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一、正确估价前期禁采工作的成绩,进一步增强执行省人大禁采决定的紧迫感、责任感 实施苏锡常地区限期禁采地下水,是关系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此,省人大常委会专门作出了决定,省政府近几年每年都进行部署。通过禁采,地下水位下降的势头得到遏制,地下水漏斗面积已得到有效控制,地下水水文状况有所改善。去年的监测数据显示,禁采区内40%的地下水监测井水位回升,25%的地下水监测井水位趋于稳定,昆山、太仓等地地下水位全面上升。  相似文献   

2.
朱骊  盛龙寿 《江苏水利》2008,(10):39-39
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无锡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大量开采地下水的局面,随之而来产生了地面沉降,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3.
1地裂缝产生的机理 在一定地质条件下,人类活动能诱发地裂缝灾害。主要是抽汲地下液体(水、油、气),引起贮集层内液压降低,产生地面沉降。此类地裂缝成灾模式,如图1。  相似文献   

4.
《水利发展研究》2006,6(3):63-63
经过5年的努力.苏锡常地区近5000眼深井已经封填。全面实现禁采地下水。几乎同时,嘉善向太湖管理局申请引入太湖水.获得批准。这些看来似乎不相关的新闻背后,是长三角“拽住”地面沉降的努力。记者发现,长三角地面沉降,被称为“沉默的危机”.在各方的努力下正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5.
今年8月26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并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标志着苏锡常地区的地下水禁采工作开始依法进行。全省人民,特别是苏锡常地区人民对  相似文献   

6.
地面沉降是全世界主要的工程地质灾害之一,而地下水超采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研究地下水人工回灌和停采对北京平原地面沉降的影响,采用三维地下水模型和情景设计法,设计3个情景(保持现状、人工回灌和地下水停采)对北京平原区域及沉降中心的沉降速率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保持现状、人工回灌和地下水停采等情景下北京平原在2015、2020和2030年的区域地面沉降分别为24 mm/a左右、12. 7~23. 2 mm/a及12. 4~23. 7mm/a,沉降中心地面沉降分别为39. 30~158. 62 mm/a、21. 09~165. 83 mm/a及16. 5~162. 95 mm/a;人工回灌和地下水停采对研究区地下水水位和含水层储存量的恢复以及地面沉降的控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地下水停采的效果要优于人工回灌的效果;只有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地面沉降控制,才能既控制地面沉降的恶化,又保证北京平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江苏省苏锡常地区地下水过量开采,形成区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并诱发地质灾害.为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江苏省对苏锡常地区实行了禁采政策,此后地下水水位持续回升,截至2019年年底苏锡常地区地下水漏斗已基本消失.介绍了苏锡常地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的基本情况、地下水超采治理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浙江省地下水禁采限采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主要包括地下水超采情况日趋严重、禁采限采相关工作情况和当前禁限采工作存在的问题等.提出了统一思想和加强领导,提高供水能力和加大投入力度以及加强地下水的监督管理等做好禁采限采工作的对策与措施.对做好浙江省地下水的禁采限采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苏锡常地区是江苏省改革开放最活跃、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表水污染日趋严重,企业生产用水大部分依赖地下水。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引起了区域性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到上世纪90年代末,苏锡常地区形成了面积达1万km^2的降落漏斗,最大沉降量达到1.08m,造成了道路、桥梁、码头、地下管线以及市政基础设施的直接损坏,部分地区出现了房屋倒塌、地面开裂,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地下水超量开采已经成为制约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引黄工程通水后,在供水区设立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用引黄置换超采的地下水开采量,实现供水区水环境的改善、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引黄工程的良性运营。  相似文献   

11.
天津地面沉降形势严峻,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是控制地面沉降的关键。理论和实践证明,可开采量和临界水位等地下水资源管理指标,其可操作性不强。为此,在综合分析沉降区内地下水开采量和地面沉降所引起的土方损失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指标——土水比。研究结果表明:土水比能够指示地面沉降相对于地下水开采的易发性以及沉降区内的地下水资源保障程度;将土水比作为沉降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指标,就可以确定出不同级别的沉降易发区域以及地下水资源的保障程度,了解开采条件下地下水资源的补给能力,从而可保证地下水开采不消耗地下水储存资源,有效监控和防治地面沉降。  相似文献   

12.
以安徽省界首市为例,对集中开采中深层地下水资源的做法以及带来的后果进行论述。指出,自1980年集中开采地下水以来,开采区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水量减少;地面沉降,地下水质恶化。进一步分析由于中深层地下水补给来源面窄量少,且速度缓慢,故界首市的中深层地下水中有80%以上源自浅层地下水的越流补给,其城区中深层地下水超采系数高达1 99,供水水源井布局严重不合理,加剧了集中开采区的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最后给出缓解本地区环境地质进一步恶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颖 《水资源保护》2008,24(1):92-94
对上海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提高科技手段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上海市地下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兰州市城市化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地下水污染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历史观测资料,揭示兰州市城市化过程中地下水水位、水质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城市污水排放、蓄水设备修建及农业灌溉等因素使垂直渗入补给量增加,引起地下水上升,其中西固区地下水位上升剧烈,受地下水开采的影响,水源地地区形成大面积的地下水降落漏斗,水位下降显著;兰州市区地下水水质影响因素较多,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带来污染源强的增加、城市垃圾处理方式以及水位下降等是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地下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老城区和工业区地下水总硬度、NO-3、氟离子、有机组分等指标呈逐年上升趋势,污染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5.
水利工程调水对江阴市水环境改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配合江阴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研究白屈港引水对江阴市东部水体环境改善效果,2005年9月23日,在江阴市进行原型模型实验。利用调水工程实测数据,分析计算了沿途布设的监测断面的过水量、分流率,并对调水前后的水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白屈港调水对江阴市东部河道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某些区域效果甚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水系改造方案和水利工程建设措施,以期达到最佳的引水效果。最后指出截污治污工程与水利工程相结合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苏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管理改善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重建轻管以及体制机制改革不完善等多种原因,影响了江阴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为改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通过深化改革、理顺机制、优化改造、强化管理等措施,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石家庄市是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试点建设以来,全市以“控制用水总量,减少地下水超采”为主要建设目标,累计投资212亿元,通过实施“各行业用水减量化,地下水控采严格化,非常规水利用全面化,节水工程体系化,经济结构调优化,节水宣传常态化”等措施,全市用水效率和效益得到提高.探索实施的“制度约束、计量支撑、实时监控、中水置换、优化配置、合理利用”的地下水控采技术集成效果显著,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提供了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与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丁元芳 《东北水利水电》2012,30(7):12-14,71
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是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专项普查之一,主要是查清全国地下水取水井的数量、分布及取水量等信息,为强化地下水取水井的监督与管理,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积极保护地下水资源,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本文立足于流域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工作,介绍了流域专项普查工作任务,并从普查表指标获取、普查成果汇总、普查成果审核等三项内容进行要点分析,从而为流域专项普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确保普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加强地下水管理控制地面沉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是我国地面沉降的主要诱因。按照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合理配置、加强调控,总量控制、计划开采的地下水管理总体思路,从加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政策法规建设,加大超采区治理力度、全面推进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完善地下水凿井工程建设监理管理,建立和完善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四个方面做好加强地下水管理,控制地面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