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脊髓髓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肿瘤的切除情况及术后患者功能改变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38例中17例室管膜瘤均显微镜下全切除;13例星形细胞瘤全切除5例,近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4例;5例脂肪瘤均大部分切除;3例血管母细胞瘤均全切除.32例术前有不同程度运动障碍的患者出院时29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无变化,2例较术前减退;29例患者术前有不同程度感觉障碍,出院时21例患者有改善,5例无变化,3例加重;14例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的患者,12例较术前减轻或缓解,2例无变化.结论 早期诊断并采取显微手术治疗是脊髓髓内肿瘤首选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的方法、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16例脊髓髓内肿瘤患者行显微神经外科切除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62.5%全切除,31.2%分切除,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率61.5%。结论 对脊髓髓内肿瘤积极的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分块切除肿瘤,同时注意保护脊髓组织,可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6,(10):166-168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显微外科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2月间28例经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神经鞘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均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其中肿瘤位于颈段13例,胸段10例,腰骶段5例。28例病例中行半椎板切除术20例,全椎板切除8例,所有病例肿瘤均完全切除,术中无脊髓神经损伤。28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改善。随访6~12个月,无影像学复发。8例全椎板切除术患者进行椎管内固定,内固定稳定。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见椎体滑脱、失稳征象。结论后路椎板切除入路能充分暴露肿瘤,有利于手术全切肿瘤。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可避免脊髓及神经损伤,提高手术疗效。半椎板切除入路显微手术具有创伤性小,有利于脊柱稳定,所以对肿瘤较小且位于脊髓一侧时应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42例手术方式为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或单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制定的脊髓功能评分系统评定患者术前及术后神经功能情况,结合Odom等分级方法对术后脊髓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分级,评价前路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9年3个月,平均3年5个月。JOA评分术前平均11.5分,术后平均15.1分,术后平均改善率85.3%。Odom等术后脊髓功能改善情况分级:优196例(57.3%),良83例(24.3%),可52例(15.2%),差11例(3.2%),优良率81.6%。结论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优良率81.6%,JOA改善率85.3%,有利于大部分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切除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9年5月至2013年4月共32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SimpsonⅠ级切除17例,SimpsonⅡ级切除12例,SimpsonⅢ级切除3例,肿瘤位于窦前1/3者的15例,窦前1/3之后者17例,术后1~2周评估神经功能,6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或原有的功能障碍加重,11例无明显变化,15例有改善,术后29例随访1a~4a,其中3例复发。结论窦旁脑膜瘤为颅内常见的肿瘤,由于肿瘤比邻上矢状窦,单纯追求根治性切除,可能导致或加重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所有病例术后均应定期复查,对于有复发迹象的患者可以考虑采取伽马刀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6.
椎管内肿瘤33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院神经外科及骨科收治33例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8例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术后均经病理证实。神经鞘瘤15例,脊膜瘤10例,髓内胶质瘤3例,脂肪瘤2例,转移性肿瘤1例,室管膜瘤2例。2例髓内胶质瘤术后不全瘫,其余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均恢复。结论椎管内肿瘤良性居多,手术效果较好。早期确诊、及时手术治疗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脊髓髓内肿瘤显微切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脊髓髓内肿瘤病人27例,我们全部采取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术前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肿瘤的部位及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脊髓髓内肿瘤必须尽早明确诊断,定位准确,把握好手术时机,采取显微手术治疗,术中根据肿瘤性质决定术式,严格沿脊髓后正中切开,减少脊髓的损伤.尽可能切除肿瘤是最大程度减少神经功能障碍同时获得长期生存.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伟明  王慧 《北方药学》2013,(10):90-91
目的:进一步探讨脑干肿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经验及疗效。方法:总结1995年2月~2009年2月在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16例经显微外科治疗的脑干肿瘤患者的临床病例。并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肿瘤,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技巧。结果:肿瘤全切11例,大部或部分切除5例,术后病理包括星型细胞瘤7例、室管膜瘤3例、血管母细胞瘤3例、转移癌2例,胶质母细胞瘤1例。术后2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改善。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脑干肿瘤,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结合精湛的手术技艺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9.
成人颈段髓内肿瘤的外科治疗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刚  傅震  吴幼章 《江苏医药》1999,25(11):837-838
报道经MRI扫描和手术证实的预段脊髓髓内肿瘤13例。其中室管膜瘤7例,低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4例,少枝胶质细胞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我们体会:术后神经功能状态与术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直接关系,用显微手术进行有序的分块切除,少用电凝,硬脊膜常规扩大修补对肿瘤全切除和降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程度有重要意义。对良性或低级别肿瘤术前术后不必辅助放射治疗。肿瘤性质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类型及治疗效果。结果:15例均行手术治疗,一次性切除椎管内肿瘤;术后随访648个月,14例患者神经功能症状踢显改善,无变化1例,无手术死亡,无肿瘤复发。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恢复脊髓功能最有效的方法;尽可能切除肿瘤,有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幸标  顾培元  魏栋  陈功  张寒  李猛  胡卫星 《江苏医药》2013,39(10):1153-1156
目的探讨岩斜区肿瘤合理的术前风险评估、临床分型及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岩斜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资料。根据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将岩斜区肿瘤进行分型和术前风险评估,并比较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结果肿瘤全切除38例(61%):扩大翼点入路3例,颞下经小脑幕入路8例,乙状窦前入路6例,乙状窦后入路21例。术后新增神经功能障碍26例(42%),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手术入路的选择应结合术前风险评估及肿瘤分型综合考虑。对于术前评估风险大的肿瘤,结合肿瘤分型,应选择相对简单、微创的乙状窦后入路或颞下经小脑幕入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人路途径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3月来本院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70例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各患者具体颅脑肿瘤的部位采用相应的手术人路途径,其中颅脑肿瘤完全被切除者66例,次全切除者3例,颅脑肿瘤大部分被切除者1例。分析手术的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术后4、6、10、12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结果手术后各月生活质量较手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预后情况良好,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颅脑肿瘤病灶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途径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脑肿瘤,可大大提高显微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且患者预后良好,生活质量评分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13.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36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02年7月~2008年8月收治的36例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位置:肿瘤位于颈段18例,胸段10例,腰段5例,骶段3例;术后病理表明:室管膜瘤、畸胎瘤、蛛网膜囊肿各1例,脊膜瘤3例,神经纤维瘤11例,神经鞘瘤19例。肿瘤全切22例,次全切8例,大部分切除6例,术后症状和体征与术前相比明显好转25例,轻度好转10例,1例术后症状加重。结论:椎管内肿瘤大多为良性,手术效果比较好,宜早期诊断,早期手术,MRI检查和显微外科手术的应用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46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的椎管内肿瘤病例,对肿瘤的部位、病例类型、切除程度及症状缓解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46例椎管内肿瘤均成功切除,其中40例完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完全切除率达87.0%.术后症状改善率较高,仅1例出现疼痛较术前加重.没有1例复发,没有死亡病例.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椎管内肿瘤切除,可提高肿瘤切除率,降低脊髓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均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选择单侧额下入路11例,翼点及改良翼点入路9例,经眶上锁孔入路1例。肿瘤全切除(simpsonI、Ⅱ级)17例,近全切除(siInpsonⅢ级)3例,部分切除(simpson4级)1例。手术后视力改善16例,无改变3例,视力下降加重1例.1例术前双眼完全失明的术后无恢复。结论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和采用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第四脑室肿瘤的显微手术技巧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显微手术治疗的第四脑室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头痛、头晕症状均明显改善;脑积水均缓解;缄默症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术中注意保护第四脑室底部,防止损伤小脑后下动脉及其分支,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和积极预防手术并发症,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显微手术治疗颅底肿瘤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颅底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86例颅底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显微手术治疗的经验。结果 肿瘤全切除69例,次全切除11例,部分切除4例,死亡2例;术前颅神经功能损伤64例72条,术后恢复38条,好转11条,症状无改善14条,加重9条,新颅神经损伤7条。结论 显微手术切除颅底肿瘤是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和技巧,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降低手术病死率和颅神经损伤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显微手术切除镰窦旁脑膜瘤回顾分析,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效果,改进手术方法、技巧及术后辅助治疗措施。方法对显微手术治疗21例镰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全切除肿瘤21例,按脑膜瘤切除Sinpson分级法:Ⅰ级切除者15例(71.43%),Ⅱ级切除者5例(23.81%),Ⅲ级切除者1例(4.76%)。术后随访1~2年,患者生活自理,均未复发。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减少并发症,术后辅助治疗可改善神经功能,减少肿瘤复发,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镰窦旁脑膜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6例斜坡表皮样囊肿的病例手术治疗分析。方法 6例均行显微外科治疗,根据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生长部位及形状,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结果 4例达到完全切除,2例近全切除,术后5例病人痊愈,1例术前面瘫术后无明显改善。结论 选择合理手术入路行显微外科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20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中肿瘤全切16例,肿瘤次全切3例,大部切除1例。术前出现视力损害及视野缺损症状14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10例患者视力出现不同程度好转,3例视力无改变,1例视力下降;术后2例出现不全偏瘫,经2个月治疗后基本恢复;3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其中2例经3~4个月治疗后基本恢复,1例恢复不佳;无死亡病例出现,效果满意。术后随访2-4年,肿瘤全切患者均未见复发;次全切及大部切除患者中出院后继续接受抗肿瘤治疗,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13个月、18个月复发,均接受二次手术治疗,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微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肿瘤全切率,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