结合的接力式微差延时起爆系统 ;同时对矿区爆破安全校核方法 ,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中深孔排炮拉槽在缓倾斜破碎矿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东盛大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大浞河铁矿设计使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工程揭露发现矿岩稳固性与地质资料差异大,原设计支护方式无法保证中深孔回采,矿山的生产能力及采矿安全受到影响。完善支护方式后在-240 m水平0~3线之间的123进路进行中深孔排炮切割拉槽试验。同时采用微差爆破技术降低爆破地震破坏效应。通过实践摸索出适合大浞河铁矿的切割拉槽方法,保证了矿山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